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2015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3.1 IP地址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后,一方面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带来空前绝佳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互联网基础资源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地址是互联网建设发展所必需的核心基础资源之一,更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石。IPv4是首个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地址总量约为43亿个,历经几十年的消耗,全球IPv4地址于2011年2月告罄,各国际大区的IPv4地址池也即将分配殆尽。为减缓IPv4彻底耗尽的速度,各国际大区互联网中心相继收紧本区内的IPv4分配政策。受此影响,各国每年实际可获取的IPv4地址的数量十分有限,且逐年减少。

2015年,全球共分配983B IPv4地址,与2014年和2013年基本持平,获得IPv4地址较多的国家/地区依次是美国、埃及、塞舌尔、南非、突尼斯、巴西等。2015年,我国新获得4531456个IPv4地址,IPv4地址总量达到3.365 亿个。受亚太地区IPv4地址限量分配政策(每家单位最多可申请2048个IPv4地址)影响,以及国内可流转的闲置IPv4地址的愈发难求,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把IPv4地址的获取渠道投向欧美地区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共有11段较大IPv4地址块从北美地区转让给中国境内的互联网企业。但无论是向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直接申请,还是通过转让交易的方式获取,其可得的IPv4地址数量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耗尽带来的问题。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小组)在1995年12月公布的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本,其核心使命就是凭借海量的地址空间(约34×10 38 个)应对IPv4地址枯竭,继续支撑全球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IPv6已诞生二十年,并在全球IPv4地址告罄后着力发展了近五年时间。虽然各国为向IPv6过渡积极申请和储备了大量的IPv6地址,但这批地址空间的实际使用率很低,仅占全部已用IP地址空间的10%左右。从这一点来看,IPv6在全球的发展并不理想。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IPv6地址总量为20594块/32,位列全球第二。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我国IPv6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状况仍不及预期,相比发达国家仍然滞后。在我国,IPv6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对IPv6支持率低;二是我国IPv6商用网络覆盖及用户访问量非常低。IPv6发展缓慢主要是网络、内容和用户的发展不平衡所致。

在“互联网+”政策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必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向IPv6过渡的紧迫性空前加大。向IPv6过渡虽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绝不能过多依赖电信运营商、或内容提供商、或终端厂商中某一环节的力量。全行业应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均衡发展,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的各自优势,齐心协力推进IPv6业务应用和用户终端的同步发展。

3.2 域名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3102万个,年增长50.6%。其中“.CN”域名总数约为1636万个,年增长47.6%,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为52.8%,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成为全球注册保有量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如表3.1所示。

表3.1 中国分类域名数

3.2.1 .CN域名

1.“.CN”域名概况

“.CN”域名是以CN作为域名后缀的域名形式,是在全球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英文国家顶级域名。2015年“.CN”域名注册趋势如图3.1所示。“.CN”域名是在国家加大互联网投入水平,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实现注册量提升的,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保障了我国互联网的安全。

2.完善域名业务管理体系

2015年,CNNIC通过加强管理,优化服务,规范应用,逐步完善域名业务管理体系的建设。陆续采用多项措施强化注册服务机构的合规性管理,提升其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渐优化注册服务机构申请流程,加强对互联网薄弱地区的业务覆盖,有力地保障了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升级国家域名注册系统,优化注册服务机构及用户的注册体验,提升业务效率;规范域名应用,及时发现不良应用域名,保障域名的良性发展。

图3.1 2015年“.CN”域名注册趋势图

3.优化升级国家域名系统与政策

2015年,CNNIC升级国家域名注册系统至EPP1.0,完成了中、英文注册体系的合并,国家域名注册更高效、使用更便捷、运行更稳定。此外,还升级优化了电子证书查询系统、审核系统等多个相关系统,大幅提高了国家域名用户使用体验。同时对国家域名产业政策不断优化,优化域名实名审核流程及政策,在保证国家域名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用户获得便捷的注册、使用体验,增加用户对国家域名品牌的认可。

4.打击域名不良应用

2015年,CNNIC及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共处理钓鱼网站58660个,联盟累计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278693个,如图3.2所示。联盟优化了钓鱼网站认定处理流程,有效提高了钓鱼网站处理效率。联盟推动金融行业钓鱼网站主动侦测服务,快速、有效地发现并处理钓鱼网站,防止网民的个人隐私泄露。同时联盟积极参加网络安全宣传周,向网民普及钓鱼网站危害,通过反钓鱼小游戏等方式,提高网民分辨钓鱼网站的能力,增加网民安全防范意识。

图3.2 2014—2015年钓鱼网站处理情况

2015年,CNNIC与国际反钓鱼工作组(AWPG,Anti-phishing Working Group)紧密合作,对全球中文钓鱼网站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联合发布《全球中文钓鱼网站趋势分析报告》。

3.2.2 中文域名

中文域名是指含有中文字符的域名,其中,“.中国”域名是指以“.中国”作为域名后缀的中文国家顶级域名,它是在全球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中文顶级域名,同英文国家顶级域名“.CN”一样,全球通用,具有唯一性,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中文门牌号码和身份标识。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域名总数超过35万,如图3.3所示。

图3.3 2015年“.中国”域名注册趋势图

通过一系列深度的商业合作,“.中国”域名社会认知度于2015年得到大幅提升,一些企业、机构启用了“.中国”域名,在给自身品牌带来商业价值提升的同时,也让更多国人渐渐开始认识、了解“.中国”域名,如图3.4所示:国内最为知名的访谈类节目之一—《杨澜访谈录》启用“杨澜访谈录.中国”域名,主持人以口播+字幕的形式宣传“.中国”域名,观众可通过该域名访问《杨澜访谈录》官方微博,与主持人互动。该栏目在北京卫视、60余家地方电视台以及新浪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等十余家知名视频网站同步播出;正大鸡蛋启用“正大溯源.中国”,消费者可通过鸡蛋包装上的唯一溯源码,通过该域名追溯鸡蛋的所用饲料原料、养殖、加工、运输、生产日期等各个环节;著名O2O平台惠刷网启用“惠刷.中国”、“返利通卡.中国”等域名。在合作期间,超过800万人将拥有印有“.中国”域名的返利通卡,消费者可通过“返利通卡.中国”网站,进行储值、返利、查验等操作;慢严舒柠启用“.中国”域名,并在山东、四川、河北、安徽、湖北、河南、重庆、浙江等上星电视台、3家地面频道的黄金时段全面覆盖播出带有“.中国”域名的广告。

图3.4 2015年企业、机构启用了“.中国”域名

在提升“.中国”域名社会认知度的同时,CNNIC还持续推动“.中国”域名应用环境改善与优化,在2015年大力推动实现了新浪微博对中文域名超链接功能的支持。新浪微博(包括网页版、客户端)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现已全面识别中文域名,当微博中出现或用户输入中文域名时,新浪微博将自动显示为特定超链接形式,方便微博发布者及阅读者快速访问目标网站。另外,继2014年好搜(360搜索)支持“.中国”域名收录工作后,SOSO搜索已于2015年支持“.中国”域名收录工作,目前已收录的启用“.中国”域名网站达百余家。

3.3 网站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站 数量为423万个,年增长26.3%,“.CN”下网站数为213万个,如图3.5所示。

图3.5 2009—2015年中国网站数

数据来源:CNNIC。

我国网站数量快速增长。在网站分类上,CN网站数在整体网站总数中的占比较2014年提高超过3个百分点,如表3.2所示。

表3.2 分类网站数量及比例

数据来源:CNNIC。

从分省网站数来看,与2014年年底相比,网站总数前三甲依旧保持不变,广东省居第一位,北京名列第二位,上海排在第三位,如表3.3所示。

表3.3 2015年我国网站分省数据(前十位)

数据来源:CNNIC。

3.4 网页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页 数量为2123亿个,年增长11.8%,如图3.6所示。

2015年,静态网页数量为1314亿,占网页总数量的61.9%;动态网页数量为808亿,占网页总量的38.1% 。中国单个网站的平均网页数有所下降:平均网站的网页数约为5.02万个,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5%。而单个网页的字节数则取得较快增长: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为70KB,较2014年同期上升了42.9个百分点。网页数量表和网页更新情况表分别如表3.4和表3.5所示。

图3.6 2005—2015年中国网页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CNNIC。

表3.4 网页数量表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表 3.5 网页更新情况表

数据来源: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3.5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5392116 Mbps,年增长率为30.9%,如图3.7所示。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如表3.6所示。

图3.7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表3.6 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曹 岩、闫 辰、孟 蕊) VuLgzPqrfNTZkjArttJsPFwRpOPWFfQ8hkh0jlTtC/2RbXCdRDL50SHeCb+bpx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