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玩

日光岩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为鼓浪屿最高峰。

皓月园

覆鼎岩上临海顶天立地的郑成功雕像成为园中的主体建筑,它也是中国历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

园内青铜大型群像浮雕,再现了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的历史场面。皓月园景色迷人,明代建筑特色与海滨的沙鸥、树木、海景山色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从岛上的轮渡码头向左走仅5分钟左右的行程即可进入园内。

毓园

林巧稚大夫诞生在日光岩下一个教师之家。她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一生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治疗无数妇科病人,而自己却孑然一身,为妇女及儿童健康及为培育医学人才倾注毕生精力。毓园之“毓”,就是培育养育之意,故纪念园取名毓园。

土著提醒

1 日光岩开放时间:7:00~18:00,门票:60元(包括日光岩、郑成功纪念馆、百鸟园、索道等)。

2 从鹭江道中山路的轮渡站坐船到鼓浪屿码头,后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日光岩。

3 早上六点钟之前到日光岩不需要门票,很多游客在这里选择看日出,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早上五点半之前登上日光岩,这是看日出的最佳时间。

三一堂

三一堂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上。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涵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三一堂的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12道大门、16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郑成功纪念馆

八卦楼

郑成功纪念馆,坐落在日光岩北麓,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日时建造,馆匾是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

郑成功纪念馆,除序厅外,有《郑成功青少年时代》、《报国救民、举义抗清》、《中国宝岛—台湾》、《跨海东征—驱荷复台》、《筚路蓝缕—开发台湾》、《大义彪炳—流芳百世》、《民族精神,激励后人》7个陈列室。展出各种文物、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雕塑、模型等系统地介绍郑成功光辉的一生。

从日光岩看下去,一个红屋顶跃入眼帘,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楼,是鼓浪屿的标志建筑之一。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由原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

郁氏借鉴巴勒斯坦、希腊、意大利和中国一些经典建筑风格,设计出这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仿古建筑。古希腊的陶立克式和爱奥尼克式柱头装饰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总之,八卦楼建筑艺术精美,成为厦门的标志性建筑,现为厦门博物馆。

复兴堂

五十年代,黄家渡聚会处由王得恩长老负责,他积极响应吴耀宗的号召,带领信徒加入三自。1980年元旦,教会恢复聚会。王得恩分别在厦门新街堂、鼓浪屿三一堂和黄家渡122号带领信徒聚会。但聚会处没有自己的会所,一直租用黄家渡122号的华侨房子。1988年由于开发建设需要,黄家渡会所将被征用。1989年开发商龙泽别墅以利益为诱饵,想要王得恩妥协。但是他坚持以教会利益为重,他把租用的旧房子修理起来,开始正式聚会。后来开发商根据国家宗教政策,给予五六十万元的赔偿,为新会所建造预备了一半资金。1995年,教会在鼓浪屿复兴路旁才得到一块地皮,开始建筑教堂。1997年新堂落成。

黄荣远堂

黄荣远堂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建于1920年,建筑为西洋风格。建筑通体设有多处廊柱,用整条花岗岩雕石,具有古罗马风韵,柱头多为古希腊陶立克柱式,建筑正立面由大圆柱和拱券烘托,周边由小圆柱支撑。窗楼设计各不相同,有半月形、平直形、弯弧形等,平台钩栏有水泥透雕、钢花纹饰,建筑屋顶设葡萄架,女儿墙做法具有中国近代建筑风格。建筑较为整体,周边环境优美幽雅。这幢别墅是西洋的、中国的、古典的、现代的风格相结合的典范。

林巧稚纪念馆

从皓月园一侧的漳州路或者复兴路都可以到达毓园,这座恬静美丽的园林景观是为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著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巧稚教授。毓园的建筑,布局自然,园中立着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展览室”,邓颖超同志亲手在园中种植的两株南洋杉,象征着林大夫秀逸高洁的品格。林巧稚的塑像,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身穿白色大褂,凝视远方,神态安详,表现了这位一生洁白无瑕的女性形象。 55Vw7XE9VP+QXjcXnl5kXEIl/xYepKVSiGwTyVRppo4Nvyg5ToxACCS2zemP+gh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