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充满了有趣的现象:一名对电子一窍不通的殡葬工发明了第一部电话交换机;一名物理学家发明了网络中最绚烂多彩的Web网页;大名鼎鼎的Linux操作系统实际上出自一名在校生之手;世界上从事加密和解密设计的人大多不是电脑专家,而是数学家;我国最早的中文操作系统CCDOS,其最核心的内存驻留、中断截获技术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当时的病毒设计方法;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中学生入侵略美国安全网络的事件。诸如此类,大概跟一个懂管理的文盲能领导一个由大量懂技术的博士、硕士组成的大集团是一个道理。

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指无论是“道”,还是“名”,一旦说出来了,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和“名”,因为“道”和“名”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在信息安全领域,一直存在着“攻”和“防”的两个对立面,双方技术的更新,也都在螺旋式上升,没有永远的胜方,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战术。在应对信息泄露的问题时,国家可以设置法律,社会可以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我们可以处处设防,时时小心,但遗憾的是,随着新的防范技术的出现,还会有新的信息泄露途径出现,我们的个人信息仍然屡屡被人利用。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道德、法制、技术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但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这些防范方法,进而举一反三,总可以让信息泄露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回顾本书内容的搜集、整理过程,我有这样的感慨:我们如果对书中所讲全部照做,那么会不会变得冷漠无情,时时提防,处处小心,虽不至于“杞人忧天”,但也常常“智子疑邻”。

这很显然不是编写本书的目的,相反,我们所推崇的是做事有理有节,进退有度。既不为不当利益而做违法的事,也不因自己无所作为而被他人所利用。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亲情总是我做任何事的无穷动力。感谢编辑张国霞,敏锐而准确地发觉“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社会道德底限一降再降的矛盾”所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中的各种问题。同时,我在本书内容材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除了参考专业书籍,也引用了部分网上新闻、评论,考虑到内容较为零碎,且多数联系不到原作者,因此在此一并致谢。

纵览全书,我们围绕个人信息安全,详细介绍了预防、应对、善后等方面。希望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介绍,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加大家的安全意识,减少信息泄露所导致的损失。当然,限于笔者能力有限,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指正。

W5uYSsoBtlGHynNXtl98ZFLW7ZTRofbiJnmOB0z8bDj9/wHPbYbLmRy0m0RfY/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