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3年软件人才培养概况

一、全国高等教育软件人才培养

2013年,全国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到481.6万人,与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在校生学历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专科生134.3万人,相对于2012年增长44.1%;本科生341.7万人,相对于2012年减少10%;研究生5.6万人,相对于2012年减少48.9%。本专科生依然是主力,其中本科生超过70%,专科生接近30%。

(一)全国普通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在校生统计
1.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

2013年,全国软件专业在校研究生21523人,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研究生33990人,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研究生总数55513人(见表1)。

表1 2013年全国软件专业及相关专业在校研究生数量

注:此处软件专业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包含软件工程硕士专业数据。

2.在校大学生(本、专科生)

2013年,全国软件专业本、专科在校生733841人,软件相关专业本、专科在校生4026308人。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在校本、专科生总数4760149人(见表2)。

表2 2013年全国软件专业及相关专业在校本、专科生数量

注:此处本科软件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科软件专业包括软件技术、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游戏软件、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网络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医用软件与网络技术、智能手机软件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3.软件专业在校生学历结构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生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生学历结构

(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统计
1.研究生毕业数量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数量如表4所示。

表4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数量

注:此处软件专业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包含软件工程硕士专业数据。

2.本、专科毕业生数量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如表5所示。

表5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软件及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数量

注:此处本科软件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专科软件专业包括软件技术、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游戏软件、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网络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医用软件与网络技术、智能手机软件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3.软件专业毕业生学历结构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学历结构如表6所示。

表6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学历结构

(三)教育热点
1.国家开放大学设立软件学院和行业学院

2013年11月,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行业学院建设试点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开放大学软件学院、煤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物流学院、纺织学院、机械工业学院、汽车学院、铸造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循环经济学院10家行业学院正式成立。国家开放大学行业学院是国家开放大学与行业部委合作,面向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组织机构,是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学院将引入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合作开发新的非学历培训证书,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在国家学习成果框架下组织专家制定行业领域认证标准,探索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模式和机制,为“立交桥”的搭建做出贡献。

行业学院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行业学院建设的试点实践和相关课题研究,探索并构建国家开放大学与行业、部委合作,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为纽带实现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的沟通和衔接。

2.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步入正轨

2013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重要步伐。

《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将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加入该协议,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质等效,推动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对尽快提升我国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工程师能力水平,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提升我国工程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职业教育再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重点

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项任务措施。

(1)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2)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3)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

(4)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5)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2014年3月,在201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表示,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通过相关改革,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本次针对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二、全国非学历职业教育软件人才培养

(一)职业教育市场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市场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①以高中生为主的技能加学历培训,②以大学生为主的就业培训,③以在职人员为主的能力提升培训,④以职业证书考试为主的认证培训。

经过多年的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随着高考人数的下降,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校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占高考总数比重不断加大,以落榜生为主的民办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规模和数量都在大幅度降低。而随着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IT培训市场以大学生就业培训为主。

(二)IT就业培训市场热点问题
1.培训机构承诺100%包就业

IT就业培训机构大多都会进行就业承诺,有的承诺“100%推荐就业”,有的承诺“100%保证就业”,有的承诺“100%高薪就业”。这些承诺都是商业行为,深究起来基本上都难以落实。即使有机构在某些班次上确实落实了,在整个大环境中也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如何对待不切实际的承诺,作为就业培训的消费者也需要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

2.宣称IT就业培训免费

据调查,针对大学生IT就业培训免费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企业大学为招聘培训生实施的免费培训或已经决定录用但尚未入职的岗前培训;②人才派遣机构为派遣实习生实施的免费培训;③培训机构为配合招生推出的免费体验课程;④培训机构为扩大影响针对少部分优秀学生的带有奖励性质或公益性质的免费培训;⑤被不正当解读为免费培训的“先就业后付款培训”。

从实际情况看,这类机构实施的免费培训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非常接近该企业真实状况的实践环境,企业提供的更像是入职后新员工的基本培训服务,对学员的自我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由于是免费培训,很多企业会根据学员学习情况不断选拔实习生进入业务部门或对不符合企业潜在招聘需求的学员实施淘汰。这类企业大学实施的免费培训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大学生招聘选拔集训营,其提供的培训服务不可能达到收费培训机构的普适标准,企业也没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细致服务。

3.实行先就业后付款问题

这是一部分规模不大的IT就业培训机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为了扩大生源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招生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大风险,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竞争力不强的培训机构被迫跟进后,很多机构采取一些不良手段欺骗学员,导致这种招生方式被市场普遍质疑,甚至被怀疑是新型“传销”骗局。

学员如果参加培训不交费,培训机构将面临三方面的压力:财务压力、学员不能就业的压力、学员就业后违约的压力。因此,这种形式对培训机构的要求相当高,也难以进行大规模实施。部分培训机构因为难以实现学员就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培训机构的原因,也有学员自身的原因,还可能面临招聘市场变化的原因等),于是采取与企业联合造假的方式将学员推荐到企业工作,试用期工资实际上由培训机构支付,一个月后企业再将学员合理解聘。

4.宣染学员高薪就业

几乎每个IT就业培训机构都会宣传其个别已经高薪就业的学员,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真实。但是,对参加就业培训的普通学生而言,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这些得到宣传的优秀学员,而应该关注培训机构毕业学员中优秀学员的比例是多少,或者说平均就业薪水。而这些数据培训机构一般是不说的,或者说了也白说,因为无法验证。最终造成培训机构公布的各种就业薪水数据就像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数据一样,信不信由你。

从本质上讲,所有未经第三方认证的就业数据都是良心数据。一些规模不大,有固定生源的培训机构,学员可以通过熟人进行验证,除此之外,严格地说,在没有可靠证明的情况下,在中国信用普遍缺失的情况下,所有培训机构宣传的就业数据都属于仅供参考类信息。

不同培训机构针对学员会选取不同的策略,最终导致培训效果的巨大差异。有的培训机构严把入口、控制学习过程甚至实施淘汰制,就会获得好的就业效果。

5.企业委托培训或订单培养

通常意义上说的企业委托培训应该是企业将已录用或准备录用的人员委托培训机构培训,并支付培训机构相关费用,学员无需付费。这种情况比较少,已经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就业培训范畴。

6.培训机构人为夸大就业预期

由于大学生就业困难,参加IT培训机构的就业培训往往成为其不得不做的选择。但是,现在的IT就业培训市场上,有着太多虚假的因素,很多培训机构为了获得生源,对入口把关不严,只要交钱就能上,不断夸大就业预期,承诺高薪就业,给学员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导致各类培训纠纷。

7.就业培训协议

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会与学员签订就业培训协议,很多培训机构提供的协议经过精心设计,对培训学员有过多要求或存在一些文字陷阱,最终导致各类培训纠纷出现,学员凭当初签订的就业培训协议基本不可能找回公道。

(三)IT在线教育市场

最近发布的《2013—2014中国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数据显示:86.1%的被调查者曾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其中通过百科和搜素引擎获取知识途径的比例分别是62.2%和61.2%;有42.6%的被调查者曾利用教育网站获取知识;39%的被调查者有过线上学习的经历。在线教育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3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是在线教育元年。在美国几乎每隔几周就会有一个提供在线课程的创业公司宣布获得百万美元级的投资。在国内,大量传统培训机构纷纷推出各自的在线教育服务。BAT三巨头不断涉足教育,阿里推出淘宝同学、百度投资传课网、腾讯的QQ新版功能加入课程直播。在资本方面,2013年国内市场有数十亿元资金进入在线教育行业,51talk、猿题库、沪江英语、一起作业、91外教网、梯子网等在线教育机构相继披露融资信息。

尽管在线教育十分火热,但IT领域的在线教育却面临巨大挑战,如果线上平台的教学智能化运营没有质的突破,单纯的在线教育不可能走得太远。目前O2O模式仍然是在线教育的最佳方式,通过线下机构、渠道和资源形成互补,未来方能更好落地。

国内IT领域在线教育网站如表7所示。

表7 国内IT领域在线教育网站一览表

三、我国软件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软件人才供需矛盾持续

一方面,2013年大学毕业生接近700万人,其中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接近115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除了传统的软件企业自身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各行各业都需要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Android和iOS方向的开发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成了急需人才,而高校真正面向职业教育的改革要出成果尚需时间,软件人才的供需矛盾仍将持续。

(二)软件人才培养缺乏可循的标准和规范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软件人才培养与产业界的需求存在很大的脱节,一方面是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权威和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高校开设专业时都要设定培养目标、岗位要求等,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局限于部分企业需求,不具备行业代表性。

为改变这一现状,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将在部分省市软件行业协会开展的软件企业岗位技能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中国软件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规范的编制工作。希望通过该规范的实施,为企业之间的人才评价提供参照,为高校培养符合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提供指南。

(三)缺乏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评价标准

近些年,企业在软件人才招聘中明确提出需要“211/985毕业生”或重点院校毕业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在面对100万人以上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带来的尴尬。软件行业急需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评价标准。

(四)缺乏规范有序的软件人才市场

由于软件人才的招聘量大、评价标准缺乏,为了应对人才招聘困境,有些软件企业自己成立企业大学或培训机构,有些企业通过与大学或人才中介及培训机构建立人才供应渠道方式缓解人才供应问题。但总体上说,由于招聘量和招聘成本的问题,这些都还只能是少数企业的个体行为。由求职者、中介机构、评价机构等构成专业的规范有序的软件人才市场,才能降低供求对接成本,实现软件人才供求的有序对接。

四、我国软件人才资源发展趋势

(一)软件名城促成软件人才“培修聘”良好生态

据统计,19个软件名城具有资质的专业软件培训机构全部在20家以上,年均培训超过1万人次。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为软件服务业发展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保障。未来,软件名城如能在政府扶持下通过软件园、省市软件行业协会等率先建立软件人才市场,软件人才资源问题才能不再是瓶颈,软件企业需要的人才才能来得快、留得住。

(二)互联网营销衍生大量人才需求

目前,互联网正迅速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为企业营销带来新的契机。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较传统市场营销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客观上决定了网络营销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将成为今后企业营销的主流。由此,衍生出大量软件人才需求。基于网络引擎优化、网络口碑营销、SNS构建的互联网营销将衍生大量人才需求。

(三)移动互联网领域人才将炙手可热

随着我国3G、4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增长的电信服务需求,人们对移动微博、移动阅读、移动娱乐、移动工作等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剧增,因此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作为3G、4G移动互联网各项应用软件的提供者。据工信部统计,未来3年内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与软件开发类人才需求量将超过100万人。移动互联网领域人才将炙手可热。

(四)云计算应用人才将持续紧俏

2012年,著名研究机构IDC对全球几百名IT经理人进行了调查,分析云计算在IT人才中的需求度。调查显示,全球有接近2/3的企业计划导入或使用云计算运算,而且有超过50%的企业认为云计算具有较高优先性。IDC根据调查进行了预测,从2012年到2015年的3年之间,云计算的相关工作需求将出现26%的年增长率,超过1/4的增长率再次证明了企业对云计算人才的巨大需求。未来,云计算领域的应用人才将持续紧俏,主要需求方向有:基于云平台的系统工程师、熟悉云架构的开发工程师、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系统设计师。

(稿件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提供) or3VHdOr+ZcWp9gNlSiFaIfUandDQnQIucNZT7Ah0D9pn+xx3ejNzHHGVAUQQ4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