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2
感知新经济,做互联网+的先行者

张佐 阿里巴巴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2008年,阿里巴巴集团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了“阿里巴巴商学院”,马云董事长明确要求阿里巴巴商学院要改变传统的学历式教育为创业式教育,兴办一所以互联网商务见长的创业者学院。记得当时典礼上的嘉宾们窃窃私语,或一知半解,或一头雾水,不敢苟同者大有人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回想起来,不得不钦佩马云董事长的远见卓识。

然而,高校要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谈何容易,不说别的,具有“创业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品格”的老师到哪里去找?寄希望于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师显然不切实际。我们顶住各种压力,紧紧抓住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机遇,开始了艰难的“教师转身行动”,从理念上更新,从制度上引导,从评价上肯定,鼓励老师眼睛向下,盯住产业前沿,逐渐走出一批有相当学术素养、看得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学术问题并加以探索的教授和博士。教师的华丽转身,为学院的课堂注入了活力,使科研与服务社会充满了动力,有力地支撑了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条“融入阿里巴巴优秀创业文化,企业全程参与、创业创新教育全程贯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子就这样走了出来,创业文化和责任文化开始成为学院的“基因”。近年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获得了包括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4项金奖在内的国家级竞赛奖项18项,目前在校生创业项目年营收已近亿元,涌现出钱思聪、包克诚、金超、董光亮等一批互联网创业典型和创业团队,毕业生开始受到企业追捧。

裘涵博士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代表。裘涵擅长网络营销与技术社会学研究,三年前他敏锐地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县域与农村电子商务,走访、调研、服务,冲在县域电商的最前线,把业余时间花在了大江南北的农村,担任了近20个县的电商顾问,并带领团队为数十个县域研制设计电子商务产业规划、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划、电子商务进农村方案。他发起并领导的阿里巴巴商学院E次方电商基地,通过“E次方沙龙”、“E次方专访”、“E次方公益”、“E次方案例中心”等活动,引导了一大批学生。其中,“E次方公益”与农村淘宝、淘宝大学合作,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的“互联网+乡村公益教育计划”,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互联网+县域:县域电商那些事儿》这本著作正是裘涵博士这些年在全国各地从事县域电商调研、服务过程中所见、所思的总结,案例鲜活丰富、内容深入浅出、写法颇接地气,对发展农村电商颇具参考价值,适合各界相关人士阅读。值得指出的是,善于反思与理论凝练的裘博士,没有止步于现象的归纳,在本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县域电商规划与定位的分析框架,即“TDC三力模式”,以及“谋育联动”的“活力鲶鱼”理论,对各地县域开展电子商务差异化发展、培育县域电商会有积极的启示。观点可以见仁见智,但裘涵博士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一定是我们这一代教师都应具备的素养。

电子商务的成功实践带来了崭新的互联网+时代,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新经济所蕴含的新的内容、新的方式、新的规律、新的组织、新的治理才是马云董事长所说的创业者学院的内涵。从这个角度而言,《互联网+县域:县域电商那些事儿》这本著作体现了阿里巴巴商学院的努力方向。


2016年7月 /WlvSmZT1L0yEtrExelBdEX3rsRuIbO+H0VFTBKvJL1DN3KfbPUYMduCoRiGYb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