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第一阶段(2005—2006年):拥有一份靠谱的工作

我的职业生涯,开启于高中辍学后来到北京。辗转两年后,2005年,既无学历,又无背景,更无工作经验,我抱着“总得想办法干点啥养活自己”的心态,开始求职。

就像自序里提到的,在最初两年,我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挣着每月1000元出头的薪水,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最大的念想,就是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那还是一个外企很光鲜亮丽的时代,能够迈入外企的大门,大概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上了正轨。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所谓“S型曲线”“非线性成长模式”等概念,也完全不知道两年后的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但我内心有一些朴素的想法——要想从当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打杂状态”进入外企,我总得有点能拿得出手的本钱。

于是,我做了一些思考——对于绝大多数声名在外的外企而言,一个既无显赫学历、又无成熟经验的人,是断不可能入其法眼的。如果我想进外企,选择那些中等规模、大众知名度不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成功,而不是把目标瞄准声名显赫的500强大公司。

而且,在外企普遍需要的岗位中,我发现,最不看重个人出身和背景的职业,是销售。

于是,虽然每3~5个月就要换一次工作,我还是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为自己积攒“本钱”——我找了很多份具备销售属性的工作,且基本做到,无论是街边揽客还是店面直销,自己的业绩在同期员工中都能名列前20%,并且让每一位带过我的上级都对我有比较正面的评价。

2006年10月,我依靠自己在一年时间里积累下来的“本钱”,以及一封4000多字详实真诚的求职信(我在信中尽可能客观地列举了自己的诸多优点和不足)换来了一家主业是生产和销售各种化工、生物实验室设备的日企的面试机会。

我还记得,那家日企公司的老总在面试临近结束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将来有些什么目标吗?

我想了一下,答道:凭自己的能力,10年内能在北京二环周边买套房。(那时北京的城市发展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庞大,房价也不像现在这么夸张)

后来,老总告诉我,正是这个答案,让他们决定向我正式发出Offer。

我就这样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 i4/Nr5PHg8YcYkifqw1OFAVQ7ZiLi+NGe84RVeCoysG0dwfeBtYIIKCV6B9HKN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