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二维码功能及用途

在传统领域,二维码主要用于物品识别领域,如物品信息管理、商品防窜货等。另外,二维码还被用在证件领域,起到人的信息鉴权作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出现了电子凭证和扫码互动应用。伴随着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的发展,又出现了二维码支付、二维码返现等应用或营销模式。时代在变,新应用、新模式不断出现,而二维码的应用也总能推陈出新,和新应用模式相辅相成,这也是二维码的魅力所在。

从主要应用范围来分,二维码应用可分为企业级应用和个人级应用。企业级应用主要有商品管理、证件管理、防伪溯源和防窜货等,个人级应用主要有扫码互动、电子凭证、防伪和名片应用等。当然,有的应用也没有完全的界限,比如,企业搞的扫码抽奖营销应用,这种应用更偏向于个人级应用,但应用本身是由企业主导。还有的应用,如防伪溯源,既为企业所用,也为个人所用。

从技术角度来分,二维码可以分为主读扫码和被读凭证应用,前文中也做过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二维码还分为离线应用和在线应用。离线应用即信息全部存储在二维码里,只需读取二维码便可知道里面的信息。相反与之对应的在线应用就是在扫完二维码之后需要联网调用二维码后面对应的信息或应用。当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单纯的离线应用已经不多,因为其能承担的应用毕竟有限,更多的应用需要调用二维码对应的云端应用。

以上这些只是根据应用特点做了分类,以便了解具体的细微差别,实际应用中不必拘泥。

1.6.1 二维码物品管理、防窜货

二维码最早也是应用在物品管理上,其作用和条形码一样,用于标示物品,如商品、邮件包裹等。QR 码最初也是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管理上。随着营销渠道化的发展,出现了渠道专卖的问题,即这批货只能由这个渠道在特定地区来卖。如果货品不在该渠道对应地区销售,就是商品窜货,二维码也被用在商品防窜货上。有时除了基本包装盒上印有二维码外,含有若干个基本包装盒的包装箱上也印有二维码,即分为箱码和盒码,它们或部分,或整体一起参与防窜货的功能。

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等配件上一般都会有二维码。如图1-6-1所示,NOKIA 手机及原装电池上都印有二维码,而且是DM码,这些二维码起的就是商品管理的功能。

图1-6-1 电子产品上的二维码

1.6.2 二维码的防伪溯源

巨额利益的诱惑让不法商家不惜铤而走险制造假货,而制售假货严重干扰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个人当然希望自己买到的是正品,销售商也希望自己销售出去的是正品,于是有了防伪的需求。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商品是否是正品,进一步还可以看到商品的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产品基本信息及溯源信息。产品基本信息可以算溯源信息的一部分,更多的溯源信息包括商品生成及流通过程中的更多情况记录,比如一头牛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吃了哪里的草长大的,生长过程是否生过病、用过药等。

因为商品不论是在流通环节,还是到销售者手中,都有防伪方面的需求,所以通过二维码来防伪既算是一种企业级应用,也算是一种个人级应用,而且企业和个人的关注点还不太一样。

再来讨论一下二维码能不能防伪的问题:二维码到底能不能防伪?

先来说说假冒伪劣中的“劣”,如果劣质商品用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仿冒其他品牌的话,那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还不能说它是假的,不在防伪的目标之列,就算有防伪也会显示其是正品,只是质量差了。

所以一般防伪针对的是“假冒伪”商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货。假货使用和被仿品牌完全相同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使用一模一样的 LOGO(商标图形)和设计元素,却没有正品的品质。没有正品品质也就罢了,有的还造成消费者身体伤害甚至失去生命,所以假冒伪劣十分可恶,可谓人人喊打。而现在随着高仿品 A货的出现,可以说假货的品质越来越高,甚至接近于正品,要鉴别真伪需要非常专业的能力,防伪需求可谓十分强烈。

除了完全假冒的,还有很多模仿名牌的,比如模仿“特仑苏”叫“特仓苏”,模仿“脉动”叫“脉劫”等,设计和 LOGO做得极其相似,但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不同,对比前面的完全假冒,这一类傍名牌算是相对“有些良心”的,至少还是能够鉴别的。这一类的还有鉴别难度更大的,比如中文名也叫“樱花”,英文名叫“SAKVRA”而不是“SAKURA”,还有的叫“老板的美好生活”并故意把“老板”和“的美好生活”分开。还有一些公司会在境外注册和品牌公司类似的公司名称,产品品牌中英文名称也完全相同,但一般LOGO样子会不同,这一类产品以酒水饮料居多,鉴别难度也很大。笔者把这一类归纳为“傍名牌”,或者叫“品牌高仿”,虽然鉴别难度有高有低,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明显的不同。这一类产品也是有其相应的生产厂家,是否违法还要看具体情况,要看模仿程度,是不是能看出区别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打击的难度也较大。对于这一类产品除了主管部门、被仿冒商家及消费者群策群力一起参与打击以外,也需要消费者提高鉴别能力。

假冒伪劣的各种情况都分析差不多了,问题来了,怎么防伪?先来谈谈常用的防伪方式。常用的防伪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靠材质防伪,一类是靠验证防伪。材质防伪指商品或商品包装上有特殊的材料或技术构成的标记,包括数字水印、激光全息防伪、生物防伪等技术,比如说钞票的防伪,比如产品上加上镭射标志等。验证防伪就是我们常见的刮涂层,获得一串字符串,然后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将该字符串提交给验证平台进行验证。材质防伪主要靠肉眼或触感等简单识别,而验证识别需要和云平台(系统数据库)连接进行识别,前者简便快捷可作为一般参考,后者准确明了但使用相对复杂。为提升防伪效果,商家在做商品防伪时往往是多种防伪方式一起使用。

其实,二维码也相当于一串字符或一个网址,也需要扫码联网查看结果,因此,二维码防伪也属于验证防伪。发短信验证的方式,需要手工输入一长串防伪字符串,然后发送到指定端口,打电话验证的方式则更复杂,很容易输错字符,而二维码防伪只需扫码即可看到结果,比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方式方便得多。因为二维码防伪时链接到网络上查看结果,因此,其还有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和想象空间,除了可以查询商品真伪外,还可以查看更多的商品信息,甚至还可以链接到商家购物网站为购物引流。因为二维码防伪中的二维码也是独一无二的(后面的“3.3.3二维码返现,结合裂变传播”和“一物一码,左手防伪右手抽奖”等章节会介绍到的“一物一码”概念),每个码和每个码都不一样,除了做防伪查询、购物引流,还可以和其他营销活动绑定起来做,比如获取积分,或者参与抽奖或返现等。当然,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功能的主次,要能聚焦有针对性,不要同时有太多的功能。

查询方式我们一再强调是和系统平台对接查询的,如果系统平台能代表官方,那查询的结果是可信的。反之,假货公司也能开发一套二维码防伪系统,在假货公司的平台也能查询出产品是正品。所以,二维码防伪的核心不是二维码能不能防伪,而是系统平台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是官方或能受官方认可代表官方。比如,银行不仅知道我们的个人信息,还知道我们的资金和使用信息,可我们为什么还把钱存在银行呢?除了使用的方便性外,我们对这个平台的信任也很重要,这是一个可信的平台,我们才能够把钱放在那里。所以,如果说这个平台可信,我们从这个平台查询出来的结果也是可信的。另外,即便在可信平台查询时,在查询二维码的时候,也要注意是不是首次被查询,只有显示是首次被查询才能说明产品为正品,说明以前没被查询过,这是为了防止正品商家的防伪码被假货商家二次利用。二维码防伪时,二维码需要覆盖涂层以隐藏二维码,覆盖可以选择全部覆盖或局部覆盖,如果局部覆盖,则需要露出的二维码部分不能被扫出。

利用平台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各类诈骗的主要方式,以常见的短信诈骗为例。如图1-6-2所示,数家银行发来短信称要验证或积分换现金等,让你进入短信网址去办理。这一类诈骗算是很“高明”的,他们利用伪基站等方式模拟和真实银行一样的发送端口,图1-6-2中发送端口已被转换成某某银行,确实是某某银行的发送端口(实际是模仿银行端口,并非银行发送),加上其内容突出重要性或以利益诱惑,应该说极具迷惑性,用户很容易以为真是银行提示而上当受骗。但大家仔细看短信中的网址,就可以看出这些网址都不是官方网址,即不是官方的平台,这样就可以确认是骗子了。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搜索确认银行的官方网址,或通过拨打官方服务热线来确认官方网址及活动真实性。

图1-6-2 诈骗短信

但是,二维码等验证方式只能确认该产品确实是该商家提供的,如果该商家的商品本身出问题,就不是二维码能决定的了。当然除了二维码,其他的防伪方式也是如此,也即防伪只能确认产品是不是正品商家生产的,但不代表产品就没有质量问题。比如,当年三鹿奶粉里有三聚氰胺,奶粉确实是三鹿产的,而且还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认证,可最终还是出了问题,这就需要在产品的质量把关和质量监督上做更多工作。当然,这个也算是少数情况,此外,如果是商家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商家也需要根据三包政策及相关产品政策进行处理,比如退货、换货或做赔偿等。

1.6.3 扫码类应用

这一类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类二维码应用,简单说就是拿手机扫码,进而完成各类互动应用。比如,扫码加好友、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扫码参与抽奖活动、扫码抢红包、扫码获得优惠券等,这也是企业最为常用的二维码营销方式。

扫码类应用中有一类比较独特的应用,就是二维码名片,可以通过扫码直接把包括手机号在内的对方联系方式加到自己的手机通讯录中,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个人联系信息交换方式。图1-6-3是笔者个人的名片二维码,有笔者常用的联系方式。

图1-6-3 第五才子个人名片二维码

1.6.4 二维码凭证

二维码凭证也是常用的二维码应用,其核心就是以二维码作为某人享有某项权利的证明。比如,在网上买了商家一个服务,但服务要到商家门店享用,那当你到商家门店的时候,怎么证明你购买了这个服务呢?这时你只要出示手机里的二维码,经过商家验证通过后,就可以享用服务了。优点是流程简单,消费者使用习惯易培养,不需要对店员进行太多培训,缺点是商家需购置验证设备及相应的系统服务。

二维码凭证对应的具体应用有电子门票(电影票、展览票、景区门票等)、电子优惠券、电子提货券、电子 VIP及自助值机等。

早期的二维码凭证多是由服务提供者以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也开始通过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商家或平台 APP途径发送给用户。

1.6.5 二维码支付

随着电子商务及手机支付的发展,出现了二维码支付这种新型支付方式,二维码在这时就代表了个人的支付账号。二维码支付分为几种,一种是个人之间的支付,一种是个人向商家支付。个人向商家的二维码支付多出现在线下,看起来是一种线下支付,本质上是线上支付的线下延伸。一般而言,线上支付的收单费率是低于线下支付的收单费率的,加之其支付的便利性,对线下支付产生了冲击,因此,也受到了政策因素的影响。

二维码用于个人向个人支付的时候,方便了个人之间的支付需求。如图1-6-4所示,微信的个人支付应用,可以用于收款、打赏或众筹等。

图1-6-4 微信支付二维码,可用于收款、打赏、众筹等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说,支付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凭证,它代表的是你的账户,是你资金账户的凭证。但因为支付比较特殊,不同于普通的提货凭证,且应用范围较广,所以被单独列为一类应用。 jcDd/xWVBFukO0K6MIz19Haf1RISNZSH6f3375EIZ+fUhjywBqAhBC7nuYcEl5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