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其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和“缩短路径”。以移动互联网最先兴起的社交领域为例,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和流行,使得社会信息传播路径从传统的星形结构变成网状结构,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发起者和中心节点,重大新闻的大范围传播,必须通过大众媒体这一渠道,而且这一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绝大部分社会个体(人或组织机构)都是受众,即使对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有异议,影响的范围也很有限。
图1-8 传统的社会信息传播为以大众媒体为核心的星形结构
自2009年以来,随着微博等移动社交应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传播形态。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传播形态的观察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传播动力学结构之所以得以形成和运转,主要得益于那些活跃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具有自觉传播意识和有效传播能力的自媒体和微组织的存在。这些自媒体(或微组织)也就成为社交网络中广受信任的意见领袖,典型的例子就是微博上的大V。在这样的社交网络中,传统大众媒体被“去中心化”,变成普通意见领袖中的一员,整个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结构呈现出以众多意见领袖为核心桥接点的网状传播结构。任何信息通过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就能瞬间放大许多倍,这也是微博上许多人想大范围传播信息时总会@那些大V的原因。
图1-9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传播变为网状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解立群、颜清华论文《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微博“围观模型”》)
1.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渗透既会带来有利的一面,也会带来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方面是由于可以自主决定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个人可以更加聚焦于核心的工作内容,再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与工作内容关系不大但是对于企业管理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上。例如,销售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客户在一起,而更少去公司打卡签到和开会,这些都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解决。当客户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时也可以及时求助于技术人员。这一点对于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们尤其重要,现在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员工每天花在上下班和拜访客户路途上的时间就有三四个小时,如果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就可以节约出大量无谓浪费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本身上。
不利的一面是,由于一直保持在线状态,工作将会不断地侵蚀员工生活中的其他时间。可能当你在休息或度假时,一个消息或邮件就迫使你再次进入工作状态。曾经就有腾讯员工透露,马化腾会半夜两三点给下属发邮件,而下属一般都会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回复。这种变化对劳动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2014年4月,法国《回声报》发文披露,两家法国工会与雇主协会签订的“谅解备忘录”规定——晚上6点后到早上9点之前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公司将不允许向员工发送邮件,也不可以向员工打电话,这就是为应对这种新出现的社会管理问题而做出的一种尝试。
2.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BYOD的兴起密不可分。所谓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就是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在更多的情况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现在许多企业允许员工携带自己的移动终端接入企业业务系统进行办公,这大大节省了企业在移动信息化上的成本投入,促进了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建设发展。BYOD和企业IT消费化潮流正在席卷全球,将传统企业应用“搬到”iPhone和Android设备上成为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这一模式的原动力来自于员工而非企业,员工对于新科技的喜好反过来驱动企业变革,以适应新技术的变化。在提高销售、客户等部门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企业应用移动化水平也成为企业IT部门彰显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90%的受访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表示已经或者即将开发企业移动应用,这也表明企业应用的移动化大潮无可阻挡。CIO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最优的企业应用移动化策略。
但是,移动互联的趋势也给企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第一就是BYOD对于安全的挑战,企业希望通过移动信息化提升企业业务效率,带来更多业务发展空间,但不希望智能移动终端的接入给企业业务系统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重大损失。调查中,高达96%的用户都十分关注移动安全问题。企业非常担心由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接入,使得企业机密数据“获得”新的泄密途径;或者由于某些重要数据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存储,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慎遗失而外泄。实际上,超过半数的用户都会在智能移动终端上保存数据,所以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部署移动应用系统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BYOD所引起的设备管理问题、移动办公所涉及的身份安全问题和政策合规性问题,也是企业所重视的安全问题。
BYOD给企业管理提出的第二个挑战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方面的影响。首先,企业开展BYOD不仅要在IT技术方面过硬,还需要在管理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如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具体在财务处理上,公司需要从固定资产预算转变为费用预算,并且是向个人进行支付,这可能存在核算方面的问题。公司是否需要补贴员工购买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怎么补贴?购买的设备是否计入公司的固定资产?一系列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现有资产评估方法带来挑战。其次,由于员工大量采用移动办公,对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也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较大的影响。
BYOD给企业管理带来的第三个挑战是在考核和薪酬计算方面,由于员工移动办公的时间和内容比重越来越高,当员工能够自主地决定工作时间和地点,传统的打卡考核便不再适用。但是如果完全不考核,员工就会越来越“散漫”,从而影响整个公司的协同合作和业务发展。如何低成本且高效率地解决考勤管理混乱问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管理软件厂商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金蝶在其云之家移动客户端中推出了移动考勤功能,它可以设置多个工作地点,打卡地点在公司200米范围以内,会自动显示公司名称,员工只需要一键点击。
金蝶云之家作为企业社交化协作平台,为每个企业提供了私密的社交化工作空间,其移动考勤功能也具有浓重的社交氛围。对于早上前十名到公司的员工,以及晚上十二点后下班的员工,系统会根据打卡时间给予提示,鼓励员工分享到公司内部微博,给同事晒一晒自己的劳模记录。
在云之家的网页端,可以查看个人工作时长在公司的排名、早上打卡时间分布,通过饼图、趋势图可以一目了然。从公司管理者的角度,公司不再需要购置打卡机,也不用设置专门统计考勤的岗位,更不用分析考勤数。系统提供考勤分析表、数据分析,并支持考勤报表导出和提供过滤数据API接口。移动考勤系统会给出准确的考勤结果,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成本。
3.社会经济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将重构
移动互联网从消费到生产层级的再平衡将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及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
(1)行业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去基于传统产业有很多分工,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现有的很多分工界限会被打破。
前面已经提到,互联网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和“缩短路径”,移动互联网可能使得这一趋势进一步深化,路径的缩短使得信息不对称减少,很多过去依赖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的中介性服务行业可能会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例如,现在旅游中自助旅游的比重越来越高,原因除了传统团体游的诸多弊端以外,更主要的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用户分享的便利性,使得很多对旅游目的地熟悉的人能够在网上分享自己对于景点和食宿地点的评价,从而使得没有去过这些景点的人也能在出发前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传统旅游中介——旅行社和向导的依赖性大大减少,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在线旅游服务的新行业。
再如,电商的崛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购买,在对传统的零售行业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还连带影响了商业地产等一批与零售相关的产业。
另外,产业的变迁也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政府针对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面对各种新兴的行业类型,政府应该如何相应地进行管理和设置呢?
(2)行业内部传统的业务模式也发生重构。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出租车行业,中国读者可能对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4年初发生的补贴大战还记忆犹新,当时双方不惜斥巨资“请全国人民打车”。由于移动出租车服务具有天然的O2O特征,线上服务和线下对接可以迅速形成闭环,极易受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冲击。从Uber、滴滴打车及快的打车的使用情况看,出租车行业正在形成一个客户、车辆拥有者和平台提供者共赢的商业模式。
首先,车辆使用效率得到提升。由于司机可以知道哪里有用车需求以及目的地,空驶率大幅降低。目前每辆北京的出租车日运行约400千米,空驶率达到40%左右。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过移动用车应用可以使得车辆的使用效率提升30%~50%,高端用车市场更为明显,效率提升达到3倍以上。
其次,客户服务要求得到满足。在移动用车应用出现之前,客户只能通过扬招或电话的方式叫车,效率并不高。移动用车应用出现后,不仅提高了客户叫车的效率,还可以提供预约用车等定制服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最后,平台提供者获得了流量和收益。在提供线上线下融合过程中,平台提供者获得了用户流量,这在互联网世界中是最宝贵的资源。平台可以将流量转化为不同的商业价值,比如租车收入分成、增值服务收益等。
另一个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的是钢贸行业。钢铁行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每年钢铁贸易额高达5万亿元以上。但随着基础投资的逐步减少,钢铁行业产销问题逐渐严重,钢贸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是交易难。钢贸行业的交易方式相对特别,其中涉及三个参与者:钢铁厂商、钢贸商和下游客户,钢铁厂商与下游客户一般没有直接的接触。这种交易模式导致了两方的信息不对称。随着近几年钢市持续低迷,钢价出现倒挂,钢贸商大批量倒闭,参与意愿也很低,钢铁厂商和下游客户完成交易的难度被动提升。
其次是融资难。在交易中,钢铁厂商往往要求钢贸商先付清款项;下游客户则往往要求钢贸商先发货,一段时间后才付清款项。这给钢贸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以往钢贸商多是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期间滋生了一批货多重抵押等乱象,导致了钢贸贷款危机的爆发,之后银行收紧了对钢贸商的贷款,使得钢贸商融资难度大大增加。
最后是物流贵。总体而言,中国钢铁物流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大型钢厂业务量较大,议价能力较强,物流成本率在10%以上,而美国的钢铁行业物流费用率仅为6%左右。
针对这些情况,传统钢贸产业链中的信息服务商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提供了撮合交易、金融服务和物流整合三位一体的钢贸服务。它通过旗下“我的钢铁网”发布钢材价格指数MySpic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撮合了交易。另外,网上融资业务能够减少融资困难,物流整合计划也顺利推进。
(3)分散化和个性化生产的趋势将越来越显著。
移动互联网使得传统的B2B、B2C、C2C几种互联网商业模式之外,一种全新的C2B(消费者提出需求,商家响应)模式开始兴起。生产者和消费者变得模糊,移动互联网给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消费者不再是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
2014年3月13~14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聚划算平台开团1000亩土地,打造中国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聚划算私人定制农场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伏岭镇的仁里、龙川、湖村三个行政村。三个村的土地均为5A级联合国生态示范良田。私人定制农场有3种1年期套餐,分别是价值580元的1分地套餐、2400元半亩地套餐、4800元1亩地套餐。农作物产出的内容包含各类蔬菜、大米、菜籽油、水果等。
消费者只要动动鼠标就能买下一块土地当上“地主”。作为地主,用户每个月能够收到土地产出的蔬菜水果,并免费到当地住宿旅行。有意思的是,用户认购成为农场主之后可以加入“来往扎堆”,实时了解作物生长情况。青菜长多高了、有没有被虫子咬,都能一目了然。
此次互联网私人定制农场项目由聚划算和绩溪县联手打造,1000亩地都是绩溪当地的闲散农田。消费者可根据家庭需求自由认购土地位置及面积,决定每月要种什么作物。认购之后,当地农村合作社雇佣专业的老农帮助种植看护,待农作物成熟,当地农民将以每两星期为周期快递给用户。
而对于当地农户来说,“出租”1亩地,每年则能领到700~800元左右的租金。此外,当地的种田能手还可以被聘请来耕作这些租出去的土地,每个月能领到近3000元的工资。
未来,类似“私人订制农场”这样的定制化生产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更是使得工业领域的低成本小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
(4)社会的资源流动和组织形态可能发生改变。
城市本来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满足大量工人的生活配套而出现的,当前很多超大城市的规模已经到了环境资源能够承受的极限。对于城市内的居民来说,高房价和交通拥堵也是难以承受的高成本。而高房价和交通拥堵的根源,还是资源过于聚集在城市的核心地带。资源和人的流动是互相关联的,如果未来移动互联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自主决定工作的时间和地点,那么人们就无须聚集到城市的核心地带去办公,整个资源的流动也会随之改变。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会使得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得到普及,大城市在医疗和教育资源的优势也将被慢慢削弱。长期来看,超大城市的资源特别是土地价格可能受到重大冲击。
4.催生崭新的生产力形式——移动生产力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再平衡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产业内部的商业模式乃至人类社会的分工和组织构成都产生了或即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显然是一次可以和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相提并论的产业革命,是对生产力的重大提升。
生产层级的移动互联网革命正在改变劳动力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在改变和催生出新的劳动工具。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它正在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在后文中将其定义为“移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