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金融危机下的外贸市场

自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爆发以来,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已绵延7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影响继续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这直接导致中国的进出口低迷:2013年外贸增速仅7.6%,远低于预期的10%。严峻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传统外向型制造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深受重创。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损失惨重?究其原因,绝非偶然,单一的产品线、单一的出口渠道、整合能力的匮乏、灵活性极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当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面对销售市场缩水、订单量下滑的态势,企业自身的生存就受到严峻挑战。没有合适的模式来提升效率,没有备用的方案来应对危机,没有灵活的机制来调整生产,最终只能面对业绩的下滑甚至企业破产,徒唤奈何。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亟待打破制造业的旧世界。中国的外贸产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传统优势在减弱,而品牌、技术、质量、市场营销新竞争力尚未形成,如何把握这个尚处在真空区的增长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作为中国制造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

1.1.1 外贸市场难以消压

海关总署2013年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 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远远低于年初预期10%的增速,与2011年的增速相比回落了16.3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1年来,除国际金融危机比较严重的2009年外,进出口总额增速首次跌落至个位数。如此跌幅背后是全球外需市场的疲软。

2012年成为中国外贸历史上的一个转折年。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就已经担忧中国外贸增速不能完成既定10%的目标,最终7.6%的增幅与目标相差不少。

2012年年底,在商务部召开的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谈到外贸形势时表示,“未来外贸中速、低速发展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首要原因是外需低迷。美国财政悬崖、欧债危机及日本在大地震后产业转移等因素,都使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出口企业的风险上升。

1.欧债危机影响深远

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增长,但欧洲债务危机难以根本解决,其负面作用将延续。由于经济不景气与失业率高,欧洲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信心受到重挫,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强,消费需求受到制约,产能不断压缩,企业缺乏追加投资、扩大产能的意愿,逐步形成恶性循环,欧元区经济2013年仍将处于衰退边缘。这将直接导致欧洲各国的进口需求乏力。债务危机导致欧盟市场需求不旺,将成为影响我国2013年出口总体增速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

2.美国打压中国意图明显

美联储2012年9月份研究报告对未来经济增长较为乐观,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1.9%。目前美国暂时跃升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虽然其经济复苏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但是其政治领域的打压将部分抵消这一利好因素。中国迅速崛起不利于美国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巩固,因此在南海问题、东海问题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挑起事端,参与东北亚自贸区,加强与中国周边东南亚、印度等国经济往来,指控中国违规对部分行业补贴,对中方实施出口管制等。中美在贸易领域摩擦呈深化之势,这将影响中美双边正常贸易活动。

3.中日双边关系恶化影响经贸合作

日本遭受金融危机与福岛地震打击,经济持续低迷,财政压力巨大,社会问题凸显,国内右翼化倾向日益明显。推行钓鱼岛“国有化”极度恶化了中日政治、外交、经贸等关系。中日钓鱼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历经长期过程,政治与军事对峙引发双方经贸冲突,目前中国对日出口明显下滑,部分中资、日资企业在对方国家出现被迫停业等现象,预计未来中日双边贸易还将受到政治事件的冲击。

4.通胀压力趋升

数据显示,2013年1月CPI同比为2%,比去年12月下降了0.5%,但1月环比CPI却是过去1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从各项分类指标看,食品价格涨幅最高,达到2.8%。2月份的环比CPI比1月又高出0.1个百分点。2012年7月后的8个月中,只有10月的环比价格微降0.1个百分点,其余月份均为上涨,可见物价上涨压力趋大。

通货膨胀的压力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产业,无论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还是购进价格,今年2月的同比指数都延续了下降态势,但环比指数体现为小幅上涨。通货膨胀已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5.原料成本上升

温州市水头镇被称为“中国皮都”,全镇仅制革企业就有500多家,皮革年产值达30多亿元,皮革制品在整个水头镇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近两年,很多制革企业却放弃了自己的老本行。

某皮革厂2013年买进的原料猪皮价格从每张30~40元上涨到了每张80元,比2012年翻了一倍多,一尺皮赚到一两角就不错了,一张皮最多只赚一两元,一百多元成本只赚一两元。

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扬,成为推动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将直接导致企业产品成本的提高,因为中国出口企业仍然是以加工型企业为主,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低廉的价格来取得国际订单,一旦成本提高,对外贸出口影响势必很大。

6.劳动力成本提高,订单转移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已经显著减慢。目前,城市所需劳动力数量主要依靠农村转移劳动力满足,而预计最迟到2015年,农村向外转移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不足以补偿城市的需要量。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局部的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趋势。

与快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利润相比,中国经济多年来处于廉价劳动力时代。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随着“80后”“90后”人群和“新一代农民工”走上就业岗位,他们渴望得到比父辈们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好的福利待遇。而加薪将直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对于那些“靠生产100双袜子才能赚到1美元利润”的低端制造业来说,更是一个巨大挑战。

某集团服装采购人士透露,之前在国内也有一些供应商,但由于近年来国内的劳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等涨得太厉害,2012年整个业务已经全部转到孟加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而美国市场的订单几乎都是这样。他所在的部门主要为美国的沃尔玛等超级卖场供货,偏重于中等产品。

早在几年前,国外采购商的策略就是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已经不是唯一的采购国,他们开始培养在孟加拉、柬埔寨等地的供应商。如今,这种订单转移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7.人民币国际化再提速

2013年3月25日,在人民币持续一个多月上涨后,当日人民币兑美元首次升破6.21,创下了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历史最高纪录。第二天,即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与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三年。就在同一天,消息称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已就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达成了协议,金砖国家将共同建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

通过中巴协议和金砖五国外汇储备库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可兑换的范围和国际影响力。在南非德班召开的金砖国家会议上,刚获得连任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显得格外低调,但此行他收获颇丰,在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成功签署后,又促成了金砖五国的外汇储备库。在此之前,亚洲外汇储备库是基于2000年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倡议”创建的。

周小川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其刚刚上任的第三任任期上,他成功地烧了“第一把火”,通过中巴协议和金砖五国外汇储备库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可兑换的范围和国际影响力。除了巴西,中国已跟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新加坡、新西兰、土耳其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货币互换协议。

随着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增多,人民币在境外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2009年1月,中国香港金管局就与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首先在中国香港建立离岸中心,三年过后,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现金已达9000亿元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台湾尽管支付总额不及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和法国,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之间的支付额交易有接近44%是通过人民币来进行的。

自2013年2月21日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3月25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上涨至6.2692元,比一年前的历史最高点差22点。自2月21日往后的短短一个多月内,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约0.5%,然而,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刚刚回暖的出口形势不利。如果人民币升值1%,那就相当于几百万的利润打水漂。银行利率对出口的影响如图1-1所示。

图1-1 银行利率对出口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额可以用飞快来形容,三年内增长已接近6倍。但数据显示,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额只占进出口总额12%的比例,更多的外贸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则是苦不堪言。

8.贸易保护战火猛烈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但与贸易伙伴的摩擦也在增多。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且贸易摩擦形式不断地翻新,涉及产业不断扩大,发起的国别也不断增加。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

“十二五”期间中国外贸发展环境复杂,在外部环境上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今年以来,中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

从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特点看,贸易摩擦出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的现象。与此同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潮,随着这股新潮的到来,传统的关税、配额、许可证等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而采用质量、技术、环保等标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设限。以“中国制造”闻名的中国出口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压力下,还将面临各种名目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口企业的产品成本进一步被提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速,对我国外贸出口业的发展必将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1.1.2 转型内销前途未卜

外需萎缩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倒闭,虽屡屡提出促进出口转内需的口号,但如同中国本身沉重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畸形拉动的经济结构,这个转身绝非那么容易。

一家拥有资金实力的集团负责人说,转内销,现在是维持现状,而不是烧钱的时候。“之前身边有不少企业烧过钱,但失败居多。而且转型内销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大部分企业可能熬不过那个时间。”

1.运营模式迥异

外贸和内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做外贸主要是做服务,而做内销主要是做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程序。做外贸时,客户给你一个订单,根据订单,产品运到码头就完成任务。但是做内销时,首先是没有订单,先要投资做好自己的产品,其实做一个产品不容易,要把钱投在产品设计上,做好之后要做品牌,然后要自己开拓、管理一个销售渠道,卖出去又不知道行不行,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又要面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被抄袭的风险。

2.营商环境不利

广东某丝绸集团在出口的同时也做内销,旗下有一国内女装品牌,但在经营十多年仍然未摆脱亏损现状。据了解,因百货商店进场费、设计及人工成本等费用,该品牌的销售额需要达到3000万元的规模才能持本。广州的百货商场主要扎堆在黄金地段,一般商场一楼租金每天达到500~600元/平方米,有的甚至高达1000元/平方米,店铺租金不断走高吞噬着内销企业的利润。

高昂的渠道建设费用是中小型企业出口转内销过程中感到恐惧的一点。其中有各种费用,以及库存的压力,同时,还要承受高额的利息,因为商场和超市苛刻的付款条件,3~6个月才可能拿到货款。而做外贸,虽然利润少,但程序简单得多,接到订单——给客户打样确认——投产面辅料——大货生产——验货出货——收到货款,整个周期一般在3~4个月。

3.设计能力薄弱 产品不精心

一家以小家电贴牌生产和出口为主的中型企业虽然从2008年起就启动了内销,但内销比例至今不到5%。一是动力不足,贴牌利润仍然存在,且新产品大大带动了今年出口增长;二是相比之下,内销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障碍重重。只要贴牌还有利可图,做惯了贴牌的中小企业就不愿轻易改变路线。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世界各地,但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产品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更少。如果说技术与营销是中国制造建立自我品牌缺少的两门“内功”,工业设计与细节就是中国制造缺少的两门“外功”。工业设计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设计是品牌的灵魂。日本GK设计公司总裁荣久庵宪司说:“好的工业设计就是把人们的梦想通过批量生产的方式变为现实。”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莫里斯也曾指出:在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好的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独特的、有创意的设计也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内地目前大约只有70多家面向社会、以产品设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业设计公司,主要分布于广州、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而产品设计公司在日本有上千家之多,香港也有数十家。我国不仅设计公司数量偏少,而且许多设计公司规模很小。产品个性化是建立品牌的必要条件,设计能力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市场的开拓。

此外,在国内市场销售,往往还会遇上“李鬼”。拿服装行业为例,某服装品牌几年前在广州专卖店刚推出新款,过几天就发现周围服装店也推出类似款式,但价格则便宜许多。受仿冒冲击,一些专卖店不得不关闭。

4.营销能力匮乏

2008年年底金融风暴最严重的时候,一家以咖啡机、电热水壶生产为主的企业,曾经在最困难时销量下滑到只剩60%。为此,企业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用多年出口积淀下来的资金,一方面潜心投入到研发,等待欧美市场的复苏;另一方面,开始尝试开辟内销。但第一轮开拓以失败告终,在开拓国内市场的时候,算不上团队的团队,自由松散的管理,毫无目标的作战计划,把和咖啡文化联系紧密的咖啡机随便扔放在大卖场里,随便下放到三、四级市场,完全找错目标市场,是导致投入产出几乎为零的一系列原因。

产品是出口型企业的生命线,这些企业仍然停留在以生产为导向的订单时代。出口型企业产品齐全,可对开拓国内市场而言,却没有营销产品。做生产和代加工,并不需要针对终端市场的营销,但做国内市场销售,就必须面对一线市场,而这一点,正是出口型企业所缺少的。外贸转内销,虽然市场庞大,但企业自身市场运作经验缺乏。开拓市场就像是骑马,会骑的人驰骋原野乐哉悠哉,不会骑的人却踉踉跄跄甚至被掀翻马下。中国消费市场就是一片原野,缺乏及时有效的规划指导和丰富经验,想要快马加鞭自由驰骋绝非易事。从熟悉国外到陌生国内,从相对简单到绝对复杂,没有运作市场的经验是想要转内销企业的内伤。

5.品牌影响力缺失

有些企业一直在为外国品牌代工,质量好,订单也不少,但是它们几乎没有培育过自己的品牌,忽然转战内销市场,在这个消费者人人口中挂着品牌的年代,没有过硬的品牌,如何赢得人心和销量?或许有人会说,那些国际品牌不也是从名不经传的小品牌逐步树立起来的吗?但是,做品牌最大的成本是时间,不少欧洲名牌的确出身于小作坊、小村落、小小的家族企业,但它们历经数代人建立口碑,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历史事件的机遇。此外,做品牌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创建品牌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是入不敷出的“烧钱”阶段,虽说做服装内销的毛利表面上甚至可以达到100%~200%,但内销要自创品牌的话,首先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要花钱做广告去宣传推广,要花钱请人调研和设计,要支付不菲的人情费和进场费才能进入商场或超市,计算下来净利也就只比出口多几个点。

一些目前成功做出品牌的企业,在漫长的头十几年里是不赚钱的,靠着母公司在出口领域的利润支撑着。而眼下我们的这些制造企业等不起时间,也砸不起钱,如果不能尽快建立起品牌赢得内销市场,在外需市场订单加速减少的情况下,很可能随时面临资金链断掉“猝死”的危险。

而有些企业目前的转内销的做法仅局限于在淘宝网上售卖,走电子商务B2C的渠道虽然比传统渠道省了很多成本,但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和消费者忠诚度可言,和大路货相差无异。

6.国家宏观政策制约

在外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一家玩具企业2012年计划从外销转到内销,进军亚太地区及中国市场。但即使是愿意补税,却由于繁复的计算使中小企业在内销的税务问题上与海关统计出现偏差,而且中小企业常常被认为是刻意逃税而受到惩罚,为避免罚款,宁愿把商品先出口到香港,然后由香港再运回内地,这就加大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以玩具为例,中国现在是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全球90%的玩具是中国生产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企业在内地开的玩具反斗城里不能直接购买产品,要出口到香港再进口,这部分费用占总成本的15%。

对于中国沿海很多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而言,在外部环境上有一系列制约因素。广东省外经贸厅曾做过调研指出,影响出口转内销的其中问题之一是国内市场准入手续较为复杂。首先,海关在办理内销产品进口征税过程中,现行内销审价补税程序较为烦琐,要经历预审价、核价、补税等多个环节,而且补税单价偏高、手续复杂、耗时过长。其次,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前,需要办理各种资质认证,主要包括生产许可、市场管理、知识产权、质量安全和3C认证等,涉及多个主管部门。

另外,税率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出口企业的产品仍然可以享受13%~17%的出口退税,2012年我国出口退(免)税达到10 429亿元,首次超过1万亿元,增长13.3%,占2011年税收收入的1/10左右。事实上,出口退税已成了许多出口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高额的出口退税显然偏离了中性税收政策,为一些行业和企业提供了竞争保护。近几年来,为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出口退税被作为缓压器,对落后生产力的调节更见乏力。

而另一方面,转向内销在国内市场不但没有出口退税,还要加征17%增值税,这无疑也影响了企业转内销的积极性。

此外,由于诸多加工厂是港台资本开设,对开展加工贸易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加工工厂来说,如果不转型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则无法以自身名义进行内销。而此类企业转型手续办理需要涉及11个政府部门审核,对普遍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工厂来说,仍然较为复杂和烦琐。

可以说,外贸代工企业要转内销市场,并不是适应内外两个市场“口味”那么简单。

1.1.3 国内消费现状

商务部2013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 8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和0.4个百分点。

1.国富民弱 工薪阶层收入低

刘植荣在其《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中将中国工资水平与全球其他国家进行了清晰的对比。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银行、非洲银行、国际劳联、欧盟、经合组织、各国统计局及劳工部的最新权威数据,带给了我们更清晰直观的震撼,如图1-2所示。

图1-2 各国最低月工资对比

尽管中国工资水平如此之低,但是税赋并不低。中国财政收入在20年里增长了30倍,年均增长率19.5%,远远高于GDP的增速。政府财政收入涨幅较高,居民收入则不容乐观。

2012年,世界经济感冒,中国经济“打喷嚏”,与此相关的就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受到影响。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岗位减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降低。2012年我国城镇需就业劳动力有2500万,而新增岗位只有1000万多。人多岗位少,限制了劳动者的“议薪”能力,更降低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12年,20余个省份公布的本年度工资上涨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而在2011年和2010年,这个指标均在20%以上。

毫无疑问,低工资水平必然导致低消费。劳动者个人的低收入,使他们无法被纳入良性消费的轨道。

2.开门见涨 物价节节攀高

2013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价格上涨3.1%。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1%。其中,城市上涨1.1%,农村上涨1.0%;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价格上涨0.8%,如图1-3所示。

图1-3 2013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涨跌幅

尽管2012年全年CPI控制在3%以内,为最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是当前物价水平处于偏高的水平,是制约当前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3.高储蓄抑制消费能力

我国储蓄率已高居世界第一。如图1-4所示,统计局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虽然与中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节俭习惯相关,在养老、医疗、教育等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选择“高度储蓄”更是无奈之举。中国居民在各个生活阶段花费的高成本、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对高储蓄率影响更大。

图1-4 中国居民投资构成

目前,中国储蓄的主力军从人口分析来看,已经倾向更年轻化的“上班族”(20~49岁),这个群体里拥有高储蓄率,以满足其人生阶段的需求。20~34岁之间,年轻的家庭户需要建立家庭和购买耐用品;40多岁年长的家庭户则需要为孩子的教育和自身退休养老进行储蓄。

医疗和退休后的预防性储蓄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过去这段时间,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系统和医疗系统的投入力度,中国社会保险基金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居民投资渠道较窄已是共识,现金储蓄、投资房产是处理余钱仅有的几种方式。

4.中国制造业倒挂 畸形消费流入国外

“国外买品牌货比国内便宜多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旅行购物,常常发出如此感叹。

同样的货品,国外究竟比国内便宜多少?刚从德国回来的北京市民小黄举了一个例子,一双ecco牛皮皮鞋,在汉诺威的商场里售价11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千元,而国内同款皮鞋价格通常在2000元左右,贵了差不多一倍。

这不是孤例:一杯用料并无差别的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在美国仅约合人民币12元,国内要卖21元,国内比国外贵75%;耐克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款篮球鞋,国内价格高达1299元,而美国官网的售价仅为125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00元。

存在价差的商品并不限于上述领域。一项商务部门的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明显。最可气的是中国制造竟然出现了倒挂现象,同样的产品,国内国外的价格却是相反的。近年来,内地人大批涌向中国香港、澳门购买日用品,导致当地市场部分货品紧张、物价上扬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端。

日趋明显的商品价格差,令国内消费能力频频“出逃”。据里昂证券(CLSA)最近公布的分析资料显示,中国人在本国的名牌消费占45%,在欧洲、香港和美国分别为26%、10%和6%。到2020年,在全世界名牌市场,中国人的消费将占44%,中国人的海外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以前市场不景气时,名牌总部稍稍下调价格是惯例。但近两三年内随着中国顾客的暴增,下调价格的理由也消失了。国人出国旅游购物却造成了消费能力的大量流失,对刺激国内消费是负效应。每年呈现两位数比例增长的消费能力外流,令国内消费启动缓慢甚至消费不振的情况雪上加霜。 42CpEjbaRMbtDNa2x9UIeCR22Oc2sLnKC/G3LIKdEQMy+w8czPFRPikaGVmO1C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