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模仿”的天性。孩子的模仿与动物的模仿不同,是源于心灵智慧上的建设性行动。比如,在语言的学习上就是如此,他们的模仿和鹦鹉学舌是很不一样的,不是机械地模仿周围人的话语。当孩子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就会运用自己的记忆力,将话语中的词汇深深地记在脑海里,然后根据自己表达时的需要去运用。
孩子的模仿是天生的,也是非常强的。孩子从出生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相较而言,女孩子会更多地模仿母亲,而男孩子则主要模仿父亲。孩子对父母的模仿有些是有意识的,但更多都是出于本能。孩子的模仿不仅限于表面的行为举止,还深入到思维、情感、习惯乃至人格等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我们常说,儿子酷似其父亲,其实并不全因为遗传,很多都是模仿而来。我们要确信,一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确立,父母的人格就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身为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孩子对成人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对于成人的指示他们也有服从的天性。成人要相信——孩子出生就准备好了服从我们,而且他们服从的意志十分坚定,这正是孩子的特性之一。
一个小孩把拖鞋放在床上,他妈妈生气地说:“拖鞋很脏!不能放到床上!”然后一边用手把床单上的灰尘拍掉。经过这件事以后,这个孩子只要看到拖鞋放在床上,就会对着拖鞋说:“好脏!”然后拍掉床上的灰尘。
既然孩子如此敏感,又这么容易受我们的影响,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成人一言一行需谨慎,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对孩子来说,服从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要向孩子讲述那些金玉良言。对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孩子充满了爱与崇拜,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一点点偏差,很有可能是他们对我们不良举动做出模仿的结果。
孩子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所以,成人应有一种规范自己行为的使命。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本打开的书,带来莫大的鼓舞。通过学习“这本书”,孩子可以知道该如何去生活。但是,成人如果想要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就必须让自己的行动清晰而缓慢,这样,通过观察,他的孩子就能清楚地看到成人所有行为的过程和细节。
对孩子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也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师,也是对孩子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经常性的而且是深刻又牢固的。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开始最早、历时最长和影响最深的教育。正是在父母的关怀中,孩子逐步了解了世界。孩子受父母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父母的熏陶中塑造自己的人格,因此,孩子对父母充满了尊敬和信赖。
只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一位教师,孩子不断地从你身上吸取知识、发展自己,所以身为父母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俗语说:教人一滴,自己就需先有一桶。对待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
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健康人文家庭环境吧。在文明、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里,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开朗、勇敢、进取、活泼的性格,让其养成独立的意识、良好的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立关爱、创新、合作、.感恩、宽容的现代理念——这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文素质的重中之重。
孩子们变好还是变坏都与他们受到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更对其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由此更可以看出父母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的课堂,父母的言谈举止就是孩子分清好坏的标准。孩子正是受父母待人处事、谈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善恶观念和是非标准。父母疼爱自己孩子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严于律己,做好榜样,做好示范作用。
榜样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辨别力非常有限,模仿是他们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榜样本身具有调动、控制、矫正孩子道德行为的作用,因此,家长或言传身教,或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学习到模范人物的优秀事迹,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为了提高孩子的是非观念,父母应该努力丰富孩子的道德知识。当孩子的道德知识水平不高的时候,很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父母不要急躁而粗暴地对待孩子,而应该对他们循循善诱,进行正面的教育,进而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同错误行为的斗争中,孩子明辨是非能力也会得到发展,所以,父母要积极支持孩子去实践,鼓励他们参集体活动,通过与别人行为的比照来发展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或许不能教给孩子智慧,但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和学习、如何去工作、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这才是做父母教育孩子的根本。父母不可能一生都代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孩子最终还是要自己生活。那么,父母应该留给孩子什么呢?这就是做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为孩子铺下一条正确的道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战胜困难的品质、热情生活的态度,还要教给他们勇敢地去承担责任,友好地去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