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姓名:伊耆,姜;别名:神农,五谷帝仙,历山氏,烈山氏;时代:上古;简评: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不但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关于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如《周易》载:“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拾遗记》载:“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白虎通》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此外,《淮南子》上记载有“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和“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劳 1 。
《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
神农氏为什么想起来种五谷呢?《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关头。那时,人口已生育繁多,维持生计的是猎物和植物的果实。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一样一样地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会人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人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设一高台,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也有一口井,水都会波动。由于这一带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冲击,黄水退后大量泥沙沉积,这些井多数都被埋在地下,现在仅找到一眼。此井泉水清澈、甘甜,被称为神水,据说直接可以治病。
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伟大功绩,在这高台上修建了庙宇。传说神农氏生于农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祈求五谷丰登。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学士到这里朝拜者比比皆是。据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了著名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木。造为耒耜,遵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不。” 2
农业的本质
农业(Agriculture)是指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提供了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具有以下特性。
其一,弱质性。与非农部门相比,农业总是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一是农业生产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高风险产业。农产品生产具有空间布局的广泛性、时间分布的集中性以及市场信号影响的滞后性,农产品价格总是呈周期性波动。二是大部分农产品数量大、价值低、不易储存,价格缺乏弹性,即便价格低廉也必须及时销售出去。反之,即便价格高涨,因没有库存也无法通过生产及时调节供给。三是农业科研周期长、技术进步慢、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漫长,要素产出的经济效益偏低,农业比较利益始终呈持续下降趋势。
其二,公共产品属性。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
其三,外部性。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特征,如形成农业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和环境、发挥就业缓冲作用、维持社会稳定等。
农业产业范围
依据农业生产对象的不同,将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1.种植业
种植业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其本质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质中。种植业是一切以植物产品为食品的物质来源,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与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还为轻纺工业、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和渔业提供饲料。同时,种植业的分布和发展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直接影响。
种植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的后期。在长达约2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人们逐渐地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生活习性,学会了栽培技术,于是形成了原始的种植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种植业不断地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播种面积扩大,总产量增加,产品品质改善等方面。
中国种植业历史悠久,中国农业中种植业的比重较大,其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它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其中粮食作物生产的发展对畜牧业、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正确处理种植业与其他各业的关系,正确确定种植业内部各类作物的种植比例是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分南方和北方,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田为主。
根据发展种植业的条件、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生产布局和商品化程度,以及发展种植业生产的方向、措施,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并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中国农作物种植业区域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其中一级区分别为: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西北绿州麦、棉、甜菜、葡萄区,青藏高原青稞、小麦、甜菜区。
2.畜牧业
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畜牧业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麝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肥料。
畜牧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在某些部门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中国的畜牧业在经历了40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按当年价格计算已达到26.6%。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都很发达,除日本外,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为70%,北欧一些国家达到80%~9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畜牧业的人均产量或产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林业
林业是指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等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林产品及其副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重要作用。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对林业而言,很多人单纯地认为就是培育“树木”。在以往的发展中,的确仅仅将林业的目标定位在“树木”上,因此并未取得特别理想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逐步认识到,林业建设是对自然生态还原的一种建设,是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纽带,是提供更好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 3 。
在现代,如何定义林业这一概念,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林业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它已融进整个自然-社会系统内生产和交往的过程,是实践引导自然-社会系统向更加和谐、互补和均衡状态定向动态发展过程的手段之一。第二,林业实践活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以森林的木材生产为对象,而是以人类主体福利所依赖的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其中包括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第三,林业实践活动主体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木材的永续收获为目的,而是以人类主体福利所依赖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及其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为目的。以上述认识为基础,可以把林业定义为:以潜在和现实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以人类所依赖于森林生态系统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福利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4 。
4.渔业
渔业是指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和人工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广义的渔业还包括:
①直接渔业生产前部门。渔船、渔具、渔用仪器、渔用机械及其他渔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部门。
②直接渔业后部门。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部门。渔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种水域为基地,以具有再生性的水产经济动植物资源为对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初级产品具鲜活、易变腐和商品性的特点。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渔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渔业的大发展。
渔业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合理发展的渔业还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5.副业
在农业内部的部门划分中,一般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外的生产事业划为副业。副业包括的内容有:
①采集野生植物,如采集野生药材、野生油料、野生淀粉原料、野生纤维、野果、野菜和柴草等。
②捕猎野兽、野禽。
③依附于农业并具有工业性质的生产活动,如农副产品加工、手工业以及砖、瓦、灰、砂、石等建筑材料生产 5 。
农副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产业进行初级加工形成的产品。传统的农副产品一般是自产自销,没有品牌。但是近年来,一些农副产品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品牌对产品的重要性,因此,这些生产者开始致力于为自己的农副产品树立品牌,务求以优良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打入市场 6 。
古代农业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古代农业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医药也顺带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
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现代考古学为我们了解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遍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3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国。中国原始农业具有明显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产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较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总之,中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
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多元交汇”。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1.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产生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2.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3.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4.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并运用。
5.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种植方式增多。南方、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6.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了42%。
近代农业
近代农业是指中国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农业生产。
农业是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达80%~90%。这一时期的中国农业仍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租佃关系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畜力和手工工具为劳动手段的个体小农生产。产品主要供生产者直接消费和交纳地租,商品率甚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在整个农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鸦片战争后的整个近代时期,中国耕地面积缺乏精确统计。在太平天国战争爆发(1850年)后20余年间,土地一度大量荒芜。虽然这一期间东北、热河、内蒙古和台湾的土地开垦加速,仍未改变全国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恢复到太平天国起义前的水平。据估计,191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4.6亿亩,人均3.95亩。到1949年,全国有耕地14.7亿亩(缺西藏),约占全国(含西藏)土地面积的10.2%。绝大部分耕地集中在冀、鲁、豫、晋、苏、浙、皖、湘、鄂、赣、闽、粤、桂、川、云、贵、陕、甘、辽、吉、黑、热、台23省。这些省份的土地面积占全国52.2%,耕地占全国94%。察哈尔、绥远、宁夏、青海、西康、新疆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38.6%,而耕地仅占全国6%。
近代中国,地权集中,但土地使用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田场面积因地区和农户而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为5~15亩,黄淮流域10~30亩,西北和东北地区30~50亩。从全国范围看,多在10~20亩。富农和经营地主的田场面积稍大,前者为50~200亩,后者最高可达五六百亩乃至数千亩,但为数不多。20世纪后,田场面积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据对16省55个地区的调查,农户稻麦平均耕作面积,1890年为20.3亩,1910年降至15.9亩,1933年更降至13.8亩。
作物和产量作物可大体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三大类。
粮食作物包括稻、麦、小米、玉米、高粱、豆类、甘薯以及其他杂粮。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水稻为主,小麦、甘薯、玉米、高粱、豆类为辅;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小麦、玉米、高粱、小米为主,甘薯、豆类、稻子为辅。20世纪初年以后,北方的水稻和南方的小麦种植有所推广。在粮食生产结构中,稻谷种植面积约占30%,小麦、杂粮约各占25%,其余为豆类及甘薯。粮食种植总面积,近代前期约占全国耕地的9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约占80%。粮食平均亩产为200~250斤,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年产粮约1500~2000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2000亿~2500亿斤,人均粮食约500~600斤。近代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经济作物主要包括蚕桑、棉花、麻类等纺织原料,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油茶、油桐等油料,蓝靛等染料,以及烟、茶、糖(甘蔗、甜菜)、药材四类作物。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蚕桑分家蚕、柞蚕两种,前者产于江、浙、粤、川,后者产于鲁、豫、辽。20世纪30年代以前,除上述老区继续扩大外,在皖、赣、晋、鄂、云、贵、桂等省还发展起来一批新蚕桑区。棉花的栽培,近代时期继续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展,苏、浙、皖、赣、湘、鄂、川、冀、鲁、豫、陕是重要的产棉省份。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20世纪初曾占世界产量的80%左右。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北。花生栽培原限于闽、粤,近代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20世纪初,鲁、豫、冀三省的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1/3至1/2。芝麻主要集中于豫、鄂、皖、苏、赣五省。油菜籽、油茶和油桐主要产于南方各省。蓝靛的种植原来相当广泛,19世纪末叶以后,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烟草种植集中于闽、粤、湘、赣、鄂、川、豫、皖、苏、鲁、辽、吉诸省。茶叶主要产于闽、台、粤、湘、鄂、赣、浙、皖、云、川诸省。糖蔗产于粤、闽、台、川诸省。
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花卉三类。在1840年以后的整个近代时期,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闽粤地区的荔枝、柑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干鲜果品对外输出亦有所增加。不过在大部分地区,园艺作物的栽培仍然限于宅旁田畔,在整个农业生产中不占重要地位。
畜牧业和养殖业,除内蒙古、西北和西藏等牧区外,一般仅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农户的畜禽饲养数,马、牛、驴、骡等役畜,每百户约70头,猪、羊等肉畜,每户近一头,鸡、鸭、鹅等家禽,每户约四只。甲午战争后,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乳牛、肉用牛以及猪、鸡、鸭、鹅的商业性饲养有所发展,但其副业地位基本没有改变。相反,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损失的大牲畜即达1400万头),农业区的役畜和食用畜禽的数量日益减少。牧区的草场也有的被开垦或沙化,畜牧业不断缩小。全国农业有进一步向单一种植业发展的趋势。
水利灌溉和耕作技术是农业的命脉,历来为官府和农民所重视。近代的水利灌溉,仅局部地区有所改善和发展。在北方某些稻麦和经济作物种植区,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或井灌的推广,江南局部地区试用机灌和电灌。耕作技术方面,中国农业虽属集约型,讲求精耕细作,但工具落后,技术保守。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按照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现代农业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