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样的智力开发最有效

智力开发既是生活,又是教学,也是玩耍,只要在趣味中进行,宝宝智力的开发是没有界限的。智力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促进宝宝各种智能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谐发展,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趣味中进行智力开发

智力开发是以提高婴幼儿心理水平为出发点和着重点,在丰富的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认识、习惯、情感、意志和性格,而不强调知识技能的系统传授。它既不是一般学校式的分学科教育,像中、小学生那样一章一节地上课,也不是无明确目标的游戏,唱唱、跳跳、玩玩而已。智力开发应进行多方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寓教育于生活、交往、游戏之中。这些教育内容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点。

训练感觉器官

看、听、尝、闻、摸,使之灵敏地辨别色彩、形状、音响、味道、气味、温度、软硬等。从感受到表达,让宝宝耳目聪慧、敏感机灵,对环境有兴趣、有感情。

培养与人交往

不怕生人、态度大方、文明礼貌、不撒娇、善于交谈、乐于助人,还会串门交友、迎客和送客,培养起独立的人格。在交往中理解亲属、亲戚、朋友的各种称呼及其关系,并自然大方地使用这些称呼。

教会观察提问,认识世界

教宝宝认识环境,培养起认识兴趣和提问的习惯(说话前就能示意提问)。从衣食住行,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到砖瓦沙石、工农商学,乃至生老病死,认识的事物越多越好。积累的知识越丰富越好,这对发展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有好处。

发展体力与技巧

从婴儿满月后做被动操开始,坚持做操,而后略超前训练翻身、坐稳、站立,走路、奔跑、走平衡木、跳跃。有条件者还应训练游泳、滑冰。宝宝越健康、越灵活越好。如果连手臂都举不平,分不清左右,不能控制自身躯体,将来也难于控制自然、改造社会。

教会宝宝欣赏和表现音乐美

自宝宝降生开始就要让他常听高格调的优美音乐,听美好的歌曲,以后教宝宝唱准音阶、歌曲,3岁左右可学乐器。

早期识字,提前阅读

婴儿期是识字的最佳期,是很容易掌握文字符号的,3岁能够进行阅读(后续有专文)。识字、阅读不仅能全面培养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品质,而且可及早把宝宝扶上了观察大千世界、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阶梯。识字和阅读不仅是目的,而且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早期教育绝不可忽视这个重要内容。

训练劳动和制作

动物祖先由于制造和使用工具才进化为人类。劳动和制作既能养成勤劳品德,又能使人心灵手巧,增强能力。必须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并学习搭积木、做纸工、泥工、种植、饲养,学会用剪刀,做一些玩具,使之学到技能,丰富感受。

教宝宝热爱和认识大自然

经常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山川、大地、海洋、森林,了解气象变化和各种动物、植物、矿物,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极有利于丰富宝宝的知识、增进宝宝的健康,培养起宝宝的爱祖国、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宝宝在集体中玩游戏

教宝宝做体育游戏、模仿游戏、智力游戏等,极利于发展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使宝宝守纪律并具有友爱精神。

打仗游戏是男宝宝的最爱,瞧宝宝的身体多壮实!

教宝宝了解社会,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带宝宝去工厂、农村、商店、部队、学校,多看看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情景,多参观一些展览会等,并听听叔叔、伯伯们的交谈,甚至参与一些有趣的对话,这极有利增长宝宝的见识,培养宝宝的社会责任感。

教宝宝玩玩具、做实验

不要随便买玩具给宝宝,应选择合适的玩具教宝宝玩。感知玩具能逗使宝宝观察、触摸、喜爱,组装玩具启发宝宝看、装、拆、修,智力玩具启发宝宝提问、思考。幼儿期做实验是最好玩的,如玩磁铁吸铁钉,用卷尺量尺寸,看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等。

教会宝宝欣赏和表现绘画、雕塑、舞蹈之美

让宝宝周岁以前开始欣赏作品,看别人绘画、跳舞,以后在培养了兴趣的基础上开始练习,有利于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增强其美感,与音乐教育一样,这还极有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

建立数、空间、时间概念

从教实物开始,逐步学会认识数的大小、多少,并进行计算、辨别方向、大小、宽窄、远近、高低、长短、厚薄、轻重等,从分清早上、中午、晚上开始,能估计一天中的时间及时间长短,学会认钟,懂得昨天、今天、明天等概念。

训练听话、说话,学习外语

宝宝一降生就先听说话,后练发音,1岁左右说单个词、短句。所以从新生儿时期开始要多和宝宝说话、读儿歌、讲故事、猜谜语等,鼓励宝宝听、说、背、读、提问和讨论。宝宝词汇越丰富,语言越流利,他也就越聪明,同时,应创造条件,在其2岁左右或更早一点,让其开始学外语。

其他种种

例如,摄影、集邮、认地图、按顺序背朝代名称、与宝宝下各种棋类等,这些均是有益的教育。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切切不可为强求点滴知识、技能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求知兴趣。此外,还应要求宝宝要玩得认真、学得认真、活动得认真。有的项目需定时定位进行,以区别于一般玩耍。注意不要与宝宝过分地开玩笑,如果失去了“认真”,那么,良好的习惯、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品德就得不到发展了。这些非智力的心理品质除了说教培养外,更主要的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生活是宝宝成长的最好课堂

许多父母往往强调工作忙、家务多而忽视早期教育。实际上,与宝宝朝夕相见、茶余饭后的生活,才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课堂。“神童”也是从这个最普通的大课堂中成长起来的。

为什么生活是宝宝最好的课堂

宝宝从妈妈的子宫中来到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对一切都感到新奇而产生去探索的兴趣。小动物尚且有探索本能,何况宝宝呢。你看,小鹿常常竖起耳朵,倾听远处的响声,小猫抓住滚到地下的绒线球,察看究竟;小鸡也会歪着脑袋看着空中飞舞的蝴蝶……

宝宝降生以后不久,就无意识地注意环境,表现出获得一切印象的需要。从1岁左右的学步期开始,他几乎成了小小探险家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翻箱倒柜,摸摸看看,有时还尝尝,这也是在无意识地探索世界。等到听话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稍有发展,那就要听个没够、问个没完了。

早期教育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正是适应宝宝的探求心理,用生活作为教材,锻炼他们的感知能力,提高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的能力,不断加强其求知欲望并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打动宝宝的心,与宝宝在一起的零星时间,教育随时都能进行。

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开发宝宝的智力

● 在襁褓时期开始对宝宝进行逗引教育

要训练宝宝五官,逗引宝宝快乐,对宝宝进行音乐熏陶,“对牛弹琴”地说话,让宝宝无意识地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环境是美好的。

● 6个月后开始对宝宝进行“认识世界”教育

常常抱起宝宝指认周围的一切物品、字块和人。宝宝接触到的事物和文字,都应用准确的发音、清晰的语调、科学的词语教宝宝认识。宝宝虽不会说话,但能听懂。

● 当宝宝会走、会玩、会说后,要引导其进行“快乐学习”

教宝宝说话、唱歌、跳舞、攀登、奔跑、玩玩具、看图书等,可随时随地进行。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对这些产生兴趣。

● 让普通的生活内容放出智力开发的光彩

这种课堂生动活泼,受益快。例如,饭后一家吃苹果,可让宝宝去洗、去分。因为分苹果的全过程就能教宝宝热爱劳动、讲究卫生、体贴父母、学数数、辨颜色、分大小、学习先人后己等许多知识和品德。再如,家中来了客人,让宝宝礼貌迎送,热情接待,学会交朋友,这也就把平凡生活化为神奇教育了。

对于家住海边的宝宝来说,沙子就是宝宝的天堂!

以上一些生活中的教育都不需要占用整块的时间,大多数也不要课堂的形式,无需系统的教材。但父母对早期教育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极大的热情和耐心,经常想着引导宝宝什么,培养宝宝什么,如何化平淡为神奇。这需要家长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手和脑的联系最为密切,人体器官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上都有相应的“驻脑办事处”,而双手每一个动作,通过神经传递,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区域,促使脑的潜力的开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

让宝宝的手“教育”脑

宝宝通过手部抓握能力的训练,可以促进宝宝大脑的开发。

所以,宝宝的身体活动越灵巧、越丰富、越精细、越有利于发展脑力。按照宝宝行动的成熟程序,略为超前训练宝宝翻身、坐稳、站立、行走等,都是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尤其是训练双手,一开始就要抓紧,让宝宝的手“教育”脑。

● 0~2个月的宝宝,手的动作不受意识支配

这时可常常触动他抓握,还可拉住宝宝的手臂,让他摸妈妈的脸、手、衣服,也可以在宝宝的手腕上系上一个响铃,让他动手时发出悦耳的声音,培养他动手的兴趣。

● 3~4个月的宝宝,特别喜欢看色彩鲜艳的玩具

可在宝宝眼前和小手够得着的地方,挂鲜艳带响的小球、彩棒等,让他自由地抓。有时拿玩具逗引他注视、敲打,训练手、眼的调协能力。

● 5~6个月的宝宝,能一手扶奶瓶,另一只手把奶头往嘴里送

这个时期宝宝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手的动作,经常故意把拿到手里的东西扔掉,捡起再扔,再捡再扔,或用一物击打另一物,玩得很有兴致。这时,手眼动作已经协调,发展手指精细动作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以上发展手的动作时,应加入语言,教宝宝做动作时要清楚地说出相应的词,如“抓住”、打球、“鼓掌”、“翘拇指”、“再见”等,让宝宝将动作和词联系起来,这样训练几个月以后,宝宝只要听到成人的话,就会做相应的事。

可见,手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人的智慧体现在手指头上。

用玩具做宝宝的第一本教科书

玩具不仅可以增加宝宝的生活情趣,丰富宝宝的知识,开拓宝宝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宝宝健康的个性。玩具是宝宝的第一本教科书。

玩具造就宝宝的个性

父母针对宝宝的个性特点,有目的地选择玩具,对宝宝个性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 好动、坐立不安的宝宝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静态的智力玩具,像积木和插塑玩具,让宝宝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物体,进而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使好动的个性有所修正。

● 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宝宝

家长可以选择动态玩具,如惯性玩具和声控玩具,让宝宝在追逐汽车、飞机、坦克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和自信的感觉,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

● 粗枝大叶、性情急躁的宝宝

家长可以选择制作性玩具,如纸模玩具,让宝宝在制作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养成学习的习惯。

● 不合群、不愿和别人交往的宝宝

家长可以选择参与性玩具,如水上玩具,或让宝宝参加集体游戏,使宝宝逐渐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游戏结束后,父母要督促宝宝把玩具收拾整理好,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宝宝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利用玩具的特有功能,就一定能引导宝宝个性健康发展。

不同年龄的宝宝宜选不同的玩具

父母首先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适合的玩具,太早或太晚都是白费功夫。

● 新生宝宝最好选择安全、颜色鲜艳、声音悦耳、外型美观的玩具

玩具对新生宝宝而言,并不在于玩,而是对其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新生宝宝可以通过眼睛看玩具的颜色、形状,用耳朵听玩具发出的声音,用四肢触摸玩具的软硬,向大脑输送各种刺激,促进脑功能的发育。

● 1~2岁的宝宝要选择安全、不怕摔的玩具

很多家长会发觉这时宝宝所谓的“玩”玩具,其实就是把玩具从篮子或柜子里统统倒出来,放得满地都是,这就算玩完了,而且还不负责收拾归回原位。而且宝宝还是个破坏高手,这只小熊没有眼睛,那只小狗没鼻子,钓鱼玩具组只剩鱼箱,鱼和钓竿已不知去向……

其实,宝宝没什么不对,因为小孩子就是这样玩的。例如,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宝宝,可能一条小手帕就让他玩得很高兴了,对玩具电话可就没兴趣了;玩具钢琴对1岁的宝宝来说,是拿起来摔的好东西,可是拿给一个3岁的宝宝,他可以边弹边唱,虽然不成调,但是乐趣无穷。

重视游戏对宝宝的教育作用

游戏对于婴幼儿期的宝宝来说犹如生命那么重要,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游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游戏对宝宝智力发展的价值

游戏可以促进宝宝感知、观察力的发展。

游戏使宝宝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材料,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各种器官的感知觉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游戏也可以促进宝宝记忆能力的发展。由于在游戏中往往重复地反映宝宝经历过的事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由于扮演角色的需要,宝宝必须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地去记忆某些游戏规则或追忆事件的情节,这样就发展了宝宝的有意记忆。

游戏能促进宝宝智力、语言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宝宝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都在积极活动着。

任何一种游戏都要求宝宝进行智力活动:结构游戏中宝宝要思考构建何种结构的物体,如何构建;“过家家”游戏中宝宝要回忆生活中妈妈做了什么,自己怎样来做妈妈……游戏给宝宝创造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境,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宝宝为了将游戏进行下去,必须使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另外,在游戏中,宝宝必须用语言来表现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如对“娃娃”说话,教“娃娃”唱歌,或者与游戏中其他成员进行交流,都必须有语言的参与,所以,游戏也能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游戏可以促进宝宝思维能力的发展

宝宝在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分配角色、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游戏对促进宝宝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游戏的情节、行动方式都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在角色游戏中,宝宝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并可以不断地变换身份等。这种游戏的假象性为宝宝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极大地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游戏提升宝宝的交往合作能力

游戏使得宝宝彼此之间交谈机会增多,因为大多数游戏不是由宝宝独自一人玩的,而需要一定的合作和交往。在游戏的全过程中,宝宝都要用语言来交流思想、商量办法,这有利于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宝宝通过参加群体性的游戏,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别人合作,从而增强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游戏是宝宝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宝宝能够识别最基本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例如,宝宝在游戏中往往能识别好人和坏人,这会让他们懂得,自己如果想成为游戏中的好人,就必须要求自己具有讲信用、守纪律、诚实、勇敢、坚强等优秀品质,并努力在游戏中达到这些要求,以此在游戏伙伴中树立威信。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宝宝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启发和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自我意识很强的宝宝们在一起玩耍时,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和争执,但是也只有通过这种经验才能促进宝宝社会性的提高,学会自我克制,学会听取别人建议,可以培养宝宝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善于协作的精神。这些品质对于宝宝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游戏能使宝宝受到美的熏陶

丰富多彩的游戏为宝宝获得美感创造了条件。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可以使宝宝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文艺作品中的美好艺术形象、优美的艺术语言产生兴趣;体育游戏可以使宝宝体验动作的美;结构游戏可以使宝宝体验结构造型的美……宝宝在游戏活动中不仅感受到美,还学会用各种手段去表现美、创造美,比如,他们会布置色彩鲜艳的游戏环境,表演有吸引力的歌舞等,这些均能促进宝宝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

1周岁的宝宝,最爱在照相机下秀出各种可爱扮相。 6z7AevvOEJRJ7GnwfT4jw2buCeJzAqvcglgPR7G4hD2SRTy/rJ9pdiIqJdeNB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