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相互融合;1990年,因特网(Internet)普及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企业的商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庞大的信息产业规模,标志着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相比,信息具有无限性,已经作为了信息时代的主要生产要素,在企业的成本构成和价值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产、工作与生活的支撑平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使人们又体味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巨大变革。如果说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那么21世纪必将是信息网络的时代。21世纪网络革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网络诞生为标志,它代表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经济时代即信息网络经济时代。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经进入全面普及、深度渗透、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对人类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自20世纪末互联网商业化加速以来,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广泛应用一直主导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政治军事变革的历史进程。到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0亿,超过500亿个设备接入信息通信网络,物理现实与网络空间在互动交织中走向融合和统一,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正在形成。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正在到来,与此同时,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因特网,信息网络已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依托互联网而构建的网络生产、经营、管理、商务、金融与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并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信息网络经济,表现出极大的活力。
信息网络经济强调的是信息及其技术与经济的网络特征及效应。尽管对信息网络经济尚无统一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信息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衡量一种经济形态是否是新的经济形态,要看伴随新经济形态的特征是否诞生与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工业经济时代,其经济形态背后诞生了“大机器生产、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信息网络经济如果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必然会诞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可归纳为“以网络为平台的小规模、智能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
1.正面临着新一轮全球技术与产业的大变革,全球产业与利益重组,国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继续强化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不断创造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和互联网产业继续担当国民经济的支柱。国际数据公司IDC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可创造出300亿个自动连接的终端,来自物联网的总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2014年大数据技术和服务支出将超过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0%,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需求将继续超过供应”。4G时代的到来将为电信行业、平面媒体、视频网站、在线教育、家电以及汽车产业等带来重大变革。Transparency研究机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数据市场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4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5%。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国家战略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回归传统制造业,而是要在新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巩固其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领域的竞争优势。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美国发布了“国家宽带计划”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波士顿咨询集团2012年3月公布的报告称:通过制造业向国内回归,美国2020年前将新增200万~300万就业人口,从而美国失业率可降低至2%左右。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降低失业率,大力支持制造业回归,推出了降低制造业法人税率、扩大针对制造业的研发投资等政策。
信息资产被美国视为重要国家资产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基于互联网的先进制造被欧美作为应对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促进国内就业的重大举措。推行网络教育成为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大规模免费网上公开课(MOOC)方兴未艾,对人力资本形成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互联网创造的20年前几乎不存在的网络空间,现在不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空间交融,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陆、海、空、天之外的具有鲜明主权特征的“第五空间”。美国2011年相继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标识国家战略》,意图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产业优势与其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的强势地位进行深度战略整合,确保对网络空间主导权的掌控,进而继续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为重振日本经济,2013年6月14日安倍政府正式推出《日本复兴战略》,副标题则为“Japan is Back”。安倍政府推出由“三支箭”构成的经济增长战略,将大胆的金融政策、机动性财政政策、促进民间投资等三项政策作为“三支箭”来同步推进。《日本复兴战略》中,通过第一支箭“大胆的金融政策”和第二支箭“机动性财政政策”,恢复并提升民间的投资活力,形成“经济增长路线”。基于此,《日本复兴战略》中,制定了三项行动计划作为实现增长的具体措施,即:日本产业复兴计划、培育战略市场计划、国际化战略。通过实施“日本产业复兴计划”,强化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培育战略市场计划”,培育新的市场。同时,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扩大国际市场规模。《日本复兴战略》还提出,未来十年,实现年均名义GDP增长3%左右,实际GDP增长2%左右。由此,十年后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到150万日元以上。
德国设立“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德国三大工业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信、新媒体协会(BITKOM),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ZVEI)(以下简称三大协会)的高层决定,三大协会共同建立一个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的办事处,德国几乎所有的世界性大企业和800家中小企业及不计其数的新企业都加入了协会。协会中的企业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有软件、IT服务供应商,电信、网络服务供应商,硬件、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以及数码媒体企业等等。三大协会的这一举措旨在推动联邦政府推出的高科技战略“未来项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并巩固德国工业大国的地位,其主要目标是,推动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标准、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并付诸实践。三大协会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项目”对于增强德国工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经过“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生产将联网,并且跨越工种的界限。
德国工业领域正面临着一场彻底的革命,这场革命是由互联网引发的。创造价值链已经变成了创造价值网。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生产技术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项目”还要巩固德国老牌工业大国的地位,并提升德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德国将充分利用在软件密集型工业中的领先优势,在未来的物联网和工业服务领域占领先机。三大协会将携手把德国打造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生产技术领域的领跑者。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物联网、服务网以及数据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带动着娱乐光电子电信业也发展越来越快。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服务内容和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过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洗礼,未来德国的信息技术、通信、新媒体业与制造业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这里所指的制造业不仅包括机械制备制造业,还包括电气工业和汽车制造业。
欧盟通过制定“物联网行动计划”及“低碳经济路线图”来引领物联网产业发展并促进欧盟向低碳经济转型等。新兴经济体也在不断强化自身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用信息化对全球化的积极影响,获得了参与全球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的契机。韩国抓住信息化引发的产业转移与重组的历史机遇,培育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平板显示、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追赶和超越。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及提升竞争力的成效显著,其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全球竞争力同步提升。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更加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对我国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挚肘。从目前看,我国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了较好基础,但是在更多领域的基础还很薄弱,缺乏相应技术来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网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依托信息技术壮大国家实力,将直接决定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2.全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非协调发展增加了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与风险,对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长远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全球虚拟经济交易规模的迅猛膨胀在提高社会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促进资本流动及生产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带来强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在不断积聚着大量的资产泡沫与经济风险,从而导致了许多人们并不想看到的信用危机与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每一次金融泡沫的破裂都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深深的伤害。公元16世纪,西班牙以航海起家,随着拉美金银大量流入,西班牙人不再愿意从事艰苦的海运,很快就衰落了;17世纪初,荷兰人又依靠航海称霸全球,财富增长使荷兰社会投机之风日盛,1673年的郁金香泡沫给荷兰经济致命一击;18世纪,英国政府授权南海公司垄断贸易权,1720年引发了对南海股票的空前热潮,由于没有实体经济支持,其股价犹如泡沫般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因大幅投机炒作连续上涨四年以后,因广场协议引发泡沫崩盘,至今仍拖累着日本经济;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近期的欧洲债务危机。这些历史教训深深地警示我们: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会增加经济和社会风险。
目前全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规模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1.42:1增加到了2011年的12.2:1。信息网络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国际资本的大规模和迅速流通加速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加上网络虚拟经济目前仍然缺乏必要的网络技术监管和制度约束,导致了许多人们并不想看到的信用危机与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这些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共同点都是资本的高度流动所导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1)全球网络上高速流动的巨额资本,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度投机的资本;(2)现代经济协调机制的保护性安排远不充分,从而导致了网络化的世界市场变得空前敏感和脆弱。
3.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蹒跚——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再度衰退,美国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减缓(见图1)。全球经济增长率2012年为2.9%,低于平均水平,是2009年经济衰退后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由于发展中经济体持续发展,2013年,全球经济虽然依旧平淡,但增长速度将快于2012年,达到3.1%,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私人部门去杠杆化和财政整顿,会继续妨碍其经济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动力。2014年,全球经济有望温和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10月份预期,全球经济从2010年以来持续小幅下滑的趋势,2014年有望出现反弹,达到3.6%,高于2013年和2012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的加快。一点慰藉是,随着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及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的继续发展,经济前景的上行趋势得以增加。
图1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来源:加拿大多伦多道明银行经济分析部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美欧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强化对绿色、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正在从纺织、轻工等低附加值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从我国进口产品。另外,国外先进技术国家对我国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制范围及手段有不断扩张趋势,我国许多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精密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依旧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诸多限制。2011年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9起,主要涉及钢铁、机电等领域。2012年上半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40起,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76%。电子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纷争,以专利纷争最为集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2011年遭受“337调查”案件中,九成以上涉及专利侵权。
1.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信息化成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
一是资金配置扭曲,价格高企。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高于GDP名义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张。但是,金融系统资源错配、期限错配等问题突出,导致资金价格攀上新台阶。大量新增资金被直接或间接配置到虚拟经济领域,工业企业负债并没有与货币、社会融资出现同步增长。
二是产能过剩严重,调整进程缓慢。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
三是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自2011年起,我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开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下降。在国内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2年出现十多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13年以来依然延续了这种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仍将对美元缓慢升值,而与我国形成竞争关系的其他国家的本币大多保持弱势,这将继续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值得欣喜的是,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仍呈增长态势,但这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多长时间内替代原有的出口增长点,取决于出口竞争力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四是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我国目前依然是世界绝大多数初级产品及原材料的供应国,大量高端设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例如,2011年我国进口金属加工机床为132.4亿美元,而且,高档机床数控系统也基本依赖进口。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特别少。2011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共16 406件,相当于美国的1/3,除华为、中兴等个别企业与国际同行具有数量相近的专利外,其他大企业专利数量不多,且质量有待提高。
信息化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驱动力量。信息化是改变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加速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动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研发手段、生产装备、工艺流程、交易体系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型制造业正孕育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为改变生产附加值低、资源消耗浪费大、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的状况提供了条件;信息化为集约、绿色、智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智慧城市成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2.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均衡态势近几年也逐渐显现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效益较低,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发展步履维艰,逐渐显现出与虚拟经济之间失衡现象。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红利的衰减以及土地以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许多低端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五大高成本是当前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挑战。一是劳动力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过快上涨。二是资金成本过高。由于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资金充裕与价格高企并存,融资难、融资贵成为许多调整、转型中的实体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在基准利率的两倍左右,小微企业更高,税金总额已接近利润总额。三是土地成本过高、土地供给不足和价格过快上涨。四是物流成本偏高。不仅传统商业运行模式受高物流成本约束,而且网络销售、网店等新模式也同样受到高物流成本的影响。五是准入成本依然很高。企业普遍反映行业门槛依然很高,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政府干预依然过多。
3.我国目前外需疲软,内需不振,信息网络经济将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引擎
从长期看,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国的出口历史表明,一国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很难超过3%,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也很难超过10%。2011年,我国出口占全球GDP比重已达到2.8%左右,占全球出口比重接近10% ,已经触及天花板。
另外,外需增长乏力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的影响不容小觑。历史数据显示,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看,1980年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的平均贡献为0.4个百分点,在GDP平均增长率10%中的占比并不高,但是波动很大:最高值达到4.2,最低值则为-8.9。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均造成出口大幅下滑,并造成了1999年和2009年经济增长出现阶段性下降。2011年,我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已连续三个季度为负,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极可能为负 。
在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中,出口取决于国际状况,2012年,欧债危机深化、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的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是6.2%,和2011年的增速相比回落了16.3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我国年初预期10%的增速。新的大宗消费热点还没有出现,传统行业快速增长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刺激政策的退出和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深入,汽车、住房等支柱型消费由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进入低迷期。
一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继续分化。纺织、家电等竞争力较强、集中度适中的行业投资有望保持稳定;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峰值临近,投资增速将持续下降;医药、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等成长性产业,投资将实现高增长。但相对于基建、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成长性行业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
二是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2013年以来,消费增长降中趋稳,既反映了“三公”消费泡沫被挤出、大众网络消费蓬勃兴起的积极一面,也体现了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企业效益不佳、结构性就业困难等对消费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住宅相关的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消费也受到了抑制。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等持续完善,信息、文化、教育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批13%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
而信息网络经济能有效地刺激内需,即使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下,网络贸易仍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新时期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来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流量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将成为推动经济长期上升的强大动力。据预测,我国大型企业网上采购与销售将从目前的30%提高到2020年的80%,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6%提高到30%。 据据天猫官方微博统计报道,2013年“双十一”淘宝网支付宝交易额达350.19亿元,这相当于中国日均社会零售总额的五成,总成交笔数达到1.71亿,支付宝实现支付1.88亿笔,刷新了2012年同期1.058亿笔的全球纪录,最高每分钟支付79万笔,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涨了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19倍,基于网络经济活动的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25%。电子商务规模持续高速扩张,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创新空前活跃,互联网与制造、金融、物流等业态深度融合,极有可能孕育着一种中国“新经济”的雏形。这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和紧紧把握的重要机遇。因此,在内需外需双不足的背景下,信息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必定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国际国内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经济运行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信息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在虚拟经济中的应用所带来的虚拟经济快速膨胀,也成为了金融危机频发的导火索。在此背景下,能否抓住机遇、勇于蜕变,直接关乎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