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园区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园区的基本类型也以科技类园区和各种主题园区的发展为主线,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园区类型。
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到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核心在于“综合配套”,其宗旨是要改变多年形成的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形成相互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其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在于先行先试的试错权,要有全国或至少是区域的推广价值。通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为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起示范作用,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形成地区增长极并非唯一意图,总结改革成果,推广改革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与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区域不同的是,旅游度假区属开发区范畴。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要求特色鲜明,建设项目符合现代度假休闲的需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符合国家有关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等保护的规定,环境质量较好。
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减收过路费(关税)。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的设置通常是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而设立的。
高科技园区类似于国外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但呈现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局面,具体可参考本章对国外科技类园区的介绍。
经济开发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产业,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开发区根据国家相关外资产业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鼓励类项目进行税收减免(如企业所得税的两免三减半),优惠提供工业用土地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一般这种规划出来的地方都比较大,配套设施齐全,招商引资后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结合园区及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各种以某个产业主题为特征的园区,比如多媒体产业园、文化创意园区、互联网金融园区、电子商务园区、生态农业园、物流园区、物联网园区等,不断丰富和细分园区类别。
国内园区起步较晚,初始模式是传统的工业园区,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业革命,产生了诸如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科技园、电子产业园、IT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新型园区,产业集群的效应带来了产业新城的时代。产业由纺织、煤炭、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为指导的第三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变,园区由人力密集型、高能耗型、配套不完善型,向产业集群型、人才、技术和资金高度集中型,集居住、办公、商业、休闲娱乐、生活为一体的都市综合体转变。整个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1.4)。
图1.4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9—1988年):先行先试阶段。1979年年初,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就在此形势下,在广东蛇口创办的出口工业区,按照国际惯例与初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机制进行先行先试;蛇口工业区被视作中国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模式”。自1980年开始,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沿海港口城市创建了经济特区,1984年9月到12月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10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内的园区发展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集约用地、园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第二阶段(1988—1999年):样板示范阶段。1988年5月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1990年4月15日,国务院决定对浦东进行开发开放,上海市政府也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成立张江高科技园区,1992年12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厦门地区为台商投资区,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规划发展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从沿海、沿江城市逐步向内陆中心城市推进并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2月起,国务院在中西部地区相继批准了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据《2013中国开发区投资建设与转型升级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213个,其中东部96家,中部69家,西部4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达到119个,其中东部53家,中部38家,西部28家;其他类型国家级开发区19个,其中东部11家,中部3家,西部5家;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普遍成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针对国内国家级园区的数量、类别、地区分布的现状进行结构化分析,如图1.5~图1.7所示。
图1.5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划分统计图
图1.6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划分统计图
图1.7 其他类型国家级开发区区域划分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