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2 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

阻碍数字视频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数据量庞大,现在常称为“海量数据”。为了对此有一个数量的概念,按ITU-R 601数字视频标准方式数字化,传输或存储一路4:2:2彩色数字视频所需的码率如表1.2所示。

表1.2 一路彩色数字视频的数据量

img

对比现有的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尤其是无线移动系统理想传输速率,如GSM为9.6kb/s,GPRS为175kb/s,3G移动为2Mb/s,4G移动50Mb/s,因此如果对数字化后的视频不加压缩处理,要顺利传输几乎是不可能的。数字视频存储的情况也基本与此类似。可见,在常规的条件和应用中,对数字视频的压缩处理是必须的。由于这种压缩处理是在数字域进行的,从宏观上看,各种视频压缩处理都是用新的码字来高效地表示原始数字视频数据,因而又常把视频压缩叫作视频编码(Video Coding)。

视频压缩技术利用图像固有的统计特性(信源特性),人的视觉生理、心理学特性(信宿特性),或者记录设备和显示设备(如电视监视器)等的特性,从原始图像中经过压缩编码提取有效的信息,尽量去除无用的或用处不大的冗余信息,以便高效率地进行图像的数字传输或存储,而在复原时仍能获得与原始图像一样或相差不多的复原图像。

按照编码后的图像与编码前图像的一致性程度,可以把压缩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产生失真的信息保持型编码,又称无失真编码;另一类则是允许一定量失真的非信息保持型编码,又称有限失真编码。如果采用信息保持型编码,虽然用来表示图像的比特数比原来有所减少,但它们所代表的信息量却和未编码前一样,因而由压缩图像恢复出来的重建图像将和原图像完全一致;如果采用非信息保持型编码,则会由于在编码过程中丢失一些信息量而在重建图像时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也就是说重建图像和原图像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非信息保持型编码的压缩比较高,经常用于通信中的图像编码,尤其适用于活动视频的编码。 mgmG17wfwTQUmkXYpAepwIvkwMITRuIiaAMnF8xiXgkGApfm52VhiLKO5Rl+oV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