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玩

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位于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元朝时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因此得名“琉璃厂”。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清初,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

大栅栏

大栅栏:读做“大石烂儿”(dàshílàner)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之所以能经受580多年的历史风雨而不败,自有它独特的地方。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但由于如今北京整体商业环境的提升,大栅栏的商业地位也日趋衰落,只有部分老字号的商户能长盛不衰。

土著提醒

1 琉璃厂文化街靠近地铁和平门站,乘地铁2号线于和平门站下车,从C2口出,向南行即可抵达琉璃厂文化街。

2 大栅栏内,除老字号商铺外,部分商户的商品质量较差,价格也比较低。

琉璃厂火神庙(宣武区文化馆)

古人敬畏火神,故大小城镇都建有火神庙。北京琉璃厂自形成文化街市以来,书店、画店、纸店及珠宝玉器古玩店很多,而这些店铺最怕的就是失火(古人称走水),所以把祭祀火神当成不可少的功课。

琉璃厂旧日有两座火神庙,一东一西,其主要原因是此地的书商分江西、河北两大帮,为避免冲突,双方各自都建了火神庙。如今,东琉璃厂的火神庙已辟为宣武区文化馆。

谭鑫培故居

谭鑫培故居位于大外廊营胡同,寓号“英秀堂”。宅院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为四合院格局,有两进院,第一进院由大门、正房及配房组成,院中有枣树一株;第二进院,南北房各3间,旁跨半间,露明一间,带廊,东西配房各2间。后半部由南房、北房、东房和一幢小楼组成,南、北房各5间半,谭鑫培住北房;东房2间,西面建有二层青砖小楼,楼梯位于中间,南3间约40平方米,北2间约27平方米。楼内灰顶,团花装饰图案,木地板,廊前木雕护栏。现为民居。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所在的前门23号的前身,为清末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是一片富有浓郁中国近代文化氛围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群。作为前门23号整体项目的核心部分,天安时间设计了一个1600平方米的双层展厅,一个挑高8米、700平方米的“黑匣子”地下剧场、屋顶花园等高品质设施,是北京市中心富有影响力的复合型当代艺术空间。几家高档西餐厅显得很有档次。

正乙祠戏楼

正乙祠戏楼位于北京宣武区西河沿大街,和平门南,是北京京剧最知名的戏楼之一,也是中国最老的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

正乙祠戏楼原是浙江商人建的银号会馆戏楼。最初它是用于接待来自浙江宁波一带的金融界人士,他们每逢年节前来这里观看社火和木莲戏等传统民间戏曲。随着京剧的诞生,正乙祠戏楼也跟着红火起来,同治年间,京剧的创始人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相继在此登台演出,于是,正乙祠戏楼就成为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戏楼分两层,台前三面环楼,两旁有楼梯。看楼中心为马蹄形,上有罩棚,可容纳数百人。

中国铁道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的正阳门馆是由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俗称前门火车站)改建而成,该车站始建于1903年,1959年北京站建成通车。

正阳门馆展览内容为“中国铁路发展史”。展陈大纲严格遵循中国铁路130多年的发展轨迹,以五个部分的阶段划分展览命题,运用大量翔实生动的图片史料,全面展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轨迹,为广大参观者深入了解中国铁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为史学界研究铁路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和重要依据。

土著提醒

1 正乙祠戏楼每周五、六晚上会有京剧《梅兰芳华》的常规演出。

2 中国铁道博物馆开馆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

3 中国铁道博物馆门票价格为20元。 /FbjS6BCx6gbmnZ8ek2148/D5Ay3210J356Yc8Gn6kVYxDbwhH+XJPQkwRuczN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