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目前我国新三板的发展情况

截至2015年6月30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到2637家。可见,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方向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三板市场机制的构建,比如做市商制度,甚至马上推出的集合竞价方式,都是完善新三板市场入市制度、交易制度的具体措施。但是市场的发展及成熟有其自身的逻辑性,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三板虽受到市场很多期许,但多数投资者仍处于观望状态,每日交易的股票只数占整个新三板市场的百分数个位,因此新三板市场整体不活跃。中小企业作为融资需求方,积极性高涨,但普通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作为融资供给方,受困于现有的新三板交易制度和市场风险,积极性低迷,所以融资供求不匹配,整个市场融资效率仍然较低,遑论上文提及的中小企业的受益问题。

1.4.1 挂牌企业增长数量较快

在2011年以前,新三板挂牌数量不足百家,市场参与热情并不高。2012年4月,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新三板建设”以后,新三板才逐渐走上资本市场的大舞台,不仅挂牌数量迅速提升,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多方力量也开始积极参与推动新三板的建设。

在新三板结束试点正式揭牌运行的2013年,共有156家企业亮相新三板。而在全国扩容政策实施不足2个月的2014年里,挂牌数量就已接近300家,股份代码也已排到了430658(舜网传媒)。也就是说,除去已经成功转板至主板/创业板并停止新三板挂牌的9家公司,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263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同时,从监管层对新三板的期待和设立初衷来看,新三板服务于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基石,无疑,这里将诞生一大批优秀的、伟大的公司。

除了挂牌数量上的剧增,可以预计的是,新三板的挂牌企业质量、交易制度、融资方式、市场角色均给整个资本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期待。

1.4.2 挂牌企业股本规模较小

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注册资本大都在500万元到2亿元不等,较大型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短期内,新三板更多还是服务于中小型、成长期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或者是成为一家公众公司谋求更大发展机遇的诉求较大,它们且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甚至未来3~5年有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IPO计划,这与目前市场对新三板的普遍期待比较契合。

但从长远来看,一些致力于开拓战略新兴产业的创业期、中小微企业,即使暂时亏损或规模不大,鉴于行业前景明朗、市场增值空间大等因素,都极有可能成为新三板的目标公司,以及PE&VC的投资标的。而且,一旦新三板真正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那么,这部分中小微企业才是新三板真正的发展动力所在。

1.4.3 挂牌企业的行业限制较少

据统计,目前挂牌新三板的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明确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我们就截至2015年6月底的2637家新三板公司进行统计,发现制造业企业达到1612家,占比超过60%;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548家,占比20%。此外,来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计算机,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在新三板超过半数的制造企业中,初步统计发现,来自医药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特种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等新兴成长型领域的企业也占据半数以上,这与新三板服务于创业、创新、成长型企业的目标不谋而合。

不过,在2014年全国扩容以后,新三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比如以湘财证券、财安金融为代表的金融业;以海格物流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远大股份为代表的教育业。这些行业此前并不在新三板的挂牌范畴,但随着扩容新政的实施,不仅区域限制淡化了,连行业属性也逐渐放开,这进一步表明新三板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决心。

1.4.4 挂牌企业再融资较便利

目前,挂牌企业还能通过新三板实现股份转让、定向增资。2015年6月,新三板的平均市盈率约为30倍,平均融资金额在5000万元左右,优秀企业的融资金额可以达到数亿元。

据统计,2006—2010年,处于培育阶段的新三板5年间仅有16笔再融资。2011年融资情况开始改善,当年度融资笔数达到10笔,且平均募资额突破6000万元。2012年新三板定向融资达24笔,平均募资额达到3560万元,平均市盈率为20倍。2013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融资60次,融资总额达10.02亿元。而进入2014年以来,新三板交易异常活跃,全年完成329次定向增资,合计发行股份26.5亿股,融资金额达132亿元。2015年这一势头继续保持,截至6月末,已完成742次定向增发,融资金额高达317亿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融资额的一倍。

截至2015年6月末,新三板史上募集资金总额、单笔募资总额最多的企业是中科招商。2015年5月15日,该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股份2.8亿股,募集资金50亿元。额度之大,不仅创下迄今为止新三板的单笔定增募资之最,也直逼创业板/中小板IPO的融资水平,一改外界对新三板“交易不活跃”的刻板印象。

同时,随着参与新三板交易的投资机构和优质公司越来越多,整个新三板市场的活跃度被迅速提升,融资额、市盈率、发行价等纪录正在被新的企业不断刷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受限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硬性条件,其进入主板市场直接融资困难重重,而新三板市场相对宽松的进入门槛,很适合成长型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让其提前接触资本市场。

同时,新三板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必将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及私募基金的关注。2006年10月,中科软和北京时代在新三板挂牌半年后公布了定向增资的结果,成为通过定向增发而实现直接融资的首批企业;九恒星公司定向增资450万股,收购深圳思凯公司100%的股份;凯英信业公司通过定向增资1250万股,收购北京中电亿商公司100%的股权,以定向增资为手段进行并购扩张,实现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

总之,新三板已逐步成为科技型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流转平台,创业投资和股权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

1.4.5 转板制度有待完善

新三板已经有8家企业成功转板到中小板或创业板。股东大会通过转板议案的有10家企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审委”)正式受理的有3家,主动撤回申请文件的有3家,发审未通过重新启动转板程序的有2家。

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包括安控科技在内,相继有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成功转板至主板或创业板,包括世纪瑞尔、北陆药业、久其软件、博晖创新、华宇软件、佳讯飞鸿、东土科技、粤传媒,它们通过IPO合计募集资金44.17亿元。

遗憾的是,上述9家转板企业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板,均是采用旧时的转板操作套路,即中国证监会接受上市申请之后,先在股转系统暂停交易,待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新股发行核准之后,再从股转系统摘牌。

未来,真正意义上的转板,是越过IPO的程序,不做公开发行这个环节,直接转到A股上市。市场普遍认为,目前,不通过公开发行,只要通过中国证监会公开转让股份的审核就可以进入A股,已经没有法律障碍,但是最终要如何走还要看监管部门的政策安排。

在目前A股的IPO候审队列中,已经潜伏了多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包括合纵科技、海鑫科金、康斯特、双杰科技。同时,正在新三板挂牌的多家公司已有不少家透露出转板计划,包括现代农装、大地股份、金和软件、盖特佳、中科软、绿创环保等。未来,新三板将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拟上市公司,成为公众投资者青睐的投资首选标的。

借鉴国外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我国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中小板市场之间逐步设计一整套升降转板机制,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衔接桥梁。通过升板机制,新三板市场为创业板或主板市场提供庞大的待上市企业,初创期高新企业进入新三板后可以转板至创业板,甚至中小板;而降板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选择,则可保证创业板、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同时促进上市科技型企业不断自我完善和改进。

从国际上看,美国形成了从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到三板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有序流通,越往底层企业数量就越多,形成互通金字塔结构,很大程度得益于其完善的升降转板机制,由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决定企业升降与否。

目前,我国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晋级创业板或主板市场的直接绿色通道还未成形,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了创业板、中小板上市标准时,必须遵循主板和创业板的市场准入规则,需要先退市,再重新向中国证监会申请IPO。

这种机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转板非常耗时和企业费用成本增加两个方面,极大地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更高层次资本市场有序流动。这也是导致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差的又一根源。

1.4.6 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

新三板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偏小,交投不活跃,经常性的零成交,甚至某些挂牌公司可能会出现长期无成交的现象,市场处于清淡状态。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虽然逐渐增多,但流动性仍显不足。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从2014年8月25日上线,截至2015年6月底,做市企业从做市首日的43家已经增加到522家,做市商也从42家增加到78家。

不难发现,做市业务实施以来,整个新三板的流动性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做市交易个股日趋活跃,已经涌现出一批质量不错的明星股。但是,离开了规模化,这种事件型驱动方式想要保持新三板市场的活跃度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随着市场情绪的稀释,做市商制度对于新三板市场交易的影响经过波澜壮阔的阶段后将归于平淡。

要解决流动性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问题。目前,风投机构对新三板市场仍然比较谨慎,原因在于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明朗,这种不明朗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将反过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对于新三板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势在必行。 6tbc+KnxpO0LL2W/7gxXoWimXb4fHiG1AYT1Yi4Ahq5eEwuRFoqD7mv2/JjxtV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