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 ◎ ◎ ◎ ◎ ◎ ◎ ◎ ◎

战略第三

摘要: 具战略而后战,则不兴徒劳之兵,终为诸侯,乃至王天下。

【1】 凡商战善用兵者,必先知其长久之志也。先定其志,集势以待之,谋攻以备之。违其志而不取,顺其志而取之,有所为有所不为,勿因小利而迷失。其志者,战略也。具战略而后战,则不兴徒劳之兵,终为诸侯,乃至王天下。无战略而杂其中者,不知己可为也,终为草寇。

译文

凡是商战之中善于用兵的企业,必然能够先明了企业长久的目标。先确定企业的战略,集中企业的优势等待实现目标,做好进攻的各种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违背企业战略的利益不去争取,顺应企业战略的事情去做好,做到坚守企业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因为小利益而迷失了企业战略。企业的志向就是战略。具备了战略再进行商战竞争的企业,不会发动徒劳无益的商战,最终必然成为商道之中的诸侯一样的强者,乃至于取得领导行业的王者地位。没有战略而在商道里杂乱竞争的企业,没有发展方向,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干什么,只以追求利益为目的,最终必然会像打劫的草寇一样,一直在游荡,没有存在的根基。

案例

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在回忆联想的成功路径时说,曾经有很多朋友在联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给他很多非常有诱惑力的商业项目,其中包括民生银行的股东邀请。这是一个无数企业都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是柳传志认为,只有在专业领域里坚持走下去才能够成就一个伟大的品牌伟大的公司。如果联想当初去投资房地产投资银行业,可能会赚到很多钱,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领域的领先企业,但是脱离了主业的联想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收购IBM公司PC业务的能力和机会。最终坚守了企业战略的联想现在成为全球PC电脑销量第一的品牌。

在联想成功之后,柳传志先生培养出了杨元庆为首的一个管理团队,才成立了联想投资去发现和参与其他领域的商业活动。柳传志先生也被中国的媒体誉为“企业教父”。联想先定战略而后战,最终成为“内圣外王”的企业。

当然企业创立之初应该以生存为第一,活下来是首要任务。但是活下来之后最终要做什么,企业的战略是什么,是一定要清楚的。例如马云在创业之初,经常迫不得已去贩卖小商品赚钱来补贴公司,但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一直是清楚的。也就是说公司创立的目标在哪里,确定了之后不能轻易偏离。所以马云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商品商人,而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的领导者。

在中国有很多企业始终追随着利益奔波,经常短期投资一些与主业完全无关的业务,虽然短期赚到很多利润,但是这样的企业都是投机主义者。

中国的经营管理学科里面有很多“伪命题”和很多“伪专家”喜欢咬文嚼字地做无谓的争论,除了吸引眼球误人子弟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管理界在辩论,中国的企业是否需要战略。相当多的专家认为中国企业不需要战略,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战略,在创业之初并没有想到什么战略,结果也成长起来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成长起来并不一定是成功企业,最终的成功者必然是为着某个目标而奋斗的成功。而目标的高远和成就的大小与企业价值观的基因有巨大的关系。如果脱离了价值观、战略,去断章取义地谈论定位,其实质就是误人子弟。

【2】 战略之源,价值。战略者,目标。品牌者,结果。目标有阶段,渐次成之,不可同为之。结果顺成之,可有多也,可同为之。战略之可为,则团队不惑。战略不可为,则团队疑也。团队既惑且疑,战略之败也。战略之败则优势无所积。团队强则变弱,品牌立则倒,渠道成则溃,顾客聚则散,利分散而财必崩。有战略则战术不惑,战术不惑则目标渐次成之。战略者,成功战术之一致化也。

译文

战略源自于企业价值。战略,是企业的目标。品牌,是企业到达目标的路上顺带的结果。企业目标分阶段,逐渐达成,不可以一下子就要求不分阶段达到目标。结果是顺带而成的,可以有多个结果,可以同时运营。战略如果可以分阶段执行到达期望的愿景,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口号,那么团队就不会迷惑,而愿意配合,愿意努力来执行。战略如果虚无缥缈,不可能实现,那么团队就疑惑,不愿意为这样的战略付出劳动去执行工作。团队迷惑并且怀疑,那么就说明战略是失败的。战略失败的话,既往的优势就没有办法累积。团队本来很强大也会在迷失的战略之中,迷失个人而变弱。品牌虽然用资金打造了一些知名度,但是没有战略目标也会倒塌。渠道打通了的,也会因为企业没有战略而思想多变,最终不愿意合作而崩溃,努力聚集起来的顾客也会分散到其他企业去。利益分散了财务必然崩坏,企业倒闭。企业有战略那么战术就不会迷惑,战术不迷惑,目标就渐渐达成。战略是什么呢?战略就是成功战术的一致化。

案例

很多商业研究者说大多数企业并不需要战略,并且列举了一些成功企业来做背书。其实这是这些研究者们的错误。企业不是不需要战略而是在不停地根据行业、社会、时政、市场、人才修订战略。

很多研究者喜欢拿苹果公司举例说明。说苹果就是一个没有战略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错误。只能说他们的境界相差太远。苹果的战略格局太高,这些研究者没有办法理解罢了。如果苹果公司说以实现数字化时代领先企业或者以数字化娱乐产品先行者为战略,那么可能很多人会认同。苹果在以产品的方式来实现战略,以营销的方式来体现战略。在这个实现战略的过程中苹果顺带成就了几个品牌。

企业战略很多时候有不同的区分,长期战略里面必然应该有阶段性战略。长期战略可以根据时政、环境做出调整,阶段性战略指导战术进行竞争。阶段性战略也是检验长期战略的工具。

【3】 故商战兵法,战略为刚,战术为柔。刚柔相济,则必有成于当世。

译文

所以商战兵法,战略是纲领,不能够经常变化的,战术是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期而多变的。战略战术刚柔相济,企业必然在所处的时代里成功。

案例

历史与战略之—创始人性格决定的战略差异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战略这个概念产生于军事斗争的实践,长期以来也一直运用于军事领域,但近年来被其他领域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为了便于对不同领域的战略作出明确区分,使用时需在“战略”之前冠以领域的名称,如政治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外交战略等。

战略很多时候因人而异,因创始人的性格而异,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秦末时期影响历史的三个人物陈胜、项羽、刘邦三个人不同性格制定的不同战略戏剧性地有如偈言一样分别实现。三人均由草根起家,与现代很多企业家出身相同。他们的性格、经历与之形成的案例对于今天的企业经营有另一种意义,笔者称之为“草根战略”,试图在本文中与大家探讨一下草根战略的形成与现实意义。

陈胜为奴时在田间劳作,苦不堪言。对其他奴隶曰:“苟富贵,毋相忘!”遭嬉笑。望空中之燕雀,叹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揭竿而起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就大顺王。

项羽遇秦始皇出巡,车马相接,绵延数里,声势浩大。愤曰:“彼可取而代之。”后成就西楚霸王。穷途末路之时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乃若何?虞兮,虞兮乃若何?”虽大势已去,然英雄的悲叹,凄婉中仍不失豪放。

刘邦遇秦始皇出巡,车马相接,百官相拥,左右相顾。羡曰:“大丈夫该当如此!”后成就汉高祖。意得志满,回乡省亲作大风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虽然刘邦的手段为人所不齿,但历史往往以成败论英雄。

从三人的感叹里面发现这是三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对于未来的三种不同向往。

陈胜是一奴隶。陈胜的鸿鹄之志是对于现实的不满与愤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是想到了替代王侯将相,而没有思考替代之后怎么长期经营打拼来的富贵。所以陈胜公司仅仅是昙花一现,起到了振臂高呼的作用。

项羽性情暴戾,看到秦始皇声势浩大的场面,激发了内心之不平。愤曰:“彼可取而代之。”项羽只是想到了替代秦始皇,而替代之后的地位如何保持没有考虑。所有众兄弟均封王拜侯,与虞姬演出了一场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情经典。项羽是历史上少有的猛将,打仗百战百胜。所以项羽公司集中了一批能征善战者攻城略地,快速成就霸业。但是项羽没有考虑公司经营问题,成功之后很多人才又被刘邦挖走。所以后来项羽的歌中表露的是悲壮豪放。

刘邦志大才疏,但是考虑了经营问题。刘邦看到秦始皇不单单是声势浩大,而且看到了百官左右相顾。刘邦是羡慕地认为:“大丈夫该当如此!”所以刘邦的大风歌里是多考虑经营的问题。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其实刘邦公司的主要高层很多出自项羽公司。

陈胜公司很类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的农民创业者。经历了长期的贫穷之后,看着不远处的香港,他们的心里很可能怀有和陈胜同样的愤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借助政策的春风,确实快速富起来了。但是没有公司化经营思想,没有品牌意识,也只是昙花一现式地出现在中国省区财富排行榜前面。

项羽公司与现实中一个企业惊人的相似。这个企业就是曾经的标王“爱多”。爱多当年的掌门胡志标看到电子行业的美好前景,也是只想到了“彼可取而代之。”高速膨胀的同时并没有考虑长远的经营战略。这一点从爱多的营销策略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胡志标作战的勇猛可比项羽,经营战略一直不清晰,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成长越快,风险越大。导致了标王之后的快速没落。

刘邦公司之所以取得最后的成功,是因为刘邦志大才疏,但不自负。知道人才战略的重要性,所以引进张良、韩信。而张良、韩信都是从项羽公司挖走的人才。只有萧何是刘邦公司起家之前的高层幕僚,共同创业者。

现在看来三人经营的公司最初的战略只是一个性格引导下的希望的蓝图。如果没有那个时代,三人可能一直默默无闻。历史也不会被三人改写。三个公司的战略均属于机遇型战略。三个草根企业家与现代很多企业家最初创业的思想一致,我们能够从他们的案例里面吸取什么呢?

现在企业经营中为什么很少有公司有成熟清晰的战略,这要从战略的认识说起。时下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略是在决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战略是经过精密谋划,谋定而后动的。

从前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陈胜、项羽、刘邦三个公司领导的性格导致战略规划的根本差异。

在公司起步之前和起步之初陈胜公司与项羽公司是有潜意识的战略目标的。陈胜公司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他的战略思想,仅仅是替代王侯。替代之后怎么做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与陈胜出身奴隶,不太张扬的性格有关系,所以陈胜也只是完成了这个战略使命。

项羽公司潜意识的战略是“彼可取而代之。”最后项羽确实用他的残暴替代了秦始皇的残暴,但是取代之后的经营没有考虑过,这与项羽出身名门,豪爽任侠的性格有关系。所以项羽只是历史上最彰显性格特色的西楚霸王。而不是一个百年王朝的经营者。

刘邦公司的潜意识战略是“大丈夫该当如此!”那么究竟该当如何呢?这与刘邦出身小吏,圆滑善谋的性格有关系。所以刘邦注重人才引进,知道均衡某些权利。最终刘邦公司取得了长久的胜利。

三个公司最初都只是有一个口号式的潜意识战略目标。因为潜意识的深远差异,陈胜、项羽公司快速成长又快速倒闭。刘邦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战略思想一步一步完善,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由此说明企业战略不是谋定而后动,战略是需要不断修改完善的。那么有没有谋定而后动的战略呢?我们看看《三国演义》里面几个版本的《隆中对》。

诸葛亮与刘备版的《隆中对》:

刘备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奠定三足鼎立之战略。正在形成行业竞争最高境界的寡头垄断时期之行业,巨头之间的相互制衡,就是隆中对之现代商道版。如啤酒行业的三大品牌,肉制品行业的双汇、金锣、雨润。

三国时期诸侯蜂起,各个军事集团都有相应的战略规划,堪比《隆中对》。

孙权与鲁肃版《隆中对》:

孙权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此为据天险可守,取荆州用武之地欲图中原之战略。啤酒行业三大巨头在全国各地设分厂就是先取用武之地,后取市场的谋略。

曹操与毛玠版《隆中对》:

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携天子令诸侯之战略。当年长虹集团上书中央提出禁止进口显像管,长虹一家提供显像管的计划就是携天子令诸侯之谋略。

袁绍与沮授版《隆中对》:

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取天子以令诸侯之战略。现在很多行业的工业协会结盟于企业,双方各取所利就是如此。全国牙防组事件让人们对于所谓的权威致以李莲英一样的“尊敬”。狐假虎威不只是威慑,还需要具备进攻的实力。

三国时期诸侯蜂起,欲图逐鹿中原者何其多哉。上述四个经典谋略唯袁绍公司弃置不用。袁绍四世三公之祖荫,使其具备了先决优势。是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奉其为盟主。然袁绍属于好谋无断,刚愎自用型老板,逐渐丧失了领先优势,官渡一战又迟疑不决,导致土崩瓦解。

其他没有战略规划的诸侯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而袁术更是无谋之主,妄自称帝,转瞬即逝。孰不知孙策把传国玉玺奉于袁术是为了脱身而后图天下之谋略。蒙牛当年奉伊利为乳业第一品牌,提出向伊利学习的口号。一方面是牛根生的境界使然,另外也是强敌在卧榻之侧,自己有累卵之急。伊利随时可以封堵,让蒙牛没有生存余地。其实面对巨大的市场谁不想成为第一。

群雄蜂起,逐鹿中原的惨烈竞争中,唯有头脑清醒具备大谋略的领导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孙刘合纵抗曹的战略需要诸葛亮这样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来演绎。关羽的刚愎自用导致荆州失守,孙权有了用武之地。孙刘彻底撕破联盟之后,曹操统一天下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历史按照诸葛亮的预言准确地推进,虽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最终于事无补。

各个版本的《隆中对》因为战争的多变性,而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谋定而后动的战略基本上只是一个框架性的远景。而战略的细部计划是要不断修改的。

在中国,很多企业对于战略嗤之以鼻。追求短期利益使他们乐此不疲。企业将走向何处,未来的发展规划根本没有考虑。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他们的潜意识战略思想好比陈胜公司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甘于贫穷。进入21世纪之后,加入世贸已经过了十多年,企业面临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临更加惨烈的竞争,战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战略的深度与可持续性,战略的修改完善是企业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问企业家们: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那么你领导什么?如果你没有长远规划,那么你下一步干什么?必须认识到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打转。

而那些认为小企业不需要战略的专家学者,需要对战略重新认识。小企业不是不需要战略,而是很多所谓的小企业还没有摆脱商人做项目的思维方式,还称不上企业。真正的企业必须有战略。战略可以根据时局根据外部变化进行修改,但是必须有。即使是模糊的战略也要有! ByapVOJq8suSekCy4Xp0EqI/h3RpK+/D/5Gzgu5QAihEZvGLhdNwwSPKTXqxoQR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