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绪说

一、人类的起源

我们讲中国古代史,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怎样出现的?第一次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百多年前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名著《物种起源》,说明生物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书里还提到人类也同样是进化的产物。不久,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详细阐述了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论定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

达尔文和赫胥黎发现了生物发展的法则,推论现代人是由一种远古生存的古猿演变而来,这就奠定了生物学上进化学说的基础,给后人指出了正确的研究道路,这是他们的卓越功绩。但是,古猿为什么会演变成人?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演变的根本原因。到了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论文中才肯定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这就是说,古猿由于劳动的结果,才逐渐演变成人类。近百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从猿到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化石,完全证实了从达尔文到恩格斯的人类进化的理论。

科学家们在欧、亚、非等洲从地下发掘了许多一两千万年前的古猿化石,这些古猿有些特征是介于人和猿之间的。

过去,有些学者认为森林古猿(Dryopithecus)可能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否定了这个推测,而把森林古猿划入了猿科。

迄今为止,科学家公认人类是从拉玛古猿(Ramapithecus)或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发展而成的。南方古猿的化石,最初是1924年在南非金伯利市北汤恩(Taung)火车站附近的山洞里发现的。后来在其他地区迭有发现。目前已发现的,总共约90多个个体。包括头骨、下颌骨、牙齿、肩胛骨、四肢骨等,男女老幼都有代表性的个体。其特征是有突出的颌,没有下颏,头盖低平,额向后倾,外貌很像猿;但脑积可达600毫升,显然大于猿,眉骨脊有的不甚发达,牙齿的构造和排列同人很接近,并且脑底部大孔的位置也比猿类靠前,盆骨、腿骨都近似人,已能直立行走,只是不如现代人平稳、挺直。这表明他们已逐渐离开了真正的猿。

南方古猿大概已能使用天然工具。但还没有人工石器,也没有用火的痕迹。这种具有人和猿的特征的现象,说明他们是向人类过渡的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恩格斯语)。

拉玛古猿的化石,首先发现于印度北部西姆拉低山区的中新世后半期或上新世前半期地层中。1956到1957年,在我国云南开远小龙潭上新世初期的煤炭层中先后发现了10颗古猿牙齿的化石,专家们经过研究,最后把它们划入拉玛古猿 。1976年在云南禄丰又找到了古猿下颌骨和牙齿,专家们初步认为也应归属于拉玛古猿 。近来学者认为,禄丰拉玛古猿在形态上更接近于人类,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197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又在云南禄丰县石灰坝古猿遗址中发现禄丰古猿头骨化石,面骨保存较为完整,眼眶、梨状孔以及上颌牙齿的形态都清晰可见。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各类古猿中的第一个古猿头骨 。这种古猿,一般地说,身体有黑猩猩那样大小,面部缩短,有拱形的腭和形似南方古猿的下颌骨,牙齿和上颌骨的特征和南方古猿也接近,牙齿的纹饰具有许多人类牙齿的萌芽,几乎是距今1500万年到1000万年前的人类的前驱了

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历来存在着一元(即一祖)或多元(即多祖)的问题。所谓一元说即认为全世界人类起源于一种古猿,这种古猿后来才演化成各种不同的人种;而多元说则认为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种是由各种不同的古猿演化来的。近几十年来,由于广大地区发现大批的猿类和人类化石,经过科学家的分析研究,已充分证明一元说是正确的。

人类既是出于一祖,那末这最初人类的诞生地在什么地方呢?有些学者看到非洲发现的化石材料中有1500万年前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祖先的拉玛古猿,又有其后的南方古猿,以及更后的能人、直立人等这些较完整的整个人科系列的化石材料,而在亚洲则至今还未发现从七八百万年到三四百万年前之间的比较完整的人科化石,因而认为非洲地区最可能是人类的诞生地。

主张亚洲是人类的摇篮的学者则认为,亚洲不仅有拉玛古猿化石,而且材料比非洲更多;较晚的猿人(直立人)化石的最早年代为近200万年前,也比非洲为早。1978年5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召开名为“早期人类的现代论证”的诺贝尔学术讨论会。会上一位美国生物学家提出他进行的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各个人种的病毒基因序列的变异范围,和从亚洲猿类所得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与非洲猿类则有相当大的不同,从而论证人类应是起源于亚洲而不是非洲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布朗博士通过解析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的遗传基因,证明不管黑人、白人还是黄色人种都起源于亚洲,在36至18万年前(相当于亚洲出现“大荔人”和欧洲出现“尼安德特人”的时代),他们都具有相似的遗传基因。尼安德特人的形态和现在的人有很大差异。所以,其是否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值得怀疑;而在中国发现的大荔人却具有“北京人”及新人共同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人类从“北京人”经过“大荔人”发展成现在的各个人种

人类的发源地到底是在非洲还是在亚洲,学者们对这个问题意见分歧,难以作出一致的结论。当然,从现有的各方面的证据来看,可以说非洲和亚洲南部的广大地区都有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如何更进一步论定具体的地区,有待今后广泛的田野发掘和科学家们深入的分析研究。

人的祖先古猿究竟是怎样转变成人的呢?从现有的材料分析,不外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是这种古猿本身的结构就存在着向人类发展的基因,如古猿的手和脚的运用已经有了某种分工;他们懂得利用天然的木棒或石块来保卫自己和获得食物;能直立行走,两眼能向前平视,以扩大视野和增强观察能力等等。当然,只具备内因还不行,还需要外因的刺激促其转化。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古猿变人的外因是气候的改变。

据古地质学家研究,在远古时期曾经有过地壳运动,使大陆上升,因而引起气候的变化。地球上又突然遭受到冰川袭击,气候寒冷,很多生物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灭绝了。那些参天的原始森林,有的也渐渐冻死。古猿生活所在的热带森林也变成草原间隔的树丛。因此,惯于树上生活的古猿被迫转移到地面上来,用两手采集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如捡拾果实等。两只手勤于劳动的结果,使大拇指与其余的四指更加分开,抓拿东西更方便、更灵活,因而成了两只运用自如的手。从此古猿的体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前肢变成手,不得不把走路的任务让给后肢去担任,后肢发展成单独支持身体的脚。手和脚分了家,身体完全直立起来。古猿用四肢行动的时候,头部如太大,颈项侧面的拉力不能支持,这样就限制了头脑的增长。等到完全直立行走后,以颈椎支持脑袋,头部再增大也可以支持得住。这就创造了使头部发达的条件,脑容量得以发展,因而也就增长了智慧。再加上人类因为群居、劳动的需要,逐渐尝试制造粗笨的工具,用以弥补手足的不足。又由于直立行走,头颅位置的改变,使喉咙如释重负,加强了喉咙和口腔的联系,声带等发音器官得以逐步改造,促进了发出单音节声音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慢慢地发展成简单的语言。这一系列的变化,才使得古猿逐渐过渡到人类。

人是从古猿发展而来的,这已是目前世人公认的观点。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不是从某一种古猿直接演化而来的,而应是不断分化的结果。而且我们认为,在从古猿向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这种分化的趋势都存在:一部分停滞在某一阶段水平上,另一部分继续向靠近人类的方向发展……直到能人,到直立人,到智人。

大约到四五百万年前时,人类同古猿揖别而分离开来。此时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粗壮型南猿,有的已能制造石器,应该属于人类范畴。但这一支“猿人”因身体构造过分特化,终于在100万年前或稍晚一些时候灭亡了。而另一支纤细型南猿则可能通过能人而发展到直立人。

二、原始社会史的分期

古猿一迈进“人”的范畴,人类社会也就同时出现了。在人类社会史中第一个阶段就是原始社会。这个阶段年代最长,从人类的产生到国家的最初出现,有好几百万年,而阶级社会的历史,总共才几千年。

原始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随着时代的推移,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因此产生原始社会史怎样分期的问题。

19世纪初期史学家把人类文化演进的次序,从物质上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原始社会属于石器时代。由于石器时代太长,因而分为旧石器与新石器二期。这种分期法一直到今天还为考古学工作者所袭用。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中,原始社会的分期,是从社会经济这个角度划分的。最初是按照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转述的摩尔根(L.H.Morgon)的分期法。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把原始社会分为“蒙昧”和“野蛮”两期。蒙昧时期起自正在形成中的人到弓矢的发明;野蛮时期则从制造陶器开始,也是农业和畜牧业发生与发展的时期。恩格斯说,直到日益增多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时为止,摩尔根所提供的时代划分法“无疑依旧是有效的”

恩格斯和列宁利用了摩尔根的分期法,并进一步从生产关系的发展上,区别为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大阶段。如1875年恩格斯在致彼·拉·拉甫罗夫的信中说:“最初的人想必是群居的” 。请注意“群居的”是指最初的人,不是指古猿。列宁在1913年12月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更明确地提出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和原始公社”两个连续阶段 。所谓“原始人群”即恩格斯所说的“群居的”人。列宁的说法与恩格斯所说的是一致的。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又说到“使用棍棒的猿猴群、或原始人、或组成克兰社会的人们的原始组织” 。有的学者便说列宁这里所说的“使用棍棒的猿猴群”,是专指“原始群”,认为这是在完全形成为人类社会之前,因而把“原始群”(即使用棍棒的猿猴群)和“原始人”以及“组成克兰社会的人们的原始组织”并列,定为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 。这种三段分期法,是根据人类化石的新发现提出的。新的事实需要作出新的解释,这种态度是科学态度,应当受到鼓励。然而这种提法本身是否正确,还应该讨论。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恩格斯说过:“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 所谓“完全形成的人”必然已经进入会制造工具的真人阶段,这就是说,只有到形成人的阶段,才能有这个新的因素——社会。显然,列宁说的“原始群”,若是指人类社会第一个阶段,就必然是指已会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的组织,决不会专指“使用棍棒的猿猴群”。因为向人类发展的“猿”,还不是人,怎么能把尚属于“猿”的群体,单独提出来,说成是人类社会一个独立的阶段呢?

第二,列宁讲的“原始人群”(或称“原始群”),就是这里说的“原始人”的群体,绝对不会是专指“猿猴群”,因为若是指“猿”群,就没有必要分别什么原始、不原始。“原始群”也好,“原始人”也好,显然基本上已进入了人的范围。所以,我们认为“原始群”是指“原始人”的“人类社会”组织的第一个阶段。不过,既然承认人是由古猿转变来的,就必须承认形成人类之前有古猿这个过渡阶段。它虽然不能单独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阶段,但可以附属在人类社会原始群之内。

第三,列宁所说的“组成克兰社会的人们的原始组织”,实即前面他所说的“原始公社”。所谓原始公社,是原始氏族公社的简称。有了氏族,才能有公社。

根据列宁的说法,人类的原始社会,应当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1.原始群阶段,包括向人类过渡的古猿和已会制造工具的“原始人”。2.原始氏族公社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母系氏族公社,后期是父系氏族公社。

列宁这个两段分期是符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的分期法的。恩格斯采用摩尔根的说法,把原始社会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两期。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实际是指还不会制造工具的古猿,也就是列宁所说的“使用棍棒的猿猴群”;中级阶段相当于原始人知道用火、会制造工具的旧石器时期;高级阶段是指发明了弓箭的中石器时期。整个蒙昧时代和列宁所说的“原始群”的内容,完全相同。野蛮时代是从陶器的应用开始的,也就是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期,相当于列宁所说的“原始公社”的社会阶段。

为了把原始社会两段分期与三段分期的异同表示清楚,可以简单地列成下表:

原始社会两段分期与三段分期异同表

三段分期法与两段分期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中主要的不同在于三段分期法把两段分期法的第一阶段(原始群)又细分为两期。这种分期法的最大缺点,就是把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这在逻辑上也是不易说通的。

历史科学尤其是原始社会的历史学,是随着古人类学、考古学的新发现、新研究的进展而发展的。学者们对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也应根据新的发现而发展和改变。但是截止到现在,我们认为恩格斯、列宁的两段分期法“无疑依旧是有效的”。

下面所要讲的原始社会,基本上按照两段分期法进行叙述。 A3mj7tjc0KMaVc00PSnHzF0sqK61mHQSEHvs5LvpDpK73QC3WVIzmzmiegMgo9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