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新式教育,不仅教师的职能需要改变,学校的环境也必须改变。仅仅把“新式教材”引入普通学校,是不可能带来全面革新的。学校应成为儿童能够自由生活的场所,他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享有内在发育方面潜在的、精神上的自由,而且能使他们从生理、生长到机体活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成长与发育的最好条件”。
这里告诉我们:什么是最适宜孩子发展和成长的环境?那就是自由的环境。
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进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过于束缚他们思维和意识的发展,可能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要让孩子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下,从幼年步入童年,仅有爱是不够的一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真正适合成长的环境。
细心观察孩子,你会发现两三岁的宝宝最喜欢说“不要”这句话。不仅是不要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有趣的是,如果问他:“一起去买好吃的好吗?”这种他们想去做的事,他们可能也会说“不要”。其实这是因为,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还不能顺利地表达,因此只能用“不要”来表明自己的存在。这是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表现,而且这也是能力培养、智力开发的关键期。既然孩子此时有了自我意识,我们就应该尊重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试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与他人合作,但是他没有自我思想,怎么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必须拥有独立的意见,将自己的想法与对方的想法比较之后,与他人的协调,而不是一味听从对方的意见。这样的人,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孩子,关键在于呵护人类最为重要的“独立意识”。
这种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即是“自由发现”。这是幼儿以自己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探究的一种方式,同时,自由发现也能够让幼儿满足对所生活的周围自然和物质环境的好奇心。而在自由发现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是孩子应该拥有以其自身进行探究的自由,这种自由让他们能够完全信任自己,而不必担心得到“错误”的答案。这是在一种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方式对“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等问题展开探究,它可以满足其寻求答案的天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创造一种适合幼儿发展、自由的环境呢?
首先,如果在教育中幼儿对某些材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育者应该允许幼儿自己去熟悉材料:而且在幼儿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允许他们展开观察和发现,并且表达出对活动积极、良好的感受;同时,如果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通过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来建立自我评价,而不是马上指出不对并且代劳。
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其实无所谓对或错,因而对他们来讲,也没有失败之说;由于幼儿年纪太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交给他们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时间,而且要以充分的耐心等待他们完成。要细心分析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程,分门别类地因材施教、展开活动。在幼儿自由发现的同时,为了使科学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还要注意强调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作用。因此,适宜的环境,其实就是通过提供简单的设备和材料,而将更大的精力放在观察孩子和以耐心等待孩子身上,给幼儿提供非限定性探究和相互作用的机会,而不设立任何参照项。这也就是所谓的“开放式教育”。
这样做对成人来说或许是困难的,但是对孩子们来讲却是天堂一般的成长环境。因为成人常常想用成人发起的事件、给予的结果以及不当的情绪来阻碍幼儿自然的、自发的和本能的好奇心,而这种阻碍一旦形成,常常会使幼儿不知所措而丧失主动性。
但那种严格控制学习环境会对儿童们产生压迫感,会让他们无法正常地活动,也就谈不上自我的发展。在她的教育之家,拥有一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尽量自然的环境。在她的观念中,自然环境就是其中的一切事物都与儿童的年龄及成长阶段相配合,所有发展的障碍都必须除去,这里的各种工具都能够帮助儿童们锻炼他们正在发展中的能力。在这个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只是首先指导孩子如何使用教具,然后退居一旁,让孩子们自己把个人的能力表现出来。她深信,孩子们有这样的能力,而且一定能够发挥出来。因为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正处于最具创造性和发展性的阶段,他们就站在智慧的大门前,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为他们把大门打开而已。至于大门内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则应该由孩子们自己去探索。事实上,孩子们确实具有从虚无中创造出实际的能力,他们能够从潜能激发出实际的行动,这种看似从无到有的变化,其实并不复杂神奇,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展示出来。
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孩子们便会自发地显现令人惊叹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