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章

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7.1 总体情况

2015年,在国家政策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中国物联网产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测算,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代表物联网行业应用情况的关键指标M2M连接数(机器与机器连接数,反映机器接入网络的情况)迅猛增长,我国M2M连接数已突破7300万,同比增长46%,占全球M2M连接数的30%,保持全球第一大市场地位,未来中国M2M规模将继续扩大,2020年预计达到3.5亿,占全球比重将达36% 。2030年,物联网预计将为中国额外创造1.8万亿美元的累计GDP增长

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四大物联网产业集群,同时在交通、安全、医疗健康、车联网、节能等应用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物联网第三方运营服务平台逐渐崛起,产业发展模式逐渐清晰。

物联网领域的标准建设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在2015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项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TRAIS被纳入国际标准,这是中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是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又一次突破。目前国内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致力于物联网网络架构的研究并已形成初步研究成果,为我国不同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TU-TY.2068《物联网功能框架与能力》已于2015年3月正式发布,该标准主要明确了物联网功能架构和联网能力等内容。

7.2 发展环境

7.2.1 国际环境

201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保持较快发展,2015年全球约有10亿部物联网设备出货,比2014年增加约60%。全球的物联网设备总量约达28亿部,物联网硬件设备总值预计达到100亿美元;相关衍生服务,如专业咨询、数据分析和可穿戴医疗保健设备等,更高达约700亿美元 。2014年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2.43亿,同比增长29%,而同期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连接数(反映人接入互联网的情况)同比增长率只有4.7%。M2M连接数占移动连接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2.8%提高到2014年的3.3%,2015年年底全球M2M连接数预计达到3.2亿 。物联网产业国际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以前达到11万亿美元 。BI Intelligence预计到2018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PC、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存量的总和,而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思科、Intel等多个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可达200亿~500亿。

考虑到物联网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2015年发达国家普遍加强物联网战略统筹和资金支持。美国政府2015年宣布投入1.6亿美元推动智慧城市计划,将物联网应用试验平台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美国能源部组建“智能制造创新机构”,投入多达 7000 万美元推动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平台和制造建模技术的研发。欧盟重构物联网创新生态体系,2015年成立了横跨欧盟及产业界的物联网创新联盟(AIOTI),并投入5000万欧元,通过咨询委员会和推进委员会统领新的“四横七纵”体系架构,将包括原有IERC、地平线2020在内的11个工作组纳入旗下,统筹原本散落在不同部门和组织的能力资源,协同推进欧盟物联网整体跨越式创新发展。韩国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2015年起,韩国未来科学创造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投资370亿韩元用于物联网核心技术以及MEMS传感器芯片、宽带传感设备的研发。

国际物联网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英特尔继2014年发布爱迪生(Edison)适应可穿戴及物联网设备的微型系统级芯片之后,2015年继续发布居里(Curie)芯片,为开发者提供底层芯片及开发工具。平台化服务方面,IBM等IT巨头将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作为构建生态的重点,电信运营企业着力打造 M2M 网络和平台,互联网企业则依托其平台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将服务拓展到物联网。操作系统方面,谷歌推出基于Android内核的物联网底层操作系统Brillo,同时发布了一个跨平台、支持开发者API的通信协议Weave,能够让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手机和云端设备实现数据交换。

7.2.2 国内环境

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发展基础是物联网相关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及服务的发展。硬件方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同比增长8.7%,内销值同比增长17.3%,其中通信设备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3.2%;家用视听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8%;电子元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7.8%;电子器件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0.5%;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0.4% 。软件方面,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6% 。硬件和软件行业总体的良性发展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规模传感网络的铺设。传感器是物联网整个产业的基础,也是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需求量最大、最基础的环节。我国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86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4%。预计未来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将加速发展,平均销售增长率达到30%以上 。目前,我国已有1700余家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传感器产品达到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传感器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物联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7.3 产业政策

物联网作为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个规划及政策支持其发展。国务院和各部委持续推进物联网相关工作,从顶层设计、组织机制、智库支撑等多个方面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2015年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中,均将物联网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予以重点支持。

除此之外,国家对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如智慧医疗、车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农业和智慧能源等也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智慧医疗方面,2015年3月,《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车联网方面,《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2015年1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提及将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和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示范。

智慧能源方面,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平台,支持风电、光伏、水电等绿色低碳能源与电力用户之间实现直接交易。

7.4 应用情况

7.4.1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物联网的典型应用,也是发展起步较早的应用品类之一。2015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价格的下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接受度继续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共交付了2100万只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197.6%,预计到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734亿部,年复合增长率为22.9% 。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运动监测为代表的健康保健领域,以血糖、血压和心率监测为代表的医疗领域,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可穿戴设备的代表性产品—智能手表在2015年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京东商城智能手表销售额2015年内增长了6.7倍,而非智能手表销售额仅增长26%。Apple Watch 上市以来一直热卖,2015年第三季度销量达到450万部。在Apple Watch 的带领下,2015年各主流厂商也纷纷推出新款智能手表,三星推出了Gear S2,华为发布了Huawei Watch,这些智能手表不仅可以与智能手机实时连接、进行语音交互,还可以更换表盘,将科技与时尚完美结合。2015年,我国儿童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异常火热。2015年7~9月,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在中国的销量超越了三星所有可穿戴设备在全球的销量 。360和搜狗分别发布了3S儿童手表和新款糖猫儿童智能手表,不仅支持双向通话、单向监听、语音对讲、实时定位等功能,还利用GPS、Wi-Fi、基站和重力传感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保持室内20米、室外5米的精准定位。

7.4.2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另一项典型应用,智能家居以家庭住宅为载体,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实现全面安全防护、便利通信网络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家庭住宅。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相关产业产值达843.4亿 。在产业布局上,已初步形成“四分天下,粤省占先”的空间分布格局,珠三角地区是智能家居发展最主要的市场,占全国总产值的49%。

传统的家电生产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如传统的冰箱产品正在从生产单纯的制冷保鲜职能的传统家电,向食品健康管理系统改变,如美的冰箱“i+智能管理系统2.0”和海尔的馨厨冰箱,不仅可以通过冰箱上的触控平板查询相关的菜谱,而且可以通过这快平板集成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一键下单购买商品的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咨询这台冰箱天气、生活辅助信息等提示。安防空调等跨界产品也纷纷出现,空调上安装的网络摄像头,可实现自动辨别、动态事件侦测等,将空调与家庭安防有效整合。家庭安防与智能硬件的整合将成为未来趋势。

在智能家居领域,重要趋势之一是智能家居生态圈的建立。无论是小米、阿里等互联网企业,还是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巨头,都在积极搭建智能家居生态圈。2015年3月,海尔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基于U开放平台构建的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七大智慧生态圈及每个生态圈里的多个网络电器新品。美的也公布了其智慧家居系统白皮书,未来美的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除了提供Wi-Fi网络之外,还能提供Thread、PLC、BLE、EnOcean等新的连接方案。同时M-smart系统还将扩展到黑电、娱乐、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品类,以开放、互存、共进的原则构建更加广义的商业圈及生态圈。华为也发布了HiLink连接协议和Huawei LiteOS操作系统来实现智能家电的连接,HiLink连接协议和Huawei LiteOS操作系统就是智能家电连接所需要的共同“语言”,具有快速接入、简单易用、安全可靠、兼容多协议等特点。

7.4.3 车联网

近两年来,年轻消费者对汽车电子产品与车联网功能的需求明显上升,汽车正朝着下一个智能终端方向发展,也成了物联网产业应用的重要阵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车联网领域,百度于2015年1月发布百度车联网平台。百度车联网提供四种解决方案,分别是:百度Carlife、百度MyCar、百度CoDriver、百度CarGuard。百度CarLife可以完美适配Linux、QNX和 Android系统,百度Carlife附带了百度的语音识别技术及实时路况数据,初步建立了车联网生态系统。2016年3月,腾讯正式推出了腾讯车联开放平台,发布车联ROM、车联APP和MyCar服务。阿里巴巴也与上汽合作,于2015年4月合并成立汽车事业部,借助电商平台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梳理车主价值链,打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2016年3月,乐视车联在北京举办了“前所未见”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三大战略”,与北汽、比亚迪和东风签署协议,携手打造新一代智能互联的车内生态,并发布了两款“汽车可穿戴设备”—乐视行车记录仪和乐视轻车机套装。

7.4.4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在车辆、道路、相关设施上布设传感器,并实现车辆-车辆-道路-管理部门联网互通,能够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大幅提升交通运输效率。美国洛杉矶研究所研究表明,通过物联网技术优化公交车辆和线路组织,减少46%的车辆运输就可以提供相同或更好的运输服务。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3S领域,国内也已有200多家企业,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布局,通过多方合作打造智能交通。2015年11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百度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整合共享交通数据资源,应用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交通运输信息化服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双方还将共同推进“互联网+公众出行服务”建设,进一步探索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出租汽车管理与服务系统等服务。

7.4.5 智慧物流

物联网的出现,带给物流业新的发展契机。为了解决电子物流出现的问题,物流业也率先应用物联网技术,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网络。物联网与物流业的融合,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降低资源浪费,实现科学管理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更能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实时信息采集系统,保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物流企业最佳的决策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我国智能物流系统设备市场的市场规模2014年为425亿元,同比增长20%,2015年达到约600亿元,未来几年每年增速也将在20%以上 。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行业也由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升级,企业在生产与物流环节正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同时,新技术与新业态层出不穷,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与物流中快速普及应用,所有核心环节都将变得更加“智能”。京东公司“亚洲一号”的自动化运营中心,充分利用多种物联网技术,具有货到人系统、AS/RS 系统、交叉带分拣机系统、AGV系统、阁楼货架系统和输送系统,使所有商品集中存储在同一物流中心仓库,快速完成商品拆零拣选,进而达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效果。

7.4.6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的集中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市镇提出打造智慧城市,并且有近500座城市已开展智慧城市相关建设工作,范围遍及中东西部各地区、涵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如佛山电子政务项目、乌海实施的智慧安全项目、辽源实施的智慧医疗项目、上海实施的智慧城管等,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所占数量比重较高。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IT投资规模达到2480亿元,年投资增长率为20.4%。各省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政策也在逐步落实,仅武汉一地明确智慧城市投入817亿元。在未来10年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

江门市采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将台山市区48条马路的路灯、46个气象站、50个小区水管全部联网,实现了远程监控管理。江门市水文和水务局防汛系统覆盖了江门市各区20个防汛点,通过4G网络,在春夏雨季及时监控、掌握各水库、江河水线状况。河南省洛阳市物联网技术成功用于智慧城市管理,例如,“平安洛阳”技防全覆盖系统工程项目,整合了“视频洛阳”、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和全民健康保障网络数据中心、洛阳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采用多种数字城市技术的数字城管等多个项目系统,实现了信息全面采集和全面共享。

7.4.7 智慧医疗

我国智慧医疗起步较晚,与物联网产业结合空间巨大。据IDC预测,2013—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4.5% 。智慧医疗的医院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和健康管理三个板块中,医院信息化发展相对最为成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区域医疗信息化次之,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为17.5亿元;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则是处于雏形阶段,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卫生部门联合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搭建的120急救指挥中心监控平台运用移动4G和物联网技术,对全县23家卫生院所有急救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紧急调度管理,提高120接诊效率,为病患提供更便捷、快速的急诊急救服务。联想集团在重庆2015 COA骨科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最新款医疗领域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new glass C100,智能眼镜在医疗场景中达成应用。医务人员借助new glass的灵活视角可以做手术直播、远程会诊、监测病人体征数据,还可以利用智能眼镜结合AR的医疗应用程序,构建患者虚拟的3D身体模型,清晰观察皮肤、血管、骨骼等关键结构,这些功能将颠覆传统诊疗模式。

7.4.8 智慧能源

智慧能源也是物联网产业的应用重镇。我国能源发展面临总量失衡、结构矛盾、效率偏低、体制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矛盾突出,形势非常紧迫。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为全球第一,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占比高达64.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充分借助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能源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5被认为是中国能源互联网元年。2015年2月,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在北京正式启动。该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状况实行实时监控、可视化管理,开展数据分析,推行风险管理、健康诊断,促进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低碳化管理等。对于打破能源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从而减少数据资源浪费,防止弄虚作假、规避人为干预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挖掘真实可靠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数据,为全国各种能源生产和消费单位甚至为家庭提供直接服务,也为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创造了条件。重庆市采用国家电网建设的水、电表合一集中采集项目系统,实现了对智能表计数据的远程自动采集,并实时反映在供能企业的数据库中,实现了跨行业能源运行动态数据集成汇总,耗能状况实时监控,为政府和社会提供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等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从而促使供能企业其合理安排生产,降低能源损耗。

7.4.9 智慧农业

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与古老的农业产业相结合,开创了智慧农业的新模式。智慧农业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无线网络等多种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支持、大田信息采集、生产数据收集等各个环节的连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控制,进而实现农产品生产工厂化,提前预测农业生产的风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消费者可以随时追溯农产品生产数据与产地,实现了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2015年我国智慧农业的产业规模预计突破6000亿元 。智慧农业强调整体化,将田地、养殖场所、周边村落视作一体,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对农业生产的能量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保障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对土壤、水田品质及耐受程度进行计算,合理处理禽畜粪便,实现循环利用。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物联网与农业结合的案例之一,该园区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科技研发、培训、推广和体验于一体,核心区面积5000亩,核心展示区面积850亩。园区的物联网使得所有工作只需要一位工作人员和一部电脑就可以全部完成。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分析,将分析指令与各种控制设备进行联动,从而完成农业生产和管理。通过物联网,就可以轻松完成施肥、喷灌、增氧等工作,还能看到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温、土湿等数据。

7.4.10 工业应用

物联网应用在工业领域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到2020年,全球工业物联网产值将达到1510亿美元 。我国工业物联网发展需求迫切,条件良好,年增长超过20% 。根据中国工程院测算,在有效推广应用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制造系统后,到2020年钢铁与石化、水泥、造纸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比例分别可达到5%~7%、15%、29%,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空间在10%~30%。华为提出了基于4.5G技术的eW-IOT解决方案,能够为用户打造一个统一的工业互联平台,其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联接融为一体,从园区物流、自动出入库、AGV上下料、智能装配再到柔性生产都可以实现移动、可靠的现场可管可控。通过授权和开放频谱的LTE,以及开放频谱上的eW-IoT技术,可以实现开放兼容、可靠联接、工业性能、维护便捷、灵活组网、统一接入等特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三一重工建成车间智能监控网络和刀具管理系统,公共制造资源定位与物料跟踪管理系统,计划、物流、质量管控系统、生产控制中心(PCC)中央控制系统等智能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立体仓库、智能化加工设备、AGV智能小车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和系统。美的空调广州南沙工业园全智能工厂建成,该厂拥有两条智能生产线、近200名机器人,能够实现客户订单生产配送全过程时时监控,大幅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率,提升了品质,降低了成本。

7.5 发展趋势

7.5.1 我国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及技术平台将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仍不完整,技术标准和体系亟待完善。物联网产业涵盖诸多技术、诸多行业、诸多领域,不可能一次性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同时,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并不能确保标准必然具有长久的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市场竞争情况均会对标准的生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过程将是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较可能的路径是从成熟应用方案提炼形成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带动关键技术标准,进而演进形成产业标准体系。

此外,物联网领域的创新主要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丰富、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逐步成熟,将诞生支持多种设备接口、多种互联协议、多种服务的大型共性技术平台。

7.5.2 物联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在未来几年内,物联网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激励下,物联网产业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渗透、交叉和重组,激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升级,引发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

物联网技术与理念重构传统行业的运营范式,将大幅拓展行业价值空间,优化行业供给水平。例如,在工业领域,借助物联网技术,生产线可以动态地根据个性化的订单需求进行供料、加工,匹配大规模个性化的制造需求,进而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互联网化,带来整个工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物联网在污染源监测、危化品定位、产品追溯、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将推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做出重要贡献。

7.5.3 万物互联网为我国产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在全世界范围内,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演进,物联网的发展将促进物理世界和网络空间的深入融合,节点数量的剧增将使互联网的整体价值继续保持指数级增长,人、物、数据的关系将重新再造,进而重构整个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移动互联向万物互联的扩展浪潮,将为我国相关产业创造出极大的市场空间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扩展,进而将带动各行业企业应用市场。物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将在工业应用、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重点应用领域带来真正的“智能”、“智慧”的应用,并将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改善服务民生、推动增效节能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于佳宁、姜祺瀛) n8cmlapVL0Gz37Do/opBeRJ60UhhZ7h7tBEOunLjajoXQ5gOdTpGCX8iZaN2FMs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