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数据治理的顶层架构

企业中不同层级的人对数据治理的关注点不一样,因此各自的视图也不一样。下面从管理者视图来看数据治理的顶层架构。

数据治理的管理者视图可以概括为“五域模型”,即管控域、过程域、治理域、技术域、价值域,如图2-3-1所示。

图2-3-1 五域管理视图

企业在开展数据治理之前,首先要基于企业战略和IT战略制定数据治理的战略目标,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再细化“五域模型”内容。

(1)管控域:在数据治理战略指导下制定企业数据治理组织,明确组织的责、权、利、岗位编制及技能要求。一般在大中型企业中会设立由企业高层领导及相关专家组成的数据治理委员会,审批数据治理相关的重大决策,并制定数据治理的相关制度、流程,建立数据认责及绩效考核机制,以支撑数据治理活动。

(2)治理域:是数据治理的主体,明确数据治理的对象和目标。根据数据资产的构成,企业数据治理又分为主数据治理、交易数据治理和数据指标治理。

(3)技术域:数据治理的支撑手段,提供数据治理所需的数据架构、治理工具平台,包括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指标管理、数据模型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

(4)过程域:是数据治理的方法论。数据治理过程包括评估与分析、规划与设计、实施的PDCA循环(即Plan、Do、Check和Action循环,也称戴明环)。在评估与分析阶段,要评价现有数据治理的成熟度、风险及合规性,业务对数据治理的需求。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要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数据治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设计数据标准、数据模型、数据架构及数据治理的实施路径。在实施阶段,要制定数据治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细节,选择合适的数据治理工具并通过定制化开发来满足数据治理要求。

(5)价值域:数据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数据资产的管控,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并通过数据的流动、共享、交易,实现数据资产的变现。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Y4rkmxduRlU7JUjpHt+2fBmVeL+0il5phc2TbkKzE9GPs5Hk6n+8uvfeidUY/m0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