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破壳

1974年9月,我们电器车间从国营常熟塑料厂分出来,正式挂出国营常熟低压开关厂的牌子。虽然还走一个大门,但一条主干道为界,塑料厂往东,开关厂建西,开始分道扬镳。塑料厂的主管部门是化工局,开关厂的主管部门是机电局。别小看了厂名上的“国营”两字,比起之后在苏南红极一时的集体企业,那时候还是很有些身价的。

熊文凯 摘自会议讲话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最初是国营常熟塑料厂的一个电器制造车间。从一个电器产品技术研究组萌芽,两台小冲床起家,做点指示灯和接线板。

后来这个萌发在化工系统企业中的低压电器研制能力,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机械系统主管部门的支持,增添了相关设备,开始试制一种配套件。由于产品研制任务是由省里下达,直到后来厂里才知道那是用于国家援外项目著名的坦赞铁路的。由于当时产品分属化工和机电行业,为方便行业管理和适应产业发展需要,1974年9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建立国营常熟低压开关厂。

这一年,邓小平从江西回京复出,文革已经露出收场的迹象,各地都在试着抓生产整顿,恢复能力。可见,常开的建立是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0世纪70年代,国际低压电器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飞速发展,第二代产品渐成主流。而此时尚处在第一代产品时期的我国低压电器制造业,出现了一个升级换代的契机。那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增加,煤炭工业部决定,将矿井下供电电压从660伏提高到1140伏,第一代低压电器便无法满足用户要求了。一机部随之下达了试制千伏级低压电器的任务。从此,我国低压电器制造业进入了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引进开发时期。

这就是常开建厂之初的行业背景。而作为地方国营企业,常开还面对着当时的体制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社会还处在计划为主或计划与市场双轨制运行格局中。作为地方国营企业,常开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已经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直接接受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供应原材料,以及向物资部门交付制成品。那时候,对于这类企业,首要问题是能领受到国家计划内的任务,其次是把产品按质按量按时做出来,显然,常开的开局是好的。

1975年企业重点抓管理,健全基础措施,努力达到均衡生产,提前一个多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全年总产值为200余万元,而1974年的产值为168万元。

1976年常开的总产值为255.82万元。企业集中精力发展生产,一方面把外协的配件收回来自己做,另一方面在纺织机械等领域开发新产品,还承接了更多的援外、军工和重点工程配套产品任务。

1977年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的第一年,企业全年完成产值257.19万元,利润达到67.22万元。

1978年,为求得企业更大的发展,全力开展了试制新产品的工作。先后试制成功了KWXS小型微动开关、PB3-6GA高压防爆开关和DZ10-100A自动空气开关。

进入1979年,国家出现经济调整迹象,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行业主管部门一机部电工局传达出前所未有的走向市场的意志:“电器行业调整,就是关掉一批厂,困难怎么办?我们包不了,由各地自己解决……”这对当时的常开震动很大,自此翻开了他们走向市场、驾驭竞争的崭新篇章。

措施一:找米下锅。加强销售工作,翌年设立销售部门。树立用户观念,变坐商为行商。

措施二:提高产品竞争力。成立生产许可证领导小组,确保质量上水平,严格工艺操作,完善试验及测试手段。

措施三:扬长避短,增收节支。摸准市场脉搏,确定新产品方向,攻坚克难,配全系列规格。同时,加强经济核算,节能降材。

1983年,由于产品结构有所变化,增加了高压电器产品生产,厂名由国营常熟低压开关厂改为“国营常熟开关厂”。

点评

常开的市场意识,虽不是与生俱来,但也是较早一批觉醒者。一家百人小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已经将计划外的产值做到总产值的70%,说明他们的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比一些躺在计划经济襁褓中拒绝“断奶”的国字号大企业,要来得早些也更强些。同时,为后来迎接市场的大潮,在近于惨烈的竞争中胜出,打下了一定基础。 6jnb6wvdDTkfj/8tvXFrI+99DU9o8Lj0AGcRggpEzPNdTFkvENJ3VI67YH8ZjS4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