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安装Linux

学习Linux,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动手与实践,本节将针对Fedora Linux 14版本,带领读者在PC上实现Linux操作系统的各种安装方式。

1.2.1 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安装之前,最好先对系统有一些了解,可以使用计算机说明书,或者在已经安装了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上使用“我的电脑”→“属性”菜单,从里面了解一些相关的计算机配置信息。本节向读者讲解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操作系统的安装顺序

安装Linux前首先要考虑计算机内是否已安装有其他的操作系统,是否要让Linux与原有的操作系统并存。若让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与Linux操作系统并存,则务必先安装Windows系统,再安装Linux。因为Windows系统的安装程序会更改主引导记录,且无法进行各种作业系统的多重启动。假如硬盘上的分区全部采用NTFS文件系统,并且不打算删除其中任何分区上的资料,那就必须建立一个FAT16或FAT32的分区或再准备一个硬盘,因为Linux不支持NTFS的写入功能,通过DOS格式的分区就能够实现NTFS文件系统与Linux间的信息传输。

2.硬件环境

由于设计Linux的初衷之一就是用较低的系统配置提供高效率的系统服务,所以安装Linux并没有严格的系统配置要求,只要是Pentium以上的CPU、64MB以上的内存、1GB左右的硬盘空间,就能安装基本的Linux系统并且能运行各种系统服务。但是如果要顺畅地运行X Window,建议使用128MB以上内存。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安装前最好为Linux做硬盘规划,空出一个2GB左右的磁盘分区安装Linux系统。

3.网络配置

若要连接局域网,则需要先查明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服务器、网关等相关设定,了解网卡型号,查看网卡是否被支持,等等。

4.外设型号

常用外设的型号要了解,如鼠标、键盘类型(PS/2或COM)、显卡的型号及各项参数等。

1.2.2 从光盘安装Linux

Linux系统最简单、方便的安装方法是从CD-ROM安装,用户可以享受最人性化的、类似于Windows系列的安装界面。只要将计算机设置成光驱引导,把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重新引导系统,就会出现安装启动界面,如图1.1所示。

Fedora 14提供图形化的安装界面,在如图1.1所示的提示中,安装启动界面上有5个选项供用户选择。

● 安装一个新的系统,或者为现有的系统升级更新(Install a new system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这个选项是默认的,选择此选项,将使用图形安装界面安装系统到计算机。

● 使用基本的视频驱动程序来安装系统(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为兼容比较老式的显卡,Fedora 14提供了使用基本图形界面来安装系统的功能。也就是说,在安装时只用到基本的图形功能,这是一般显卡都支持的模式,但可能分辨率较低,显示效果较差。

图1.1 Fedora 14安装启动界面

● 救援安装的系统(Rescue installed system)。选择这个选项用来修复安装的Fedora 14系统,防止不能正常启动的问题。虽然Fedora 14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计算机平台,但偶然的问题仍有可能发生。救援环境包含很多实用程序,并会自动为用户修复。

● 从本地驱动器启动(Boot frome local drive)。此选项将退出安装程序并从硬盘启动系统。

● 内存检测(Memory test)。用来测试当前系统硬件的内存。

这里选择图形化模式安装Fedora 14,所以直接按回车键即可。

Fedora 14的安装步骤中比以往多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对安装光盘介质的检测,如图1.2所示。它允许在开始安装过程前对安装光盘介质进行内容校验,以防止在安装中途由于光盘无法读取或是内容错误造成意外的安装中断,导致前功尽弃。对光盘的检测过程大概会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单击“Skip”按钮,选择跳过此步。

图1.2 选择CD-ROM检测界面

完成光盘介质完整性的检测以后,便出现Fedora 14的安装欢迎界面,如图1.3所示,直接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

图1.3 Fedora 14的安装欢迎界面

接下来是选择Linux系统的语言,如图1.4所示。Fedora 14的默认安装语言是英文,这时需要在界面右边的语言列表中单击选择“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选项。然后单击“Next”按钮,后面的安装步骤都会在中文界面中完成。

图1.4 选择系统语言

接下来是键盘配置界面,如图1.5所示。Fedora 14是一个支持多种语言的操作系统,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使用不同的键盘。对于中国的读者,这里一般是默认设置,即“美国英语式”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5 键盘配置界面

接下来是选择将系统安装到哪种存储设备中,如图1.6所示。“基本存储设备”作为安装空间的默认选择,适合那些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存储设备的用户,主要适用于个人PC。而“专业存储设备”则用于服务器等,需要用户将系统安装指定到特定的存储设备上,可以是本地某个设备,也可以是SAN(存储局域网)。用户一旦选择了这个选项,就可以添加FCoE/iSCSI/zFCP磁盘,并且能够过滤掉安装程序应该忽略的设备。

图1.6 系统存储设备选择

一般读者使用默认选项“基本存储设备”即可,即将系统安装到硬盘,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接下来会出现提示警告信息,如图1.7所示。如果安装程序在硬盘上没有找到已有的分区表,会要求初始化硬盘设备,此操作可能会删除硬盘分区上的任何现有数据。如果确定将系统安装在指定的硬盘上,可单击“全部重新初始化”按钮。

图1.7 提示警告信息

接下来是设置主机名与网络,如图1.8所示。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为这台计算机设置主机名和域名,许多网络有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它会自动提供域名系统的一个连接,让用户输入一个主机名。除非有特定需要定制的主机名和域名,否则默认设置localhost.localdomain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想要的任意其他名称,如这里直接设置为“localhost”即可。

图1.8 设置主机名

然后单击图1.8中的“配置网络”按钮,设置网络连接,如图1.9所示。

图1.9 设置网络连接

在图1.9中,选择“有线”→“System eth0”,单击“编辑”按钮,弹出网卡eth0的编辑窗口,如图1.10所示。选择“IPv4设置”标签页,在“方法”的下拉菜单中一般选择“自动(DHCP)”。如果选择“手动”,则需要单击“添加”按钮,依次输入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最后,单击“应用”按钮。

图1.10 eth0的编辑窗口

接下来是选择时区,如图1.11所示。Linux系统中使用了UTC时间,需要设置将当地的时区转换成本地时区。这里一般选择默认设置,即“亚洲/上海”,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11 选择时区

说明

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协调世界时间)以英国格林尼治平均时间作为零时区,北京时间比UTC时间早8小时,通常在编程中用到的时间就是UTC时间。

接下来是设置Linux系统的root密码(也称超级用户密码、root用户口令等),如图1.12所示。在“root密码”文本框中输入口令密码(一般不少于6位字符),然后在“确认”文本框中重复输入相同的密码。输入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12 设置root密码

输入6位数字的密码,安装程序会提示“密码不够安全……”,如图1.13所示。没有关系,如果对系统的保密性要求不太高,可以直接单击“仍然使用”按钮。不过这个密码需要记好,它很可能是开机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图1.13 弱密码警告

接下来为系统安装的存储设备选择分区模式,如图1.14所示。

图1.14 磁盘分区模式选择

Fedora 14提供了5种模式供用户选择。

● 使用全部空间。选择此项,安装程序将删除当前硬盘上的所有分区(包括如Windows的NTFS分区、VFAT分区,或其他操作系统创建的分区)。

● 替换现有Linux系统。选择此项,将消除先前的Linux安装创建的分区,而不会删除其他分区(如VFAT或FAT32分区)。

● 缩小当前系统。选择此项,将调整当前的数据和分区,来为系统的默认分区创建一个空闲的空间。

● 使用空闲空间。此项将保留当前的数据和分区,并将系统安装在未使用的存储驱动器上的空闲空间。应确保当前存储驱动器上有足够的可用空间,然后再选择此选项。

● 建立自定义分区结构。选择此选项,将使用Fedora 14提供的分区工具手动在存储设备上进行分区并创建自定义布局。

这里选择“建立自定义分区结构”,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15所示,Linux安装程序找到了20GB大小的硬盘空间。

图1.15 磁盘分区设置

选中sda设备的空闲空间,单击“创建”按钮,开始手动创建分区,如图1.16所示。选中“标准分区”项,然后单击“创建”按钮。

第一步,创建 /boot分区,如图1.17所示。“挂载点”选择“/boot”,“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4”,“大小”为200MB,“其它大小选项”选择“固定大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16 开始创建分区

图1.17 创建 /boot分区

第二步,创建swap分区,如图1.18所示。“文件系统类型”选择“swap”,“大小”为2 048MB,“其它大小选项”选择“固定大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18 创建swap分区

第三步,创建根分区,如图1.19所示。“挂载点”选择“/”,“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4”,“大小”为500MB,“其它大小选项”选择“使用全部可用空间”,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19 创建根分区

至此,分区已全部创建完毕,最后生成的Linux磁盘分区信息如图1.20所示。如果不满意,可以单击“重设”按钮进行更改。如果确定,就单击“下一步”按钮。这里使用了比较简单的分区方法,当然还可以创建其他的分区,如 /usr分区、/var分区和/home分区等。

图1.20 分区信息

说明

在Linux系统中,分区并不像Windows系统一样排列成C盘、D盘等,而是将操作系统挂载到同一个挂载点,最高一级挂载点为根目录“/”。Linux允许将一个分区挂载到任何一个文件夹下。

Linux的分区格式与Windows是完全不同的,Windows使用的是FAT32或NTFS格式的分区系统,而Linux使用Ext2、Ext3或Ext4格式的分区系统。除此之外,Linux还需要一个Swap交换分区。这里简要向读者加以介绍。

● Ext2:Linux系统中的标准文件系统,是专门为Linux设计的分区格式,有极快的访问速度和极小的CPU占用率。Ext2可以应用于硬盘、软盘、移动硬盘、闪存等多种存储设备。

● 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 File System),是Ext2的下一代分区格式,在Ext2的基础上添加了日志功能,也是目前Linux系统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件系统。Ext3的最大特点是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以日志的形式完整地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以便在需要时回溯跟踪,这种日志功能大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 Ext4:是一种针对Ext3系统的扩展日志式文件系统,是专门为Linux 开发的原始的扩展文件系统(Ext或Extfs)的第4版。Linux自2.6.28版本的内核开始正式支持新的文件系统 Ext4。Ext4 是 Ext3 的改进版,修改了 Ext3 中部分重要的数据结构,而不仅仅像Ext3对Ext2那样,只是增加了一个日志功能而已。

● Swap:是Linux系统专门用于内存交换的硬盘分区,相当于Windows系统中的虚拟内存。Swap交换分区一般设置为内存大小的2倍,在内存不够时,Linux会将暂不使用的内存数据存放在这个区域。

单击“下一步”按钮后弹出格式化警告提示,如图1.21所示。

没有关系,直接单击“格式化”按钮,再次弹出确认对话框,如图1.22所示。单击“将修改写入磁盘”按钮,以允许安装程序将分区信息写入磁盘,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

图1.21 格式化警告提示

图1.22 格式化确认对话框

接下来是系统引导装载程序(GRUB)的配置,如图1.23所示。Linux系统在安装完成以后进行引导时,需要一个软件来进行引导,GRUB是Linux的系统启动引导软件。这里一般保持默认的设置,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23 引导装载程序设置

接下来安装程序会获取安装信息,包括Fedora 14默认安装的一系列应用软件,如图1.24所示。默认为“图形化桌面”,这里选择“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存储库使用默认选择“Installation Repo”,软件定制选择“现在定制”,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24 Fedora 14安装信息

接下来是Fedora 14桌面环境的选择,如图1.25所示。在“GNOME桌面环境”和“KDE软件编译”二者之中选择其一即可。

图1.25 桌面环境选择

接下来选择系统需要安装的应用程序,如办公/科技、图形互联网、声音和视频、游戏等。在这里读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将要安装的软件包组,如图1.26所示。

图1.26 选择需要安装的软件包组

然后选择系统需要安装的开发软件,以及软件开发中可能使用到的支持包,包括Fedora打包程序、Fedora Eclipse、GNOME软件开发、Java开发、KDE软件开发等,如图1.27所示,读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服务器”(如可以选择MySQL数据库)、“基本系统”、“未分类的”多个选项页,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27 选择开发软件

接下来系统会检查为安装所选定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检查成功后安装系统会从镜像文件中获取安装包,开始安装,如图1.28所示,整个过程大概需要45min。

图1.28 系统安装进度

安装完成后的界面如图1.29所示,这说明Fedora 14已经安装成功了,单击“重新引导”按钮,将第一次登录Fedora 14。

图1.29 系统安装成功

第一次进入Fedora 14系统的欢迎界面如图1.30所示,直接单击“前进”按钮。

图1.30 首次进入系统欢迎界面

接下来显示许可证信息窗口,如图1.31所示,直接单击“前进”按钮。

图1.31 许可证信息

第一次进入Fedora 14系统时,还需要创建一个非管理用户名(即区别于超级用户的普通用户)。如图1.32所示,在“用户名”和“全名”文本框中输入一个用户名(这个用户名即为Linux的普通用户名),在“密码”和“确认密码”框中两次输入相同的密码,然后单击“前进”按钮。

图1.32 创建普通用户

输入6位数字的密码,依旧会发出弱密码警告,如图1.33所示。没有关系,如果对系统的保密性要求不太高,可以直接单击“是”按钮继续。

图1.33 弱密码警告

接下来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如图1.34所示。一般安装程序此时已成功获取到系统的时间,所以可直接单击“前进”按钮。

图1.34 设置日期和时间

接下来显示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如图1.35所示,选择“不要发送配置文件”,然后单击“完成”按钮。

图1.35 硬件配置信息

进入Fedora 14后的用户桌面如图1.36所示。图示为KDE桌面环境的界面,在图形界面的环境下,用户常用的操作和Windows是相似的,也可以使用鼠标来完成。

图1.36 Fedora 14的用户桌面

1.2.3 从硬盘安装Linux

如果没有安装光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Fedora Linux的ISO镜像文件,用下载的ISO镜像文件直接从硬盘进行安装。读者可以从Fedora的官方下载网站http://fedoraproject.org/zh_CN/get-fedora下载Fedora Linux操作系统的ISO文件,以及一些Fedora下常用的应用软件,还可以从网站ftp://ftp.gnu.org/上下载Linux不同版本的源代码。

从硬盘安装Fedora 14通常需要一个ISO镜像文件Fedora-14-i686- DVD.iso,这代表了从光盘安装时需要的光盘。由于镜像文件无法被系统直接读取,所以需要先将ISO里的文件还原。

可以用Daemon Tool这个Windows下的软件将ISO文件解压缩到硬盘上。假设将Fedora-14-i686-DVD.iso解压缩到C:\Fedora-14-i686-DVD目录下。重新启动系统进入MSDOS方式,进入刚才解压出来的目录,里面有一个dosutils目录,执行其中一个名为“autoboot.bat”的DOS批处理文件,系统会再次重新启动,进入Linux的安装界面。这时安装程序会提示用户选择是用光盘安装还是从硬盘安装,选择从硬盘安装后,系统会提示输入安装文件所在的目录。

当这一切设置完毕后,即可进入安装程序,后面的步骤就和从光盘安装一模一样了,这里不再赘述。

1.2.4 在虚拟机下安装Linux

对于Linux的初学者,或者说想把Linux操作系统拿来学习,而不是用作服务器的朋友,一种更方便、简捷的方式是在虚拟机下安装Linux。

虚拟机是Windows下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的软件。通过虚拟机软件,用户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机就像真正的计算机那样进行工作,例如,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资源等。对于用户而言,它只是运行在物理计算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但是对于在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而言,就像是在真正的计算机中进行工作。目前流行的虚拟机软件主要有VMware(VMWare Workstation)和Virtual PC,它们都能在Windows系统上虚拟出多个计算机,用于安装Linux、OS/2、FreeBSD等其他操作系统。如图1.37所示为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的初始界面。

图1.37 VMWare Workstation的初始界面

单击“New Virtual Machine”,进入新的虚拟计算机安装向导,如图1.38所示。虚拟机可以选择“Typical”(典型)配置和“Custom”(自定义)配置。典型配置是指创建一个有普通设备和配置选项的虚拟机,一般均选择此项。选中“Typical”单选按钮,然后单击“Next”按钮。

图1.38 新建虚拟机安装向导

如果从光盘安装可选中“Installer disc”,然后选择光盘文件。若使用Fedora 14的ISO镜像文件进行安装,则选择“Installer disc image file(iso)”,然后单击“Browse”按钮选择Fedora的ISO文件所在路径,如图1.39所示,然后单击“Next”按钮。

图1.39 使用ISO镜像文件进行安装

接下来在“Select a Guest Operating System”界面中,可以选择将要在虚拟机中安装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类型,此处先在“Guest operating system”的单选按钮中选择“Linux”,然后会看到在下方的“Version”下拉列表中有不同的Linux版本,这里选择“Red Hat Linux”(注意,Fedora属于Red Hat Linux的变种版本),如图1.40所示。然后单击“Next”按钮。

图1.40 选择虚拟机的操作系统

接下来设置虚拟机的名称和存储位置,如图1.41所示。在“Virtual Machine name”对话框中填写虚拟机的名称,用户可随意输入一个合法的名称,这里填写的是“Fedora Linux”,然后单击“Location”文本框后的“Browse”按钮,选择一个合适的存放虚拟机文件的位置。设置完毕后单击“Next”按钮。

图1.41 设置虚拟机的名称和存储位置

接下来设置磁盘的容量,如图1.42所示。在“Maximum disk size”文本框中可以设置虚拟机的最大磁盘容量,安装程序默认为8GB,表示为该虚拟机文件设置8GB的硬盘容量。当然,如果你的硬盘设备足够大,也可以设置得更大一些,如这里设置为20GB。设置完毕后单击“Next”按钮。

图1.42 设置磁盘容量

注意

图1.42所示的步骤中只是对虚拟机的最大磁盘容量进行设置,并没有立即分配这些硬盘空间,只有当虚拟机中存放数据时,系统才会为其分配实际大小的硬盘空间。

安装向导设置完成以后,会再次显示虚拟机的详细信息,包括操作系统名称、存储位置、磁盘大小、内存、以太网等,如图1.43所示。

图1.43 虚拟机的详细信息

最后,生成的“VMWare Workstation”界面如图1.44所示,在界面中可以看到刚才设置的虚拟机的相关信息,如操作系统名称、存储位置、以太网等。

图1.44 生成的“VMWare Workstation”界面

双击图1.44中“Devices”标签下的“Memory”,或者单击VMWare Workstation菜单栏中的“VM”→“Settings”,对虚拟机的相关硬件进行配置。如图1.45所示为配置虚拟机的内存大小。在“Memory for this virtual machine”文本框中输入“512”,表示虚拟机最多可占用主机中的512MB物理内存。当然,对于主机内存配置较高的用户,可以为虚拟机分配更多的内存,以提高虚拟机的性能,一般实际物理内存应为虚拟机内存的1.5~2倍。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

图1.45 配置虚拟机内存

此外,还可以设置虚拟机的光驱、网络、声卡等,由于比较简单,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最后,单击图1.44中“Commands”标签下的“Power on this virtual machine”,即可启动这个虚拟机。

至此,便可以进入虚拟机下的操作系统,或在虚拟机下安装操作系统了。此时插入Fedora的安装光盘,或是使用ISO镜像文件,就可以开始Linux系统的安装了。接下来会出现如图1.1所示的界面,后续的步骤和1.2.2节中讲述的内容一致。 AE4crHt/dxJ+EFyNOs6RtbFORLVYL6sE3CBw/5Q4I6xYeZyUbimpDzWUlBXAf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