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所以能够与古旧乡村发生碰撞,首先得益于我国近几年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涵盖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所有基础设施,具体包括: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及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等。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国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自然村数量超过71万个。2006年年底,这些村落中的95.5%通了公路、98.7%通了电、97.6%通了电话、81.1%的乡镇有邮电所,并且还有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2017年年底,一些比较偏远的省区,如贵州,都将实现农村地区较大规模的光纤入户。互联网创新在乡村地区的生根发芽首先是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作为土壤的。而且,各种互联网应用的滋养也成为类似“淘宝村”这样的互联网创新在乡村发芽成长的重要因素。
2000年以后,互联网的应用开始由信息呈现转向信息交互,互联网2.0技术的出现使点对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成为可能。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等一批互联网交易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当时已在美国大获成功的ebay也来到中国,然而面向尚未建立交易规则的非成熟市场,ebay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很好的发展。相反,熟知国人经商与交易习惯的淘宝网凭借免费开店一招逐渐发展壮大。低门槛的进入要求使淘宝网成为数以亿计的“小人物”们寻求商机最合适的平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最卓有成效、扩散迅速的乡村互联网创新是“网店”村,更确切地说是“淘宝村”。
根据阿里研究院及相关研究统计,国内最早出现以网络开店在村一级形成规模的是在2009年,这三个村庄分别是: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杨二庄镇东高庄村、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然而,直到2013年8月,阿里研究院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一次发布有关“淘宝村”的研究,并宣布发现14个“淘宝村”。2013年年底,在第一份淘宝村研究报告中以标准化定义的方式提出了“淘宝村”这个概念。“淘宝村”是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淘宝村的认定标准有: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已发现认定的淘宝村数量从2009年的3个增加到20个(参见下图)。
2014年是农村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家农业部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国家商务部推出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造访了位于浙江义乌市的青岩刘村,这大大鼓舞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扩散。“淘宝村”的数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有了10倍以上的增长,达到212个。在这212个“淘宝村”中有不少都是在原来2013年认定的淘宝村基础上所发生的同区域内的扩散,呈现出“淘宝村”规模化和线上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因而,在“淘宝村”基础上,阿里研究院提出了更高层级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淘宝镇,特别指那些拥有超过3个及以上淘宝村的镇、乡或是街道。第一批被认定的“淘宝镇”在全国一共有19个。2015年,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在全国的蓬勃发展,“淘宝村/镇”这样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形式在数量上又上新台阶,双双实现了约270%的增长,同时在中西部多个省区实现了零的突破。
短短两三年时间,淘宝村的数量、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早期一些淘宝村的跟踪走访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些淘宝村/镇除了量级的提升以外更内在的变化,诸如生态构成的变化、产业的发展及升级等。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一个初衷,期待透过以“淘宝村/镇”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现象,解读这种由互联网带来的促使乡村地区生机勃勃地跟着时代发展的生态,帮助正在投身于农村电子商务的人们看清这种生态、特性及发展规律。另外,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目前来讲可以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现象。这一方面植根于我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乡村“熟人”社会文化,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在21世纪以来在我国的长足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才催生了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这种通过信息技术赋能(empower)弱势群体改善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改良当地社会结构、消除社会问题的现象,其发展过程、特性、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复制和学习,共同造福人类社会。因此,也期望本书的内容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将在中国植根于乡土的互联网创新生态在更大范围内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