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2

入职试用中的心理学

本章以新入职公司为背景,选取最常规的人际关系处理以及自我调整方式为案例,为你解读如何迅速适应新入职公司的发展节奏,如何看透微妙的同事关系,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本章将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你拨开云雾,把这些问题hold住。

(1)【到底要加入哪个小圈子?】

小圈子是办公室八卦消息的原产地,公司的大小杂事,在这里你一定可能得到些蛛丝马迹。小圈子隐藏在洗手间里的梳妆台前,茶余饭后的茶水间里,还有每天中午同事们一起吃饭的餐桌上,等等,那么,如何选择应该加入的小圈子呢?

一定要加入小圈子吗?

入职不久的Nina最近很怕午餐时间,公司的一群女同事招呼自己一起坐以后,总是聊公司的一些八卦信息,谁要升职了,谁加薪了,甚至连上司的绯闻都要拿来说一说。Nina不知道该怎么插入话题,不说话显得不合群,哪一句说错了,那岂不是落下把柄。这样下去,慢慢地同事吃饭也不带Nina了,这反而令她更觉得不安。

初入职场的新人要不要加入公司内部的小圈子呢?加入与不加入有哪些利弊呢?在这里要提醒你,在你加入任何小圈子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侦查工作,千万不要一时冲动“站错队”。现在的职场现象是:如果你不加入一个圈子,就会被人认为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加入了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如果做两面派,双方都会嫌你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为了避免所有的困扰,你要做到最明智的选择。许多人都认为:要加入就加入老板这个小圈子!可是,老板这个小圈子虽然看起来不错,但也不是你想加入就能加入的!

心理学家建议职场人士应该要有坦然从容的心态,不可怀着不良动机加入某些圈子,如果始终融不进这些小圈子也要顺其自然,否则适得其反,只会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选择圈子的Golden point

职场小圈子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融入不进去,不妨与领导多沟通,了解领导心里的真正想法,然后自己扎实地做好工作,这才是解决职场困境的最好办法。

1.观察公司的圈子构成情况。首先要考虑公司支不支持小圈子的存在,圈子的性质如何。圈子分为闲聊娱乐的友谊圈子,还有所谓的利益圈子,这就营造出所谓的“办公室政治”。职场没有万能的“葵花宝典”,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交际能力。圈子的存在无可厚非,如果公司的环境允许小圈子,那么在这里不仅可以分享信息,交流各部门的一线情况,还能跟同事多交流,促进友谊呢,谁不喜欢氛围轻松愉悦的环境呢!

小贴士:圈里圈外都无可厚非,重要的是敏锐地考虑公司情况,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小圈子。

(2)【办公室里的“关键词”】

办公室如同职场上的江湖,会有很多的“关键词”,你知道别人对你说:“上升空间很大”,实际是批评你能力不够吗?你知道别人对你说:“交际能力优秀”,是埋怨你只知道拉拢同事态度不端正吗?赶快从自我膨胀中走出来,看看暗语的实际意思吧。

识别职场花样

姗姗从名牌大学毕业,然后进入了国内领先的快销企业。工作后,姗姗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职业发展目标。期中考核时,她的业绩遥遥领先于同时进入公司的其他人。上司给出的评语是:工作态度热忱积极。姗姗认为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欣喜不已,同时更加努力地对待工作。年底,部分岗位调整,姗姗竞选岗位升职,信心满满,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她榜上无名。姗姗不服气,找到上司理论,认为这不公平。上司直言不讳:这个岗位需要灵活变通,而你太固执已见。姗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工作态度热忱积极”,是变相地说自己太固执了啊。

职场不是一个人的江湖,对于新人来说,进入职场,首先就要学会和同事交流。别人的一言一行,你是否能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曾指出: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这种行为称为“渐进效应”。所以有时候,同事看似鼓励的话语,其实却否定了你的行为;看似答应马上帮你做的事,其实却是委婉地推三阻四;有些人言有尽,而意味无穷。关键词是组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不会被诉诸文字,明文通告,只能靠你用自己的敏感神经线去体会。

把握“关键词”的Golden point

在职场中,委婉的话语不仅照顾了对方心理上的自尊,还容易令对方认同甚至接受你的观点。但是要透过委婉,看到背后深刻的意义,我们需要做好以下的黄金法则:

1.察言观色。同事所说的话并不直接代表他们的心理态度。跟同事对话时要注意学会观察对方说话的内容、语气、语调,以及他们的肢体语言等,结合这些,再分析同事是否“话里有话”。

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破解职场“关键词”,首先要摸清楚说话人的个性,例如有的人是婉转型,你需要围绕他的话多分析几个意义;有的人是直爽型,那么你只需要有一听一即可。其次要注意讲话的环境,即使是办公室和会议室的区分,收到的效果也可能会大有不同。

小贴士:职场暗语让人感觉扑朔迷离,要慢慢适应,积极地占据主动位置,扭转局势,方能笑傲职场。

(3)【I+WE=FULL,“Team”意识】

职场从来都是拥有千军万马的战场,我们总是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那么,怎样既顾全团队的大局,又合理地释放出自己的潜力呢?要知道,偏向其中哪一个方向都会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你会是那只善于合作的蚂蚁吗?

一位老农上山开荒时发现有一个箩筐大的蚂蚁窝,无数蚂蚁蜂拥窜出。老农立刻将砍下的杂草和荆棘围成一圈点燃了火,风吹火旺,蚂蚁四散逃命,但无论逃到哪方,都被火墙挡住。蚂蚁占据的空间在火焰的吞噬下越缩越小,灭顶之灾即将到来……。可是,奇迹发生了。火墙中突然冒出一个黑球,先是拳头大,不断有蚂蚁粘上去,渐渐地变得篮球般大,地上的蚂蚁已全部抱成一团,向烈火滚去。外层的蚂蚁被烧得劈里啪啦,烧焦烧爆,但缩小后的蚁球越过火墙滚下了山去,躲过了全体毁灭的灾难。

蚂蚁用生命诠释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实,在职场里,团队合作的意义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一个公式:I+WE=FULL,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使得团队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实现团队合作的意义。在团队中,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善于从中发现同事的长处,这是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基础。

团队合作的Golden point

职场团队就是一群各自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互补不足及坚守相互间的责任。那么,我们怎样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呢?

1.互相尊重理解。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看法,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往往能丰富团队的意见和看法,这时候要懂得既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也尊重同事的意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信任团队的成员。身为团队成员,你要相信你的伙伴,相信他们能够与你协调一致。一个团队的高效运转需要各自的理解支持。同时,互相信任会使得团队气氛更加融洽,有利于成员们工作能力的发挥。

小贴士:当要做一个影响性较强的决定时,不妨先听一下小伙伴的意见,再综合自己的想法,得出一个万全之策。

(4)【跳槽还是跳高?】

职场中有个说法“不会跳槽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因此有的人不甘寂寞地一跳再跳,然而时间流逝,职位并没有相应地上升,薪金也还在原地踏步,而那些没有跳槽的人却已经不止一次地升职加薪了。该跳槽,还是该跳高呢?

跳槽or跳高,你选哪一个?

小A刚入职,这已经是他这半年换的第三份工作了。他为了升职,一再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可是频繁的工作变动并没有给他带来职业上的上升。每换一家公司都要从头开始熟悉环境和工作内容,人际关系也要重新积累。然而,原来的同事小C,平时从来都是不显山不露水,在小A第三次跳槽前后,他在原公司却一跃成为部门经理。原来,在小A跳槽的这些日子,小C脚踏实地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岗位任职能力早就提高了几个台阶了。

有的人喜欢用跳槽来表示对企业的不满,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事业的飞跃,理想的实现。那些跳槽的人以为,从这跳到那,必然会越跳越高,可实际的情况呢?从这个平地跳到哪个平地,跳来跳去,始终没有找到落脚点,搞不好甚至跳到“火坑”里。相对而言,跳高就是原地“拔高”,就是在原部门、原岗位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成为该岗位的得力“干将”、“精英”,从“跑龙套”到“主角”。如此看来,频繁跳槽不如耐心地准备跳高。

荷兰鹿特丹伊拉兹大学职业与组织心理学系教授阿诺德·贝克等表示,利用好身边的各种社会资源,打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等,都有助于投入工作。而对于跳槽者来说,每一次的职位变动直接带来的都是原有社会资源的打散,工作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同事不断变化,这些都不利于人际交往,自然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职场跳高的Golden point

既然“跳槽”不如“跳高”,那么我们在职场应该如何对待工作,以期有朝一日可以原地一跃,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呢?

1.注重积累与沉淀。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能带给自己最多的就是积累,这不仅包括经验,还包括财富,人脉,知识,等等,而一再跳槽最不利于经验的沉淀和积累了。

2.慎重对待热门行业。很多人跳槽是不满意自己的行业现状,加上社会舆论的炒作驱使,他们就盲目转投那些所谓的热门行业。这种决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身条件与职业的匹配度不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不到任何优势,反而压抑了自己的个性特点。

小贴士:跳槽或者跳高,都是为了追求职业上的上升,一味地眼高手低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沉淀自己。

(5)【自我暗示过难关】

职场如生活一样,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万事开头难,有的人迎难而上坚持下来了,成为职场的佼佼者;有的人知难而退,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自然被淘汰出局。那么,你又是哪一种呢?

工作上的难题,像钓鱼一样对待

有人说,工作就好像是钓鱼。初次钓鱼,我发现有一大群鱼游了过来,高兴极了,可是鱼只在旁边看,死活不肯咬钩。突然发现,有一条大鱼游过来,我一高兴手一动,大鱼小鱼全都跑光了……。我不断总结每一次失败的原因,等鱼来了后,一动不动,不发出一点声音,气不敢喘、眼不敢眨……,终于,一条大鱼咬住了钩,可是马上松开了吃了一半的鱼饵,我正丧气时,只见它又咬了一口,我赶紧把钩一提,这条鱼劲真大呀,差一点就把杆给拉坏了,好在我一使劲,终于把它提了上来。就这样,以后每一次钓鱼我都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循序渐进慢慢学会钓鱼了。这么一比较,钓鱼的曲折历程,不正是跟工作一样吗?

工作总会遇见众多的挑战和挫折,如第一次跟重要客户洽谈合约,代表公司去签一个合同,或者交给你的工作难度升高了,这些开始的困难都可能会让你倍受打击,然后觉得“我的工作能力就这样了”。其实很多时候不能坚持下来都在于你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法国心理学专家艾米乐曾研究指出:自我暗示疗法可以对抗不良情绪,如自己对自己说“挫折一定会过去,会过去……”这样逐渐减少负面语言,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鼓励自己,才能够克服难关,坚持到底。

渡过难关的Golden point

在职场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也许需要几个月的寻寻觅觅,而丢掉一个工作只需要一天,或者一念之间。那么怎么掌握主动权呢。提供给大家两个黄金法则:

1.坚持到底。职场也是一个需要坚持的地方,没有良好的意志力很难坚持到底。正确的做法是不断设定和调整短期目标,然后不断鼓励自己,朝着自己的方向坚持到底。

2.善于总结。每次经历的挫折,都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其中都会有独到的经验教训可以吸取,建议您培养起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使得步步为营。

小贴士:职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尚未培养的能力,多给自己点时间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坚持到底。

(6)【拜拜负能量,“hello”正能量】

只要你还在职场生存,只要你还是Office lady,那么你就不可避免地会跟他人发生矛盾,带来不良情绪。那么该怎么处理呢?喋喋不休地抱怨给同事,满腔怒火地投入工作,还是自己闪到一边生闷气呢?

你用什么方式惩罚自己?

从前,有个妇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生气,因此和邻居、朋友的关系都搞得很僵。她非常懊恼,很想改一改,就是改不了。有一天,好友告诉她南山庙里有位高僧,他也许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就去找那位高僧。高僧闻之笑而不答,便把妇人带进了一个小柴房,然后,迅速把门关上并上锁,继而转身走了。妇人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破口大骂。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慢慢平静下来,又逐渐开始哀求高僧,高僧仍置若罔闻。最后妇人总算是沉默了,高僧才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妇人回答说:“我现在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高僧把她放了出来,语重心长地说:“人千万不要为一点小事生气,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工作岗位竞争被PK掉,辛苦准备却被拒绝的策划案,不被同事理解的辛苦加班,所有这些都会引起我们情绪的恶化。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情绪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自己的情绪只能是越来越糟糕。

保持好心情的golden point

英国有句谚语叫“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与其一味地自怨自艾,不如坦然接受这些事情,掌握适度的心理调节术,你就拥有了无往不利的王牌。

1.注意爆发情绪的场合。想要发泄情绪时,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比如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还不至于使别人陷入被动和难堪。

2.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事情发生后,一味地埋怨,不如积极寻找对策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下来,可以弱化自己在其中产生的不愉快感,还能给已经出现的问题收场,岂不大好?

小贴士:一个从容的早晨,一顿丰富的早餐也许就决定了你一天的心情和工作效率。蓬头垢面、饥肠辘辘地赶去上班怎么会让一天都有好心情呢!

(7)【别做职场里最聪明的那个人】

杜拉拉能够笑傲职场,与她的聪明勤奋不可分,较高的情商使她作为HR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游刃有余。如果说杜拉拉的聪明离你太远,那么同事中的一些“聪明”的人你一定是熟悉的。

你经历过“聪明反被聪明误”么?

Linda是个行动派,交给她的工作从来不会过夜,当天即使加班加点也会完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自己解决的从不麻烦别人,自己上网搜索,请教朋友,无论如何,一定会在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交给上司满意的答案。也因此时常得到老板的嘉奖。Nina则正好相反,平时的工作每次都要请教同事才能完成,而对于上司的任务,拖拖拉拉做不好。年终考评的时候,同事们却没有人对Linda的表现提出赞扬,反而“闷葫芦”Nina大获好评。那是什么原因呢?只能说Linda是“聪明反被聪明误”,Nina给人勤奋好学的感觉,同事被请教了也会觉得受用,这种努力属于“无害型”。而Linda太过张扬的优秀难免让同事担心会不会被“拍在沙滩上”,只能对她的优秀熟视无睹。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伊恩·邓利研究发现,聪明的人会更想做好工作,这意味着他们会使自己处于更加危险的情况。别怕做职场里最笨的那一个,但千万别做职场里最聪明的人。有些人没有自信,就怕自己太笨能力不够被甩开,事实上职场里混得最差的,通常不是最笨的,而是那些自以为最聪明的。比较笨的人虽不能爬上权力的高峰,却可以在职场里找到一个安身立足的地方。可自作聪明的人呢,往往会被人排挤,最容易失败,“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难得糊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聪明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笨反而相对安全。

职场聪明人的Golden point

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自有傻人福。足以证明职场上的某些定律与自然规律是相背离的,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要认真地去参透这说不清道不明的职场规则。下面提供给您几个黄金法则。

1.善于跟同事学习。办公室里的同事往往是你最好的老师,工作过程中多跟同事学习请教并不只是添麻烦,相反,大部分同事是很乐意教你的。一来二去,同事关系更加融洽,何乐而不为呢。

2.不要吝惜自己的掌声。工作中的进步、成就是令自己开心的事情,都会想要得到同事的赞赏,那么如果同事进步了,不要吝惜,你一个真诚的夸奖,一定会让自己在同事心中增色不少的。

小贴士:职场里一味地埋头苦干不能给你带来赞赏和进步,你需要发挥出自己情商的别样作用。

(8)【你命运的“贵人”,Boss】

当人们成功的时候,常常会把成功的因素归结为遇到“贵人”,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低谷时拉了自己一把,甚至是一句不经意的提醒,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光辉灿烂起来,那么,该怎么寻找人生路上的贵人呢?

如何寻找职场路上的“贵人”?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对老夫妻走进一家旅馆。柜台的服务人员抱歉地回答:“对不起,客满了!”这对老夫妇非常失望。服务人员接着说:“外面雨这么大,如果你们不嫌弃,就在我的房间住一晚吧,房间虽然不豪华,但还干净。”这对老夫妇欣然接受了。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要付住宿费时,却被婉拒。那位服务人员说:“我的房间本来就是免费的,我整个晚上都在柜台,房间的费用就不需要了。”老先生听完,说道:“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老板都梦寐以求的,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会为你盖一座旅馆。”服务人员听了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几年后的一天,这个服务人员突然收到老先生邀请他到纽约去的信,还附上了一张机票。他到了纽约,老先生带他来到一栋豪华的饭店前,对他说:“这是我专门为你建造的,我曾经答应过你,我认为你是经营这饭店的最佳人选。”从此他就成了这家饭店第一任总经理。

故事虽简短却告诉我们:在职场中每个与你相遇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你命运的贵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认为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基础。在职场中,用真诚的态度与人交往,放弃过高的预期,把注意力放在眼前,把你喜欢的、讨厌的、形形色色的人交到你手头的工作干好,这样机会才能越积越多,贵人也会纷至沓来。

巧遇贵人的golden point

职场里的激烈竞争,拼的不只是学历,能力,更是人脉的比拼。要想走得顺风顺水,职场贵人是个重要的角色。要遇到职场贵人,就得先做人后做事。

1.拒绝功利心。对于自己份内能够帮助他人的事情,要乐于伸出援手,也许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解决了别人的燃眉之急,而这个别人就是你未来的贵人也不一定。但是太过功利却可能让你和大好机会失之交臂。

2.做最好的自己。就像俗语说的,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外功力,才能有让日后的贵人给你机会的资本。

小贴士:要提醒的是,千万别拘泥在“贵人”二字上。因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能教导你领悟一些事情的人,就是贵人!

(9)【第一印象的“微妙效应”】

无论你日后做再多的努力,也改变不了在他人心中形成的第一印象。在职场中,你给其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可能直接决定了你有没有机会再进行第二次见面,你能想象,过去自己那些漫不经心,都让你错过了什么吗?

难以改变的第一印象

Rei拿着两份合同给上司做甄选,以便择优合作,谁知道上司草草看了一眼,就做出了决定:选择A公司。Rei感到奇怪,上司不是这么草率的人啊,为什么连情况都不了解就做了决定啊。于是他就道出了疑问。上司抬起头,说:“有一次参加公司年会,遇到过B公司的负责人,他衣着随意,态度张扬,给人印象特别坏,从那之后就不再考虑他们公司了。”

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不管是对外的业务往来,还是办公室里同事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都喜欢举止优雅,谈吐不凡的人不是吗。“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社会心理学家S.E.阿希在对有关首因效应对认知影响的实验中得出结论:印象形成是受对方最早表现出来的人格要素左右的,比如初次见面的态度,仪表等。

良好印象的golden point

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1.与对方找共同点。“求同”心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拉近彼此的距离,比如和同事喜欢同一部动漫,某个品牌的化妆品,等等。如果你能找出与对方拥有的某种“共同点”,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在无形中让对方产生亲切感,一旦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互留的印象也会美好起来。

2.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言谈。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一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小贴士:无论何时都要注重自己的谈吐举止以及外在形象,说不准你哪一句不得体的话就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10)【办公室里的“主角效应”】

几乎在每一份新工作入职时,都会有或长或短的试用期。处在试用期的人,多少会想,现在只是试用期,无需全心全力地工作。或者,反正我也不一定能留下,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了。你相信吗?这些无所谓的想法,可能直接决定了你的职业发展。

忘记你的试用期,你做得到吗?

艾伦接到巴克莱公司来的电话,让他下周去上班。巴克莱公司名扬四海,实力雄厚,可是却有长达半年的试用期,如果不合格,六个月后便要自动离职。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艾伦便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同来的其他十来个人中不乏剑桥和牛津毕业的学生,他们为了能在六个月后继续签约,废寝忘食。艾伦尽管感觉自己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也毫不犹豫地跟上。在巴克莱公司实习结束的那一天,艾伦完全忘了六个月合同已到期,按事先约定所有试用工要主动找经理谈话。他一早去了曼彻斯特谈业务,等第二天回来,经理已去法国出差,艾伦错过了如此良机,沮丧不已。然而,一个星期后的通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巴克莱公司选择只和艾伦续约,经理解释说,只有每天都不把自己当做试用工的人才有资格待在巴克莱。正是艾伦这种能在180天后还坚持工作的精神,为自己赢得了工作机会。

尽管是试用期,但是公司的要求并不会因此降低,甚至上司可能会多布置些工作给新员工,看他们在一个新环境下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切不可因为自己还没有转正,就得过且过,这会让你丧失掉工作的好机会。心理学上有一种“拍球效应”是指没有一点压力,就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而那些负荷很重的人,却不会被风浪击倒,而是自己有条不紊地生活。试用期里要学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样才能平稳度过考核期。

度过试用期的golden point

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资深人士,在寻求一份新工作时,试用期这道关卡是必不可少的,接受考验时期,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决定你的工作机会。

1.做好抗压准备。承受压力是每一个职场中人都要具备的素质,在试用期涉及到跟其他人的竞争,这一点就显得尤其重要。和你竞争的不仅是竞选岗位的其他人,更是同行业的人,只要自己耐住性子,哪怕比别人多做了一点,那么好工作的机会就会留给你了。

2.饱满的工作热情。对于公司新人,尤其是一些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而言,饱满的热情好似给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用人单位都喜欢有激情的员工。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在短期内出成果,按时转正并受到重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很有帮助。

小贴士:将自己“试用期”的身份先放下,用正式员工的要求对待自己,相信很快你就可以摘掉“试用期”的帽子了。 acXpg3FHdBbqIX1Z8VsDX69vLpCmE6+F1mgGOnP5Q+W2ffdPnxhwY9FUTaeYNA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