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一、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的第三卷中,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资本论》第三卷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出版的,因此实际上这一理论中有恩格斯的一部分贡献。

根据马克思的引述,虚拟资本这一词语早在1840年就由威·里瑟姆(约克郡的银行家)在其《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1840年伦敦增订第二版)中使用过,主要指的是空头汇票(票据)。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特别是在论述信用的第25章以后,对虚拟资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理论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也就是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并通过这种转化,由一个一定的价值变为一个能自行增殖的价值。这时货币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转化为资本而产生利润。在这一意义下,可以将货币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由其所有者在一定的法律形式和条件下贷给需要资本的人,过一定时期后按约定连本带利归还给其所有者,这时货币就成为一种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生息资本),而信用就是借贷的基础。但是当货币作为生息资本贷出时,其所有者并不能像通常的商品交换那样取得任何等价物作为报酬,只是取得了某种形式的、将来可以还本付息的保证。这种保证(通常以书面的形式)就是虚拟资本。当银行出现之后,将社会上大部分闲置货币集中起来成为生息资本,而且随着信用制度的扩大,银行在贷放现金货币之外,还发放各种信用,从而使虚拟资本的类型逐渐增多。当时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包括银行的借贷信用(例如银行票据等)、资本化价值(例如有价证券等),还有不动产抵押单等等。

第二,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也就是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规定一个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就是生产这一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包含任何劳动量,因此它就不具有价值。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只能通过实体经济活动产生:资本家将货币作为资本,通过交换把资本变成生产要素,包括雇工人、买原料、建工厂、买机器等;然后通过生产过程产出产品;产品通过流通过程变成商品;商品再通过交换变回货币。在这个实体经济的循环中,由于有剩余价值而产生了利润。这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虚拟资本通过循环运动也可以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但是严格地说这种剩余价值并不是直接由虚拟资本本身“产生”的,而是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或商业资本家)从其所获得的利润(剩余价值)中按照有关约定以利息的形式付给虚拟资本的所有者的。因此,马克思使用了“某种形式”的提法来表述这一概念。

马克思认为,资本必须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它本身必须具有价值;二是它必须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由于虚拟资本具备第二个特性,故可以认为它是资本;但由于它不具备第一个特性,不能通过直接交换来购买生产要素,因此只能是一种虚拟的资本。

按照马克思的表述,虚拟资本本质上是脱离了现实资本形式的收益索取权,并具有独立的价值增值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其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像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理论界认为虚拟资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马克思所述的股票、债券、金融产品等虚拟资产以外,还应包括具有资本化定价特征的有形产品,如房地产中的地产、古董、字画,甚至以资本化方式定价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等。

(二)虚拟经济定义

1.国内外综述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已经有关注经济虚拟化或虚拟经济的论文,但由于彼时中国国内经济尤其是金融发展程度较低,这些研究主要是用“虚拟”来刻画国外经济发展的特点。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内学者尝试用虚拟经济理论来分析这次危机的成因、影响和对策,对虚拟经济本身的研究才逐渐兴起,以致有学者将1997年作为我国对虚拟经济研究的起始之年。因此,从学理渊源上看,虚拟经济是国内经济学家以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关于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研究为起点而建立的研究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这样阐述的:“公用事业、铁路、矿山等等的所有权证书,固然是现实资本的证书,但是这个资本是不能提取的,只是在法律上有权索取这个资本应该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纸制复本,这些证券只是幻想的,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完全无关。”“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变动而造成的盈亏,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

相关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出于我国学者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理论回应。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外经典文献中对虚拟经济并无明确表述。由此带来的麻烦是,我国学者需要从定义等基本概念开始逐一澄清种种分歧和误解。

国外学者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的论述是:“有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够。前者因可生产价值,可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则把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英美等国迅猛发展的虚拟经济称之为符号经济,并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已从传统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转为资本的流动。德鲁克将整个经济分为两个部分:实体经济和符号经济,提出“符号经济(资本的流动、汇率和信贷的流动)代替了实物经济(产品和服务的流动),成为世界经济的飞轮,而且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后者的”。他认为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流通,而符号经济是指资本的运动、汇率和信用流通。

从国际上看,对于虚拟经济并没有一致的定义和系统的研究,大体上有三类范畴,中文都译作虚拟经济。第一类范畴是 Fictitious Economy,这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各种活动;第二类范畴是 Virtual Economy,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众所周知的电子商务,有人建议将它译作拟实经济;第三类范畴是 Visual Economy,就是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把经济活动做成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例如在推出某一个经济政策之前,可以在计算机上先做模拟,看看效果如何,可能产生什么问题。可以将它译作可视化经济。书中所指的虚拟经济主要是第一类范畴(Fictitious Economy)。

国外对Virtual Economy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则是众说纷纭,不仅囊括了以上三类范畴,甚至还包括在网络游戏中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国外更趋于将其定义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富的产生及转移。例如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对Virtual Economy所做的解释就是:“虚拟经济(或有时称为合成经济)是一种存在于通常与互联网游戏有关的虚拟世界中的过眼烟云式的经济。人们进入这种经济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不是需要,然而有些人确实是用这种经济活动来谋取‘实际的’经济利益。”而在虚拟经济研究网络(Virtual Economy Reaearch Network)主页上则明确指出:“某些在线资源,例如域名、社区网址中的虚拟事物、在线游戏中的强大角色等,都类似于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被一个人所控制的实际货物。现今这种虚拟的财产在全世界的许多市场中被成千上万的人们用实际的金钱进行买卖。”这类Virtual Economy在我国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时至今日,许多文献在以虚拟经济为叙述对象或分析时都不得不首先界定它与货币经济、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与我们所说的虚拟经济最为相似)、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虚假经济乃至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的区别与联系。即便如此,主要学者之间甚至在虚拟经济更宜对应于英文之Fictitious Economy抑或Virtual Economy这样的枝节问题上未达成一致。

国内有些学者主张采用Virtual Economy作为虚拟经济的英文译名,但这样容易引起翻译误导,认为网络经济就是虚拟经济。因此,书中的虚拟经济使用的是英文Fictitious Economy一词,这样不仅在学术上比较严谨,而且还可以与马克思所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概念一脉相承。

关于虚拟经济的概念,国内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从对“虚拟”一词的理解出发定义虚拟经济。如曾康霖(2003)认为,通过对传统的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以及交易方式的虚拟改造,形成了新的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以及交易方式,由这些具有虚拟性质的交易要素所参与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就是虚拟经济。

(2)从马克思对虚拟资本概念的分析思路出发理解虚拟经济。如刘骏民(2004)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的,由心理和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它的运行具有内在的波动性。李晓西、杨琳(2000)认为“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而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包括银行信贷信用如期票和汇票、有价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

(3)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理解虚拟经济。如成思危(2003)认为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而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的经济活动模式(包括结构及其演化),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软件,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4)从部门或行业上定义虚拟经济,将虚拟经济等同于金融部门。如王国刚(2004)认为,虚拟经济指建立在经济权益基础上,以持有票券方式来获得对应的未来收益为目的的经济权益交易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及其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主要指的是金融业。

2.概念界定

本书在成思危定义的基础上,从拓展了的虚拟资本范围出发,将虚拟经济定义为:以虚拟资本为载体,资本不经过实际生产过程的循环,即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中的具体投入产出等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市场价值可以脱离其现实价值不断地运动;不靠生产和服务就可以牟利的交换活动。资本交换的结果表现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其主要特征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高投机性和高流动性。

按照虚拟经济定义,其范围应包括虚拟资本中的:部分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基金、金融衍生品)、投机性房地产,以及单纯以投机为目的进行交换的资本(大豆、黄金等)。

(三)虚拟经济的特征

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系统具有五个特性,即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

1.复杂性

复杂系统一般的特征是规模巨大、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动态而且开放,但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也就是生物进化、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

股票市场是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分是自然人和法人(买方、卖方以及中介方),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股票市场中进行股票的交易。虽然每个人都有按照他自己对环境及其发展前景的了解,以及其预定目标来独立进行决策的自由,但每个人的决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决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而可以使系统在宏观上和长期内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在证券交易中,投资者对于现在和未来市场条件和价格变化的信息掌握得很不充分,投资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参差不齐,对投资价值的认识和估计千差万别,投资的目的和期望回报期的长短也各不相同。还有许多投资者不了解市场技术走势的分析方法,甚至没有关于股票市场投资的基本知识,对于大量涌现的市场信息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因而在交易时往往盲目地追涨跟风,听信各种传言,甚至只凭个人直觉和冲动。因此,在股市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混沌现象。但也正是由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使股市从宏观及长期来看呈现出一定的大趋势,而且能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即所谓“牛市”和“熊市”。

2.介稳性

所谓介稳系统是指远离平衡状态,但却能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系统,在系统科学中称之为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这种系统虽能通过自组织作用而达到稳定,但其稳定性很容易被外界的微小扰动所破坏。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后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游动,交替地进入稳定和游动的状态,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认为此系统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即具有区域稳定性。但有时系统失稳后也可能会产生急剧的变化,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系统崩溃后有可能通过深度的结构调整而恢复介稳状态,也可能走向消亡。一般说来,系统的惯性越大,其崩溃的可能性就越小。

股票市场是一种介稳系统,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造成其介稳性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

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来自其本身的虚拟性,例如股票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只是代表获得收入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证,使其持有者在法律上有权索取其购买有价证券时所付出的资本所应获得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当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买卖后,由于其本身并没有价值,故其价格的确定不是按照客观的价值规律,而是按照人们对其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还要受到其供求状况的影响,这就使其价格更加脱离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绩效。当股票的价格远离其合理预期时,就会形成“泡沫”,要靠外界不断注入资金来维持其价格的稳定,但这只是一种虚假的、极易破灭的稳定。当外界注入的资金不足时,其价格就会下跌。

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也来自货币的虚拟化,即货币并不真正具有价值。自从货币与金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脱钩之后,虽然还具有其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价值,但已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货币的购买力又要受到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就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虚拟经济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作用也会增强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例如购买某种股票的人越多,就会促使更多的人购买这种股票。

3.高风险性

经济活动中所谓的风险是指人们预期的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也来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还来自人们对预期收益的主观估计错误。股票市场在具有高风险性的同时,也有带来高收益的可能性。

虚拟经济系统的高风险性来自其本身的复杂性与介稳性。首先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其次是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不足,对预期收益至今也没有找到较好的预测方法,从而较易导致决策错误;再次是不少人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在面临巨大的风险时会无所适从,甚至会因正反馈作用而使风险放大;最后是许多人因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风险,从而促使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包括各种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

此外,一些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会造成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一是信息披露不真实,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二是内幕交易的存在,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三是恶意的市场操纵,使庄家获取暴利。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会因过度冒险而破产。

4.寄生性

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作用和反作用。在金融已成为经济核心的今天,实体经济已不可能脱离虚拟经济系统而运行。因此,如果将实体经济系统看成是经济系统中的硬件,则可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中的软件,二者缺一不可,但软件必须依附硬件才能运行。

5.周期性

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股票市场的运行同样也具有周期性,牛市和熊市交替出现。由于股票市场主要是建立在投资者对未来收益和经济形势的乐观预期的基础之上的,故从宏观来看,股市内部肯定是存在泡沫的,泡沫的膨胀及破灭就造成了股市的波动,但这种波动是波浪式地前进,螺旋式地上升的。

(四)虚拟经济发展阶段

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闲置货币变成升息资本。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私人间的借贷行为。例如,甲急需购入某种原材料或货物,但其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乙手头恰好有一笔闲置资金,于是甲向乙借去一定数额的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通过这一活动,甲取得了该笔资金的使用权,可发挥其支付手段的功能以通过实体经济活动盈利,而乙则以借据为凭证保持了该笔资金的所有权及到期可向甲讨还本息的权利。此时,乙所持有的借据为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其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可见,在整个过程中,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获取利益,这时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体现为生息资本的社会化。由于私人之间借贷规模小、风险大,无法优化投资方向,于是进一步产生了生息资本社会化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了银行。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转贷给需要资本且有盈利能力的资本家。然而,企业通过银行借款进行间接融资,相比较企业直接融资而言,需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企业如果进行直接融资,可向社会发行债券,融资成本较银行的贷款利率低,而投资者可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的收益;此外,企业亦可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与此同时,人们可利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以追求生息。可见,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引领了债券、股票等不同形式虚拟资本的出现,亦可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较高收益的经济活动,以优化投资方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体现为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原来的虚拟资本由于缺乏流动性,导致闲置资金向生息资本转化受阻。有价证券市场化后,人们可根据预期收益进行有价证券的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经济交易的金融市场。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可使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随时变现,提高了虚拟资本的流动性,并可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也为人们利用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投机创造了条件。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体现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进行跨国交易。这一过程可追溯至 19 世纪中叶,美国等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及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固定利率的债券。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有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20 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又严重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及《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推动下,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才逐渐形成。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可在世界范围内引导资金流向收益较好的产业,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即外汇市场。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开始出现期权交易。

第五个阶段体现为国际金融的一体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程度显著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渐增大;随着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进一步促使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大;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加强,流量亦越来越大。以上因素促进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逐步集成,促使各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间的影响逐渐增大。例如 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从一个国家出现危机开始迅速蔓延并波及多个国家,对多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综上,鉴于成思危的观点,虚拟经济在其衍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个人间的借贷行为衍化出闲置货币的资本化阶段;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逐步将大量的闲散资金集中以用于开展规模较大的经济活动,可通过银行等机构进行间接融资,企业亦可发行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步衍化至虚拟资本的社会化阶段;随着金融市场的出现,人们可以进行有价证券的自由买卖,有利于增强资本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虚拟经济的发展衍化至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虚拟资本可进行跨国交易,虚拟经济这一阶段的发展体现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增强,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进步,进一步促使了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大,各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虚拟经济的衍化发展体现出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特征。

二、实体经济定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当然,实体经济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及其在生产、流通等领域的经济活动。所以实体经济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国民财富可以分为名义和实际两类:实际财富是指‘实际GDP’,包括各种物质财富和具有实际效用的服务。它与价格无关,如果物质数量不变,则财富的实际数量不变,例如,无论100斤小麦的价格是100元还是10万元,真正的物质财富仅仅是100斤小麦。”因此,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只不过是总产量的增长,由总生产函数决定的,认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个“物质系统”,所有的生产都不过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而其他一切非物质系统均为这个“物质系统”服务,若超过服务的限度,其他一切都将是多余的。

而马克思的看法却有些不同,他认为财富具有一定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在商品社会里,商品就是财富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财富的物质内容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具体物理形态,而财富的社会形式就是所谓的价值形态。一件商品无论物质内容如何,其价格的不同将关系到生产者的命运,也关系到消费者是否有能力消费。马克思的观点开始逐渐体现了商品的虚拟化,但无论商品价值如何,它总有一个使用价值作为载体,这个载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对经济的研究,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东西作为价值的承载体。

Peter F. Dmcker(1980)在研究“符号经济”时指出,实体经济是指以货物、工作和劳务为具体形态的经济体系。刘骏民(2003)在研究虚拟经济理论框架时,认为实体经济是以成本与技术支撑的价格系统,以工业化生产商品为对象的。而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市场经济的运行以物质基础为载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则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国内外关于实体经济所包含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明确界定实体经济的含义,本书将分别对国内外关于实体经济的解释进行研究和梳理。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对“实体经济”概念的界定极为少见,对“实体经济”所涵盖内容理解的研究文献往往在一些对经济发展的分析中有所体现,概括梳理具体如下:就美国来看,2007 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实体经济”一词多次出现在美联储的声明文件中,如: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美联储宣称“金融市场动荡没有损及实体经济”;2007 年9月美联储改变立场,在大幅降息的声明中仍表示“为防止市场动荡损及实体经济”等。在美联储频繁使用的“实体经济”一词中,其涵盖的内容不包括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等的部分。

根据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他们对“实体经济”的界定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户、零售销售等部分,却不包括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及核心能源消费部分。与美国经济学者对实体经济概念的解释相似,国内学者认为实体经济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实体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国计民生的基本情况。因此,传统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是指那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主要经营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比较典型的如种植业、养殖业、采掘业、机械制造业、建筑安装业、纺织加工业、石化冶炼以及交通运输业等相关部门与行业。

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赖以生存的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活资料,促进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类进一步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书中结合美联储对实体经济涵盖内容的理解及国内学者的传统观点,对实体经济的概念界定如下:实体经济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文化、教育、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在经济发展历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正确处理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体的和谐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本质区别

1.虚拟资本和实物资本的运动方式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描述了资本运动的全过程,认为实物资本的运动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虚拟资本和实物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不同,实物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一致,即经过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生产过程循环。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G—W……P……W′—G′,它刻画了价值增值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阶段P的职能。

但是虚拟资本的价值增值是与实际生产过程相脱离的。如果以F表示虚拟资本,则其运动公式为:G—F—F′—G′。从公式可以看出,虚拟资本是与实际生产过程相脱离的资本价值运动。

2.定价基础不同

虚拟经济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而实体经济则是以成本和技术定价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是预期未来收益的折现,即心理预期决定虚拟经济的价格水平。心理预期由于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决定了虚拟经济具有较强的波动性、风险性和投机性。

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资本为载体,市场价值可以脱离其现实价值不断地运动,资本不经过实际生产过程的循环,不靠生产和服务就可以牟利的一系列交换活动。

资本交换的结果表现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其主要特征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高投机性和高流动性。范围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投机性房地产等。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1.区别

对经济学的分类方法,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的“二分法”,到凯恩斯经济学的“二分法”,还是一直发展到德鲁克提出的“符号经济”等,都是以客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为划分标准。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经济规模快速发展的轨迹已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轨迹,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客观上形成了与实体经济系统运行机制不同的相对独立的虚拟经济系统。因此,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划分,整个经济系统由实体经济系统和虚拟经济系统两部分组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在经济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实体经济由关系国计民生的最根本的经济活动组成,虚拟经济应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应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宗旨。虽然在现代经济的运行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已密不可分,但是,无论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如何,其发展的程度最终也不应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

实体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供给方主要受到成本的制约,需求方则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实体经济的定价体现为成本加成定价,其运动特征体现为成本支撑的价格系统、相对平稳的运行轨迹和幅度较小的波动状态。而在虚拟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供给方为虚拟资本,短期内缺乏弹性,需求方为投资者,受到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因此,虚拟经济的定价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其运动特征与实体经济不同,波动幅度大于实体经济波动幅度。

(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运动轨迹不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同的运动特征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运动轨迹,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虚拟经济的爆炸式增长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虚拟经济伴随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出现,速度和规模都有显著增长。自1978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左右,而国际资本的年均增长率已达到25%左右;当前,全球虚拟经济的规模已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2倍左右。虚拟经济如此膨胀的规模导致其运动轨迹已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运动轨迹。

(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影响因素不同

影响实体经济运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收入、消费能力和国家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由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所以影响实体经济的因素同样影响虚拟经济。但是除此之外,虚拟经济因其特殊性还受到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金融机构信用状况、国际资本流动程度以及国家虚拟经济发展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联系

(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两者互为发展条件

从起源的时间顺序来看,虚拟经济并非与实体经济同步产生,实体经济先于虚拟经济产生并是其产生的基础。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出现,标志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者和货币闲置者的出现引发了私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在借贷过程中,贷方以借据作为债权凭证,通过让渡货币的使用权来换取利息收益,而借方将借来的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中来获取利润,并以利润的一部分作为支付贷方的利息,这一借贷行为便形成了虚拟经济的雏形。由此可见,虚拟经济是为了满足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虚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使得实体经济越来越离不开虚拟经济。伴随实体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对资本的大量需求,虚拟经济运用其快速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能为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注入发展资本,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2)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同时,对实体经济同样具有反作用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和其规模的适度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适度规模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虚拟经济可以集聚社会的闲置资金用于实体经济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而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虚拟经济能够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规模发展;虚拟经济能够提供股权改革、兼并重组等新型的产权交易方式,从而提高经济效率;虚拟经济创新出来的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如能适度应用,能够分散和转移投资者的风险,从而保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虚拟经济还能够促进就业、拉动内需,有利于实现GDP的可持续增长。

但是,虚拟经济规模的过度膨胀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首先,会扭曲资源配置。虚拟经济通常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这一特征会使得具有逐利性的资本大量流入虚拟经济领域,从而挤占了实体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资金供给,形成了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造成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扭曲。其次,过度投机会增大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虚拟经济的杠杆特征会放大利润和风险,在高额收益的驱动下,过度投机会带来经济繁荣假象,催生经济泡沫,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发展丧失平衡,此时一旦出现削弱市场信心的外部冲击,就会引发投机者改变预期,从而导致被高估的虚拟资产的价格快速下跌,经济泡沫破灭,市场流动性趋紧,严重时会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爆发。再次,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展还会恶化国际收支。

总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服务的对象都是实体经济,如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经常性偏离,但这种偏离需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四、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所处的阶段

近些年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对实体经济而言,以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纺织加工业等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速度,经济的各项宏观指标表现良好,经济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尽管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相较于实体经济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生的变化却更为显著。虚拟经济从其经济形态到金融机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以及金融主体间的行为方式,甚至与实体经济间的内在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虚拟资产在私人财富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甚至有些已超过了有形资产的比重。另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虽然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两者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还是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就经济的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目前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人均GDP与综合实力距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就经济的增长模式而言,我国经济多年来一直采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多依赖于加大资本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虽然之后采取出口导向与投资拉动并举的增长模式,但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始终不足,相较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就经济结构而言,目前,我国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过高,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与发达国家以IT技术、高端制造等为主体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相比,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就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而言,由于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历史较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和完善,例如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落后的问题、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缺乏高水平金融监管人才的问题、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差的问题等等。

(二)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投资效率低下,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缺乏投资渠道,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缺乏风险管理工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必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存在着社会流动性过剩和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并存的矛盾

一方面,我国面临流动性过剩的压力。社会流动性过剩是指一国的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收入,在进行(扣除)即期消费之后余下并且不断地积累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超过了一国经济发展(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的需要的现象。产生社会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目前存在着社会流动性过剩问题,而且规模较大。

首先是货币超额供给。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于2008年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过度增长,国内流动性过剩,超出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的货币需求数量。例如,2006年1月国内货币供给(M2)为30.36万亿元,至2013年10月,国内货币供给(M2)已经快速扩张了3.5倍,达到了107.02万亿元。而且,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货币供应增长(M2)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GDP)——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货币供应增长和实体经济增长总体上保持一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断表现出货币化的特征。国内M2/GDP指数从2000年的1.37增加至2011年的1.82,表明国内经济货币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见表5。

表5 2000-2011年GDP、M2和M2/GDP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其次,金融机构货币沉淀日益加大。我国金融机构储蓄余额的快速增加强化了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我国各项储蓄存款已由2006年1月的29.14万亿元迅猛扩增至2013年10月的102.69万亿元,增长了近3.52倍。政府主导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使得银行业存贷差额不断扩大,导致了银行存款增长大于贷款增长。我国存贷款差额由2006年1月的9.19万亿元增加至2013年10月的31.89万亿元,增长了近3.47倍。

最后,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累积,价格泡沫日益显现。

流动性过剩是潜在通货膨胀的重要驱动因素,表现为过多的货币量不断注入市场,从而导致潜在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不断累积,重要资产价格泡沫不断显现。流动性过剩在资产价格上也有一定的表现,即表现为重要资产价格泡沫不断显现。例如,国内最为明显和突出的房地产行业,不论是住房价格还是商业经营场所价格,在近十余年来飞速上涨,导致房地产行业泡沫日益显现。

为此,自2011年开始,我国央行多次利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等货币政策手段来调节社会流动性。

与社会流动性过剩并存的是其结构性问题。实体经济面对大量的社会流动性规模,却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由于我国金融业一直支持乏力,尤其是2010年对信贷增量控制更为严格之后,实体经济资金不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特别表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2.投机性资本非理性膨胀,对实体经济形成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

虚拟经济通常具有的高收益特征,加之投资渠道缺乏、社会闲置资金累积及热钱投资欲望强烈等因素,使得具有逐利性的投机资本非理性膨胀,投机资本大量流入虚拟经济领域,挤占了实体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资金供给,形成了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造成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扭曲。

3.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虽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实体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虚拟经济在结构匹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主要表现有:金融市场初具规模,但创新力度不足,衍生工具市场发展滞后;资金供给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手段滞后,直接融资比重仅为10%左右,风险大量集中在商业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国家金融风险意识增强,但缺少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虚拟经济发展结构失衡,房地产市场等领域虚拟化过度。

4.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手段不足,金融创新乏力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创新手段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同样,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实体经济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作为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但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手段不足,只有少数几种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场上使用,国际上许多已经发展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市场上还没得到使用。

综上,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使之与实体经济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bgQmLf3VlaCuH0mt9KmJ8R++eiYaUVz5DNWKA4RMzrh4QLkZkDeo05+Ul8oAl2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