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关于极简主义,你需要知道的。

▃包豪斯——14年时间铸造传奇

作为现代主义的滥觞,包豪斯学院的大名可谓人尽皆知,那栋标志性的建筑更是一度成为艺术设计爱好者们心中的圣地。可是你知道吗?包豪斯学院其实只存在了短短14年时间。那么,这14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包豪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包豪斯学院的LOGO

魏玛时期

1919年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魏玛创立了艺术和建筑学校包豪斯(Bauhaus)。包豪斯(Bauhaus)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建筑的房子”,但它并非是一个纯粹的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学院。格罗皮乌斯给它定义为“建立一个体系”,一个设计的体系。它的目标是融合艺术与工艺,以形成一种新的工业美学,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设计”。学员们在这里会学习非常全面的学科:冶金、木器、织造、美术,甚至还有戏剧和舞蹈。他们也设计出了很多至今仍随处可见的电器和家具。

包豪斯学院在魏玛维持了6年时间,1925年,由于政治原因,包豪斯被迫迁往德绍。

德绍时期

1926年,在柏林周边的小城德绍,一群奇怪的建筑物被建造起来。这些建筑看起来方方正正,外墙则铺满了玻璃墙。这就是迁居到德绍的包豪斯学院。德绍的新校区是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这种建筑有着灵活的构造和简洁的外形,表现出崭新的建筑空间观念。由于建筑的超前性,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设计理念,对此,格罗皮乌斯说:“不要对我的建筑不以为然,你要从空中才能看懂它”。就是在这个地方,学生们尝试打破艺术、工匠,以及工业之间的隔阂,“将艺术从贵族阶层的垄断中解放出来”。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了校长的职务,瑞士建筑师汉那士·梅耶(Hannes Meyer)成为新的校长,但由于梅耶的政治主张过于激进,影响到学院的发展。1930年,学院校长再次易手德国现代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上任后终止了学校内所有的政治运动,并积极推动建筑教育研究,使教学逐渐走上轨道。

1931年纳粹党(NSDAP)在德绍大选获胜,包豪斯在纳粹主义那里被认定为“非德国”的事物(包括共产主义的政治纪录、被冠上“犹太式”的现代主义建筑),而下令关闭学校。最终在1932年10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关闭了德绍包豪斯,并带领包豪斯的师生前往柏林。

德绍的包豪斯学院

柏林时期

1932年,包豪斯搬迁到了柏林的一处废弃的电话工厂内继续教学。而此时学院的经济已陷入困境,仅由包豪斯本身的设计专利费用和师生们的作品收入,以及魏玛政府的资助来维持教职工的薪资。1933年纳粹上台,包豪斯被德国文化部下令关闭,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多方奔走交涉仍无济于事,最终于同年8月10日被迫永久解散。

包豪斯建筑博物馆的局部图

虽然只存在了短短14年,但是包豪斯培养出了1 200多名学生。之后的学生大多流亡海外,其中第一任和最后一任领导人格罗皮乌斯和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去了美国。流亡到海外的师生们将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传播开来,使其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少即是多,奇怪的逻辑

怎样来定义极简主义设计理念?大家可能会想到“简单的”、“干净的”、“空白的”,等等。但前文所提到的那位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却用了一句看似矛盾的话来描述它—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什么逻辑?

打开网页,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关于这个词的解释:“少即是多,是针对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主张技术与艺术互相统一,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提倡精确、完美的艺术效果。”

“少即是多,也就是去除多余繁缛的装饰,强调功能性。”

“什么什么少了即是什么什么多了。”

……

看到这些,想必大家大致知道了“少即是多”的含义,又或者更加糊涂了。那么,还是让大师的作品来说话吧。

范斯沃斯住宅

没错,这是一栋房子。是建筑师为一位名叫范斯沃斯(Farnsworth)的女士设计的住宅。同前面的包豪斯学院大楼一样,这栋房子也使用了玻璃墙。只是玻璃墙面积更大,外形也更加简洁。此外房子的主体结构为白色钢构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构建,却又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正好诠释了“少即是多”的含义。

只是,这栋房子建成于1945年。这种造型在当时显得太前卫,很难被人接受,包括房间的主人范斯沃斯女士。后来,房子被出售,却一下子声名大噪,传为佳谈。

如今,“少即是多”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走出了设计界。瑞士艺术家彼得·菲施利(Peter Fischli)和大卫·魏斯(David Weiss)将“少即是多”融入到生活理念中,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工作”的理念,并将这10句话印在苏黎世一座办公大楼的外墙上。

1.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2.知道问题所在。

3.学会倾听。

4.学会提问。

5.区分好与坏。

6.接受变化。

7.承认错误。

8.言简意赅。

9.冷静。

10.微笑。

▃“少,却更好”与设计十诫

少,却更好?听起来是不是顺耳多了呢?没错,这不是在叫板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大师,这是另一位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提出的设计理念。迪特·拉姆斯,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曾为德国家电用品制造商百灵公司(Braun)的首席设计师。他的许多设计,诸如咖啡机、计算机、收音机、视听设备、家电产品与办公产品,都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永久收藏。他提出的“少,却更好(Less,but better)”是著名的极简设计理念,与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形成有趣的对比,而他的“设计十诫”在设计界影响深远,成为当代工业设计的典范。

迪特·拉姆斯设计的606万用置物柜系统,图片由维基百科Vitsoe提供。

迪特·拉姆斯为百灵公司设计的SK61唱机,图片由维基百科xavax提供。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的“设计十诫”。

▃从天而降的大黑方块——艺术家们如何诠释极简主义

油画《白底上的黑色方块》,图片出自维基百科。

没错,你现在看到的是一幅油画。这幅油画上什么也没有(请自行忽略画面上的裂纹,那是时间的杰作),它就是一个大黑方块。但是,它仍然是一幅油画。

在设计师们尝试以最简洁的设计来呈现产品最完整的功能时,艺术家们则开始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诠释“极简”的含义。

上面这幅画名叫《白底上的黑色方块》,是由俄罗斯画家卡济米尔·谢韦里诺维奇·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创作的,作者希望在这幅作品中使用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有限的颜色组合,从而体现出“由纯粹的艺术知觉而产生的崇高感。”而简单的外形与配色,传达出一种极简的艺术理念。

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是抽象的、几何的,艺术家通过正确的角度、几何形状和比例,使用最低限度的事件(incident)或组成 (compositional)来诠释或呈现,例如图中的雕塑作品。这是美国雕塑家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的《免费骑乘》(Free Ride),整件作品呈黑色,由三个立方体组成。作品使用单一材质,通过巧妙的构造实现了微妙的平衡,却又显得作品本身完全客观化、不具表现性、不指涉任何事物。

那么,这件雕塑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托尼·史密斯的《免费骑乘》雕塑,图片出自维基百科。

▃一把与众不同的椅子

椅子通常是给人坐的,对于椅子,人们最主要的需求就是舒适,当然还要结实、耐用。而作为家具的一部分,椅子的材质往往以木材为主,这样容易搭配整个室内空间的风格,同时也能从视觉上给人带来舒适感。

然而,设计师们总是想要冲破陈规,做出与众不同的设计。于是,瓦西里椅(Wassily Chair)诞生了。

布劳耶的瓦西里椅,图片出自维基百科。

这是一把与众不同的椅子,它的主要材质是不锈钢管和帆布(现在一般使用皮革)。帆布或皮革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而金属钢管体现出一种现代感。这把椅子由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设计,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现代抽象派艺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而取名为“瓦西里椅”。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布劳耶希望可以充分利用到金属的可塑性和经济性。而这把椅子不仅造型简洁、美观,方便使用,还可以批量生产,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从此也开启了钢管家具的设计潮流。

由ZO_loft architecture&design设计的以钢管为主要架构的QWERTY沙发。

关于金属家具,布劳耶是这样看的:“金属家具是现代居室的一部分,它是无风格的,因为它除了用途和必要的结构外,并不期望表达任何特定的风格。所有类型的家具都由同样标准化的基本部分构成,这些部分随时都可以分开或转换。”

最后别忘了,瓦西里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布劳耶的自行车把手。

▃无处不在的极简主义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开始环顾四周,寻找身边的极简风格产品了。是的,它们随处可见:Apple每出一款手机或计算机都会被争相追捧或模仿,如果你身边正好也有一台iPhone,那么你可以发现无论是外形、界面还是配色,每一处设计都给人以简单、干净的感觉。如果你身边的手机不是Apple的,而是小米,或者其他品牌的,那么你同样也会发现其一如既往的极简设计风格。再环视一下四周,你的椅子、桌子、茶几、沙发,甚至商品的包装,你会发现,周围多数产品的设计风格也是简约至上的,很难找到装饰的元素。而以MUJI、IKEA等设计主导的家具杂货店早已成为极简设计风格的天下,可见,到了今天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共识。

由Kim HyunJoo设计的Landing极简风格的灯具。

极简主义的风靡其实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理念也是分不开的,它所追求的功能至上原则,主张使用最少的资源来发挥最大的功用,简化生产流程,这在无形之中也切合了我们高效率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并不代表去审美化。相反,设计师们在不断做减法的同时,为作品注入了更多的理性原则,例如精确计算的弧度、统一的色调或者规则的排列顺序,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更为精致的美感。可以说,极简主义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风格。

MUJI店铺,图片由大黑大悟提供。


[1] 参考资料:《极简主义在设计上的形式表征与发展趋向》,林铭煌,《设计学报》第17卷第1期。 dZLyklaca5NKGZifujJKRttvis/cx6xhEHel3suCHNVWxImRuFlN88E1qe7xo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