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传统应急通信技术

应急通信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新技术,而是很多技术在应急通信方面的特殊应用。面对不同的紧急情况,需要的应急通信技术手段也不尽相同。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保障实践来看,能否有效整合社会的通信资源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有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业余无线电、互联网及其他专用通信系统等,来保障现场指挥的畅通。一个完整的应急通信过程通常涉及应急指挥中心、公众通信网/专用通信网、现场救援3个关键环节。公众通信网/专用通信网是应急通信的网络支撑,应急通信现场要保障指挥通信,通常以无线通信方式为主,即以电磁波传输信息为主。早期无线应急通信以中/短波通信为主,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短波和微波通信业务得到迅猛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无线集群通信业务发展很快,特别是卫星通信的出现使得“通信不受时空限制”的愿望成为现实。无线通信抗毁能力强,具有机动灵活、组网方便的优点,是应急通信保障的有效手段。就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来说,首先要做的一般就是通过应急手段保障指挥通信;同时,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通信网络本身故障造成的通信中断,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利用各种管理和技术手段尽快恢复通信,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务。在通信恢复后,需要保障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应急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间的通信畅通;及时疏通灾害地区通信网的话务量,防止网络拥塞,保证正常使用;此外,通过互联网、短信等通信方式及时向外发布信息。

近年来,由于光缆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光缆成本的不断降低,我国大量使用光缆建设网络,微波、卫星等无线技术的应用推广步伐相对较慢,导致公用通信过分依赖地面传输,自身抗毁能力比较薄弱。另外,我国应急通信设备在传输方面较为薄弱,有些设备还需依赖公用通信网的有线传输资源,难以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发挥作用。对于应急救灾通信全局而言,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抓紧修复有线光缆依然为关键任务之一。与此同时,借助适当容量的卫星系统、移动车微波系统、点对多点无线接入系统以及移动大容量一体化接入基站系统等均为可选的技术手段。也就是说,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下,各级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地整合多种通信手段,以保证数据、语音、图像的传输。

2.3.1 基于公共固定通信网的应急通信

公共固定通信网,特别是有线公众电信网作为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基础电信网络,线路资源丰富、服务类型多、费用低廉、覆盖范围广、受众群体大、通信质量高、安全保密性好,是应急通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利用有线公共电话交换网的语音信道,通过综合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方便地实现中央救灾指挥中心与各地指挥中心的电话、传真、计算机数据等综合信息的传递业务。例如,人们常使用的110、119和122等紧急呼叫就是一种传统的应急通信手段。

但是,有线固定通信网应急通信主要通过光缆、电缆进行传输,受到线缆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且抗毁能力差,一旦被摧毁,通信立刻被阻断且很难恢复。原有的应急通信构架并没有考虑由固定电话网来承担应急通信,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政府决策机构和职能部门便会优先使用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如卫星和微波通信系统);而个人用户能够使用的应急通信手段通常非常有限,如只能依靠紧急呼叫服务。另外,在各种突发性大型灾难事件中,交换机、光缆甚至机房很容易被损坏,而且突发的巨大话务量远远超过交换设备的设计极限值,很容易造成网络阻塞甚至瘫痪。

基于公共固定通信网构建应急通信网络,不需要单独建设一套专用网络,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以借鉴:

(1)临时调配通信资源。此方案类似于英国政府在公共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政府通信优先方案”,即当网络发生严重拥塞时,除了特定的政府电话用户,其他所有用户的呼出业务一律被禁止,但是允许接听来电。平时,该方案不启动,网络对于政府用户和公众用户一视同仁,不区分优先等级;一旦启动该方案,则通过临时限制公众通信的权利,确保通信资源专为应急用户服务。

(2)事先预留通信资源。此方案可以通过静态资源配置,在全网范围内对应急通信的资源预留进行统一规划和配置。这种方式在用户接入局端容易实现,只需预留相应的接入线资源即可;但是要在全网范围内实现,尤其是需要跨越不同运营商网络时,难度大且建设、运营成本高。此外,静态的资源预留配置无法实现资源自动调配,难以应对突发情况。为此,可以采用“用户标记+资源动态分配”的方式,事先对应急用户接入进行标记,网络支持标记识别,并能够在动态电路交换的所有途经节点优先分配资源,甚至抢占普通用户资源,以确保应急通信的优先权。但是,现有的信令体系和交换机制还不能很好地支持这种方式,成本高且较难实现。

对于通过公众电信网提供应急通信服务,当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3个:一是研究如何提升电信网络的应急通信能力,使其可以承担应急通信任务;二是研究传统的紧急呼叫向何处发展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三是研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能够保证网络的畅通。另外,利用公众固定通信网构建应急通信网,还需要解决非常态情况下用户的鉴权与认证、用户移动性和紧急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等问题。

2.3.2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可以在两个或多个地球地面站之间进行通行。此类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远,且不受地面条件及地震、洪灾、火灾的影响和限制,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够以较好的性能及时、快捷地实现在地面传输手段无法满足的地点之间的通信,非常适合应急通信的需求。特别是在面积较大、地面环境复杂、地面通信线路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作为主要的临时救灾通信手段。

卫星通信具有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等特点,可以通过建立“静中通”、“动中通”以及卫星电话的方式建立应急通信。与传统的通信和传输方式相比,卫星通信可确保在任何情况,包括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无线通信网络基站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快速、可靠地提供宽带多媒体通信服务,实施快速救援、处理等应急指挥。在国外,卫星通信被普遍作为一种十分奏效的应急通信方案,在抢险、救灾、疾控、环保、森林防火、水利、石油、高速公路、质量监督等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应急响应部门已经陆续建设了卫星应急通信网。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大多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均为国外拥有,这会导致一些问题:一是从国外紧急采购终端设备时需进行国际协调,降低了救灾时效性;二是安全稳定性无法保证,救灾期间甚至发生国外公司因商业纠纷删除中国卫星用户数据,造成通信短暂中断的情况。另外,国内目前还缺乏合理的卫星通信运行体制。虽然多个行业部门均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一种手段,但各个部门独立发展,卫星终端资源分散,造成应急时无法实现卫星资源的统一调度。而且,卫星通信设备的储备也不足。中国在应急通信方面虽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甚小口径卫星通信(VSAT)设备、卫星电话、卫星应急通信车等卫星设备,但数量还是不足以满足重大灾害发生时的救灾需要。

构成天基信息系统的卫星种类多样,包括固定和移动通信卫星、广播电视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等,其中,通信卫星又可分为同步通信卫星和非同步通信卫星。高轨道同步通信卫星是运行在约36 000 km上空的静止卫星,信号基本可以覆盖全球。卫星的高度高,要求地球站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大,接收机灵敏度高,天线增益高。一些覆盖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通信卫星高度则可以低一些。非同步通信卫星为运行在500~1 500 km上空的非静止通信卫星,采用多颗小型卫星组成一个星座,如果能够实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上空都能看到其中一颗星,则这个星际通信就可覆盖全球。低轨道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的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固定业务、卫星移动业务和VSAT业务。

卫星通信是地面系统的有效支持、补充与延伸,特别是应充分利用其广播多播能力、广域连接优势及对距离因素不敏感等特点,对地面通信系统未能覆盖延伸的区域,发挥其有效的互补、支撑作用。因此卫星通信系统必须与地面通信系统进行紧密、有机的集成综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互补优势的重要潜在作用。

目前,我国卫星通信主要有两种业务应用模式:窄带的卫星移动电话和宽带的卫星中继传输。尽管卫星通信被认为是应急通信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仍然是我国应急通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卫星资源不足,信道堵塞严重;没有自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应急通信装备数量不足;现有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互连互通困难;对应急通信系统的应急需求、应急模式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行之有效的应急通信体制。为此,基于卫星中继传输构建应急通信网,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常态与应急相结合。建立卫星通信资源应急储备机制,预留满足应急通信所需的转发器资源与频率资源,并配备网管系统;通过统一管理和动态资源调配,实现常态应用与应急通信的有机结合。

(2)固定站与移动站相结合。为重要的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固定地面站,合理配置车载移动站、便携地面站及应急供电设备,通过固定站与移动站的卫星连网,提高应急通信的反应速度、机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3)卫星网与地面网相结合。一是作为地面通信网的接入网,将传输线路中断的移动基站等接回局端,迅速恢复移动通信业务;二是作为地面通信网的干线传输中继,与光纤通信、微波接力等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有效扩展地面网络的覆盖范围;三是通过在卫星地面站设置接入地面通信网络的关口局,实现卫星通信网与地面通信网互连互通、互为备份、混合组网,为下一步构筑天地一体的多业务综合应急联动通信系统奠定基础。

(4)加快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换代,发展宽带化和具有综合业务的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今后,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应该能够提供高传输速率,具有语音、图像、实时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调度、定位等业务的综合性应急通信平台,并且卫星终端应更加智能化、小型化、自适应化,维护及使用操作应更加简便,集成度应更高。

2.3.3 无线集群通信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Trunking System)源于早期的专网无线电调度通信系统。与专网调度相比,集群调度具有共用载频/信道、共用设施(机房、移动交换机、基站、天线、电源等)、共享覆盖区、共享通信业务、分担费用等优点,是一种多用途、高效能的移动调度通信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一的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方向。无线集群通信与公众移动电话的不同点在于:集群通信以组呼为主,用户之间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用户根据不同的优先级占用或抢占无线信道,呼叫接续快(300~500ms),且以单工、半双工通信为主要通信方式。具体而言,无线集群通信提供的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呼叫迅速,组呼为主。无线集群呼叫采用“一按即通”方式接续,呼叫建立快(小于500ms),可以进行一对一的选呼,但以一对多的组呼为主。

(2)脱网直呼。在接收不到基站信号时,通信终端可以转为对讲模式,保证用户之间的通信。

(3)支持不同的优先级。调度员可以强插或强拆组内任意一个用户的通话,且不同用户有不同的优先级,信道全忙时,高优先级用户可强占低优先级用户所占的信道。

(4)单工、半双工为主。无线集群通信中为节省终端电池与少占用户信道,用户间通话以单工、半双工为主。

(5)支持紧急呼叫。无线集群终端带有紧急呼叫键,紧急呼叫具有最高的优先级。用户按紧急呼叫键后,调度台有声光指示,调度员与组内用户均可听到该用户的讲话。

此外,对于特殊用户无线集群还能提供双向鉴权、空中加密、端到端加密等功能。

在通信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的灾害地区可以基于无线集群快速搭建应急指挥集群通信网,具体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

(1)脱网直通。直接利用集群终端的直通模式,在半径1~2 km的视线范围内即可实现电台之间直接通信。其优点是不需要基站支持,只需编写直通频点即可;缺点是通信范围小,无法实现前后方统一指挥,且容易产生同频干扰。

(2)单基站组网。只需一个移动基站,即可在半径3~5 km范围内组建本地集群网络。此时,基站并不需要与交换机连接,而是工作于单站集群模式;电台终端工作于网络模式,但是仅能在该基站覆盖范围内通信。其优点是电台可以保持原有通话组,通信范围相对扩大;缺点同样是无法实现前后方统一指挥,移动基站也需要电力及环境保障系统的支撑。

(3)卫星连网组网。在第二种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卫星信道将移动基站接入交换机连网运行,则该基站下的电台全部并入大网,实现了前后方的无缝通信和统一指挥;其缺点是移动基站及卫星通信设备对电力及环境保障的要求较高。

无线集群通信适合诸如公共安全(警察、消防、安全、保安、军队等)、交通运输(航空、铁路、内河航运、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社会联动、市政管理、水利电力、厂矿企业生产管理等行业或部门,以及抢险救灾、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场景的调度指挥通信,是保障社会稳定、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特性。

集群通信系统从运营方式上可分为专用集群系统(PMR)和共用集群系统(PAMR)。专用集群系统是仅供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内部使用的无线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均由行业或部门内部承担,早期的集群系统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共用集群系统是指物理网络由专业的电信运营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供社会各个有需求的行业、部门或单位共同使用的集群通信系统,它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单位成本低廉、网络覆盖和运营质量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用户业务可自行管理等诸多优点,是集群通信运营体制的发展方向。共网和专网各有不同的用处,特别是有些专网是一定要建立的,例如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调度指挥专网。

20世纪90年代研发的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适应不了各专业部门发展的需要。当代各种通信系统的全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提交给ITU(国际电信联盟)的数字集群系统列入数字集群报告中的有美国的Project25调度系统、泛欧TETRA系统等7种技术体制。这也是国际上主要的几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2000年12月28日,我国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SJ/T 11228—2000)行业推荐标准,参照国际标准TETRA(体制A)和美国国家标准iDEN(体制B),确定了两种集群通信体制,后来又加入了我国自主研发的Gota和GT800两种体制。

陆地集群系统(Terrestrial T runked R adio,TETRA)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欧洲集群标准,是一种基于数字时分多址(TDMA)技术的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可提供语音、电路数据、短数据信息和分组数据业务及多种附加业务。系统具有兼容性好、开放性好、组网灵活、频谱利用率高和保密功能强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参与生产厂商较多的数字集群标准。TETRA 系统可以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模式多种类的服务,如单呼、组呼、广播、优先呼叫、调度服务、短数据业务和数据传输等。TETRA 实施大区制组网,一个 TETRA 基站可以覆盖几十千米的范围,因而只要少数几个基站就可以完成对一个地区的覆盖。如果对基站进行备份和独立的电源设计,抗毁性高,可以有效地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通信。TETRA 系统最初是针对欧洲公共安全的需求而开发的数字集群通信专网,系统调度功能比较完善,非常适合用作专网。目前数字集群TETRA、iDEN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位高、数据速率较低、互连互通能力差且安全保密能力较弱。此外,TETRA系统依赖于固定的基站,难以适应大规模灾难情况下的通信需求。相比而言,GoTa和GT-800等新系统在价位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且支持多媒体业务,发展潜力较好。

2.3.4 公众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移动性,通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是在覆盖区内就可以自由通信,非常灵活方便;加上手机价格和移动通信费用也都已经逐步降低到普通民众所能接受的水平,这使得移动电话网络在应急通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GSM车载应急通信系统既可在特殊情况下不受地域限制地快速开通应急通信网,顺利地完成各种应急通信任务,也可为现有移动通信公众网提供及时、便利的应急通信支撑。目前,在应急通信中,移动通信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进行通话的简单应用了,还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的定位业务和位置业务,进行安全救援、位置跟踪及安全导航等。另外,基于现有宽带 3G 网络可以提供无线视频监控服务,这种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便携、灵活、无须布线、灵活组网的优势,不仅可做到移动中视频图像清晰流畅,而且数据在前端已做加密处理,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无明码传输,满足了大多数场合的数据安全要求。尤其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由于具有频谱利用率高、频谱灵活性高、接受灵敏度高,特别适合用于非对称移动应用等特点,一定会为应急通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但是,移动通信网络除最后一跳是无线外,从基站开始都用光纤作为骨干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容易受到突发灾害的破坏。现行移动通信网络复用比大概为20∶1且本地通信链路与长途通信链路也是多对一的关系,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骤增的通信量很易造成移动电话网络发生拥塞现象。此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系统本身的容量,如通过小区分裂和降低无线公众网的多路复用比例,来提高系统抗话务量峰值冲击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呼叫阻塞、通话时长限制、跨网分流和重要业务优先接通等手段来缓解网络拥塞对应急通信的影响。此外,还可以为无线基站增设一种“孤岛模式”,这是一种单小区广播模式。在此模式下,基站可以单独为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手机提供注册、认证,并为小区范围内的手机提供一定的广播通信能力。如果再辅助以其他临时通信链路,就可以打通小区到外界的通信通道。

利用公众移动通信网构建应急移动语音通信网,不需要单独建设专用网络或搭建虚拟专网,也无须改变现有的点对点通信模式,就可以充分发挥移动通信网的资源条件和覆盖能力;但需要对现网进行技术改造,支持用户优先级别或预留信道资源,投资较大,管理成本较高。而公众移动通信网的数据服务功能本身就是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实现,因此具备构建应急移动数据通信网的天然条件,但要注意4个问题:其一,要为应急通信搭建虚拟专网,预留通信资源,提供相应接口,以便让用户能发起高优先级的紧急呼叫;其二,要支持紧急呼叫的鉴权和加密机制,包括提供紧急注册流程以及在注册鉴权未通过的情况下允许发起匿名紧急呼叫,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安全;其三,解决对紧急呼叫的定位问题,使网络能够确定呼叫的位置,第一时间出动紧急求援;其四,对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而言,急需改进的是位置保密能力,因为以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终端用户很容易被跟踪和定位。

针对现有的蜂窝移动网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改造来提高应急通信能力。一种简单的方案是允许基站移动,也就是构造所谓的移动蜂窝(Cells on Wheels)。但是这种方法仍依赖固定无线接入网络,因此在固定网络基础设施遭受破坏时不能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第二种方法是将传统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大部分或全部网络控制单元转换成移动单元。但是这种方法实现起来非常困难,缺乏可扩展性且成本巨大。第三种方法是将上述的所有功能集成到专门为应急通信网络设计和优化的单个网络单元中。这种网络集成方案将传统的集中式分级网络体系结构转变成分布式扁平式网络体系结构。例如,可以采用一种车载移动蜂窝网络来提供按需的通信覆盖和容量要求,构成不依赖预设网络基础设施的自配置移动通信系统。

2.3.5 短波和微波应急通信

1.短波应急通信

近年来,短波应急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有3点:

(1)短波通信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旦发生战争或严重灾害,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都无法与短波通信相比。

(2)短波适应性很强,在山区、戈壁、海洋等超短波覆盖不到的地区,主要依靠短波通信。

(3)短波通信投资省、建台快、维护方便,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且运行成本很低。

短波应急通信可以适用于远距离、近距离和现场的通信。例如,在“9·11”事件中,美国纽约地区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寻呼机都因严重超负荷而无法使用。这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了能覆盖全国的应急通信服务,成了真正的幕后英雄。民间无线电爱好者(HAM,昵称火腿)及业余电台是重要的应急通信资源,在国内外应急通信保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政府部门在预案编制中,应充分考虑业余电台资源的情况。

目前,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已组建短波通信网。首先,基于掌握无线电频率资源的优势,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在短波频段选择便于组建全国无线电短波通信网的短波频率,并通过设在全国各地的 9 个国家级短波无线电监测站(点),及时掌握其他部门使用短波频率的相关信息,实现多系统、多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无线电管理部门远距离监测的优势,多层面地加强对短波通信频率的监督管理。其次,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通过多年的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已具备了查处各种无线电干扰的先进监测设备,可协助监测监听全国短波通信网频率,及时查处干扰,保证应急短波通信频率处于良好状态。最后,组建短波通信网后能加强对地市短波通信“盲区”的有效管理。现在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种类较多,价格便宜,在应急情况下,只要有电瓶或小型发电机,通过简单架设就能够实现短波电台的正常发射和接收;也可通过装备车载短波设备,实现移动中的短波通信。建设国家、省(区、市)、地(市)及县级应急短波无线电通信网,并配置一定数量的车载短波设备,不仅可以加强短波频率的日常监听和管理,而且能够确保在大型活动中实现较远距离通信联络,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之际,将发挥重要作用。

2.微波应急通信

微波是指波长在0.1mm~1m或频率为300 MHz~300 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通信利用微波作为载体并采用中继转发完成无线接力通信。微波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并能跨越高山、水域迅速组建网络。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等优点;然而随着光纤通信的出现,微波通信在通信容量、质量方面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但是,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伴随着通信光缆的断裂,这时微波通信就能够大显身手。例如,通过微波线路跨越高山、水域,迅速组建电路,替代被毁的支线光缆、电缆传输电路,在架设线路困难的地区传输通信信号。另外,在修复公众网基站、架设应急无线集群基站、连通交换机之间的 E1 电路等方面,地面微波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3.6 业余无线电通信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Amateur Rad io E mergency S ystem,ARES)主要在特殊情况下为社会公众提供应急通信服务。实际上,ARES并非只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可以启动,ARES是配合其他通信服务的重要组成网络,只要社会需要即可启用。国外的ARES有固定的使用呼叫频率,并且每个频段都有。发达国家都有相关的专业组织,如美国设有专业的ARES委员会,每年都进行专业的训练、演习,并且吸收青少年参与。业余无线电凭借其无须建网、广播通信、即时通信等先天优势,凸显出在恶劣环境下的通信能力。

据报道,在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时,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有线、无线商业电信系统都受到损害,美国纽约地区的常规通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大量救援人员涌向各出事地点的同时,业余无线电的力量很快被动员起来。纽约的ARES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网在事件发生之后不到5分钟便迅速活跃起来,大量业余无线电通信设备被用于应急通信保障,及时援助了美国红十字会超载并阻塞的电话系统。

在中国香港,已有一批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贡献自己的知识、时间、力量、金钱组成了一支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小组,并定期开展通信训练、应急演习、知识培训等工作,为各种慈善活动、恶劣环境无偿提供通信支援,获得了社会的赞赏及好评。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来源于社会和团体的志愿者,在减灾救援中往往可以弥补局部其他通信方式不足以覆盖的地域。突发的灾难和危机往往是短时间(数小时或数天)、局部性的(城区的一部分或更小),但是又需要快速、多点、可移动的通信网络在普通民众与专业机构之间架起信息交流的桥梁。

2.3.7 无线广播和互联网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经受了极大的心理考验,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信息与帮助。因为缺乏其他的渠道,公众通信网络作为唯一的联系通道,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我国,移动运营网络的规模巨大,在极端突发事件面前,即使运营商尽最大的努力,也只能保证少部分用户能够打通电话。此时,无线广播电台在救灾过程中则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让民众获得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显著地减轻移动通信网络的压力。通过城市FM和AM广播,无线电台可以向受灾群众传送外界的关心,同时受灾群众通过收音机也可以了解当地的受灾和救灾状况。虽然无线电台并不能进行对讲通信,但也能间接地起到灾区与外界互动的作用。例如,在日本,每个人都常备一个收音机,而收音机是自动激活的。这样当有紧急广播的时候,收音机会自动响起来播报最新信息。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实现更高效、更方便的基于手机的灾害广播是可行的。例如,让移动通信的协议支持广播功能,当灾害发生后,移动通信网可以广播及时、准确的灾害短信,且几乎不占用无线资源。再如,通过制定标准,让所有的手机均支持收音机功能。这样当灾害发生后,手机中的收音机模块自动打开,接收最新的灾害信息。

与其他应急通信技术相比,目前互联网在应急通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作为连接世界的高速信息网络,具有开放互连、海量信息、快速传播、交流互动等特点,在突发事件处置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通报信息很多是通过互联网发布到外界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系统在应急事件预防、信息发布、引导公众舆论和配合抢险救援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一般都与互联网相连,通过该连接方式,可以与指挥中心内部的局域网络相连接,完成数据的交换。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不仅可以进行E-mail、QQ、即时消息之类的传递,而且还可以进行IP语音和视频通信,并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应用及时传递其他种类繁多的信息。在应急通信方面,互联网具有很好的自愈合、路由迂回等能力,并且能够承载大容量信息。利用互联网可以构建应急通信虚拟专网,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VoIP语音通信,作为专业应急通信网络的备份网络或辅助手段。但是,互联网的设计核心理念是“端到端透明性”,即将复杂性和控制权交给用户终端,因此引发了互联网安全和流量控制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应急通信应用,主要存在网络安全和服务质量两大问题。互联网已经融入国家军事、经济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和领域,互联网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因此,基于互联网构建应急通信网络,必须首先解决安全问题;其次,要解决对紧急呼叫的支持。此外,还要解决对紧急业务的服务质量保障问题,以确保响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 7tgqt4J5uwgbf9nU8sRRQ8Ta/qcHjFPEPL1xpZwDiG9jvDfZ0/UoPoIffEK1zp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