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焊点的形成过程与金相组织

焊点的形成过程

焊点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焊料的熔化与再结晶、界面反应。界面反应过程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焊料润湿(铺展)、基底金属熔解/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如图1-36所示。

图1-36 界面反应

常用焊料合金的金相组织

(1)Sn-37Pb合金金相组织有两个金属相决定——Sn与约2%的铅、Pb与约20%的锡固溶体。在共晶合金中,通常两种金属表现为交错叠层的均匀片状结构,如图1-37所示。

图1-37 Sn-37Pb焊点的金相组织

(2)Sn-3.5Ag合金金相组织为“Sn+Ag 3 Sn”。通常Ag 3 Sn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母体Sn相中并构成环状结构,如图1-38所示。白色微粒为Ag 3 Sn,粒径在1μm以下。

图1-38 Sn-3.5Ag焊点的金相组织

(3)SAC合金金相组织为纯Sn加IMC(Cu 6 Sn 5 、Ag 3 Sn),如图1-39所示,A为Sn相,是树枝状结晶组织;B为共晶相,包括二元共晶物(Sn+Cu 6 Sn 5 ,Sn+Ag 3 Sn)和三元共晶物(Sn+Cu 6 Sn 5 +Ag 3 Sn);C为晶界处金属间化合物(Cu 6 Sn 5 +Ag 3 Sn),Ag 3 Sn呈针状。

图1-39 焊料中金属间化合物(切片图)

(4)用Sn-37Pb焊接SAC305,形成的合金金相组织比SAC多一个富铅相,如图1-40所示。

图1-40 焊料中富铅相(切片图)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即Intermetallic Compound,缩写为IMC,我们通常把焊料与被焊金属界面上反应生成的IMC作为良好焊点的一个标志。

在各种焊料合金中,大量的Sn是主角,它是参与IMC形成的主要元素,其余各元素仅起配角作用,主要是为了降低焊料的熔点以及压制IMC的生长,量很少的Cu和Ni也会参加IMC的结构。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貌与焊后老化时间有关。常见的界面反应与IMC形貌如下。

1)Sn与Cu界面反应

Sn-Pb、SAC、Sn-Cu焊料与OSP、Im-Ag、Im-Sn 及HASL的界面反应一样,本质都是Sn与Cu的界面反应。

在200~350℃范围内,Sn与Cu界面反应总会形成Cu 6 Sn 5 、Cu 3 Sn的双层结构,如图1-41所示。在240~330℃范围内,Cu 6 Sn 5 和Cu 3 Sn同时生长,Cu 6 Sn 5 主要在Cu/Sn边界形成,Cu 3 Sn一般在Cu 6 Sn 5 与金属Cu边界形成,且在富Sn相中Cu 6 Sn 5 要比Cu 3 Sn生长快得多。另外,在再流焊接过程中,Cu 6 Sn 5 以扇贝形态生长,晶粒粗化过程和扩散过程也发生在Cu 6 Sn 5 中。Cu 3 Sn一般非常薄,约为0.2~0.5μm,如果放大倍数≤1000,一般看不到。一般认为Cu 3 Sn属于不好的组织,它使焊缝变得十分脆弱。

图1-41 Sn-Pb与Cu表面形成的IMC典型形貌

通常看到的Sn-Pb与Cu表面形成的IMC形貌如图1-42所示。

图1-42 Sn-Pb与Cu表面形成的典型IMC

2)Sn与Ni的界面反应

Sn-Pb焊料与ENIG的界面反应属于Sn与Ni的界面反应。由于Ni比较稳定,界面反应层与Cu相比一般薄得多。根据相图推测的反应结构为Ni 3 Sn/Ni 3 Sn 2 /Ni 3 Sn 4 ,然而在实际的钎焊界面却看不到Ni 3 Sn,但在NiP合金镀层中,很容易观察到Ni 3 Sn 4

Sn与Ni形成的IMC为Ni 3 Sn 4 典型形貌如图1-43所示。

图1-43 Sn-Pb与ENIG表面形成的Ni 3 Sn 4

通常看到的Sn-Pb与ENIG表面形成的IMC形貌如图1-44所示。

图1-44 Sn-Pb与ENIG形成的典型IMC

3)Sn-Cu-Ni的界面反应

SAC、Sn-Cu焊料与ENIG的界面反应本质一样,属于Sn、Cu与Ni的界面反应。

Ni与SAC反应,一次再流焊接,一般形成(Cu,Ni) 3 Sn 4 单层IMC,如图1-45所示。如果经过多次再流焊接,就会形成(Ni,Cu) 3 Sn 4 与(Cu,Ni) 6 Sn 5 的双层IMC结构,这种结构的切片图形貌具有显著特点,是薄的、连续的、灰白色的(Ni,Cu) 3 Sn 4 与独立块状(即不连续)、暗灰色的(Cu,Ni) 6 Sn 5 ,如图1-58所示。许多案例表明,这种结构的焊点强度比较低,不耐冲击。

形成过程为:Sn与Ni形成Ni 3 Sn 4 → 基材Cu通过Ni晶界扩散到Ni 3 Sn 4 ,形成(Ni,Cu) 3 Sn 4 →焊料中富集的Cu与Ni 3 Sn 4 反应形成(Cu,Ni) 6 Sn 5 ,随着再流焊接次数的增加,不断长大,同时,(Ni,Cu) 3 Sn 4 基本维持原有尺度。

图1-45 SAC与ENIG表面形成的(Cu,Ni) 3 Sn 4 典型形貌

多次或长时间再流焊接条件下,SAC与ENIG表面形成的双层IMC形貌如图1-46所示。

图1-46 SAC与ENIG表面形成的双层IMC形貌

4)不良界面IMC的切片图

(1)块状化IMC,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作者用它来描述(切片图呈现的形貌)一种超厚、超宽且有断续的IMC形态——扇贝形IMC组织粗大(W、h≥5μm)、连续层非常薄甚至个别地方断开(切片图,放大倍数≥1000),如图1-47所示。

图1-47 块状化IMC特征

图1-48所示为高温长时间再流焊接形成的焊点切片图,呈典型的块状化IMC结构。其BGA为SAC焊球、OSP焊盘处理工艺,焊接采用的是SnPb焊膏(混装工艺),焊接峰值温度为235℃,217℃以上时间为70s。测试表明其剪切强度比正常焊点低20%以上。

图1-48 BGA焊点切片图所展示的块状Cu 6 Sn 5 形貌

正常的IMC形貌应有比较厚的连续层,且扇贝形IMC是长在连续层以上的,是焊料中Cu扩散的结果,如图1-49所示。

图1-49 Cu/Sn界面形成的IMC的典型形貌

在Ni/SAC界面,如果再流焊接时间比较长也会形成块状化的IMC。如图1-50所示为电镀镍金工艺处理的BGA,在焊接峰值温度243℃、217℃以上焊接时间95s条件下形成的(Cu,Ni) 3 Sn 4 块状IMC形貌。此切片图来源于BGA掉落的样品,因此看不到BGA载板焊盘。

图1-50 Ni/SAC界面形成的块状化IMC形貌

图1-50中的IMC组织并不粗大,但符合块状化的特征。此类形貌的IMC不耐机械应力作用,如果PCBA在生产周转、运输过程中不规范,很容易导致BGA类应力敏感元器件焊点的开裂。

块状IMC的形成机理还不清楚,可能是IMC高温熔解再结晶的结果,这可以解释连续层比较薄、块状化的形貌。

(2)含Ag镀层QFN形成的富Pb焊缝,如图1-51所示。此图片来源于某早期失效单板上的QFN切片分析报告。由于焊缝中富Pb相组织的存在,降低了焊缝强度,导致早起失效。

图1-51 QFN富铅焊缝

(3)焊点中的Ag 3 Sn颗粒尺寸一般在1μm以下,并均匀地分布于Sn母相中,若随着Ag含量的增加,达到3.5%以上,则Ag 3 Sn晶粒会出现粗化,以致出现针状(切片图中的表现,实为板状,如图1-52所示),此时如果合金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出现龟裂。

当Ag的含量低于3.0%时,在焊缝中几乎看不到Ag 3 Sn。只有当Ag的含量达到3.5%以上并在较长的焊接时间、缓慢冷却条件下,才能形成明显的Ag 3 Sn。

图1-52 板状Ag 3 Sn形貌

(4)Cu对IMC的影响

随着Cu含量的增加,界面IMC结构也发生变化,如图1-53所示。

图1-53 随Cu含量的增加界面IMC的演变

(来源:2013年适普李宁成博士SMT技术研讨会讲义)

与界面扩散有关的断裂失效

1.金脆效应

如果Au太厚(针对电镀Ni/Au而言,一般应小于0.08μm),则在使用过程中,弥散在焊料中的Au会扩散回迁到Ni/Sn界面附近,形成带状(Ni 1-x Au x )Sn 4 金属间化合物,如图1-54(a)所示。该IMC在界面上的富集常常导致著名的金脆断裂失效,使焊点的强度降级,如图1-54(b)所示。但一些研究表明这种Au的迂回迁移只发生在有铅钎料中,在无铅钎料中并没有看到(见闫焉服著《电子装联中的无铅焊料》174页)。

图1-54 金脆效应

2.界面偶合现象

PCB焊盘界面上的反应不但与本界面有关,也与元器件引脚材料及镀层有关。例如,焊盘为Ni/Au,而元器件引线为Cu合金时,Cu常常会扩散到Ni/Sn界面从而导致界面形成(Cu、Ni) 3 Sn 4 和(Cu、Ni) 6 Sn 5 ,会导致焊点大规模失效。

3.Kirkendall空洞

ENIG镀层容易发生著名的Kirkendall空洞,如图1-55所示。

图1-55 Kirkendall空洞现象

Kirkendall空洞与高温老化时间有关,时间越长,空洞越多。如果在125℃条件下,40天就会形成连续的断裂缝。

IMC的发展

普遍认为,很厚的IMC是一种缺陷。因为IMC比较脆,与基材(封装时的电极、零部件或基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别很大,如果IMC很厚,就容易产生龟裂。因此,掌握界面反应层的形成和成长机理,对确保焊点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IMC的形成与发展,与焊料合金、基底金属类型、焊接的温度与时间和焊料的流动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在焊料熔点以下温度,IMC的形成以扩散方式进行,速度很慢,其厚度与时间的开方成正比;在焊料熔点以上温度,IMC的形成以反应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焊接工艺条件范围内),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其厚度越厚,如图1-56所示。因此,过高的温度、过长的液态时间将会导致过厚的IMC。

图1-56 IMC的生长厚度与温度的关系

在有铅工艺条件下,由于有Pb的抑制作用,Cu与SnPb焊料形成的IMC一般不超过2.5μm。但在无铅工艺条件下,由于Cu在熔融的SAC305中的溶解度比在Sn63/Pb37中的溶解度高8.6倍,因而在与SAC反应时会形成较厚的IMC,这点对于无铅焊点的可靠性而言不利。

IMC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图1-57、图1-58所示,随焊接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厚度峰值,但并非一直都呈线性生长,好在焊接工艺条件下(再流焊接时间3min内)一般不会遇到此况,因此,在有关书籍中不会讨论此问题。

图1-57 IMC随时间的生长情况

图1-58 IMC随时间生长情况切片图

随着再流焊接时间的延长,不仅厚度会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像Cu与Sn的界面反应,随着焊接时间的变化所形成的Cu 6 Sn 5 会变得“块状化”,如图1-59所示。

图1-59 Cu 6 Sn 5 随时间生长情况切片图

说明:此图为某BGA焊接前后的切片图,放大倍数一样,可以看到IMC的厚度不仅增加,宽度也增加。也可以看到BGA植球工艺存在问题,IMC平均超过5μm,这为后续再流焊接埋下隐患,这也是多个案例揭示出来的一个问题,植球工艺很重要!

焊接后的高温老化也会使IMC形态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与再流焊接时间延长不同,呈现贝壳间被填充的特性,也就是表面峰谷更小、更齐平,如图1-60所示,这是固态条件下长时间扩散的结果。

图1-60 老化对Cu 6 Sn 5 形态的影响 khKYpSn+gDvF8PfIgxjvmFED8YjmceEHXjUWxCE/ch0sc3fEBSazo/VFbFy3G9o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