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互联网和电商的关系

1.1.1 互联网比电子商务更大

互联网是指将计算机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性的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简称电商)指的是基于电子化的商务活动,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即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当下,无论吃饭、逛街,“24小时全Wi-Fi覆盖”、“免费无线上网”等字眼随处可见,这些都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互联网覆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互联网无处不在

1994年4月20日,中科院一条64K国际专线连接国际互联网,自此我国互联网开启了改变历史、改变世界的时刻。互联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模式,它兼具公平性和开放性,只要你接入互联网,就相当于接入了整个世界,就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此外,通过将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联系起来,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共同工作、共同娱乐。互联网除了自身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外,更是成为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互联网+”也应运而生。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专门强调,“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政府对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

电子商务是从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互联网的新鲜血液。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的一种重要应用,互联网比电子商务的范畴更大。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关系图

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互联网与实体融合的进程中,电子商务正在从前端营销和零售逐步渗入实体产业供应链环节,并形成了包含消费者、零售商、渠道商和服务商等在内的日益复杂的商业生态体系。

1.1.2 电子商务比互联网更火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迅猛,成为一个热词,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下面笔者给大家解答几个常见的问题。

问:在中国,“电子商务”一词为何比“互联网+”更热?

答:(1)模式最直接。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中最直接的商业模式。天下只有一个游戏是玩不腻的,那就是赚钱。商业社会就是这样,商业是互联网中最高级的应用 。一般来说,互联网有三个盈利模式:一是电子商务;二是广告;三是游戏。其中,电子商务投入成本较小且比较灵活,其商业模式最直接。

(2)发展速度快。 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4)》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增速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3.86倍。相较于美国把网络交易作为传统零售业的补充,我国的网络交易正在成为零售业的主流。在全球前100名零售商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在内的8家中国企业入围,销售额占前100名总销售额的39.3%。仅从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天猫“双11”的交易额走势图来看,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绝对不可小觑。

天猫“双11”连续7年交易额增长走势图

电子商务从发展之初到现如今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形式,可谓缤彩纷呈。从综合类的大百货商店,如淘宝、京东,到现在垂直电商的不断涌现,如聚美优品、唯品会、凡客等,特卖方式已经成为国内三大主流电商业态之一。电子商务在产品精细化、服务专业化及营销社会化等方面,在各自的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无疑助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中央到地方的共同关注。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商务是一个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广泛认同的行业。在中央层面,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制度;在地方政府层面,众多县域政府大力响应中央号召,在县域层面大力推行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电商园区、电商服务中心等,并形成了众多富有特色的县域电商模式,如遂昌模式、通榆模式等。不同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行业,电商行业触及老百姓的需求,便民支付、快捷物流等服务使得电子商务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比如,老百姓通过淘宝购物、支付宝支付等方式,对电子商务有了切切实实的体会,尤其是“双11”这样的全民购物狂欢节,更使得电子商务走入了千家万户。

问:为什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比其他发达国家更迅猛?

答:(1)网络人口多。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研究表明,2003—2014年11年间,中国网民数量增长了8倍 。截至2015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人口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网民规模高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2014年11年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裘博士有话说001

人最重要!

“人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发展电商需要人、年轻人,尤其是向上的年轻人!”

“人口空心化、人才外流的县域要发展好电商很难!”

(2)商业基础薄弱。 马云说过:“中国商业基础的薄弱,给了阿里巴巴一个全球独特的机遇——打造中国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不是电商基础设施)。”相较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实体服务业普遍存在服务基础弱、服务能力差等问题,而线上交易的重要特点是交易的便捷性及对客户服务的重视,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促使电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1.3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同步进化

电子商务自诞生之日起,就依托互联网而存在,因此它的发展也一直与互联网同步进化。

互联网的演变:从Web 1.0到Web 3.0。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经历萌芽期、规模化的阶段,正在向自我持续性创新和发展的阶段演化,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Web 1.0到Web 3.0的三个阶段。

Web 1.0时代 :门户时代,中心主义,网民被动接受。

Web 2.0时代 :社交媒体兴起,去中心化,双(多)向互动。

Web 3.0时代 :移动终端兴起,参与式、创造式互动。

可以看到,互联网的演变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从单向传播到双(多)向互动再到参与式互动的过程。

裘博士有话说002

Web 1.0到Web 3.0!

“Web 1.0类似于读报纸,Web 2.0类似于开会,Web 3.0则类似于私人订制!”

电商的演变:从电商1.0到电商4.0。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工具、渠道、基础设施到经济体的演进,这不是简单的新旧交替的过程,而是不断进化、扩展和丰富生态演变进化的过程。

电子商务演进过程

电商1.0时代:工具时代。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主要把电子商务作为优化业务活动或商业流程的工具,如信息收集、信息发布及电子邮件沟通等。工具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

电商2.0时代:渠道时代。随着网络购物者和网上交易额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当作与线下销售渠道相对应的新的销售渠道。具体体现为传统线下商店开设线上商店、传统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等。渠道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与传统线下渠道相对应的新的销售渠道。

电商3.0阶段:融合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从渠道环节的融合,逐渐深入创意产生、研发设计、广告营销、交易发起、服务或商品递送到售后服务的整条价值链。融合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电商融入各个产业,成为基础设施

电商4.0阶段:共生时代。随着人类全面网络社会的实现,电子商务也成为未来社会所有场景的标配。在这个阶段,电子商务不再是一种产业或行业,它已经与整个互联网完全融合。共生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电子商务不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网络要素共生共存。

裘博士有话说003

电商1.0到4.0!

“电商1.0时代人们把电商当工具,电商2.0时代人们把电商当渠道,电商3.0时代电商成为标配,电商4.0时代电商将不再独立存在。”

从阿里巴巴的演变看电商的发展

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追踪阿里巴巴的发展和业务拓展的轨迹,也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发展的轨迹。

阿里巴巴的角色转变

自建立之初,马云给阿里巴巴确定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阿里巴巴的业务发展历程来看,阿里巴巴经历了从工具、渠道到基础设施的阶段,目前已经打造出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进入电商3.0阶段。

阿里巴巴成长的台阶

阿里巴巴的成长始于B2B。在电商1.0时代,阿里巴巴在B2B这一业务上,就是将大量的企业信息发布在阿里巴巴的网站上,让买家进行采购。这时的B2B模式更多地停留在信息交换的功能上,B2B只是充当一种工具,技术层面相对简单。

B2B之后是淘宝网和天猫。在电商2.0时代,淘宝网成为阿里巴巴B2B业务之后的接力者,成为阿里巴巴业务的核心。从淘宝网中又衍生出B2C业务天猫(原名:淘宝商城)。这个时代的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线上销售平台。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alibaba.com、1688.com、淘宝、天猫、聚划算、支付宝、菜鸟物流、蚂蚁金服、淘宝口碑、去啊、阿里健康、阿里影业、村淘……旗下的业务已经从单一的批发贸易拓展到覆盖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旅游医疗等各个领域,开始涉足农村电商、在线产业带、物流系统等。

在很多人眼里,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商领域的“巨无霸”。其实,是阿里巴巴带领电子商务进入电商3.0时代,即融合时代。电商3.0时代已经悄然而至,阿里巴巴将继续引领电子商务创新,并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地与传统产业和场景融合创新,最终走向电商4.0时代——共生时代。

电商3.0时代阿里巴巴的电商演绎

笔者在不同场合一直提醒电商从业者,一定要好好研究阿里巴巴的发展历史,以把握电商的发展趋势。

裘博士有话说004

研究阿里巴巴,洞察电商发展趋势!

“阿里巴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电商发展史;研究好阿里巴巴,就能洞察电商发展趋势!”

在从电商1.0时代到电商3.0时代的进化中,电子商务的主流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我们还是以阿里巴巴为例分析其经营模式的转变过程。

电商经营模式的演变

电商1.0时代:纯电商经营模式。

电商1.0时代,电商公司的主流经营模式可用“单纯”来表示。

阿里巴巴无论是经营alibaba.com和1688.com,还是衍生出C端业务(淘宝或天猫),其经营的业务主要是单纯的交易平台的事。

电商2.0时代:电商生态经营模式。

电商2.0时代,电商公司的主流经营模式可用“生态”来表示。

在电商2.0时代,阿里巴巴电商交易平台逐渐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支撑服务体系,尤其是金融支付(支付宝、余额宝、保险等)和仓储物流(菜鸟网络)等环节,为电商核心交易环节提供生态保障。

电商3.0时代:跨界生态经营模式。

电商3.0时代,电商公司的主流经营模式虽然还是生态经营,但关键词变了,那就是:跨界生态。

跨界生态经营的重点是电商公司已经跳出传统电商的范围来经营电商,这也是笔者一直向政府领导传达的一个观点:县域电商,一定要跳出电商看电商、跳出县域看县域!

裘博士有话说005

县域电商要跳出传统电商做电商!

“县域电商要做得好,必须要在产业联动上下功夫,要在互联网层面上打通县域的吃住行、游购娱!”

在电商3.0时代,阿里巴巴通过业务裂变或投资,已经涉足视频、影视娱乐、大健康、体育、机器人智能等各个领域。这些领域看似与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却与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唇齿相依”,这个阶段的生态与2.0阶段的生态的区别就是生态跨界。除了阿里巴巴,一些体量虽小但用心经营跨界生态的互联网公司也已经快速地生长起来,比如小米、乐视等公司,也包括近年来在移动游戏领域迅速崛起的“米趣”。

裘博士有话说006

小公司也有生态,也要经营生态!

“电商公司要经营好自己的生态,从产业链生态到跨界生态,打造生态的竞争优势。”

“生态不是大公司的专利,小公司也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 LpwIplwxSn64cNkpoH3h0SVGCIhldU8hFDhWyc1E8Ut7Zpch1LmbTYIlHHD22o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