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需求分析案例

产品的需求分析很多时候需要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初步的需求分析确认后需要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设计开发方会根据初步的需求分析给出正式、详细的需求报告。在确定主设计平台的前提下,只需要确定要实现的功能、性能、用户接口、ID及结构设计即可。

1.需求分析的文档描述

某工控设备的需求分析报告如下所示。

①处理器采用Freescale P2020E或Atom D2000系列处理平台(要求:双核、宽温、带有加减密处理)。

②网络接口具有两路Bypass功能的千兆以太网接口,两路普通的千兆以太网接口。

③SDRAM使用1GB或2GB可调,第一版的设计采用2GByte DDR3 SDRAM。

④系统数据的存储使用4GB SLC架构的NANDFLASH存储。

⑤产品外形ID设计采用工业灰色调和天蓝色调/紫色基调,需要提供色标的RGB参数;外壳先提供手工外壳,待确定最终外观后,再进行具体设计。

⑥指示灯包含电源供电指示灯、Bypass功能指示灯及可编程的指示灯。

⑦外围接口有Power接口(带卡扣和螺钉固定,采用凤凰端子)、Console接口、USB接口(两个)、JTAG和RJ45千兆以太网接口。

⑧外壳安装采用DIN Rail结构,采用铝板、免风扇设计。

⑨电源需要采用冗余设计,供电电压范围为9~36V,电源冗余设计采用温备方式。

⑩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低、中、高三种产品的基本方案。对于中、高端产品,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不小于30万小时,需要提供器件使用寿命信息。

⑪以太网接口初步采用全电口,采用Intel网络MAC(GB)。

⑫需要设置“Reset”按键,用于设备重启。

⑬支持系统升级,存储备份区从存储元件专门划出一个扇区,即系统采用一片存储芯片。

⑭需要有EEPROM用于存储配置文件。

⑮电源AT模式,上电自动运行。

在进行设计之初一般都会经过一系列的需求分析会议,以文档的形式对需求进行逐步拆分,并与客户进行最终确认。以文档的形式对需求进行确认,不仅可以约束设计方与需求方,确定最终的需求,给最终产品或项目的交付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以避免因需求不确定而产生的设计的反复更改。

2.基于系统框图的需求分析对比

当主设计方案不确定时,需要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多个设计平台,并对平台的特性参数、外围接口和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选出最优方案。Block Diagram对快速掌握设计平台的架构有很大的帮助。BCM7320 Block Diagram [4] 如图1-4所示,S5PV210 Block Diagram [5] 如图1-5所示。根据Block Diagram对主芯片的特性进行归类分析,确定最适合的设计方案。

图1-4 BCM7320 Block Diagram

图1-5 S5PV210 Block Diagram

某高清网络视频播放器需求分析报告如表1-3所示。根据不同设计平台的特性参数进行各个方面的对比,如处理性能、器件成本和外围接口等。根据需求,通过对比选定最终合适的设计平台。

表1-3 某高清网络视频播放器需求分析报告

表1-3中cost栏所给出的成本是指主芯片的成本;对于硬件系统的BOM成本,需要根据实现系统各部分功能的主芯片估算总成本,并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后计算准确、详细的硬件BOM成本。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规划了设计蓝图,明确了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前期的需求分析得越充分,产品工程样机的功能、性能越能贴近客户、市场的需求,后期产品的整改就越少,加速了产品上市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一个产品开发流程的关键节点与初始关键路径如表1-4所示。

表1-4 一个产品开发流程的关键节点与初始关键路径

产品研发的五个阶段是功能手板(WS,Working Sample)、工程样机(ES,Engineering Sample)、试产(PP,Pilot Production)、量产评审(PR,Production Release)和量产(MP,Mass Production)。

WS:利用第一版的PCBA和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结构件组装出来的产品,用来验证产品的功能性,一般由硬件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组装。

ES:利用第二版的PCBA和注塑结构件组装出来的产品,用来验证产品的详细指标和参数,一般由样品组组装完成。

PP:小批量生产,验证工艺可行性,解决所有RD问题,此阶段由生产线组装。

PR:当最后一次PP能够满足设计和生产要求时,我们把这次PP叫作PR。PR是一个标志,是进入MP的阶段性评审,需要由PGM、TE、生产人员和QA共同判定,在产品线最高技术主管确认达到量产条件时,才可以进入MP阶段。没有通过阶段性评审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进入下一个阶段。

MP:量产阶段。

从工作职责来说,RD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设计文件编制和物料样品确认;DQA负责研发测试与验证、产品的相关认证及研发过程稽核;NPI负责组织ES审查、ES样品制作和ES总结;PE负责PP审查、PP样品制作和PP总结;测试组负责生产测试和MSA分析等;样品组负责组装ES样品;Sourcing、PMC(Production and Material Control)和PUR(PURchasing Department)负责研发物料的采购、报价、新供方开发、量产物料采购及采购实施等相关事宜;QA负责MP后产品的验证;SQM负责供方品质管理;LC负责理化实验;ALT Lab负责声学实验和可靠性实验;QE负责计量设备管理;GPM(Green Partner Management)负责产品环保管理。

一个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是由多个工作性质的人员共同完成的。需求分析涉及的人员很多,不是哪一个特定人员的工作,而应该由研发总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硬件工程师、RF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光学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生产部工程师等协作完成。 UIca3Gev7a3zZGVarA6Qr2f24R4j/Kf6egDVRrF30AjLCTzwak8ttT/0aTAvvS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