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传闻都是真实的,但从交易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重视传闻对行情的潜在影响,但要避免陷入唯消息论的交易怪圈。行情的驱动力是人的行为而不是新闻。
现在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从交易的角度来讲,这些信息基本上可以分为传闻与新闻。传闻往往意味着内幕,一些关于上市公司、行业政策的传闻甚至能够对股票、商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传闻都是真实的,但从交易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重视传闻对行情的潜在影响,广开信息渠道,勤于对信息进行甄别。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争取尽早获得市场的一手信息,但要避免陷入唯消息论的交易怪圈。笔者经常收到做期货、期权的投资者朋友打电话问“刚才的上涨是为什么?”“今天的下跌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很难为日内的上涨或下跌找到充足的基本面理由,很多时候仅仅是资金面使然。与其为短线的涨跌找理由找消息,不如优化自我的交易系统。
市场上还有一类信息叫做“预期”。比如在官方PMI发布之前,市场会对此有一个预期数据,比如美国农业部在发布重要的种植面积报告之前,市场也会对此有一个预期甚至是预估值。很多时候一个利多的数据被官方证实发布了,市场却停止了上涨的脚步转而下跌,这让那些看新闻做交易的人措手不及,掌握再多的新闻发布数据有什么用?笔者在股票、期货、期权交易中,人们交易的是“预期”而不是“事实”,从这个角度讲,与其研究数据不如研究市场对数据的预期,不如研究市场交易人士对数据做出的反应。某个传闻可能本身不太靠谱,但如果市场上大多数人听闻此传闻后在交易层面产生大体一致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此传闻,不管真假都应该重视,因为行情的驱动力是人的行为而不是数据和新闻。
当官方发布的新闻、数据与市场预期的情况有较大差别时,也可能会引发大行情。比如,市场都预期在新一年里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会增加10%,在《Acreage》发布之前,美豆期货合约很可能会提前下跌,到了6月底美国农业部发布的《Acreage》却显示该播种面积仅增加了5%,市场便开始止跌反弹了。“播种面积增加幅度低于预期”成了一个利多消息。
在期权交易中,我们应该重视传闻、预期甚至炒作对期权价格的影响。当然还要避免“隐含波动率陷阱”,在本书“策略篇”里,我们会详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