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视孩子社会本能的培养

环境对生物的重大影响,早已为生物科学所证实,进化论中的唯物论更指出,环境对物种繁衍和生物形态会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前者会使后者发生改变,甚或使其变异。我们当然无法讨论所有不同的理论,然而这一结论经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研究确实得到了印证。法布尔借助对昆虫生存环境的研究,让人们对昆虫的成长过程有了新的认知。透过生物研究我们可以确认,除非能在生物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观察研究,否则我们无法对其有透彻的了解。

当我们探讨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会发现,与其说是人去适应环境,不如说是人创造了一个环境来适应自己。人们身处在一个社会环境里,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有一些特别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发生作用,它们构成了人们社交生活的人际关系。假如一个人不能在一个他所适应的环境里生活,他不但无法正常发展他的潜能,更无法学会了解自己。新式教育理论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呼吁人们重视孩子社会本能的培养,并且鼓励孩子与同伴相处。

很多人经常建议我,在桌脚和椅脚下贴一层塑胶止滑垫,以此减少移动时的噪音。我倒觉得发出点噪音反而比较好,因为这样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不是太粗鲁了。孩子往往一动起来,就没有什么秩序可言,他们也不太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孩子的肌肉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控制自如的地步,这点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在儿童之家里,孩子的每一个粗鲁动作都会被椅子和桌子发出的噪音“展现”出来,为此,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动作。儿童之家里也会摆设一些易碎物,像玻璃、盘子、花瓶等。有的大人可能会质问我们:“为什么?这些玻璃制品一旦到了三、四岁孩子手上,一定会被打碎的!”有这种想法的人,似乎把几片玻璃看得比孩子还重要。难道这类值不了多少钱的东西比孩子的身体训练还珍贵吗?

在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环境中,孩子会尽力注意自己的举止,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不需要外来的激励就能够改进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脸上看出他所充满的喜悦和骄傲,偶尔还会看到他那种无以名状的正经样儿,这说明孩子天生就能改进自己的行为,而且他们也喜欢如此。说真的,在一个三岁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有什么呢?唯有成长。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孩子自我改进,这样孩子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给孩子机会让他练习自己必须会做的事,因为发展就是靠不断地练习而来的。孩子喜欢洗手,这并不完全因为他觉得洗手很好玩,而是因为洗手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在生活中自己动手。这是他发展所有能力的根本所在。

在孩子正发展的生命中,在孩子借助于工作尽力让自己做得更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大人往往费尽心力想要帮助孩子,却妨碍了他们的自然发展。就像许多学校把桌椅固定在地板上一样。没错,孩子的确好动,而且动作常常粗鲁不已,但是孩子从来不认为如果桌椅不固定的话,他们就会将之破坏。虽然把桌椅固定后看起来比较整齐,但是这样一来,孩子永远也无法让身体行动有秩序了。我们也许可以帮孩子准备一个铁碗或铁盘子,这样他在把碗盘摔到地上时也不会打破,但是这么做反而会让孩子像着了魔似的,更想把碗盘往地上丢。我们这样做只是用障眼法把问题隐藏了起来,但是这个孩子除了会继续犯错之外,这种人为限制也将成为阻碍他自然发展的绊脚石。一个想要自己动手做些事的孩子,是乐于合作且充满活力的。

通常当我们看到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立即介入,帮孩子完成他将要做的事。或许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说:“你想要自己梳洗,自己穿衣服?!别麻烦了,我就在这儿呀!我会帮你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这个被我们剥夺了自主权的孩子会变得很难相处,我们会把他的行为当成是不乖,而我们却还以为帮孩子做事是为了孩子好。

我们应该想想看,在孩子生命中的前几年,他是怎么度过的。他被限制在家里,里面只有不能打破、不能弄脏的东西,孩子根本无法随意动弹,更没有机会练习控制身体,学习使用日常生活常用的东西。许多学习必要生活经验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孩子的生命也将因此而受到影响。

有些孩子好像没有人可以管得好。他们老是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每次都不愿意乖乖梳洗,他们的爸爸妈妈只好任由他们,从不加干涉。每个人都说这些爸爸妈妈真好又有耐心,可以每天容忍这样的孩子。然而这种做法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如果果真如此,那人们未免误解了“好”的标准。

对孩子好并不等于去容忍孩子所犯的每一项错误,而是应该找出避免孩子犯错的方法。对孩子好,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自然地生活与成长;对孩子好,就是尽可能供给孩子成长所需。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其实十分弱小无力,他需要别人的帮助。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好和爱孩子的表现。

当我们在属于孩子的环境里观察他们的行为反应时,我们发现,为了让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总是自动自发地工作。我们不但可以从孩子选择的物品中看出,孩子的确处于一个合适的环境,也可以看到孩子借由使用这些物品,进而还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什么也不必做。

我们已经努力提供了孩子的一切所需,现在必须要做的只是克制自己想要帮助孩子的冲动,静静地在一旁观察,跟孩子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不要常去打扰他,也不要放任不管。当孩子在做一项在他看来非常重要的事情时,他会显得很沉静,而且自得其乐。除了在一旁观察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呢?这正是我成立蒙台梭利学校的源起。因为在蒙台梭利学校里,当老师被降为观察者的角色时,孩子反而能够自发地从事他们自己的活动,这一点和一般学校的教学正好相反。在一般学校中,老师一般采取主动的角色,孩子则停留在被动的位置。然而,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越好,老师就越应只是在旁观察。

这让我想到我们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令人捧腹的事。有一次校工忘了把学校大门的锁打开,孩子因此没办法进学校,心情都不太好。老师最后对孩子说:“你们可以从窗户进去,只有我进不去。”于是孩子一一从窗户爬进教室,老师则心甘情愿守在门外看着孩子们在里面玩。

因此,我们应建立一个能够指引孩子、提供孩子锻炼能力的适当环境,允许老师暂时离开孩子。这样一个环境的设立,就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acFVajnsYkJL5qrt1P18d6nxyXG49nSLGCE4XV8sVholNtYfX3G0QU0g5gA1j4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