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很多人会说:“你的气质真好啊!”其实,气质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甚至在宝宝不会说话时就应该开始培养,潜移默化地让宝宝朝着某一个方向发展。宝宝小时候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也就是父母的教育,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影响宝宝的成长,而宝宝长大后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就是气质。
蕾蕾将近1岁了,虽然还很小,但是已经会闹情绪了,比如她正哭得很伤心的时候,妈妈捏着她的小脸,“啵、啵”地亲她两下,或者为她哼唱一首小曲,抑或是递给她一个漂亮的玩具,她立刻会破涕为笑,忘却心中所有的不快。有时候,妈妈带着她去玩耍的时候,她总是“我行我素”,跟其他的小伙伴不合群。她总是自己独处,或玩弄自己的玩具,或独自在那里发呆。在每天的生活中,宝宝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周围发生什么事,好像跟自己都没有任何关系。妈妈觉得,跟别的小朋友相比,蕾蕾爱闹情绪,不听话,而且不喜欢跟小朋友玩耍,显得有些孤独。那么,宝宝为何会有这样的气质呢?为什么每个宝宝的气质不一样?对宝宝气质的养成,父母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平时人们所讲的“气质”,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的。实际上,它是指人的某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气质不仅与先天遗传有关,同时也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宝宝刚出生时便显现出了不同的秉性:有的哭声响亮,动作有力、幅度很大;有的则相对平静、柔顺。其实,这便是宝宝气质的最初体现。宝宝稍大一点后,开始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展现出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在生活当中产生不同的情绪,这都是气质差异的表现。
对于儿童的气质,专家们将其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易养型。这类宝宝的生理节律相对有规律,经常表现出愉悦的情绪,情绪的波动幅度较小,比较稳定,也就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第二类是难养型。这类宝宝的生理规律节律性比较差,每天的作息不规律,容易哭闹,多负面情绪,在受到外界事物刺激时,常出现过激的、消极的反应,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第三类是发动缓慢型。这类宝宝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性都相对迟缓,常产生不愉悦的情绪,当心中没有太多压力,会逐渐对新事物产生兴趣,而且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有研究显示,易养型的宝宝占40%,难养型的宝宝占10%,发动缓慢型的宝宝占50%。当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是单一的气质,也有交叉混合型的。
不同的宝宝有不同的气质,但不能绝对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不少父母会觉得“易养型”的宝宝最好,其实并非如此。“难养型”的宝宝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因为“难养型”的宝宝比较敏感,受到刺激后易产生反应,父母容易了解宝宝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并及时纠正和治疗。反之,易养型宝宝情绪比较稳定,即便患病也不容易大哭大闹,当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不宜被察觉,诊断时容易产生错觉,从而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不同气质的宝宝有自己的优劣,父母应该根据宝宝不同的特点进行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要想自己的宝宝长大后变得有气质,必须让他学习各种才艺,而且越多越好。其实,如果没有针对性,盲目地让宝宝学很多东西,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人的气质有无数种,只有适合自己的那种才是最美的。宝宝的气质只能偏向某一方面,不可能所有的气质都具备,因此,父母在培养宝宝时,要根据宝宝独特的优势,去发展宝宝的气质。千万不能强求,父母在希望自己的愿望实现的同时,也要结合宝宝的兴趣和意愿。
1.从胎教开始培养气质
宝宝气质的培养,最好从胎教就开始。目前,音乐胎教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方式。高雅、优美的音乐旋律,可以促进胎儿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发育,刺激胎儿大脑,使其智力发展更完善。宝宝如果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受到音乐的熏陶,一定会发育得更好;另外,还有语言胎教。每天给胎儿讲有趣的故事,将生活中发生的趣事缓缓地叙述给宝宝听,可以从胎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其文学气质。
2.用音乐激发潜能
如果想宝宝具有音乐方面的修养和气质,那就要让他多听音乐,包括不同旋律、情感、节奏的音乐。例如给宝宝放轻音乐,能促进宝宝睡眠,让宝宝的情绪更稳定,从而有助于其身心发展。宝宝经常听音乐,会在心中留下音乐旋律的烙印,长大后会对音乐这一门艺术更感兴趣,更容易朝着音乐的道路发展。另外,音乐会对宝宝的心理产生独特的刺激,促进宝宝表达情感,而且能启迪和提升宝宝的智力,开发出宝宝无穷的思维潜能。
3.妈妈的言传身教
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是他最先见到的人,也是宝宝真正的启蒙老师。妈妈在与宝宝交流时,一言一行都会对宝宝产生影响。妈妈不能觉得宝宝还小,什么也不懂,就认为没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实际上,自从宝宝出生那一天起,宝宝对妈妈就有了记忆,而且随着与妈妈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宝宝对妈妈的依赖越来越大,妈妈的言行就成了宝宝模仿的标尺。由此可见,如果想让宝宝有好的气质,父母必须注意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