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学说有这样的观点:“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也。”大意是说,人体是一个整体,脾胃与其他脏腑密切联系,通过调理脾胃,不仅能够治疗脾胃本身的病变,还能够治疗其他脏腑的病变。可见,脾胃在人体养生中是相当重要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医会把脾胃视为后天之本了。
调理脾胃,最重要的方式自然是饮食,再说通俗点,就是“吃”。所以,吃饭看似简单,吃出健康却大有学问。怎么吃呢?自然是顺应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规律。
春季分为6个节气,每个节气又通过不同的气候影响人体。立春、雨水这两个节气,是气候开始变暖的时候,立春时节天气开始干燥,可吃养阴润燥的食物,而雨水天气潮湿,还要添加一些除湿祛寒的食物。惊蛰、春分、清明、谷雨4个节气,天气回温更快,人体阳气升发厉害,一不小心就会损伤肝脏,所以此时要多吃养肺柔肝的甘味食物,以克制天气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适。
夏季闷热潮湿,尤其是小暑、大暑两节气最为难耐,所以此时要多吃一些清淡平和、清热利湿的食物,以达到祛暑、养心、健脾、开胃的目的。整个夏季6个节气可以多吃些苦味、咸味、甘润的食物,因为苦味食物可以泻火、除湿,咸味食物能生津开胃,甘润的食物可以健脾,这样便可有效改善夏天湿热邪气在体内的滞留状况。
秋季天气燥热,如果没有顺应节气调养五脏,身体很容易就会出问题,甚至将病症拖到冬天。立秋到处暑这一阶段,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出现腹泻等脾胃失调的症状,而白露到霜降节气,天气却开始急剧转凉,人们可能会因为突然的不适应,出现伤风、大便干结等肺胃失润的症状。所以,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多吃酸味食物,以抵抗疾病的侵袭。
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是进行大补的好时机。随着6个冬季节气的递进,人体的阴气也逐渐加重,所以此时一定要选好食物补充脾肾的阳气,以预防冬季常见病,并为来年有个好身体做准备。此时人们宜多吃些祛寒的食物来暖身,同时少吃咸味食物,多吃苦味食物。因为冬季肾水旺,咸味食物吃多了肾水会更旺,易引发生殖系统疾病;而苦味的食物可以养心,令肾水和心火达到平衡。另外,此时一定要少吃黏硬、生冷的食物,以免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