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桓公

【题解】

鲁桓公名允(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鲁周公世家》),《世本》桓公名轨,《世族谱》亦为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说文》有 字,从本,从屮,允声。轨盖 之讹,世人少见 也。”可备一说。桓公为惠公少子,隐公之异母弟,母为仲子。《左传》记公子翚说隐公请杀桓公,提出条件为让自己当执政官。隐公不同意,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可见公子翚杀隐公而立桓公时,桓公还没有成年。桓公是同意公子翚杀隐公的,所以何休、杜预都说桓公之立为“篡”。桓公就位第三年才成婚,娶了齐僖公之女文姜。这件婚事,从政治角度上说是结两姓之好,但同时也是桓公个人生活中最大的不幸,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鲁桓公在位十八年(前711—前694年)。

【原文】

2.1.1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1〕

【注释】

〔1〕如:顺遂。 其:指桓公。《解诂》:“弑君欲即位,故如其意以著其恶,直而不显,讳而不盈。”

【译文】

元年春周历正月,桓公即位。

国君被杀以后继位不说即位,这儿说即位是为什么?是顺遂桓公的心意。

【原文】

2.1.2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1〕 。郑伯以璧假许田 〔2〕

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 〔3〕 。曷为为恭?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 〔4〕 。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 〔5〕 。曷为系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 〔6〕 ,邑多田少称邑。

【注释】

〔1〕郑伯:郑庄公。 垂:见1.8.1注〔1〕。

〔2〕郑伯以璧假许田:隐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邴,就是想与鲁国易许田的,可能鲁国认为邴与许田尚不相当,所以郑伯又加上了璧。

〔3〕为恭也:《解诂》:“为恭孙(逊)之辞,复若暂假借之辞。”《穀梁传》更直截了当说:“非假而曰假,讳易田也。”

〔4〕朝宿之邑:天子赐给诸侯以王城远郊之邑,供诸侯来朝时住宿之用。鲁国的朝宿之邑许田,建有周公的别庙。

〔5〕系之许也:《通义》:“许,邑名。……以此田近许邑,故系之许而已。知非谓许国者,王城之外五十里曰近郊,又其外五十里曰远郊,又外达甸、稍、县、都,相距各百里,许国犹在畿外,而上传云朝宿之邑在郊,不得相近也。”

〔6〕田多邑少:《通义》:“所稼曰田,所居曰邑。”

【译文】

三月,隐公在垂邑会见郑庄公。郑庄公用璧借许田。

说用璧借许田是怎么回事?是把它交换了。交换了,那么说借它是为什么?是用恭逊的语言。为什么用恭逊的语言?有天子在,那诸侯就不能擅自作地的主。许田是什么?是鲁国朝见天子时住宿的村邑。诸侯四时朝见天子,王城的郊区,诸侯都有朝宿的村邑在那里。这是鲁国朝宿的村邑,那么为什么叫做许田?是因为把它联属在许邑上。为什么把它联属在许邑上?因为靠近许邑。这是个村邑,称它田为什么?庄稼地多住户少称为田,住户多庄稼地少称为邑。

【原文】

2.1.3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1〕

秋,大水。

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月。

【注释】

〔1〕郑伯:郑庄公。 越:卫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云:“越,近垂,地名。”在今山东曹县附近。

【译文】

夏四月丁未日,桓公与郑庄公在越邑结盟。

秋,洪水。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灾情。

冬十月。

【原文】

2.2.1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1〕

及者何?累也 〔2〕 。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 〔3〕 。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4〕 。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滕子来朝 〔5〕

【注释】

〔1〕宋督:名督,字华父,戴公之孙,殇公堂叔,宋国大宰。关于华父督杀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事,参1.3.6注〔13〕。《左传》的记载与《公羊传》异。 与夷:即宋殇公,参1.3.6注〔10〕。 孔父:名嘉,宋微子之后,正考父之子,孔子的六世祖,任大司马之职。此处宋督称名而孔父称字,据《穀梁传》说:“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

〔2〕累:连累。《公羊传》认为孔父嘉被杀是受殇公的连累,这就把华父督看上孔父嘉的妻子“美而艳”,为夺其妻而杀之的事隐讳过去了。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公羊高受业于子夏,对孔子先祖有辱家门的事有所隐讳,是很自然的。

〔3〕仇牧:宋国大夫。宋南宫长万杀闵公,仇牧闻讯前来阻止,也受连累而被杀。参3.12.2。 荀息:晋国大夫,晋里克杀荀息所立之幼子卓子,荀息为之而死。参5.10.1。

〔4〕义形于色:《解诂》:“内有其义而外形见于颜色。”

〔5〕滕子:滕国国君。即隐十一年来朝的“滕侯”。这里称“子”,符合其小国地位。《通义》:“朝桓公不足褒,故还从本爵尔。”

【译文】

二年春周历正月戊申日,宋华父督杀了他的国君与夷及大夫孔父嘉。

及是什么意思?是受株连。杀国君的多了,除了这次没有受株连的了吗?回答说:有,仇牧、荀息都是受株连的。除了仇牧、荀息没有受株连的了吗?回答说:有。有那么这为什么写下?是因为贤明。孔父有什么贤明?孔父可以说是义形于色了。他是怎样义形于色的?华父督将要杀殇公,孔父嘉活着,还在,那么殇公就不可能杀了,所以就先攻打孔父嘉的家。殇公知道孔父嘉死了,自己一定得死,跑去救他,都死了。孔父嘉脸色端庄地立在朝堂上,人就不敢经过他去为难国君,孔父嘉可以说是义形于色了。

滕国国君来访。

【原文】

2.2.2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 〔1〕 ,以成宋乱 〔2〕

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 〔3〕 ?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陈侯:陈桓公。 郑伯:郑庄公。 稷:宋国地名。

〔2〕成:平息。华父督杀了孔父嘉和殇公以后,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立之为君。鲁、齐、陈、郑四国国君会于宋地,华氏对四国分别贿赂,四国“成宋乱”实际上是承认了篡弑。所以下文说这是“大恶”。

〔3〕目言之:《解诂》:“目,见也。斥见其恶,言成宋乱。”目,谓不隐讳。

【译文】

三月,隐公在稷地会见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平息宋国的祸乱。

本国的大恶是隐讳的,这里不隐讳还说平息宋国的祸乱是为什么?是年代久远了,所看到的说法不一样,所听到的说法不一样,所传闻的说法不一样。隐公年代也久远了,为什么为隐公隐讳?隐公贤明而桓公卑贱。

【原文】

2.2.3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1〕

此取之宋,其谓之郜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宋始以不义取之,故谓之郜鼎。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2〕 。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媦 〔3〕 ,无时焉可也。

戊申,纳于大庙 〔4〕

何以书?讥。何讥尔?遂乱受赂,纳于大庙,非礼也。

【注释】

〔1〕郜大鼎:郜国的大鼎。郜,姬姓国名,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故都在今山东成武东南,春秋初为宋所灭,郜鼎遂为宋有。参1.10.2注〔2〕。

〔2〕俄而:《解诂》:“俄者,谓须臾之间。”

〔3〕媦:楚方言谓妹为媦。《解诂》:“媦,妹也。”

〔4〕大庙:鲁国称周公之庙为大庙。

【译文】

夏四月,从宋国取得郜大鼎。

这是从宋国取得的,把它叫做郜鼎为什么?器物依从原来的名称,土地依从占有它的主人。器物为什么依从原来的名称,土地为什么依从占有它的主人?器物对于人,并不是占有了就这样了。宋国原先是用不义取得的,所以把它叫做郜鼎。至于土地对于人就不是这样了,须臾之间可以为他所占有。这样的话那么取得就可以为他所占有吗?回答说:不。为什么?好像楚王将妹妹作为妻子,任何时候都是不可以的。

戊申日,把郜鼎送进了周公庙。

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成就祸乱收受贿赂,送进周公庙,是不合礼法的。

【原文】

2.2.4 秋七月,纪侯来朝 〔1〕

蔡侯、郑伯会于邓 〔2〕

离不言会 〔3〕 ,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杞 〔4〕

公及戎盟于唐 〔5〕

冬,公至自唐 〔6〕

【注释】

〔1〕纪侯:《穀梁传》同,《左传》作“杞侯”。纪、杞形近易误。《左传》说:“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与下“九月,入杞”照应,颇能自成其说,似是。纪为姜姓国,参1.2.2注〔2〕。《解诂》:“称侯者,天子将娶于纪,与之奉宗庙,传之无穷,重莫大焉,故封之百里。”可备一说。天子娶于纪,见2.9.1。

〔2〕蔡侯:蔡桓公。 郑伯:郑庄公。 邓:《公羊传》以为邓国。邓,曼姓国名,在今湖北襄樊市北邓城镇,一说疆域到达今河南邓州市。杜预注《左传》以邓为蔡国地名,在今河南郾城东南。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贾(逵)、服(虔)以邓为国,言蔡、郑会于邓之国都。……以邓是小国,去蔡路远,不宜远会其都。且蔡、郑惧楚,始为此会,何当反求近楚小国而与之结援?故知非邓国也。”可资参照。

〔3〕离:《解诂》:“二国会曰离。”《通义》:“离,俪也;俪,两也。”

〔4〕杞:见1.4.1注〔1〕。

〔5〕唐:见1.2.2注〔1〕。

〔6〕公至自唐:诸侯外出会盟或征伐,回国后都要向祖庙行告至之礼。鲁侯凡举行告至之礼,《春秋》皆书之。

【译文】

秋七月,纪国国君来访。

蔡桓公、郑庄公在邓国会见。

两国不说会见,这里说会见是为什么?大概邓国也参加会见的。

九月,进入杞国。

桓公与戎国国君在唐邑会盟。

冬,桓公从唐邑到达鲁国。

【原文】

2.3.1 三年春正月 〔1〕 ,公会齐侯于嬴 〔2〕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3〕

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4〕

【注释】

〔1〕春正月:按《春秋》体例,此当书“春王正月”;而桓公十八年中,除元年、二年、十年、十八年有“王”字外,余皆不书王。前人对此有二说:一,《穀梁传·桓公元年》曰:“桓无王……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因此而不书王。《解诂》把侧重点移到桓公身上,说:“无王者,见桓公无王而行也。”二,杜预注《左传》曰:“经之首时必书王,明此历天王之所颁也。其或废法违常,失不颁历,故不书王。”

〔2〕齐侯:齐僖公。 嬴:齐国地名,秦置县,治所在今山东莱芜西北。

〔3〕卫侯:卫宣公。 胥命:相互订立约定。胥:相互。《穀梁传》:“胥之为言犹相也。……其以相言之何也?不以齐侯命卫侯也。”命,辞命。《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邢昺疏:“命谓政命,盟会之辞也。”胥命与订盟的区别在于,订盟有歃血的仪式,胥命则不歃血。(歃血:口含血或涂血于口旁。) 蒲:卫国地名,在今河南长垣。

〔4〕结言:口头订立约定。

【译文】

三年春正月,桓公在嬴邑会见齐僖公。

夏,齐僖公、卫宣公在蒲邑胥命。

胥命是什么?是相互订立约定。说相互订立约定是什么意思?是接近于中正。这怎样接近于中正?古时候不举行盟誓,口头订立约定就离去。

【原文】

2.3.2 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1〕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2〕

既者何?尽也。

公子翚如齐逆女 〔3〕

【注释】

〔1〕纪侯:《左传》、《穀梁传》作“杞侯”。《左传》说:是杞侯来“求成”(讲和),与上年“入杞”相照应,似是。 盛:《左传》、《穀梁传》作“郕”。范宁注《穀梁传》云:“郕,鲁地。”是此盛非“卫师入盛”之盛。

〔2〕既:尽。《解诂》:“光明灭尽也。”《通义》引《汉书·五行志》曰:“京房以为桓三年日食贯中央,上下竟而黄。”为日全食。朱文鑫《春秋日食考》推算为公元前709年7月17日之日食。

〔3〕如齐:到齐国。 逆:迎。 女:指文姜。古婚礼要求“亲迎”,即新婿亲自到女家迎新娘。所以《穀梁传》说:“逆女,亲者也。使大夫,非正也。”但春秋时诸侯不出国境逆女已成风气。

【译文】

六月,桓公在盛邑会见纪侯。

秋七月壬辰日朔日,日食,既。

既是什么意思?是尽,即日全食。

公子翚到齐国去迎新娘。

【原文】

2.3.3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 〔1〕

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送女 〔2〕 ,非礼也。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

公会齐侯于 〔3〕 。夫人姜氏至自齐。

翚何以不致?得见乎公矣 〔4〕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姜氏:即文姜,僖公之女。 :鲁国地名,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一说在今山东宁阳县北偏西。

〔2〕诸侯越竟送女:竟,通境。《穀梁传》:“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庙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两观之门,在祭门外)。”《左传》:“凡公女,嫁于敌国(门当户对之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可明齐僖公越境送女之“非礼”。

〔3〕公会齐侯于 :从下文“得见乎公矣”可知,桓公至 邑是来迎亲的。《穀梁传》也说:“齐侯来也,公之逆而会之可也。”

〔4〕得见乎公矣:《穀梁传》:“公亲受之于齐侯也。”

【译文】

九月,齐僖公送姜氏到 邑。

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诸侯越过国境送女出嫁,是不合礼法的。这已经进入国境了,为什么不称夫人?从本国来说,齐国的父母对于女儿,虽然做了邻国的夫人,还是称为我姜氏。

桓公在 邑会见齐僖公。夫人姜氏从齐国来到。

公子翚为什么不送?是因为已经和桓公见面了。

【原文】

2.3.4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1〕

有年 〔2〕

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 〔3〕 ?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恃有年也 〔4〕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弟年:参1.7.2注〔3〕。

〔2〕有年:《穀梁传》:“五谷皆熟为有年也。”《通义》:“古之造文者,禾千为年。……嘉禾备登,年功乃成,故以有年名。喜而书之者,重民食也。”

〔3〕大有年:大丰收。《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7.16.1)

〔4〕恃:《解诂》:“恃,赖也。桓公之行,诸侯所当诛,百姓所当叛,而又元年大水,二年耗减,民人将去,国丧无日;赖得五谷皆有,使百姓安土乐业,故喜而书之。”《通义》引胡康侯以为“书有年,他年之歉可知也”。

【译文】

冬,齐僖公派遣他的同母弟夷仲年来访。

有年。

有年为什么写下?是因为喜事而写下。大有年为什么写下?也是因为喜事而写下。这里说有年是什么意思?是刚好有收成。那里说大有年是什么意思?是大丰收。刚好有收成,也值得当作喜事吗?是依赖着有点收成。

【原文】

2.4.1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1〕

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 〔2〕 ,秋曰蒐 〔3〕 ,冬曰狩 〔4〕 。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诸侯曷为必田狩?一曰干豆 〔5〕 ,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

【注释】

〔1〕郎:鲁国地名,由下文讥远可知非1.9.3之郎。此郎在鲁宋接壤处,在今山东鱼台旧治东北。

〔2〕春曰苗:四时田狩之名,《左传·隐公五年》云:“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尔雅·释天》云:“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周礼·大司马》亦同,皆与《公羊传》异。《公羊传》夏不猎,则又与《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合,郑玄注:“三田者,夏不田,盖夏时(夏为农时)也。”《穀梁传》谓“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亦互有异同。诸以苗为夏猎之名者,皆释苗为“为苗除害”之猎;唯郑玄注《周礼》云:“夏田为苗,择取不孕妊者,若治苗去不秀实者。”《解诂》从郑玄,谓“苗,毛( )也,明当毛物取未怀妊者”。《通义》则从《左传》杜注、《尔雅》郭注、《穀梁传》范注,云:“苗之义,从田,主为田驱禽兽害稼者。”

〔3〕秋曰蒐:诸以蒐为春猎之名者,皆释蒐为索,谓择取不孕者。《解诂》与《穀梁传》范注则以蒐为取大舍小。《通义》别出心裁,望文生义曰:“蒐之义从鬼,主为鬼享取鲜兽。”

〔4〕冬曰狩:冬猎之名为狩,诸说皆同。郑玄注《周礼》以守释狩,“言守取之无所择也”。杜预、范宁、郭璞皆从之。《解诂》则曰:“狩犹兽也,冬时禽兽长大,遭兽可取。”音训不同,而大意同。《通义》亦以守释狩,而取义异:“狩之义从守,主为守土习军旅也。”冬曰狩而桓公于春狩者,周历之春正月,当夏历之冬十一月。

〔5〕干豆:干,干肉,祭品;豆,祭器。古代祭礼,把干肉放在豆中祭祀天地。《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穀梁传》说与此同。

【译文】

四年春正月,桓公在郎邑狩猎。

狩是什么意思?是田猎。春天叫苗,秋天叫蒐,冬天叫狩。常规的活动不写,这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是路远了。诸侯为什么一定要田猎?一是为了祭祀,二是为了招待宾客,三是为了丰富国君的庖厨。

【原文】

2.4.2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1〕

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何?下大夫也 〔2〕

【注释】

〔1〕天王:周桓王。 宰渠伯纠:宰为官名,渠为氏,伯纠为字。《左传》说:“父在故名。”以为渠伯纠之父尚在,故称其名,是以纠为名。《解诂》则说:“称伯者,上敬老也。”又说“礼,君于臣而不名者有五”,其中之一是“老臣不名,宰渠伯纠是也”,则以渠伯纠为老臣,而纠非名甚明。《礼记·檀弓上》云:“五十以伯仲。”是《解诂》之说可信,而《左传》“父在故名”或传闻之异了。

〔2〕下大夫:《周礼》宰夫有下大夫四人,可知渠伯纠的官职为宰夫;参1.1.4注〔2〕。从此条可知《春秋》称下大夫的规矩是系官氏,以字书。 此年秋、冬无事,照例应空书“秋七月”、“冬十月”。此不书者,杜预注《左传》以为“史阙文”。《解诂》、《通义》以为别有深义,《解诂》云:“下去二时者,桓公无王而行,天子不能诛,反下聘之,故为贬,见其罪,明不宜。”《通义》云:“以成十年,昭十年之无冬推之,此秋冬下所系之事,其亦为内大恶当讳者而削之与?”

【译文】

夏,周王派遣宰渠伯纠来访。

宰渠伯纠是什么人?是天子的大夫。称他宰渠伯纠是为什么?因为他是下大夫。

【原文】

2.5.1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 〔1〕 ,陈侯鲍卒 〔2〕

曷为以二日卒之? 〔3〕 ,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 〔4〕 ,君子疑焉 〔5〕 ,故以二日卒之也。

【注释】

〔1〕甲戌、己丑:杜预注《左传》云:“甲戌,前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己丑,此年正月六日。”《左传》说出现两个日子的原因是“再赴也”,即陈国先后发了两次讣告。但为什么发了两次讣告,《左传》没有说,《公羊传》和《穀梁传》则回答了这个问题。

〔2〕陈侯鲍:陈桓公,名鲍,在位三十八年(前744—前707)。

〔3〕 :《解诂》:“ 者,狂也,齐人语。”《通义》引《白虎通义》曰:“陈侯有狂易之病,蜚亡而死。”

〔4〕死而得:《通义》引惠氏(栋)说云:“死而得者,言得其尸也。”

〔5〕君子:《解诂》:“君子谓孔子也。”

【译文】

五年春正月甲戌日、己丑日,陈桓公鲍去世。

为什么用两个日子记陈桓公的去世?他疯了,甲戌那一天走失,己丑那一天得到他的死尸,孔子对这事存疑,所以用两个日子记陈桓公的去世。

【原文】

2.5.2 夏,齐侯、郑伯如纪 〔1〕

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离不言会 〔2〕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3〕

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从政也。

葬陈桓公。

城祝丘 〔4〕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郑伯:郑庄公。 如:往。 纪:纪国。参1.2.2注〔2〕。

〔2〕离不言会:《解诂》:“时纪不与会。”据《左传》,齐侯、郑伯同时访问纪国,实际上是“欲以袭之”,“纪人知之”,所以不与会。《通义》:“纪与会则为参,纪不与会则为离;参则可曰齐侯、郑伯会于纪,离则不可曰会于纪。故变文以明之。”

〔3〕天王:周桓王。 仍叔:《左传》同,《穀梁传》作“任叔”。仍叔为周王之世袭大夫。

〔4〕祝丘:鲁国地名。

【译文】

夏,齐僖公、郑庄公前往纪国。

外国相互来往不写,这为什么写下?是因为两个国家不说会见。

周王派遣仍叔之子来访。

仍叔之子是什么人?是天子的大夫。称他仍叔之子是为什么?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讥讽父亲老了,儿子代为做官。

安葬陈桓公。

修筑祝丘城墙。

【原文】

2.5.3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1〕

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

大雩 〔2〕

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3〕

何以书?记灾也。

【注释】

〔1〕从王伐郑:王,周桓王。《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这次战役,王师大败,蔡、卫、陈皆奔,周桓王肩上还中了一箭。

〔2〕大雩:雩为求雨之祭。《解诂》:“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左传》谓“龙见而雩”,龙即苍龙七宿之星,杜预注谓当黄昏出现时为建巳之月,即夏历四月。《礼记·月令》则谓仲夏“大雩帝,用盛乐”,仲夏为五月。四月、五月或有地域之别。《说文》:“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是夏天雩祭是常规祭祀。这里的大雩在秋天,是发生了旱灾以后的临时性祭祀。

〔3〕 :《左传》、《穀梁传》作“螽”, 为螽之异体字。《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说者以为螽,蝗之类。”《艺文类聚》引《五行传》:“于《春秋》为螽,今谓之蝗。”

【译文】

秋,蔡国人、卫国人、陈国人随从周王攻伐郑国。

说随从周王攻伐郑国是为什么?随从周王,是正当的行为。

大雩。

大雩是什么?是天旱时的祭祀。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说天旱?说了雩祭,那么天旱就显出来了;说了天旱,那么雩祭还显不出来。为什么写下?是记录灾情。

有蝗虫。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灾情。

【原文】

2.5.4 冬,州公如曹 〔1〕

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 〔2〕

【注释】

〔1〕州公:州国国君。州,姜姓国名,建都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周代因爵称公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天子的三公,如周公;二是王者之后,如宋公。州是小国,也非三公,所以称公,不是因爵,而是“寓公”的公。《左传》说:“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是州公访曹期间国内政局有变,他已回不去了,后来留在鲁国成了“寓公”。《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所以称他为公。曹,姬姓国名,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

〔2〕过我:经过我国。

【译文】

冬,州国国君前往曹国。

外国相互来往不写,这为什么写下?是因为经过我国了。

【原文】

2.6.1 六年春正月,实来 〔1〕

实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孰谓?谓州公也。曷为谓之实来?慢之也。曷为慢之?化我也 〔2〕

【注释】

〔1〕实:是,此。《诗·召南·小星》:“实命不同。”毛传:“实,是也。”

〔2〕化:《解诂》:“行过无礼谓之化,齐人语也。”《穀梁传》:“实来者,是来也。……其谓之是来何也?以其画我,故简言之也。”“画”即“化”。《通义》:“此云化者,前自其国如曹,途出于鲁;今自曹还,复过鲁,遂止不去,将依于我,而犹不能修礼来朝,故责其化也。”

【译文】

六年春正月,实来。

实来是什么意思?等于说这个人来了。指谁?指州公。为什么说他“实来”?是轻慢他。为什么轻慢他?是因为他对我国无礼。

【原文】

2.6.2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1〕

秋八月壬午,大阅 〔2〕

大阅者何?简车徒也 〔3〕 。何以书?盖以罕书也。

蔡人杀陈佗 〔4〕

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 〔5〕 。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 〔6〕 ?淫于蔡 〔7〕 ,蔡人杀之。

【注释】

〔1〕纪侯:纪国国君,即娶鲁女伯姬、叔姬者,为鲁桓公的姐夫。 成:《左传》同,《穀梁传》作郕,据《庄公八年》“围成,成降”可知“成”为盛国都城,后来成为鲁邑,参3.8.3注〔1〕、〔2〕。杜预注《左传》云:“在泰山巨平县东南。”巨平故城在今山东宁阳东北。

〔2〕阅:检阅。

〔3〕简:通“检”。车徒:兵车与步卒。古代车战的基本战斗单位是乘,每乘四马一车,车上甲士三人,随车步兵七十二人,合计七十五人。

〔4〕陈佗:字五父,陈文公之子,桓公之异母弟。陈桓公死后,陈佗杀太子免而自立。《史记·陈杞世家》以陈佗与五父为二人,又谓陈佗为厉公,误,陈佗实未曾有谥号。

〔5〕绝:《通义》:“绝者,诸侯有罪当绝其世也。佗本弑立,绝之不成为君。”《礼记·曲礼下》:“诸侯不生名。”郑玄注:“诸侯之生名皆有大恶,君子所远,出名以绝之。”

〔6〕恶乎:《解诂》:“恶乎,犹于何也。”

〔7〕淫于蔡:据《史记·陈杞世家》,陈佗娶蔡女,屡次到蔡国淫乱,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处臼与蔡人串通,用美女引诱陈佗,杀了他。

【译文】

夏四月,桓公在成邑会见纪国国君。

秋八月壬午日,大检阅。

大检阅是什么?是检阅兵车与步卒。为什么写下?因为难得有而写下。

蔡国人杀了陈佗。

陈佗是什么人?是陈国的国君。陈国的国君那么为什么叫他陈佗?是断绝他和君位的关系。为什么断绝他和君位的关系?是他行为卑鄙。他行为怎样卑鄙?到国外去搞淫乱。到哪里去搞淫乱?在蔡国淫乱,蔡国人把他杀了。

【原文】

2.6.3 九月丁卯,子同生 〔1〕

子同生者孰谓?谓庄公也。何言乎子同生?喜有正也 〔2〕 。未有言喜有正者,此其言喜有正何?久无正也。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 〔3〕 ?”

冬,纪侯来朝。

【注释】

〔1〕子同:桓公的嫡长子,即后来的庄公,文姜所生。《左传》与《史记·鲁周公世家》都说子同的生日与桓公的生日相同,所以取名同。

〔2〕喜有正:《解诂》:“喜国有正嗣。”《左传》说,子同之生,“以太子生之礼举之”,礼节相当隆重。

〔3〕其诸:《解诂》:“其诸,辞也。”实际上只是“诸”为语助,无义。《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诸”皆与表揣测的语气助词“与”联用。 病:不满、责备。《解诂》认为,“隐、桓之祸,生于无正”,《春秋》记下这一条,“欲以正见无正,疾恶桓公”。

【译文】

九月丁卯日,子同生。

所谓子同生是指谁?是指庄公。说子同生是为什么?是为有正嗣而喜。没有说为有正嗣而喜的,这里说为有正嗣而喜是为什么?是因为长久没有正嗣了。子公羊子说:“那是在责备桓公吧?”

冬,纪国国君来访。

【原文】

2.7.1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1〕

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2〕

【注释】

〔1〕咸丘:杜预注《左传》以为是鲁邑,与《公羊传》、《穀梁传》不合,误。王献唐《三邾疆邑图考》:“案咸丘当为国名,初本名咸,后为邾灭,改邑始加丘字。”“今邹县城西南三十里,村名古咸,相传即咸丘……言古之咸国,或古之咸丘也。”焚咸丘,杜预以为“火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亦以为“以火焚地,驱使野兽外逃,然后罗网围取之”,非。

〔2〕君存焉尔:《解诂》以为“邾娄君在咸丘邑”,王献唐《三邾疆邑图考》辩之曰:“所谓君存,乃咸之国君,国灭仍居其地,故言存。非指邾君。邾君当言在,不当言存。以君存之故,仍得以咸名之。”

【译文】

七年春二月己亥日,焚咸丘。

焚是什么意思?是用柴烧。用柴烧是什么意思?是用火攻。说用火攻是为什么?是憎恨开始用火攻。咸丘是什么地方?是邾娄国的城邑。为什么不说明是邾娄国的咸丘?是把它当作国都。为什么把它当作国都?是因为咸国的国君还住在那儿。

【原文】

2.7.2 夏,穀伯绥来朝 〔1〕 。邓侯吾离来朝 〔2〕

皆何以名 〔3〕 ?失地之君也 〔4〕 。其称侯朝何?贵者无后,待之以初也 〔5〕

【注释】

〔1〕穀伯绥:穀国国君,名绥。穀,嬴姓国名,杜预注《左传》云:“穀国在南乡筑阳县北。”即今湖北省谷(穀)城县。

〔2〕邓侯吾离:邓国国君,名吾离。邓,曼姓国名,参见2.2.4注〔2〕。

〔3〕皆何以名:古代诸侯在世时称爵不称名。《礼记·曲礼下》:“诸侯不生名。”孔颖达疏:“诸侯南面之尊,名者质贱之称,诸侯相见,祇可称爵,不可称名。”

〔4〕失地之君:《礼记·曲礼下》:“失地之君,名。”失地,一种情况是国灭,一种情况是国内政变失位。穀伯失地不详,邓侯失地为后一种情况。据《史记·楚世家》,楚文王十二年“伐邓,灭之”,楚文王十二年当鲁庄公十六年,是邓国之灭在邓侯吾离来朝之后二十七年。

〔5〕贵者无后,待之以初:《解诂》:“穀、邓本与鲁同贵为诸侯,今失爵亡土来朝,托寄也。义不可卑,故明当待之如初。”《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郑玄注:“寓,寄也,寄公之子非贤者,世不是尊。”所以说无后。 此年秋、冬无事,缺空书“秋七月”、“冬十月”。《解诂》以为“下去二时者,桓公以火攻人君,故贬,明大恶”,可备一说。参2.4.2注〔2〕。

【译文】

夏,穀伯绥来访。邓侯吾离来访。

都为什么称名?因为是失了土地的国君。称他们侯、伯来访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曾经贵为诸侯,虽然没有了后继者,还是应该像当初一样对待他们。

【原文】

2.8.1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1〕

烝者何?冬祭也。春曰祠 〔2〕 ,夏曰礿 〔3〕 ,秋曰尝 〔4〕 ,冬曰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亟也 〔5〕 。亟则黩 〔6〕 ,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 〔7〕 ,则冬不裘,夏不葛 〔8〕

天王使家父来聘 〔9〕

【注释】

〔1〕烝:周代冬季祭祀宗庙叫烝。烝有众多的意思,《解诂》:“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备具,故曰烝。”

〔2〕祠:周代春季祭祀宗庙叫祠。《尔雅·释天》:“春祭曰祠。”郭璞注:“祠之言食(音饲)。”谓向先君进食以祭。

〔3〕礿(yuè跃):周代夏季祭祀宗庙叫礿。《尔雅·释天》:“夏祭曰礿。”郭璞注:“新菜可汋。”汋意为煮,与礿同音,亦用音训解释礿之得名。

〔4〕尝:周代秋季祭祀宗庙叫尝。《尔雅·释天》:“秋祭曰尝。”郭璞注:“尝新谷。”意谓以新谷为祭品献给先君。

〔5〕亟:屡次。《解诂》:“属十二月已烝,今复烝也。”意谓去冬十二月已经举行过熏祭了,今春正月又举行烝祭,所以称为“亟”。

〔6〕黩:滥。

〔7〕四者:指春祠、夏礿、秋尝、冬烝。

〔8〕冬不裘,夏不葛:《解诂》:“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士有公事,不得及此四时祭者,则不敢美其衣服,盖思念亲之至也。”

〔9〕天王:指周桓公。 家父:周王之中大夫。《解诂》以为家为采邑,以邑为氏,父为其字。《通义》则以家为字,父为配字之号。按《诗·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节南山刺幽王,前后两家父相距七八十年,不能是一人。则何休以家为氏之说为是。

【译文】

八年春正月己卯日,举行烝祭。

烝祭是什么祭?是冬天的祭祀。春祭叫祠,夏祭叫礿,秋祭叫尝,冬祭叫烝。常规的活动不写,这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讥讽次数多了。次数多就滥,滥就不恭敬。君子的祭祀,恭敬而不滥。次数少了就怠懈,怠懈了就忘却。士来不及举行这四种祭祀,就冬天不穿裘,夏天不穿葛。

周王派遣家父来访。

【原文】

2.8.2 夏五月丁丑,烝。

何以书?讥亟也。

秋,伐邾娄。

冬十月,雨雪。

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1〕

祭公来 〔2〕 ,遂逆王后于纪。

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 〔3〕 。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 〔4〕 。遂者何?生事也 〔5〕 。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 〔6〕 。其成使乎我奈何?使我为媒可 〔7〕 ,则因用是往逆矣 〔8〕 。女在其国称女 〔9〕 ,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10〕

【注释】

〔1〕不时:周历十月,相当于夏历八月,非下雪之正常时令,故称不时。

〔2〕祭公:祭,国名;公,对三公的称呼。参见1.1.6注〔1〕。杨伯峻以为此祭公即1.1.6之祭伯(《春秋左传注》),无据。

〔3〕三公:参见1.5.4注〔4〕。

〔4〕婚礼不称主人:参见1.2.2注〔3〕。

〔5〕遂者何?生事也:“遂”译成今语,就是“于是”。这里是对“遂”进行训诂。《通义》:“生事者,因事,起事。”《穀梁传》:“遂,继事之辞也。”说的实际上都是“于是”的意思。

〔6〕成使乎我也:《通义》:“待我而后使事成。”

〔7〕媒可:能说了算的媒人。范宁注《穀梁传》云:“时天子命祭公就鲁,共卜择纪女可中后者,便逆之,不复反命。”

〔8〕用是往逆:《通义》:“用,由也。使鲁为媒可,则由鲁往逆,不必返报。”

〔9〕女在其国称女:见1.2.2。

〔10〕王者无外,其辞成矣:范宁注《穀梁传》云:“四海之滨,莫非王臣。王命纪女为后,则已成王后,不如诸侯入国乃称夫人。”

【译文】

夏五月丁丑日,举行烝祭。

为什么写下?是讥讽次数多。

秋,讨伐邾娄国。

冬十月,下雪。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异常情况。异常在什么地方?是不合时令。

祭公来,于是到纪国迎接王后。

祭公是什么人?是天子的三公。为什么不说派遣?婚礼不由新婿出面。于是是什么意思?是引起另一件事的意思。大夫没有自己生出来的事,这儿说于是是为什么?是要我国来完成使命。要我国怎样来完成使命?派我国做媒人,那就从我国前去迎接了。新娘还在本国时称“女”,这儿称王后是为什么?对周王来说是没有外国的,因此这用语也就定下了。

【原文】

2.9.1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1〕

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 〔2〕 。师者何?众也 〔3〕 。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注释】

〔1〕纪季姜:即桓王新迎之后,纪为其国名,季谓其排行最小,姜为其姓。亦可省纪称季姜,或者省季称纪姜。 京师:旧称首都。源出于《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据同诗“乃觏于京”,可知“京”本为豳之地名。后来周人把周王所居之处叫京师,考其词源未必如《公羊传》所说。

〔2〕京者何?大也:京有“大”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杜注:“京,大也。”孔疏:“莫之与京,谓无与之比大。”

〔3〕师者何?众也:师有“众”义,注〔1〕所引《公刘》“京师之野”,毛传:“是京乃大众所宜居之也。”郑笺:“京地乃众民宜居之野也。”

【译文】

九年春,纪季姜嫁到京师。

“王后”这用语已定下了,那么叫她纪季姜是为什么?从本国来说,纪国的父母对于女儿,即使是周王的王后,还是说“我的季姜”。京师是什么地方?是天子居住的地方。京是什么意思?是大的意思。师是什么意思?是人多的意思。天子居住的地方,一定要用人多地大的用语来说它。

【原文】

2.9.2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1〕

诸侯来曰朝,此世子也,其言朝何?《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2〕

【注释】

〔1〕曹伯:曹桓公,名终生,公元前756—前702年在位。鲁桓公九年,当曹桓公五十四年。 世子:天子、诸侯的嫡长子,即太子。 射姑:《史记》作夕姑,《索引》:“夕音亦,即射姑也,同音亦。”即后来的曹庄公,公元前701—前671年在位。

〔2〕未知其在齐与,曹与:《解诂》:“在齐者,世子光也。”指《襄公九年》十二国诸侯会同伐郑,齐国派世子光代灵公与会。其后两年内,世子光多次代父参与外交、军事活动。曹桓公在位已五十四年,《解诂》说:“时曹伯年老有疾,使世子行聘礼恐卑,故使自代朝,虽非礼,有尊厚鲁之心。”《通义》:“传设为微辞者,言二世子皆不免讥耳。礼,世子无外交。”

【译文】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派世子射姑来朝。

诸侯来叫作朝,这是世子,说他朝是为什么?《春秋》有讥讽父亲老了,儿子代为从政的,那就不知道这事是在齐国呢,还是在曹国。

【原文】

2.10.1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 〔1〕 ,弗遇 〔2〕

会者何?期辞也。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 〔3〕

【注释】

〔1〕卫侯:卫宣公。 桃丘:卫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云:“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地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

〔2〕弗遇:这次约会,从会晤地点定在卫邑看,可能是卫侯主动约请的,所以范宁注《穀梁传》说:“倡会者卫。”但鲁桓公到了桃丘,卫宣公却倒向了齐、郑二国,背约不与鲁桓公相见。这里说“弗遇”,是讳辞。《解诂》:“时实桓公欲要见卫侯,卫侯不肯见公,以非礼动,见拒有耻,故讳,使若会而不相遇。”

〔3〕不见要:要通邀,迎候,遮阻。《解诂》:“传言公不见要者,顺经讳文。”

【译文】

十年春周历正月庚申日,曹伯终生去世。

夏五月,安葬曹桓公。

秋,桓公在桃丘会卫宣公,没相遇。

会是什么意思?是相约的用语。说没相遇是什么意思?是桓公不被迎候。

【原文】

2.10.2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1〕

郎者何?吾近邑也。吾近邑,则其言来战于郎何?近也。恶乎近?近乎围也。此偏战也 〔2〕 ,何以不言师败绩 〔3〕 ?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郑伯:郑庄公。 郎:鲁国国都近郊的城邑。《通义》:“《哀十一年》‘齐国书率师伐我’,《左传》云‘师及齐师战于郊’,而《檀弓》以为战于郎,明郎地在郊也。”参1.9.3。

〔2〕偏战:各据一面而战。《解诂》:“偏,一面也。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3〕败绩:溃败。《书·汤誓》:“夏师败绩。”孔氏传:“大崩曰败绩。”

【译文】

冬十二月丙午日,齐僖公、卫宣公、郑庄公来战于郎。

郎是什么地方?是我国近郊的城邑。我国近郊的城邑,那么说来战于郎是为什么?是因为近。怎么样近?近于包围了。这是各据一面而战,为什么不说军队溃败?对本国不说作战,说作战,就是败了。

【原文】

2.11.1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1〕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2〕

秋七月,葬郑庄公。

【注释】

〔1〕恶曹:沈钦韩《春秋地名补注》以为即鸟巢,则为卫地,在今河南延津东南。

〔2〕郑伯寤生卒: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寤生生于周平王十四年推算,终年五十七岁。

【译文】

十一年春正月,齐国人、卫国人、郑国人在恶曹结盟。

夏五月癸未日,郑伯寤生去世。

秋七月。安葬郑庄公。

【原文】

2.11.2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 〔1〕

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仲?以为知权也 〔2〕 。其为知权奈何?古者郑国处于留 〔3〕 ,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 〔4〕 ,通乎夫人 〔5〕 ,以取其国而迁郑焉 〔6〕 ,而野留 〔7〕 。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 〔8〕 。”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 〔9〕 ,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 〔10〕 ,则突可故出 〔11〕 ,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 〔12〕 ,然后有郑国 〔13〕 。古人之有权者 〔14〕 ,祭仲之权是也。权者何?权者反于经 〔15〕 ,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注释】

〔1〕宋人:《解诂》:“宋人,宋庄公也。” 祭仲:名足,字仲,祭为氏,郑国执政大夫。

〔2〕权:权宜,权衡轻重得失以因事制宜。

〔3〕留:周平王东迁后,郑武公失去了原来在西周的封邑,食采于留。据《寰宇通志》八三,留初属郑,后为陈所并,故名陈留。即今河南开封陈留城。《通义》以为“周东都畿内地”,误。若为东都畿内地,祭仲由郑至留,不可能“涂出于宋”。

〔4〕先郑伯:郑武公,即郑庄公之父,公元前770—前744年在位。郐公:郐国国君。郐为妘姓古国,《诗经·桧风》作“桧”,《汉书·地理志》作“会”,相传为祝融之后,地在今河南密县东南,公元前769年为郑所灭。

〔5〕通乎夫人:《通义》以为郐国国君“取同姓女叔妘为夫人,武公因缘寄孥,故得通焉,《国语》言‘郐之亡由叔妘’者是也”。但据传文,明言与郐夫人私通的是郑武公手下与郐公相善的人,而不是郑武公自己。

〔6〕迁郑:郑指新郑。郑武公之父桓公为周宣王庶弟,初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西周亡后,桓公为犬戎所杀,武公东徙于留。灭郐后得十邑之地,遂迁都新郑(今属河南)。

〔7〕野留:《解诂》:“野,鄙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凡造都鄙”,郑玄注引《春秋传》作“迁郑焉,而鄙留”,是野本作鄙。《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鄙留,即以留地为都鄙。《通义》:“言以留为下都也。”

〔8〕忽:郑庄公的嫡长子,夫人邓曼所生,即后来的郑昭公(公元前696—前695年在位)。 突:世子忽的庶弟,字子元,母雍姑为宋大夫雍氏之女,《左传》说,雍氏“有宠于宋庄公”,所以宋庄公要强迫祭仲立突。突即郑厉公(公元前700—前697、前679—前673年在位)。

〔9〕君:指即将正式就位的忽。

〔10〕辽缓:《解诂》:“辽,假缓之。”犹言迂缓,迟滞。

〔11〕故:依旧。

〔12〕病:罪咎。《解诂》:“使突有贤才,是计不可得行,则己病逐君之罪。”

〔13〕有:保有。《通义》:“己虽病逐君之罪,然终得保有郑国,犹愈于亡。”

〔14〕古人之有权者:《解诂》:“古人谓伊尹也。汤孙大甲骄蹇乱德,诸侯有叛志,伊尹放之桐宫令自思过,三年而复成汤之道。前虽有逐君之负,后有安天下之功。犹祭仲逐君存郑之权是也。”

〔15〕经:常道。

【译文】

九月,宋庄公捉拿了郑国的祭仲。

祭仲是什么人?是郑国的相。为什么不称呼他名字?因为他贤明。祭仲有什么贤明?因为他懂得权宜之计。他怎样懂得权宜之计?早先郑国以留为都城,郑武公手下有与郐国国君关系好的,与郐国夫人私通,因此而取下了郐国把都城迁到新郑,而以留为下都。郑庄公去世后已下葬了,祭仲要到留邑去视察,路经宋国,宋庄公把他捉拿了,对他说:“为我驱逐忽而立突为国君。”祭仲不听他的话,那么国君必定死,国家必定亡;听从他的话,那么国君可以变死为生,国家可以变亡为存。稍为拖延一下时日,那么突可以依旧逐出,而忽可以依旧回来。这一点不能达到那么就有逐君之罪了,但终归保存了郑国。古人有用权宜之计的,也就是祭仲的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是什么?权宜之计违背了常道,但总归有好的效果。权宜之计的施行,除了君死国亡的事外无所施行。实行权宜之计有原则:贬损自己来实行权宜之计,不损害别人来实行权宜之计。杀害别人来存活自己,消灭别人来保存自己,君子是不做的。

【原文】

2.11.3 突归于郑。

突何以名 〔1〕 ?挈乎祭仲也。其言归何 〔2〕 ?顺祭仲也。

郑忽出奔卫。

忽何以名 〔3〕 ?春秋伯子男一也 〔4〕 ,辞无所贬。

【注释】

〔1〕突何以名:指为什么只用名来称呼突,而不是像2.15.2“郑世子忽复归于郑”那样,称呼他“郑突”。

〔2〕其言归何:指为什么用归而不用入,因为3.9.3“齐小白入于齐”情况与突有相同的一面,却用入而不用归。《公羊传》很讲究《春秋》用词在含义上的细微差别,参见2.15.2对“复归”、“复入”、“入”、“归”的辨析。

〔3〕忽何以名:《春秋》对当年新丧父的国君都贬爵称呼,如5.9.1宋桓公卒,新即位的宋襄公,当年经文就称他为宋子而不称他宋公。这里问为什么称“郑忽”而不称“郑子”。

〔4〕春秋伯子男一也:参见1.5.4及注〔7〕。意谓,郑国本称伯,但伯子男在同一档次上,所以改称郑子并不见贬,因而去爵称名以贬之。

【译文】

突归回郑国。

突为什么只称他的名?因为是受祭仲提挈。说他归是为什么?因为是依顺祭仲。

郑忽逃亡到卫国。

忽为什么称名?春秋时伯、子、男在同一档次上,改称子爵在用词上没有什么贬抑。

【原文】

2.11.4 柔会宋公、陈侯、蔡叔 〔1〕 ,盟于折 〔2〕

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公会宋公于夫童 〔3〕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4〕

【注释】

〔1〕柔:鲁国的代表。 宋公:宋庄公。 陈侯:陈厉公。 蔡叔:前人说法不一:《解诂》以为即蔡侯,因“不能防止其姑姊妹使淫于陈佗”,故贬称蔡叔;杜预注《左传》以为“蔡大夫,叔,名也”;《通义》以为“蔡叔即蔡宣公之母弟(即同母弟)”。后说近是。

〔2〕折:地名,不详何处。

〔3〕夫童:《左传》、《穀梁传》作夫钟,童、钟古音同。范宁注《穀梁传》云:“夫钟,郕地。”沈钦韩《春秋地名补注》云,今山东省汶上县治东北有夫钟里。

〔4〕阚:鲁国地名,王献唐《三邾疆邑图考》以为在山东汶上西南之南旺湖中,详见10.32.1。

【译文】

柔拜会宋庄公、陈厉公、蔡叔,在折邑结盟。

柔是什么人?是我国一位未经受命的大夫。

桓公在夫童会见宋庄公。

冬十二月,桓公在阚邑会见宋庄公。

【原文】

2.12.1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 〔1〕 ,盟于殴蛇 〔2〕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 〔3〕 ,盟于穀丘 〔4〕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5〕

公会宋公于剡 〔6〕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7〕

丙戌,公会郑伯 〔8〕 ,盟于武父 〔9〕

丙戌,卫侯晋卒 〔10〕

【注释】

〔1〕纪侯:《穀梁传》同;《左传》作杞侯,传文云,盟杞、莒是为“平”(和解)二国。隐公四年莒人曾伐杞,见1.4.1。故《左传》之说能成立。

〔2〕殴蛇:殴音驱,蛇音池,《左传》、《穀梁传》作曲池。驱、曲一音之转。鲁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云:“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地在今山东泰安西南。

〔3〕宋公:宋庄公。 燕人:南燕国国君,因国小称人。南燕,姞姓古国,传为黄帝之后,开国君主伯儵,地在今河南延津东北。

〔4〕穀丘:宋国地名。

〔5〕陈侯跃:即陈厉公,名跃,公元前706—前700年在位。《史记·陈世家》以陈佗为陈厉公,又以跃为利公,误。

〔6〕剡:《左传》、《穀梁传》作虚,宋国地名。

〔7〕龟:宋国地名。

〔8〕郑伯:郑厉公,即突。

〔9〕武父:郑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云:“陈留济阳县东北有武父城。”地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10〕卫侯晋:即卫宣公,名晋,公元前718—前700年在位。参见1.4.6注〔1〕。

【译文】

十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日,桓公会见纪国国君、莒国国君,在殴蛇结盟。

秋七月丁亥日,桓公会见宋庄公、南燕国国君,在穀丘结盟。

八月壬辰日,陈侯跃去世。

桓公在剡邑会见宋庄公。

冬十一月,桓公在龟邑会见宋庄公。

丙戌日,桓公会见郑厉公,在武父结盟。

丙戌日,卫侯晋去世。

【原文】

2.12.2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 〔1〕 。丁未,战于宋。

战不言伐 〔2〕 ,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郑人战也 〔3〕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注释】

〔1〕及郑师伐宋:这次军事行动,《左传》有概括的说明:宋国强迫祭仲立了郑厉公后,向郑厉公“求赂”,引起了双方的矛盾。鲁桓公最初想平息宋、郑之间的不和,所以与宋庄公举行了多次会见,最终宋国不愿意和解,桓公就与郑厉公盟于武父,一同出师伐宋。

〔2〕战不言伐:见3.10.1。

〔3〕嫌与郑人战:这是说,如果前面不说明“及郑师伐宋”,直接说与郑师“战于宋”,在文意上会引起歧义,使人误以为与郑人在宋国交战。这说明《春秋》在用词造句方面是十分注意表达的精确性的。

【译文】

十二月,与郑国军队一起伐宋。丁未日,在宋国境内交战。

交战不说讨伐,这里说伐是为什么?是避嫌。有什么嫌?嫌与郑国人交战。这是各据一面而战,为什么不说军队溃败?对本国不说作战,说作战,就是败了。

【原文】

2.13.1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 〔1〕 。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 〔2〕 ,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曷为后日 〔3〕 ?恃外也。其恃外奈何?得纪侯、郑伯,然后能为日也。内不言战 〔4〕 ,此其言战何?从外也。曷为从外?恃外,故从外也 〔5〕 。何以不地?近也。恶乎近?近乎围 〔6〕 。郎亦近矣,郎何以地 〔7〕 ?郎犹可以地也。

【注释】

〔1〕郑伯:郑厉公。

〔2〕齐侯:齐僖公。 宋公:宋庄公。 卫侯:卫惠公,名朔,卫宣公之子,公元前699—前697、前686—前669年在位。燕人:南燕国国君。

〔3〕曷为后日:为何把交战日期己巳日写在会纪侯、郑伯之后。

〔4〕内不言战:《春秋》的体例,叙述外国交战用“战”,叙述鲁国本国的军事行动不用“战”这个字眼,凡是使用“战”的时候,一般都是战争失败的隐晦说法。参见2.10.2及2.12.2。

〔5〕恃外,故从外也:《解诂》:“明当归功于纪、郑,故从纪、郑言战。”

〔6〕近乎围:《汉书·五行志》引董仲舒说:“四国共伐鲁,大破之于龙门。”韦昭注说,龙门为鲁国都城的外城门,所以是已经兵临城下了。

〔7〕郎何以地:参见2.10.2并注〔1〕。

【译文】

十三年春二月,桓公会见纪国国君、郑厉公。己巳日,与齐僖公、宋庄公、卫惠公、南燕国国君交战,齐国军队、宋国军队、卫国军队、南燕国军队溃败。

为什么把日子记在后面?是因为依靠外国。怎么样依靠外国?得到了纪国国君和郑厉公的帮助,然后才能定下交战日期。对本国不说作战,这里说交战是为什么?是随从外国。为什么随从外国?依靠外国,所以随从外国。为什么不记下交战地点?是因为近。怎么样近?近于包围了。郎也近了,郎为什么作为交战地点而记下?郎还可以作为一个交战地点而记下。

【原文】

2.13.2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译文】

三月,安葬卫宣公。

夏,洪水。

秋七月。

冬十月。

【原文】

2.14.1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1〕

无冰。

何以书?记异也 〔2〕

夏五 〔3〕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4〕

夏五者何?无闻焉尔。

【注释】

〔1〕郑伯:郑厉公。 曹:国名,与鲁、郑同姓姬。参2.5.4注〔1〕。

〔2〕记异也:周历春正月,为夏历冬十一月,无冰是为暖冬,属气候异常,故曰记异也。

〔3〕夏五:五下有阙文,至少是一个“月”字。《通义》:“本当言‘夏五月干支,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简札烂灭,不知盟日。……进不可就五增月,退不可去五存夏,即用旧文,无所增损,亦因以示史阙疑之法。”

〔4〕语:字子人,庄公之子,厉公之同母弟。

【译文】

十四年春正月,桓公在曹国会见郑厉公。

无冰。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气候异常。

夏五,郑厉公派遣他的同母弟语来结盟。

夏五是什么意思?在这件事上没有听说什么。

【原文】

2.14.2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1〕

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 〔2〕 。御廪灾何以书?记灾也。

乙亥,尝 〔3〕

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尝也,曰:犹尝乎?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已矣。

【注释】

〔1〕御廪:贮藏祭祀用米的仓库。《通义》:“藏谷曰仓,藏米曰廪。谓之御廪者,给宗庙所用,故以米之最精者名也。” 灾:火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天火即自然发生的火灾。

〔2〕粢盛委:《解诂》:“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委,积也。”粢盛就是盛在祭器里的黍稷,也即祭祀用米。

〔3〕乙亥,尝:尝指秋祭宗庙,参见2.8.1注〔4〕。乙亥距御廪火灾之壬申日仅三天,所以下文说犹尝乎?不如勿尝而已矣。古人认为,刚经火灾,“粢盛不洁”(《通义》),不可以祭祀。

【译文】

秋八月壬申日,御廪火灾。

御廪是什么?是堆积祭祀用米的库藏。御廪火灾为什么写下?是为了记录灾情。

乙亥日,举行尝祭。

常规的活动不写,这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是讥讽尝祭,说:还要举行尝祭吗?御廪火灾,不如不要举行尝祭罢了。

【原文】

2.14.3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1〕

宋人以齐人、卫人、蔡人、陈人伐郑 〔2〕

以者何?行其意也 〔3〕

【注释】

〔1〕齐侯禄父:即齐僖公,名禄父,参见1.3.6注〔1〕。

〔2〕卫人、蔡人:《左传》、《穀梁传》并作“蔡人、卫人”,次序有异。

〔3〕行其意也:《解诂》:“言四国行宋意也。宋前纳突求赂,突背恩伐宋,故宋结四国伐之。”

【译文】

冬十二月丁巳日,齐侯禄父去世。

宋国人以齐国人、卫国人、蔡国人、陈国人攻伐郑国。

以是什么意思?是照他的意思去进行。

【原文】

2.15.1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1〕

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 〔2〕 ,求车非礼也。

三月乙未,天王崩 〔3〕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注释】

〔1〕家父:见2.8.1注〔9〕。

〔2〕王者无求:《解诂》:“王者千里畿内,租税足以供费;四方各以其职来贡,足以尊荣。当以至廉无为率先天下,不当求。求则诸侯贪,大夫鄙,士庶盗窃。”

〔3〕天王:指周桓王。桓王,名林,周平王之孙,在位23年(前719—前697)。《春秋》记桓王“崩”以后,庄王、僖王都不记“崩”,《通义》以为是二王在位时“王风遂终”、“王事遂绝”,因而“王迹之息甚矣”的缘故。

【译文】

十五年春二月,周王派遣家父来求车。

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王者无所求,求车是不合礼法的。

三月乙未日,周桓王去世。

夏四月己巳日,安葬齐僖公。

【原文】

2.15.2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突何以名?夺正也 〔1〕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其称世子何?复正也。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 〔2〕 ,出无恶,入有恶;入者 〔3〕 ,出入恶;归者 〔4〕 ,出入无恶。

许叔入于许 〔5〕

公会齐侯于鄗 〔6〕

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 〔7〕

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注释】

〔1〕正:嫡长。《穀梁传·隐公四年》:“诸侯与正而不与贤。”范宁集解:“雍曰:正谓嫡长也。”

〔2〕复入:例见9.23.2“晋栾盈复入于晋”。

〔3〕入:例见下文“许叔入于许”、“郑伯突入于栎”。

〔4〕归:例见5.30.1“卫侯郑归于卫”。

〔5〕许叔:许庄公之弟,名郑,谥桓公;一说名新臣,谥穆公。隐公十一年,鲁隐公与齐侯、郑伯入于许,据《左传》载,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居于许城东部,此时还入许都。参见1.11.1注〔3〕。

〔6〕齐侯:齐襄公,名诸儿,公元前697—前686年在位。 鄗:《穀梁传》作蒿,《左传》作艾,鄗、蒿同音,艾又称艾蒿,故一地异名。即《隐公六年》之艾,参见1.6.2注〔1〕。

〔7〕邾娄人:邾娄国国君仪父,因国小称人,有贬意。下牟人、葛人同。参1.1.2注〔1〕。 牟:春秋时小国,相传为祝融之后,故址在今山东莱芜市东。 葛:嬴姓小国,沈钦韩《春秋地名补注》以为在泰山旁。

【译文】

五月,郑伯突逃亡到蔡国。

突为什么称名?是因为夺取嫡长的地位。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称他世子是为什么?是恢复嫡长的地位。为什么有时说归,有时说复归?复归,是出去时不好,回来时没有不好;复入,是出去时没有不好,还入时有不好;入,是出去和还入都不好;归,是出去和还入都没有不好。

许叔还入许都。

桓公在鄗邑会见齐襄公。

邾娄人、牟人、葛人来访。

都为什么称人?是把他们当作夷狄。

【原文】

2.15.3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1〕

栎者何?郑之邑。曷为不言入于郑 〔2〕 ?末言尔 〔3〕 。曷为末言尔?祭仲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 〔4〕 ?言忽为君之微也 〔5〕 ,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6〕

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 〔7〕 ,伐郑 〔8〕

【注释】

〔1〕栎:杜预注《左传》云:“郑别都也,今河南阳翟县。”即今河南禹县。称别都,可见是郑国的一个大邑。《左传·昭公十一年》:“郑庄公城栎而真子元。”子元为突的字,可见栎邑是郑庄公时就安置给突的。所以突进入栎邑后,郑昭公和祭仲都不讨伐他。

〔2〕曷为不言入于郑:突居栎十七年后重新入主郑国,但《春秋》没有提到这件事,只在《庄公二十一年》记“郑伯突卒”。《通义》:“据‘郑伯突卒’知突终入于郑,而经不见,故难之。”

〔3〕末:无。《论语·子罕》:“虽欲从之,末由也矣。”邢昺疏:“末,无也。”

〔4〕曷为不言忽之出奔:忽(郑昭公)在位仅两年,即为郑卿高渠弥所杀,改立子亹;子亹又为齐襄公所杀,又立子仪,是为郑子。郑子十二年,祭仲死。十四年,郑大夫傅瑕杀郑子而纳厉公,此时昭公已死十五年。所以厉公第二次即位,昭公并无第二次出奔,此问为不知史实者之问。《通义》:“忽实为高渠弥所弑,弟子不知,疑其出奔,故有此难。”

〔5〕忽为君之微:谓忽之为君,微弱不能自存。《诗·郑风·萚兮》序:“《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是忽之微弱,古有定论。

〔6〕祭仲亡则亡矣:实际上郑昭公的死亡,先于祭仲十三年,参见注〔4〕。

〔7〕齐侯:齐襄公。《左传》、《穀梁传》无“齐侯”二字。阮元《公羊注疏校勘记》:“按《说文》衣部引《春秋传》‘公会齐侯于袳’,《说文》所谓《春秋传》皆《左传》也,而有‘齐侯’。”可见《公羊》有“齐侯”为是,今本《左传》、《穀梁传》字有阙。 宋公:宋庄公。 卫侯:卫惠公。 陈侯:陈庄公。 侈:《左传》、《穀梁传》作袲,音同可通。宋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云:“在沛国相县西南。”古相县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

〔8〕伐郑:据《左传》,这次诸侯伐郑目的是“将纳厉公”,结果是“弗克而还”。

【译文】

秋九月,郑伯突还入栎邑。

栎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城邑。为什么不说还入郑?不说这件事。为什么不说这件事?那要等祭仲死了。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说忽的出奔?说忽作为国君是太微弱了,祭仲在就在,祭仲死就死了。

冬十一月,桓公在侈邑会见齐襄公、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攻伐郑国。

【原文】

2.16.1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1〕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 〔2〕 ,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冬,城向 〔3〕

【注释】

〔1〕宋公:宋庄公。 蔡侯:蔡桓侯。 卫侯:卫惠公。

〔2〕陈侯:陈庄公。

〔3〕向:鲁国地名,与《隐公二年》“莒人入向”之向不是一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以为“此时向已由莒改属鲁”,非。参见1.2.1注〔2〕、〔3〕。

【译文】

十六年春正月,桓公在曹国会见宋庄公、蔡桓侯、卫惠公。

夏四月,桓公会合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蔡桓侯,攻伐郑国。

秋七月,桓公从伐郑前线回到鲁都。

冬,修筑向邑城墙。

【原文】

2.16.2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1〕

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 〔2〕 ,而不能使卫小众 〔3〕 ,越在岱阴齐 〔4〕 ,属负兹 〔5〕 ,舍不即罪尔 〔6〕

【注释】

〔1〕卫侯朔:即卫惠公,名朔。《左传》:卫宣公长子名急子(《诗·邶风·新台》、《二子乘舟》序名“伋”),为之娶于齐,而美,宣公遂娶之,即宣姜。宣姜生寿及朔。宣姜与公子朔谗恶急子,宣公遂杀急子。寿为救急子,亦死之。宣公卒,朔遂得立。至是,急子之傅右公子职与寿之傅左公子洩另立公子黔牟,惠公遂奔齐,齐为其母舅之家。

〔2〕卫朔:指卫国的政事。《解诂》:“朔,十二月朔,政事也。”周代诸侯每月初一日告庙听政,叫告朔,故以朔喻指政事。

〔3〕不能使卫小众:《解诂》:“时天子使发小众,不能使行。”《通义》:“岂洩、职之徒诉朔于周而以不能使众之罪逐之与?”

〔4〕岱:岱宗,即泰山。 阴:山北曰阴。

〔5〕属负兹:《解诂》:“属,托也。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通义》:“案《尔雅》‘蓐谓之兹’,郭景纯引此传证之。兹,席也。人病卧则背着床席,若负之然。”

〔6〕舍:通赦。 尔:而已的合音。

【译文】

十一月,卫侯朔逃亡到齐国。

卫侯朔为什么称名?是断绝他的爵位。为什么断绝他的爵位?是他得罪了天子。他怎样得罪了天子?要他掌握卫国的政事,却不能征发卫国数量不大的人众。跑到泰山北面齐国的地界,假托有病,这才赦免不追究他的罪罢了。

【原文】

2.17.1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 〔1〕 ,盟于黄 〔2〕

二月丙午 〔3〕 ,公及邾娄仪父盟于趡 〔4〕

五月丙午 〔5〕 ,及齐师战于奚 〔6〕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7〕

【注释】

〔1〕齐侯:齐襄公。 纪侯:不知其名及谥。

〔2〕黄:齐国地名。

〔3〕二月丙午:杜预注《左传》,据其《春秋长历》云:“二月无丙午,丙午,三月四日也,日月必有误。”

〔4〕及:《穀梁传》同,《左传》作会。 趡:鲁国地名。

〔5〕五月丙午:按《春秋》体例,五月前当有“夏”字。《左传》、《穀梁传》有“夏”。

〔6〕奚:《左传》同,《穀梁传》作郎,当为郋之误,郋、奚音同。鲁国地名,在与齐国接壤处。根据2.10.2及2.12.2“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的说法,这次是鲁国败了。《左传》也说,以“疆事”引起的这次齐鲁之战,结果是“齐人侵鲁疆”。

〔7〕蔡侯封人:即蔡桓侯,名封人,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

【译文】

十七年春正月丙辰日,桓公会见齐襄公、纪国国君,在黄邑结盟。

二月丙午日,桓公与邾娄国国君仪父在趡邑结盟。

五月丙午日,与齐国军队在奚邑交战。

六月丁丑日,蔡侯封人去世。

【原文】

2.17.2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1〕

癸巳,葬蔡桓侯。

及宋人、卫人伐邾娄。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2〕

【注释】

〔1〕蔡季:名献舞,即蔡哀侯,蔡桓侯之弟。自陈归蔡,遂即位。

〔2〕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左传》说:“不书日,官失之也。”据朱文鑫《春秋日食考》,此次日食为公元前695年十月十日之日环食。

【译文】

秋八月,安葬蔡桓侯。

与宋国人、卫国人攻伐邾娄国。

冬十月初一,有日食。

【原文】

2.18.1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 〔1〕

公夫人姜氏遂如齐 〔2〕

公何以不言及夫人?夫人外也 〔3〕 。夫人外者何?内辞也 〔4〕 ,其实夫人外公也 〔5〕

【注释】

〔1〕齐侯:齐襄公。 泺:齐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云:“泺水在济南历城县西北入济。”此济为古济水,今已成为黄河,泺水入济处即今济南西北之洛口(泺口)。

〔2〕公夫人:《穀梁传》石经同,《左传》、《穀梁传》注疏本作“公与夫人”。《通义》:“二家经并作‘公与夫人’,通检前后经例,但有暨、及,更无与文,知此直言‘公夫人’者是也。不言及、不言暨,两之之辞。” 姜氏:即文姜。

〔3〕夫人外也:《解诂》:“若言夫人已为公所绝外也。”

〔4〕内辞也:《解诂》:“内为公讳辞。”

〔5〕夫人外公:《解诂》:“时夫人淫于齐侯而谮公,故云尔。”《史记·齐太公世家》:“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之女弟也,自釐(僖)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

【译文】

十八年春周历正月,桓公在泺邑会见齐襄公。

桓公、夫人文姜于是就到了齐国。

桓公为什么不说及夫人?是把夫人当外人了。把夫人当外人是为什么?是内部的讳辞,其实夫人对桓公有外心了。

【原文】

2.18.2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1〕 。丁酉 〔2〕 ,公之丧至自齐 〔3〕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贼未讨 〔4〕 ,何以书葬 〔5〕 ?雠在外也。雠在外,则何以书葬?君子辞也 〔6〕

【注释】

〔1〕公薨于齐:桓公实在齐国被杀,参3.1.2。《解诂》:“不书齐诱杀公者,深讳耻也。”

〔2〕丁酉:杜预注《左传》据其《春秋长历》云:“五月一日。”实当言“五月丁酉”。

〔3〕丧:指灵柩。

〔4〕贼:指凶手。桓公之死,系齐襄公指使公子彭生下的手。公子彭生已在鲁人的请求下作了替罪羊伏诛,此言贼未讨,可见是指齐襄公。

〔5〕何以书葬:这是针对1.11.2“《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而说的。

〔6〕君子辞也:《解诂》:“时齐强鲁弱,不可立得报,故君子量力。”

【译文】

夏四月丙子日,桓公在齐国去世。丁酉日,桓公的灵柩从齐国运到。

秋七月。

冬十二月己丑日,安葬我国君桓公。

凶手没有诛戮,为什么写葬?是因为仇敌在国外。仇敌在国外,那么为什么写葬?这是君子的用语。 Kej/PDcrW/Qae4q3BqEPOYi8i881AQZRF3klxkNbMXM4Gt5dXciH4GM4CFtgYt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