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网》报道,周强从事财务工作已经有六七年时间了,一直比较稳定。两个月前,他一个做油品贸易的朋友,跟客户约好了时间谈笔大生意,偏偏朋友家里临时有急事脱不了身。由于他们关系不错,他对朋友的生意也比较熟悉,朋友就委托他去帮他谈。他临时受命,没想到和那几位客户很谈得来,细节方面、进退尺度他都把握得不错。最后,生意居然谈成了,客户也很满意。他打电话告知朋友,朋友很惊讶地说,他根本没想到能谈成,凭他的经验,只有三成不到的把握能拿下那张单子。这件事后他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天分,从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可是现在才来重新做选择还来得及吗?他在这家公司做财务工作做了近七年,马上要升职了。另外,他还有些经济上的问题,况且他花四年时间学的专业知识,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是不是都没用了?可是,他又确实有些不甘心,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明白做什么才能获得激情和满足感……这么多年他第一次感觉做选择如此的艰难。
一次,齐桓公到自己的马棚里闲逛,正好碰到管马棚的官吏。于是就问他道:“马棚里什么工作最难呢?”这个官吏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时,当时的相国管仲回答道:“这个问题我知道,编供马匹站立的马棚是最难的。”齐桓公好奇地问:“为什么呢?”“编织马棚有直的木料和弯曲的木料两种,如果先用弯曲的木料编,就要一直用弯曲的木料,等弯曲的木料用完了,直的木料也用不上;如果先用直的木料编,以后也一直要用直的木料编,等直的木料用完了,弯曲的木料同样不能使用。所以,编织马棚是最难的工作。”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开始就有什么样的结束,如果用一个经济学解释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路径依赖”。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路径依赖效应类似于物理中的惯性定律,一旦你做出一个选择,不管这个选择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对你以后的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过去偶然的选择甚至会决定你现在以及未来的选择,如果你的选择是正确的,会给你以后的发展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但如果你最初的路径就选错了,但还是依照惯性继续这个错误路径,再想要脱身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像《新闻网》报道的周强这种情况,年少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家长为其指了条路,他就顺着那条路走,走了很远才发现这条路也许并不是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而当另外一条“金光大道”出现在他面前时,想要换条路走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这种情况在当今职场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虽然距离正式毕业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但留在学校上课的学生已经日益稀少了。眼看大部分毕业生都已经找到了工作,实习的实习,签约的签约,齐杨再也坐不住了,打印了一叠简历,开始赶场于各大招聘会。
齐杨的运气很好,简历发出去的第二天就有了好消息,一家法律咨询公司招聘见习生,让他第二天去面试。虽然齐杨本科学的是中文专业,但看别的同学都开始工作了,也就没考虑太多,决定试试再说。
就这样,他顺利地进入了这家公司,当起了法律咨询的见习生。转眼快一年时间过去了,齐杨却遭遇了人生第一个职业发展的瓶颈,他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个行业。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成就感、竞争力大等问题一件一件冒了出来。但想要换个工作吧,也不是那么容易,想到现在各个行业都不景气,如果跳槽,自己已经积攒的经验就要付之东流。为此,齐杨觉得痛苦极了。他想,如果自己当初能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但现在悔之晚矣。
其实,齐杨此时就已经陷入了一种对职业的路径依赖效应。职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说好的工作就一定适合你。如果你是个渴望自由的人,却要当一个循规蹈矩的公务员;或者你是一个生活规律的人,却要当一个四处奔波的记者,就算有很好的收入,恐怕也不一定会快乐吧?
所以,正确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一旦你做出了一个选择,不管这个选择有多么小,都会产生一种惯性的力量,这个力量会使这个选择不断地强化,要想摆脱就要付出沉重的沉没成本。为了重新择业要放弃原来熟悉的工作环境、很多既得利益、已经成熟的人际关系等,进而影响你将来的职业发展。
那么,在工作或求职中,如何摆脱路径依赖的陷阱,更理智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呢?
最关键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盲目跟风。在一个行业待的时间越久,路径依赖的力量越大,越不容易改变,改变的风险越大。一定要明白自己以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如何才能让自己过上那样的生活。如果不能一下子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法,先解决生存问题,再等待机会,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走的每一步做到心中有数。
前几年,计算机行业呈现狂飙式发展,计算机专业也一下子成了热门专业,几乎每所高校都设置了这一院系。
王坤就是这一专业的研究生,主修软件编程。大学毕业后,王坤本想马上工作,但没想到这个行业的风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学计算机的人太多,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但行业已经饱和了。于是,很多人被剩了下来,不得已放弃所学的专业,转向其他行业。
但王坤没有这样想,而是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他认为这个行业虽然人多,但大多数人的计算机水平都只是在中等水平,高端人才其实少之又少。再加上他是个热爱IT行业的人,决定继续深造,考了本专业的研究生。
读研的时候,他一边向导师学习,一边在现实中和网络上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针对计算机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还和国外的同学一起做研究项目。由于早早就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研究生毕业后,他顺利地进入IT业,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成了公司的高端技术人员。
一个人要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在做决定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考虑,但一旦你做出了决定,还是要坚定地执行下去。与盲目转行同样糟糕的是犹豫不前,为了将来避免路径依赖的困扰,一定要在就业初期就搬开这块职业规划的绊脚石,平衡好短期和中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可能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但转念一想,与其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浪费自己的精力,现在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可能带来的选择风险,使很多年轻人踌躇不前。例如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工作状态和职业环境,并且产生了某种依赖性,重新做出选择会丧失许多既得利益,甚至大伤元气,对重新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恐惧等,都是造成职业瓶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