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孩子变得开朗,就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所有的人都处于某个集体之中,在孩子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必须突出“群”,提升孩子对社会的适应性。父母要通过适当的安排和灵活的方法,帮助孩子之间增进交往、提升交流。

即使是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的场合,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对孩子教育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管教过多,不让孩子乱动,总是担心孩子和别人起冲突,就连评价孩子优劣的标准也是看孩子老不老实、听不听话。

尽管这种教育方式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但是在无意间反而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父母应当有意识地让孩子更多地去参加集体项目,让孩子去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孩子在与别的孩子积极交往的过程中,他的注意力会被其他孩子所吸引,其心理活动也会更丰富,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里,性格也会变得更为开朗。

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和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的孩子,其成长环境大不相同。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竞争对手,比如眼前有好吃的食物,独生子女就可以慢慢吃,没有争抢,能悠闲放心地吃。

然而,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分享。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个孩子,给孩子的东西就得分三份。即使父母分好了,孩子也会因为“分配不公”而争执,所以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常常面临着竞争,并且每次争斗给他带来悲伤、喜悦、不满、厌恶等种种感受。对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来说,对“他人的存在”有一种真实地体会,也知道了只要有“他人存在”,自己的愿望就面临着竞争,很可能不会得到满足。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就不是如此。独生子女意识不到妨碍自己的“他人的存在”,也不会面临各种争斗。然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起来的孩子,却由于没有兄弟姐妹而感到孤独。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幻想”上,以此来愉悦地度过自己孤独的时光。这种没有“他人存在”的幻想,让独生子女能够很专注地进行思考,然而也使得他们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导致他们认识不到真实的社会,从而欠缺应有的应变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提醒孩子“他人的存在”,比如对孩子说:“如果还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吃糖果,你怎么办呢?”这样能够引导孩子更多地考虑他人。

如果一个家庭孩子多,父母的关心、爱护自然会分散给每个孩子,这样他们也能够彼此学会分享,但是独生子女因为独占父母之爱,容易变得任性。等这样任性的孩子一旦进入集体生活,就很容易与周围的小伙伴产生矛盾,自己也会感觉被孤立与排斥。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对孩子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育。

事先提醒法:

遇到孩子容易做的任性的事,提前对其进行提醒,防止孩子出现不适当的任性行为。

精神转移法:

在孩子做出任性的行为时,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事物转移他的注意力,避免任性行为延续下去。

冷却法:

当孩子提出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任性哭闹,不要理睬他,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胡闹没人关注,从而自动停止任性行为。

效仿榜样法:

要孩子向那些不任性、懂事理的其他孩子学习,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任性行为不仅父母不喜欢,而且老师、同学和其他孩子都不喜欢。

成人应该认识到,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最容易沟通的。同龄孩子在一起,即使他们会有冲突、矛盾,但也会玩得好、学得好。孩子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互相学习、增长知识,并能提高认知能力。有时候孩子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只要不是过于激烈的问题,父母可以在一旁观察,让孩子自己解决,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能处理好彼此的小矛盾。如果孩子请成人来帮忙,也要尽可能地说服他们自己去解决,慢慢地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就减弱了,也更能够在“孩子”这个集体中好好生活。

只有融入集体,与别的孩子积极交往,孩子才能正确认识到他人的长处。孩子通过比较,也能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我。这样做孩子还能学习他人长处,正确看待自己,不容易产生自卑感。在与别的孩子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而且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也能让孩子拥有更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让孩子感觉到身处大家庭的快乐。比如,可以让孩子把自己好玩的玩具借给同伴,让孩子带着自己玩沙的小工具与同伴一起玩沙。一旦孩子尝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之后,就渐渐学会了与同共享,而这也正是他们融入集体的表现。 f5u8UTg80ukNjTOHu0kLEqYruAsF5bGYKZHPAxwMHXmtqqHMLWmb8opC7p0aZi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