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3 原理图的编辑与调整

原理图图件的放置工作完成后还不算完成绘制,因为图中元件的属性还不符合要求(主要指元件标识和标称值),下面来完成这些工作。

3.3.1 自动标识元件

给原理图中的元件添加标识符是绘制原理图的一个重要步骤。元件标识也叫元件序号,自动标识通称为自动排序或自动编号。添加标识符有两种方法:手工添加和自动添加。手工添加标识符需要一个一个地编辑,比较烦琐,也容易出错。系统提供的自动标识元件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介绍利用系统提供的自动标识元件功能给元件添加标识符的方法。

1.工具【Tools】菜单

注释命令【Annotate Schematics…】在工具【Tools】菜单中,如图3-21所示。

图3-21 工具【Tools】菜单

2.自动标识的操作

(1)执行菜单命令【Tools】/【Annotate Schematics…】,弹出自动标识元件(Annotate)对话框,如图3-22所示。

图3-22 自动标识元件对话框

(2)选择标识顺序。标示顺序的方式有4种,如图3-23所示。这里选“Down ThenAcross”(先上后下,从左到右),这是电子电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图3-23 自动标识顺序方式

(3)勾选操作匹配为元件“Comment”。

(4)勾选当前图纸名称“接触式防盗报警电路.SchDoc”(系统默认为选中,即从当前图纸启动自动标识元件对话框时,该图纸默认为选中状态)。

(5)使用索引控制,勾选起始索引,系统默认的起始号为1,习惯上不必改动,如需改动可以单击右侧的增减按钮 ,或直接在其文本框内输入起始号码。对于单张图纸来说,此项可以不选。改变起始索引号码主要是针对一个项目设计中有多张原理图图纸时,保证各张图纸中元件标识的连续性而言的。

(6)单击更新列表按钮 ,弹出信息框,如图3-24所示。单击 按钮确认后,建议更改列表中的建议编号列表,即按要求的顺序进行编号,如图3-25所示(不同类型的元件标识相互独立)。在图3-25中,可以单击 使元件标识列表排序。

图3-24 更新列表信息框

图3-25 更新标识的部分元件列表

(7)单击接受修改(创建ECO文件)按钮 ,弹出项目修改命令(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对话框,如图3-26所示。在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中显示自动标识元件前后的元件标识变化情况,左下角的3个命令按钮分别用来检验编号是否修改正确、执行编号修改并使修改生效、生成自动标识元件报告。

图3-26 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

(8)在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中,单击检验修改 按钮,验证修改是否正确,“Check”栏显示“√”标记,表示正确。

(9)在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中,单击执行修改 按钮,“Check”和“Done”√栏同时显示“”标记,说明修改成功,如图3-27所示。

图3-27 执行修改后的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

(10)在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生成自动标识元件报告,弹出报告预览对话框,如图3-28所示。在报告预览对话框中,可以打印或保存自动标识元件报告。

图3-28 自动标识元件报告预览对话框

(11)在自动标识元件报告预览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退回到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

(12)在项目修改命令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完成自动标识元件,退回到自动标识元件对话框(如图3-22所示),单击 按钮,图3-20中的元件按要求进行了自动排序,如图3-29所示。

图3-29 完成自动标识元件的原理图

3.3.2 其他注释命令

1.静态注释命令【Annotate Schematics Quietly】

执行菜单命令【Tools】/【Annotate Schematics Quietly…】,系统对当前原理图进行快速自动标识。没有上小节的中间过程,仅提示有多少个元件被标识,单击“Yes”即完成自动标识。

2.标注所有器件命令【Force Annotate All Schematics】

执行菜单命令【Tools】/【Force Annotate All Schematics…】,系的统对当前项目中的所有原理图文件进行强制自动标识。不管原来是否有标识,系统都将按照默认的标识模式重新自动标识项目中的所有原理图文件。

3.复位标号命令【Reset Schematics Designators】。

【Tools】/【Reset Schematics Designators…】的功能是将当前原理图中的所有元件复位到未标识的初始状态。

4.反向标注命令【Back Annotate Schematics】

【Tools】/【Back Annotate Schematics…】的功能是利用原来自动标识时生成的ECO文件,将改动标识后的原理图恢复到原来的标识状态。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

系统在默认状态下放置分立元件时,在原理图上的元件符号旁会出现3个字符串:元件标识、元件注释和标称值。如放置电阻时,R?为元件标号,“Res2”为元件注释,“1K”为系统默认的元件标称值。元件注释是元件的说明,一般为元件在元件库中的名称。元件标称值是系统进行仿真时元件的主要参数,也是将来生成元件清单和制作实际电路的主要依据。所有的字符串都在图纸中出现,会使整个电路图显得繁杂,一般情况下仅显示元件标号和元件标称值。

下面以电阻为例,介绍利用系统的元件参数编辑功能,在原理图上直接标识或编辑这些参数。

1.原理图上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

用鼠标双击原理图上所要编辑的元件,如图3-29中的电阻R1,即可弹出元件属性对话框,如图3-30所示。

图3-30 元件属性对话框

勾选元件属性对话框上“Properties”一栏中“Visible”和“Parameters”栏中的“Value”,确认后图3-30中的元件电阻R1的变化如图3-31所示。

图3-31 原理图上元件参数直接标识示意图

要删除原理图上元件的标识去掉勾选即可。

2.原理图上元件参数的直接编辑

元件参数的直接编辑和直接标识的操作类似。仍以图3-29中的电阻R1标识编辑后为例,用鼠标双击电阻R1的标称值“1K”,即可弹出参数编辑框,改写“Value”栏中的“1K”为“10K”后,如图3-32所示。

图3-32 参数编辑框

确认后,原理图上的“R1”参数编缉前后如图3-33所示。

图3-33 原理图上元件参数标识编辑示意图

3.3.4 标识的移动

标识的移动与移动元件的方法基本相同。如将鼠标指向“R1”,按住左键,出现十字光标,移动“R1”到合适位置即可。如果放置位置不能符合要求,可以将图纸的捕获栅格设置小,然后再移动放置。 dqE2lj4J1cs0Y0/5V7q2Fl/aStUDY/k+VHHnRWsghgXIVyBwQkx1jEAqc0tJQg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