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Jacobi积分与解的存在性

3.2.1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Jacobi积分

式(3.20)与式(3.8)的主要差别是Ω=Ω(x,y,z)不显含t,于是由式(3.20)立即可得

由此给出一积分

此即会合坐标系中的Jacobi积分,这是到目前为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中找到的唯一的一个积分。

尽管质心惯性坐标系中,因U显含t,不能由上述途径直接给出相应的积分,但同是一个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当然应同样存在一积分,仅是给出的途径不同而已,通过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即可给出质心旋转坐标系中的Jacobi积分在质心惯性坐标系中的相应形式。需要转换的三个量为

但z=Z,因此有

最后由式(3.14)给出

于是有

将上述关系代入Jacobi积分式(3.34),即得该积分在质心惯性坐标系中的表达形式,即

如果Ω采用式(3.21),则式(3.48)右端的μ(1-μ)将不出现,读者引用时请注意Ω采用的形式。

3.2.2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解的存在性

尽管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到目前为止只找到唯一的一个Jacobi积分,但并不表明解的存在性有问题。关于微分方程式(3.20)解的存在性虽然是一个理论问题,但还是有必要对其有所了解,为此,下面对此问题做一结论性的简介,有关该问题的全面论述,请见本章参考文献[2]的第3章(Chapter 3)。

要讨论解的存在性问题,首先要分析相应的运动方程。从前面给出的基本方程式(3.20)~式(3.22)可看出,r 1 =0和r 2 =0是两个奇点,这两个奇点正是小天体分别与两个大天体之一发生碰撞的情况,即碰撞奇点。由于限制性三体问题(无论是圆型或椭圆型)中,两个大天体的相对运动是完全确定的圆锥曲线,故在此系统中只可能发生二体碰撞。但必须指出,这里谈的碰撞只是数学上的一种提法,它是两个不占空间的质点之间的碰撞,而不是两个实体发生的物理碰撞。

既然有奇点存在,而且是通过二体碰撞来体现,那么有关该奇点的性质及能否消除是首先考虑的,而在能消除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碰撞发生时的运动状态,碰撞前和碰撞后解的表达,这就是参考文献[2]第3章中论述解的存在性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消除二体碰撞奇点的核心技术是正规化(Regularization)变换,该变换包含自变量变换和相应的函数变化,前者是运动微分方程的正规化(消除上述基本方程的两个碰撞奇点),而后者是消除解的奇点,使得碰撞发生时速度有限。因此,两个变换是有一定联系的,即自变量的选择与运动量(状态量)有联系。最终的结论是,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解在(-∞,∞)的时间域内是存在的。

关于证明过程中引用的正规化变换,除参考文献[2]外,还可参见 Stiefel 和Scheifele写的一本较全面阐述该问题的专著 [3] 。其中t→τ的自变量变换为

有改变时间尺度的含义,如消除一个碰撞奇点的简单变换,即

就可引用到大偏心率卫星轨道外推的数值计算中,形成自动变步长技术,详见本章参考文献[1]的第11章中的有关内容。

3.2.3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简化与Hill问题

对于地—月—日三体系统,考虑月球的运动,月球是否作为小天体并不重要。在建立月球运动理论时,从构造摄动分析解的角度来看,太阳的引力摄动太大,不宜直接采用受摄二体问题模型,于是采用了一种“中间轨道”作为月球运动轨道的第一近似,其基本假定(或简化)及相关处理有如下三点。

(1)假设地球绕太阳做圆运动及相应坐标系的处理。首先采用质心(地球与太阳二体系统的质心C)旋转坐标系C-xyz,即会合坐标系(见图 3.1),旋转角速度即地球绕日圆运动角速度n=const.,从P 2 (地球)到P 1 (太阳)的连线方向即x轴正向(与本著作的取向相反,这是过去天文学家们的习惯 [2] ,但它并不影响对问题的阐明),地球轨道平面即xy坐标面,此坐标系即为绕z轴的旋转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中,地球和太阳保持在x轴的固定位置上,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会合坐标系。采用上述无量纲化处理,基本方程即式(3.20),只是两主天体P 1 和 P 2 在会合坐标系中的x坐标分量变了一个符号,现为μ和-(1-μ)。

为建立月球运动的“中间轨道”,将上述会合坐标系的原点平移至地球质心,在此坐标系中记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矢量为 (注意,这里的(X,Y,Z)不同于第3.2节的矢量,它仍是会合坐标系中的矢量,只是原点由质心平移到第二个主天体上),有

太阳(P 1 )的位置矢量记作 ,有

相应的运动方程式(3.20)变为

其中 。式(3.41)并无实质性变化,只是改为从地球上去看月球的运动,仍旧无法构造参考解。为此,下面又做了第二个简化假定。

(2)“略去”太阳视差。式(3.41)的复杂性源于右函数U′,进一步的简化假设即考虑到(R/R 21 )≪1,在式(3.41)右端展开的相应项中略去(R/R 21 )项,此项即太阳视差项。这就是建立月球运动中间轨道理论中的第二个基本假设,于是运动方程式(3.41)进一步简化为

(3)进一步假设月球在地球绕日轨道平面(黄道面)上运动,即略去月球轨道倾角,运动方程式(3.43)中删去Z分量。

上述经过三个简化后的平面问题,即Hill问题。该问题存在周期解(这涉及定常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相应的构造方法,下一章第 4.6 节将有相关论述),Hill即以这种周期解作为月球运动的中间轨道,接着Brown做了改进,并完善了这一理论 [4,5] ,成为后来编历工作正式采用的月球运动理论,故又称为Hill-Brown理论。但是,如果单纯地为了简单,在此基础上去研究深空探测中的相关问题,那不仅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会丢失或歪曲一些重要结论。就共线平动点的个数和准确位置而言,即将失真。卫星编队飞行问题的基本方程,也不应从上述所谓的Hill方程中令μ=0获得,而应从严格的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相应方程中令μ=0退化而获得,其形式与不涉及动力学联系的C-W方程 [6] 相同,但获取过程和结果的动力学意义清楚,这将在后面第5章的5.5节中阐述。 6SWl8IvSz7JVJpyy24ExtC5Sg0ZNeZjCB1mk4XWpa98MTQeoyn67LlhHJxJDkuP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