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上海的淮海路自西向东,蜿蜒数公里,两旁鳞次栉比的商店,以弹眼落睛的橱窗展示、各具优势的经营特色、深谙人心的宣传标语,勾留着行人的脚步。建成一百多年来,淮海路始终是摩登、时尚、高雅的代名词,是上海商业文明的一个窗口。

五光十色的大马路背面,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石库门弄堂,如同树上的枝丫,依附着主干,繁茂而密集。市井人家的一饮一啄,邻里之间的声气相闻,在这些弄堂里日日演绎,经春到夏,经秋到冬。

在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弄堂里,保留着许多红色的印迹。一百年前的淮海路,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确立之地。那时,这条路还叫霞飞路,是法租界里最重要的商业街。

当无数商业传奇在霞飞路上纷纷上演的同时,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悄悄地种在霞飞路上两条叫作“渔阳里”的石库门弄堂里,用一颗颗救亡图存的爱国心,用满腔无畏无惧的青春热血,精心培育、灌溉,最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以燎原之势传遍了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也从上海的石库门走向了北京天安门。

一百年前的法租界渔阳里,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和创建初期的重要活动场所,是20世纪中国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梦开始落地生根的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初创的时光。

按照地名学来看,一百年前的法租界渔阳里是一个统称,有新、老渔阳里之分,均由比利时、法国合资的义品放款银行投资兴建。老渔阳里建于1911年,位于原环龙路(现名南昌路)一〇〇弄,后更名为铭德里。新渔阳里建于1915年,位于原霞飞路(现淮海中路)五六七弄,一百多年前的名称——“渔阳里”沿用至今。历史的演进,总是在未知的变幻中呈现一个又一个奇迹。令投资者们不曾想到的是,他们留下的渔阳里,此后竟然成了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老渔阳里二号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居住地,同时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所在地,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6月在这里成立。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以老渔阳里为中心,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触角在上海乃至全国不断延展。

新渔阳里六号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成立,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李汉俊、袁振英、叶天底、沈玄庐、金家凤是最早的八名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最早的团中央机关在这里运筹帷幄,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建立。

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青年的第一所学校——外国语学社的社址。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在这里学习英、法、俄文,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接受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启蒙,并从这里出发,前往苏联留学,踏上红色征程。

新老渔阳里曾经是相通的石库门弄堂,老渔阳里二号与新渔阳里六号相距不足百米,两地相互策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新老渔阳里之间频繁来往,联系两地间的弄堂因此被称为“共产主义通道”。红色的渔阳里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有志之士——特别是青年,前来寻求救国救民于水火的良方。

20世纪之初的中国是苦难的,世界同样也是苦难的。

20世纪之初的世界格局,当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感觉到社会主义势力日益强大之后,统治者所受到的威胁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建立一道巨大的屏障以隔离无产阶级,维系自己的利益。

但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之火愈演愈烈。全世界所有被压迫的人们,工人或者农民,妇女或者少年,都在国际共产主义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联合与反抗的声音并非最先抵达中国,但在中国的反应速度以及强烈呼应绝对值得纪念。

追溯百余年的中国史,不仅是一部长长的苦难史,更是一部辉煌的奋斗史。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政府代表在和会上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但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予理睬。4月底,和会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尤其是学生和知识界。怒火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这一“晴天霹雳”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印证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面对如此屈辱的局面,从1919年5月1日开始,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界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全面爆发……

五四运动,是一场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由热血沸腾的青年率先起来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的运动,又是一场以疾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显示中国人民和青年群众力量的运动。它犹如一声响彻云霄的春雷,打破了辛亥革命以来的沉闷局面。中国青年第一次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表现出先锋和桥梁作用,建立起知识界同劳动群众间的联系,把学生运动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表现出比辛亥革命更彻底、更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姿态。从这时候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青年奋勇投身到了拯救祖国、拯救民族的伟大斗争中。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产主义者。这既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在思想上、组织上和人员上做了准备。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青春的脚步踏着历史的节拍缓缓走来,走过苦难,走过迷茫,走过艰辛,继而,走向强大,走向自信,走向胜利。

从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到今天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个不足10人的团组织已然成长为拥有8000多万团员的庞大队伍……青春的脚步迈向哪里,哪里就播下了春天希望的种子。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中国共青团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崛起并走向富强和伟大的革命史。

然而,真正追溯中国共青团砥砺前行的脚步,我们要从她的源头——渔阳里开始。 VQzd7Y72h8EtfXoVQp7j9GDAmoYn0GpqLmATjT1T/ArepsWpn25mB2c27tFLZp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