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信息网络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一、信息网络经济的定义

(一)什么是网络

网络一词有多种意义,可解作几种内容。

1.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汉语中,“网络”一词最早用于电学,《现代汉语词典》(1993年版)做出这样的解释:“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这种电路的部分,叫网络。”

2.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以简称为网络(Network)。一般用来对管道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来建模,有时特指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或特别指其中的与互联网(Internet)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如:人际网络、交通网络、政治网络。

3.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存在某种顺序关系。在节点或连线旁标出的数值,称为点权或线权,有时不标任何数。用数学定义,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物理定义,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习惯上就称其为什么类型网络,如开关网络、运输网络、通信网络、计划网络等。总之,网络是从同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用数学中的图来表达并研究的一种模型。

4.比喻性的泛化的意义,如“人际关系网络”、“信息交流网络”等,这种意义下,常说成“网”。

5.抽象意义上的网络。比如城市网络、交通网络、交际网络等。

6.一般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狭义的含义即因特网。

现实中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是信息网络,即上述的“三网”。信息网络专指电子信息传输的通道,是构成这种通道的线路、设备的总称,是“网络”的一种。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发展模式。三种网络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信息网络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旨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与通信功能。

本书中对于网络的研究指的是狭义的信息网络,即计算机网络。

(二)信息网络经济

信息网络经济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Internet),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并以此来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进而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体系。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以及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信息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之上并依靠信息网络而实现的经济活动。信息网络经济的英文简写包括:Webnomy,Cybemomy,Internet Economy,Digital Economy,Network Economy等等。各种类型的英文表达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Web Economy,简写为Webnomy,意思为网站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网站开展经营活动的经济形式。其中,基于计算机网站纯粹的提供信息或知识等信息交易服务经济形式属于典型的Webnomy,而对于各类企业通过网站进行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则是Webnomy的扩展形式。对于Cybemomy,则是Cyber Economy的简写,可译为基于计算机的经济,与Webnomy的含义非常接近。Internet Economy,称为互联网经济,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经济形式,或者提供不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经济形式等。Digital Economy,称为数字经济,是信息经济的另一种说法,这是因为互联网经济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均是以数字形式进行的,因而数字经济有时也可以表达为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Network Economy,称为网络经济,是指基于网络的经济体系,这里的Network既包括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也包括传统工业社会必须依赖的物资网络。

关于信息网络经济的定义迄今为止尚未达到统一。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信息网络经济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产业群体,特别是与lnternet有关。信息网络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为基础产业,而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媒介三大产业,信息服务业则包括新闻、咨询、代理、电信、网络等产业。但是在真正的网络经济中,互联网企业与非互联网企业不可能有独立之分,所有的企业都不能离开网络而独立生存,因而都可以称为互联网企业。这就意味着,在网络经济社会里,任何产业信息化、网络化技术都将会大大降低经济成本,从而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广义上来看,信息网络经济是基于经济角度对未来社会状况的描述,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描述不同,它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体系。

基于经济学角度来看,交易成本存在的差异性和网络经济效应的存在才是产生信息网络经济的根本原因。任何市场经济交易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正如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一样,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如果以费用较低的网络交易来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市场主体进入信息网络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来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而且能够花费较低的时间成本来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使得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有机结合,创造出互补效应。另外,信息网络化使得市场主体掌握现时信息更加快捷方便,从而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和预测来进行事前决策,因此,学习和适应的“即时决策”行为方式成为新的趋势,这样也会产生巨大的学习效应。

信息网络是信息网络经济的基础,信息网络经济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及其运转的软硬件设备。到目前为止,信息网络经济概念的界定尚未清晰明确,这里将各种不同的见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类,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网络经济是基于互联网(Internet)进行资源的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形式总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条件,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经济形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经济的产生,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数字形式发生变化以后,世界经济的面貌也发生极大改变,因此,信息网络经济也可以称为“数字经济”。世界银行集团(WBG)副行长穆罕默德•穆兴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他认为互联网使得支持这一网络系统的许多国家、地区和人们得到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实现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第二种观点以原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主任乌家培先生 为代表,认为,信息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从经济形态上看,网络经济是依托数字化信息网络而形成的全新生产力,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为信息,这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来看,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形成一种网络产业,是依托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的基础之上,融合网络贸易及网络银行、网络企业、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等形式的经济活动。从个人消费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微观层面上看,厂商可以依托电子商务巨大的可选择性,推出更趋向于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商品。厂商将告别单向设计、规模生产、重在推销的刚性思维,而转向与消费者交互式设计、小规模多样化生产、全程营销的柔性经营模式。

第三种观点以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为代表,认为信息网络经济实质是通过不断进步的技术创新手段,连接全球生产、消费网络,改进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扩大市场作用范畴,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提高,逐步实现以信息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种观点以胡鞍钢等人为代表,他们从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来解释网络经济。从狭义上来讲,它就是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所进行的投资或者通过网络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从广义上来讲,它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网络联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信息网络经济的价值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整个社会实现财富的迅速集聚和飞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倪月菊认为,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基础上的经济形式,是由直接从互联网或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全部或部分收入的企业构成的经济。

第五种观点: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从网络经济的构成入手,认为网络经济包含四大部分:网络基础建设领域、网络基础应用领域、网络中介服务领域、网上的商务活动。

第六种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佳贵认为,从企业运行的角度,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上的,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

基于以上的分析,网络经济的含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网络经济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群,也就是认为网络产业即是网络经济;另一类认为网络经济应该是包括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在内的一个整体经济的概念。

经过综合分析,本书认为:信息网络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基于信息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支撑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等硬件产业以及软件产业;二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所产生的互联网上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和各种生活性服务活动的信息化,以及商品制造和各种生产性服务活动的信息化。

信息网络经济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的结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网络制造、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服务等。

信息网络技术在虚拟经济中的应用产生了新的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产生了新的实体经济,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网络经济。因此也可以说,信息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二、信息网络经济的经济规律和特征

(一)经济规律

信息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产业的支撑。其背后的经济规律可用信息产业的特有规律——摩尔定律来解释。

1.摩尔定律概念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是这样评价摩尔定律的:“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重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冷战的公式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恒定性,即E=MC 2 ,全球化的公式是摩尔定律,即计算机芯片的能力将在18~24个月内翻一番,而价格还不到原来的一半”。 把摩尔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列,这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观点。

摩尔定律从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史,特别是英特尔这个企业的成长史,反复证明摩尔这句话的正确性,于是一句话变成了定律,变得越来越神圣而颠扑不灭。随着知道它的人的增加,对这句话理解越来越表面化,人们已很少去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实际上,摩尔定律是人们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总结出的顺应市场需求的一种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反映技术、社会需求和人们的心理行为等因素对市场发展施加影响从而对信息产业所做的一种经验性发展规律的预测,它归纳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从昔日的仙童公司到今天的英特尔、摩托罗拉、先进微设备公司等,半导体产业围绕摩尔定律的竞争像大浪淘沙一样激烈。

摩尔定律不仅是产业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的体现,而且是整个经济引擎的体现。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每年以平均约20%的增长率迅速增长,占当年GDP的比重已达到了6%左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见表1。

表1 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占GDP比重 单位:亿元

注:信息产业统计范围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

图2 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

2.摩尔定律的经济学内涵

摩尔定律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当其他投入要素的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不断地等量增加,在超过某一临界点后其产品的增量会越来越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认为,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当资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入,其效益就会减少。比如,一个很饿的人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觉得特香,吃到最后一个时候就觉得不是那么香了。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传统经济的分析范式。在这一分析范式中,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即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成了经济学家共同的法则,这一法则是工业社会高成本社会化的反映,即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边际收益递减成为了必然的规律。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内,边际收益递减是其最基本的假设,可是在摩尔定律主导的信息技术时代,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创造出的新产品和服务正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传统的依赖稀缺的物质资源的生产逐渐转变为依赖技术的生产,经济呈现出了低成本、低物耗和高收入的特征。边际递增规律正在发生作用。

边际收益递增是指在知识和技术依赖型经济中,随着知识与技术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越多,生产者的收益呈递增趋势越明显。这一规律以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为背景,表示随着知识和技术等投入要素的不断增加,产品的增量也会不断增加。收益递增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生产要素的改变

知识和技术依赖型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与技术的投入,而其他物质性要素已成为次要要素,物质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很低。例如芯片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硅和电力,只占总成本的1%~2%。那么这些要素已不再构成约束,这时连续增加知识和技术要素,产出不会因为其他要素不变而受到约束,从而产出递增。

(2)知识资源的积累性

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均是物质资源依赖型经济,物质资源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特征,其使用价值在某一时刻只能被一个使用者所占有和使用。同时物质资源是稀缺的,使用时必须消耗它,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导致生产者收益的递减。知识性资源具有共享性,同一知识可以被多个人同时占有和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消耗它,只是利用它,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知识。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在使用时还是一种积累和开发的过程,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成本递减,从而会带来递增的收益。

(3)技术和知识的外部性

技术和知识的使用价值呈递增性质,这种特性被称为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导致同类产品的市场扩大,从而使处于领先地位的生产者获得的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中的临界点后的收益递减起主导作用,而摩尔定律主导下的产业目前还一直未达到此临界点,收益递增规律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在所有行业中存在收益递减机制的同时,也存在着收益递增机制,边际收益递减并不是完全递减;同样,边际收益递增现象也不排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这两者所产生的主导作用不同而已。收益的递增不是无限的递增,它将会受到某些技术客观条件有限性的约束,同样也会出现递减,只是递减出现的时间推迟。总体来说,收益递减适用于传统加工工业,收益递增在以技术经济为核心的行业中起主导作用。

经济学中著名的学习曲线(The Learning Curve)也是摩尔定律起作用的具体表现。知识依赖型经济的主要投入要素是知识和技术,而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着积累产出的增加,生产的边际成本降低。生产者往往由于开发一种产品而积累经验,这种经验可以用于生产或开发相关或相似的新产品。在原有的要素投入基础上,增加研发的投入,使收益递增。

学习曲线是收益递增的真正原因,因为它显示了一条下降的边际成本曲线。最简单的学习曲线为:

L=aQ -b

式中,L表示生产第x单位产品要求的劳动时间,Q为累计产量,b是度量劳动时间随累计产量上升而下降的一个参数。图3表明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每批产品所需的劳动投入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图3 学习曲线图

学习曲线是基于技术学习这一现象发展而来的。技术学习是指随着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使用,逐渐积累的经验将改进技术的表现。学习不仅仅来源于直接劳动力,还依赖于组织调整及其技术结构,研究与开发投入会起到加快企业学习速度的作用,驱动生产率的提高。

当信息技术处于不成熟(发展过程中)时,摩尔定律一直在起作用,这时学习效应较大,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占据主导;当信息技术趋于成熟时,技术的牵引作用将逐渐消失,学习效应减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迟早会发生作用,摩尔定律也将失效。信息产业将如农业一样变成传统产业。传统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将重新占据上风。

正如布莱恩·阿瑟(Arthur1996)所说:“我们可以设想两个经济世界:一是规模生产世界,这一世界以少量的知识凝结大量的资源获得产品,运行遵循着马歇尔的报酬递减规律;二是经济中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世界,这一世界以少量的资源凝结必要的知识获得产品,运行着报酬递增规律。”

3.摩尔定律的技术经济发展规律

摩尔定律在信息产业中的作用具体什么时候走到极限,很难说清,但其对高技术产业留下的思想会长期启迪我们——即技术垄断性和经济竞争性统一的市场竞争理念。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集成电路产业乃是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既然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它的含义就涵盖着技术和经济的双重内容,并揭示出技术和经济相互统一的关系。摩尔定律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产品——集成电路的技术经济发展规律。研究产业经济规律离不开市场,而我们从市场角度来考察,摩尔定律揭示的也就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竞争规律。

从市场角度来看,摩尔定理揭示的就是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规律。摩尔定律下信息产业的竞争较传统的物质依赖型生产有了新特点:从竞争的范围来看,物质资源的竞争地位下降,人力资源和产品的技术标准是其竞争的主要内容;竞争的目标表现在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前期顾客和知识资源抢占。

(1)技术标准的竞争

收益递增具有放大作用,这种正的反馈机制在市场的作用下,产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的技术兼容性成为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各国政府和企业把技术标准作为竞争手段,实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和专利法规来促进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含新技术标准的新产品开发在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手段。

(2)人力资源的竞争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核心要素已从物质性资源转向知识和智力资源,物质资源竞争也就转变为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竞争,竞争的战略重点是无形资产和人才。英特尔的未来教育计划目标是:“今天的教师和学生要为明天做好准备。”高科技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人才和知识资源的争夺。知识资源是以人才为载体,所以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资源的竞争。

例:在信息产业领域中移动通信关于技术标准与市场客户的竞争说明了该行业的竞争特点。移动通信技术从第一代模拟移动技术到第二代数字移动技术,以及当前向第三代码分多址宽带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系统技术的标准与市场方面的竞争相当激烈。第一代移动电话技术上分三种互不兼容制式:AMPS、TACS和NMT,这一发展阶段的市场比较分散,主要在欧美国家,并且兼容性要求不高,三种制式平分当时的市场。第二代数字技术移动电话主要有三种技术标准:PDC、DAMPS和GSM,其中欧洲国家通过协调,使欧洲开发和生产的GSM成为统一的欧洲标准,这样,GSM用户在欧洲市场出现了惊人快速的增长,同时,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受到欧洲市场的影响相应采用GSM,特别是中国移动通信采用了这一标准,对GSM成为第二代的主流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标准竞争的结果是,第二代移动通信使欧洲生产商如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欧洲公司迅速发展,而美国由于三种标准并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美国公司业绩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一竞争格局还使美国在其后推出的IS95在向世界市场推广中面临极大困难,原因就是欧洲和中国市场已被锁定在GSM的技术标准上。美国公司动员各种力量,突破锁定,向中国推广IS95CDMA(被称为第二代半技术)。1999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允许中国联通采用IS95CDMA标准开展移动通信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使美国生产商生机重现,而且将会深刻地影响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和竞争格局。

摩尔定律所揭示的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规律,可分解为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

(1)技术规律

技术规律是指通过对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材料、设备、工艺、测试、检验等许多复杂技术的创新运用,实现以最细的线宽实现单位芯片上的集成电路产出最多,进而实现电子产品的轻、薄、小、可移动。一句话,就是要实现功能最大化,满足无处不在的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传输、储存、利用,使人脑得到无限的扩展和延伸。

这一规律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自身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同时也带领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相关产业的技术和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进而扩展到国家经济范围,带动国家的经济繁荣。

(2)经济规律

这里的经济规律,又可分解为投资规律、分配规律和降价规律。

一是投资规律。

投资规律是指为了适应上述技术规律牵引的需要,要求信息产业的投资规模有高(投入)、快(投入)、连续(投入)、大(投入越来越大)等特性,以保证满足技术领先的需求。

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为例,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态势。

图4 我国科技研发投入额

二是分配规律。

马克思说:“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分配方式的变化。”生产条件本身的变化,也决定了分配的变化。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分配和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就会有所改变。

生产力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生产规律的分配和社会产品的分配都会改变。在摩尔定律作用下,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迅猛提高。同样,为了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以及技术规律牵引的需要,要求信息产业尤其是集成电路这一产业满足最优人才的最大集聚,激发信息技术人才的最大创新能量,这也是为了满足技术领先的需求。

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均年工资水平为例,该行业近六年来人均工资水平均高于其他传统行业和服务业的人均工资水平(比较中略去了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这两个高利润的虚拟经济行业)。这也正是分配机制在高科技行业中信息技术人才上的作用的体现。

表2 代表性行业人均年工资水平 单位:万元

图5 代表性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比较图

技术的领先在市场上表现为技术垄断,要保持更长时间的技术垄断,又要求越来越大的持续投入和吸引越来越多的优势人才,这表现为经济上有很强的竞争。以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来支撑技术上的垄断优势,从而赚取更大的技术垄断利润,以投入下一轮更激烈的竞争,由此螺旋式循环发展。

因此,摩尔定律要求的是技术的垄断性与经济的竞争性的统一,统一得好的企业获胜,反之败北。

三是降价规律。

降价规律是信息产业独特的市场竞争规律。摩尔定律给高技术产业留下的思想会长期启迪我们,其技术垄断性和经济竞争性统一的市场竞争理念,会在高技术行业反复出现。摩尔定律的理念,不仅在集成电路产业起作用,在信息产业的其他领域,乃至其他高技术产业界,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下面重点谈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现象。

电子信息产业从第一代产业化的产品开始,就表现为无穷无尽的降价趋势,已成规律。产品的不保值,是信息产品的普遍现象。老百姓上半年购买一个电子产品,下半年价值不到一半,有上当受骗的感受。但电子产品市场照样年年红火,常常以两位数增长。

造成这种现象,最本质的原因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技术还没有走向成熟,技术上可突破的领域还很多很多。每当一项技术被突破,单位产品的成本(价值)就会大幅度下降,给市场竞争带来大幅的降价空间。一个产品降价(特别是元器件),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连锁降价。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对人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从硬件与软件的分析中,探求降价规律的本质所在。以技术突破为先导的信息产业,其市场竞争表现出自己特有的方式方法。硬件制造业与软件业也各自以不同的核心技术内容出现,竞争方式方法则相同。

硬件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集中在新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的开发,新材料的核心技术表现在配方和制造工艺上,而新型元器件的核心技术则表现在新材料的选用和新型元器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上。不论是新材料还是新型元器件,其核心技术都以专利、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从而在技术上构成垄断:别人做不了(无此核心技术),我就独家经营,市场上的价格由我定。获取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大的研究开发,保持自己公司的长期领先地位,迅速地既做大,又做强。

当市场上别的公司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了,就应该以更新的一代新材料(新工艺)、新型元器件推出新一代产品,继续构成技术上的垄断;同时把前一代产品大幅度降价,使这个产品无利可图,直至淘汰前一代产品。若与之竞争的公司无技术储备,就只有被淘汰出局。别的公司要继续经营,就只能买我的专利和知识产权,这样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竞争力。

这就是电子信息产品老降价的原因:一是降得起,有新技术作准备;二是必须降,这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不这样做不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规律之一——价格竞争规律。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企业在一代一代地搞技术引进,但企业就是做不强,其本质原因就在这里。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不会出售的,是需要一代一代积累的,市场上买卖的都不是在未来竞争中占优势的技术。核心技术都是公司的核心商业秘密,是未来竞争的杀手锏。

软件及服务业(含硬件的设计业)的问题归结起来是数学问题——把一切要通过人工智能化去实现的事都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构建数学模型的算法成了最核心的软件技术。于是,软件产业的产品竞争之道就与硬件有相似之处了,只不过硬件是靠推出新材料、新工艺、新型元器件,软件则是推出新算法构成的新版本。

因为竞争方法与硬件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有所不同的是硬件竞争中,有时设备起很大作用,因为设备固化了许多核心技术,而软件则主要靠人才,人才又主要靠培训和教育。这有企业的任务,也有国家的任务。

信息产业的降价规律要求的,是建立起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20多年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似乎首先就学会了利用降价规律。打了20多年的价格战,今天回顾,我们大都只在规模化生产、廉价劳动力构成的低成本上打转转,其结果是企业一直做不强。要真正认识到,信息产业的降价规律是建立在核心技术的拥有之上的,这才是企业做强的真谛。

4.后摩尔时代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材料(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散热、漏电等原因,摩尔定律正面临挑战。

一是技术挑战。 从技术的角度看:随着硅片上线路密度的增加,其复杂性和差错率也将呈指数增长,同时也使全面而彻底的芯片测试几乎成为不可能。一旦芯片上线条的宽度达到纳米(10 -9 米)数量级时,相当于只有几个分子的大小,这种情况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将发生质的变化,致使采用现行工艺的半导体器件不能正常工作,摩尔定律也就要走到它的尽头了。

二是经济挑战。 摩尔定律提出50年来,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的确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芯片生产厂的成本也在相应提高。如果按照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必须对生产工艺进行一次升级,将耗费大量的资金。随着半导体工艺向深亚微米发展,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成本都呈几何级数增长。

摩尔在《经济学家》杂志上撰文写道:“现在令我感到最为担心的是成本的增加……这是另一条指数曲线。”以设计为例,32nm的芯片设计成本比起130nm增长了360%,达到了6 000万美元,而制造的成本增加更为可怕。新建一条生产线,比如从90nm到22nm,其费用将由25亿美元增加到超过45亿美元。由于成本高昂,迫使越来越多的公司退出了芯片行业。看来摩尔定律继续维持收益递增的经济规律绝非易事。

因此,摩尔定律延续下去的两个重要因素决定了信息产业今后发展方向,一是要注重技术上的创新,主要包括积极进行纳米材料、相变材料等技术研发,大力普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二是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新形势下全球竞争正逐渐从速度竞争转向持久性竞争,在积极创新的同时,必须摒弃不顾成本、一味追求速度的做法,应开发出更具效益的技术,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信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引发了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大变革。摩尔定律正从一个技术定律转变成为经济定律。技术也许会有穷尽的时候,但是其为高技术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思想永远都不会枯竭。摩尔定律所证明的,是一个产业乃至全社会不断创新的真理,创业精神、创新活动以及创新速度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垄断性和经济竞争性统一的市场竞争理念才是摩尔定律的精髓所在。只要还有不断的创新,收益递增规律就会一直存在,摩尔定律就不会真正消失。

(二)信息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

信息网络经济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信息网络经济以信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以高科技为支持的特点,使其同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边际收益递增

信息不同于传统经济中的土地、资本等资源,它是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而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设施改变了传统生产活动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二者结合改变了对所有权与资源配置属性的界定,打破了对生产要素与产品的稀缺性要求,模糊了生产与交易等经济活动的边界,也重塑了传统的创新模式与内容,因此,需要重建基于信息网络经济的理论支撑。这种经济理论下,信息产业发展规律中特有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将起主导作用。

第一,信息网络经济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信息、知识,信息、知识具有可再生、可重复利用、可传递、可累积、边际成本很小的特点;网络信息价值具有积累增值和传递效应,具有自动记忆和生成的功能。

第二,技术创新过程需要巨大的研究开发(R&D)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研究开发成本,使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第三,信息网络经济中消费行为具有连带外部性正效应,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其他人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传统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即边际收益递减法则),这一法则是工业社会高成本社会化的反映,其实质是成本随着社会化扩大而增加。传统工业经济的社会化成本很高,厂家要到商店去购买原材料,利用交通运输工具将原材料运回厂房,然后进行加工生产,生产出的产品要放到库房贮存,然后通过包装进行广告宣传,展开一系列的促销活动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投资,这就是传统经济的社会化成本。传统经济时代的经济学,都是建立在迂回路线上,成本提高了,因而它的收入是不断递减的。

边际成本递减法则在信息经济中有大量实例,例如IP电话成本不因空间远近而不同,国际长途和市话成本相同;微软的成本并不随着市场的占有率提高而提高,相反,第一个拷贝时,成本最高,市场占有100%时的最后一个拷贝成本最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规律,是由于网络极大地降低了社会化的时空成本。例如,网上购物可以节省商场场地,从而节省一大笔中间物资投入和耗费,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网上直接见面,订购产品达成协议后签订合同,省去了大量成本。因此,零成本、低物耗和高收入成为网络经济的特征。(见图6,其中AC为平均成本,MC为边际成本)

图6 信息产品的成本曲线

2.可持续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知识、信息同样是支撑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正是知识与信息的特性使网络经济具有了可持续性。信息与知识具有可分享性,这一特点与实物显然不同。特别是在录音、录像、复制、电子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的再生能力很强,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要资源的知识与信息具有零消耗的特点。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绝传统工业生产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害,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直接性

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层次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如果说物物交换是最原始的直接经济,那么,当今的新经济则是建立在网络上的更高层次的直接经济,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是经济形态的一次回归,即农业经济(直接经济)——工业经济(迂回经济)——网络经济(直接经济)。信息网络化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突破传统流程模式,并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压缩甚至取消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4.不完全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

西方微观经济学部分的主旨在于论证所谓“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即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下(主要有经济人和完全信息等),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性或不完全信息等,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在网络经济中,由于网络信息的完全性与传播的快捷性,使信息的不对称性逐步消失。对于交易双方而言,网上信息基本上是完全的,双方的区别在于如何处理及反馈相应信息。一个散户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与一个大的投资基金相同的投资信息,使投资基金通过拥有大量不对称信息控制国际资本市场的局面发生改变。因此,网络使得西方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前提假设得以实现,从而使市场配置机制更有效率,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市场失灵。

表3 信息网络经济同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形态特征对比

表4 信息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主要特征比较 v6j87497z6PuSTkS7PmGlWFzZFENtbAb8HWR//KDrC2nnoCtjZzhsxBoCeIrvX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