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点的球面距离
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球面距离为
式中,Lat 1 和Lat 2 分别为两点的地理纬度;ΔLon为两点的地理经度差; R Ear 为地球半径。
2.球面角
设球面三边形 ABC 的三边分别为 a 、 b 和 c (地球半径为 R Ear ),根据球面三边形中边的余弦定理,球面角 A 对应的弧度为
式中, a 、 b 和 c 都是标准化后的值,即
3.球面多边形的面积
对于球面三边形 ABC ,设3个内角分别是 α 、 β 和 γ ,地球半径为 R Ear ,那么该球面三边形面积为
进一步的,设球面 n 边形 A 1 A 2 … A n 的内角分别是 α 1 、 α 2 、……、 α n ,那么该球面 n 边形面积为
式中, R Ear 为地球半径; n ≥2。
1.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
一般情况下,用户直接指定轨道高度 H Orb 和轨道倾角 i ,然后根据关系式 a = H Orb + R Ear 得到半长轴 a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轨道类型,它们自身就已经限定了轨道高度 H Orb 或轨道倾角 i 的数值范围,下面对这些轨道类型分别进行说明。
1)回归轨道
σ 星座的轨道是回归轨道,并且回归轨道轨迹不自相交。因此,如果确定了 σ 星座的回归天数 M ,那么也就确定了相应的回归圈数 L = M +1。进一步的,可计算出轨道周期(一般指交点周期) T Ω ,并推算出轨道高度 H Orb 。如果不是 σ 星座,而是考虑一般情况下的回归轨道,那么就需要确定回归天数 M 和回归圈数 L ( M 和 L 为互质数),然后轨道高度可以写成
2)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的主要特征在于,航天器轨道面的进动角速度与平太阳在赤道上移动的角速度相等。当轨道偏心率 e =0时(即为太阳同步圆轨道时),可得出半长轴 a 和轨道倾角 i 的关系,即
由此可得到轨道高度 H Orb 和轨道倾角 i 的关系。
由此可见,对于太阳同步轨道,给出轨道高度 H Orb 可求出轨道倾角 i ,给出轨道倾角 i 可求出轨道高度 H Orb 。同时,太阳同步轨道的轨道倾角永远大于90°,太阳同步轨道的轨道高度上限为5976km。
3)极地轨道和临界倾角轨道
极地轨道的特点在于,轨道倾角 i =90°。临界倾角轨道的特点在于,轨道倾角 i =63.4°或116.6°。
4)静止轨道
静止轨道的轨道倾角 i =0°,轨道高度 H Orb =35 786km。
2.升交点赤经
轨道面内航天器的升交点赤经相同,不同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不同。给定起始升交点赤经 Ω 0 ,则第 j 个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 其中,轨道面 j =0,1,…, P -1;第 j 个轨道面内的航天器 x =0,1,…, S -1。
3.近地点幅角和真近地点角
由于相位角 u = ω + θ ,当某轨道面内的第 x 颗航天器通过升交点时,如果东面相邻轨道面内第 x 颗航天器的相位角为 那么就可认为所有轨道面内第 x 颗航天器的真近地点角相等。这时,轨道面内各航天器的真近地点角满足关系 其中,轨道面 j =0,1,…, P -1;第 j 个轨道面内的航天器 x =0,1,…, S -1; θ 0 为起始真近地点角。
同时,轨道面的近地点幅角 其中,轨道面 j =0,1,…, P -1;第 j 个轨道面内的航天器 x =0,1,…, S -1; ω 0 为起始近地点幅角。同一个轨道面内各航天器的近地点幅角相等。
航天器在外层空间沿着轨道运行,而地球本身也在不停地自转。一般情况下,航天器运行的星下点轨迹不会再重复前一圈运行的星下点轨迹。将航天器通过右升节点的时刻作为度量的零点,则航天器星下点的地理坐标可以由以下方程求解,即
式中,Lon Na H 为航天器星下点的地心经度(单位是“度”);Lat Ha H 为航天器星下点的地心纬度(单位是“度”);Lon AsN 为升节点的地心经度(单位是“度”); γ 为 t 时刻航天器与升节点之间的角距(单位是“度”); ω e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单位是°/s); t 为飞行时间(单位是s)。
一般,我们根据航天器轨道六要素,以及载荷视场角、侧视角、目标点经纬度、航天器最小仰角来判断点目标是否被覆盖。首先利用轨道六要素计算星下点经纬度和航天器高度,然后利用侧视角和载荷视场角计算视场中心点经纬度和覆盖角,最后利用最小仰角和覆盖角判断目标点是否被覆盖。
图2.5.4.1 航天器视场
1.根据侧视角和载荷视场角计算视场中心点经纬度和覆盖角
根据侧视角和载荷视场角计算视场中心点经纬度和覆盖角,需要考虑侧视角是否为零的两种情况。如图2.5.4.1所示,设航天器 S 星下点为 S ′(Lon Na H ,Lat Na H )。侧视角∠ S ′ SO ′= θ s 时,视场中心点为 O ′(Lon VFC ,Lat VFC );侧视角为零时,载荷视场角为∠ NSN ′= θ v ,视场中心点为星下点 S ′(Lon Na H ,Lat Na H )。当雷达波束脱离地表时,也无法实现对目标的覆盖,因此可以定义最大侧视视场角为2∠ MSO = θ m 。当 O ′落在 N 和 N ′之间时,∠ PSN 和∠ P ′ SN ′在轴线 SO 的两侧。当 O ′落在 N 和 N ′之外时, SO ′分成的两个角∠ PSO ′和∠ P ′ SO ′将位于 SO 的同侧。最大覆盖角 β m =2∠ MOS =2arccos ,最大侧视视场角 θ m =2arcsin
1)侧视角为零
半覆盖角 视场中心点经度Lon VFC =Lon Na H ,纬度Lat VFC =Lat Na H 。若 θ v ≥ θ m ,则半覆盖角 ,所以
2)侧视角不为零
设∠ POS = β 1 = 而∠ P ′ OS = β 2 =
(1)当分成的两个部分在轴线同侧(即 < θ s )时,半覆盖角 β = ,视场中心点的纬度Lat VFC =Lat Na H ,经度Lon VFC =Lon Na H +
(2)当分成的两个部分在轴线异侧时,半覆盖角 视场中心点的纬度Lat VFC =Lat Na H ,经度Lon VFC =Lon Na H +
2.发现目标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设星下点为 S ′(Lon Na H ,Lat Na H ),视场中心点为 O ′(Lon VFC ,Lat VFC ),航天器最小仰角为 E min ,目标点为 T (Lon Tar ,Lat Tar ),半覆盖角为 β ,不考虑星下空洞效应,则发现目标时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最小仰角的条件
对于给定高度的航天器,存在一个最小仰角。航天器若要覆盖某点,则此点相对于航天器的仰角 E 必须不小于 E min ,如图2.5.4.2所示。
目标点与星下点的角距 d S ′ T 可以写成
设最小仰角为 E min ,在△ SOA 内由正弦定理有 转化后得 ,从而 所以,目标点要被覆盖,必须有 d S ′ T < d M 。
图2.5.4.2 最小仰角条件
2)视场中心点的条件
目标点与视场中心点的角距为
若目标点被覆盖,则有 d O ′ T ≤ 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