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隐公

【题解】

鲁隐公名息姑(据《世本》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史记·鲁周公世家》作“息”,脱“姑”字),是惠公(名弗湟,公元前768—723年在位)的庶长子。从鲁国的第一个国君伯禽(周公的长子)算起,他是第七世孙,第十三位国君。据《左传》,惠公娶宋国女孟子为元配夫人,无子;孟子早死,媵妾声子作为继室,生下隐公;宋武公有个女儿仲子,天生手纹有点像“鲁夫人”三字,所以也嫁给了惠公,生下桓公;不久,惠公就死了。《史记·鲁周公世家》则说,声子生下儿子息,息长大后,惠公为他娶宋女,把宋女迎来,惠公发现她十分美丽,就把她夺下做了自己的妻子,生下允(桓公的名字);惠公去世时,允还年幼。《史记》所说的宋女,当然就是《左传》的仲子,不过它插进的故事,是《左传》所没有的。《左传·隐公元年》和《史记·鲁周公世家》都说惠公在死之前就立桓公为太子,惠公死后,因桓公年少,由隐公摄政,这是和《公羊传》不同的地方。鲁隐公在位11年(前722—前712年)。

【原文】

1.1.1 元年春王正月 〔1〕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2〕 。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3〕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4〕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5〕 。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6〕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7〕 。隐于是焉而辞立 〔8〕 ,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 〔9〕 ;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10〕 。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 〔11〕 ,不以贤;立子以贵 〔12〕 ,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13〕 。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 〔14〕 ,母以子贵 〔15〕

【注释】

〔1〕元年春王正月:《春秋》记时体例:一、纪年,二、别四时,三、有的事记明月份,四、有的事用干支记日。特别四时之记不脱空,即使整个季度无事,也必首书月以记时。 王正月,指周历的正月。夏、商、周三代不同历,《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也就是说: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所谓月改则春移,周历仍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实际上相当于夏历的仲冬、季冬、孟春。这里的“王正月”下并无记事,是因为隐公摄政,所以不书“即位”;但他在元年始月,照例要朝庙举行告朔之礼,所以空书以记时。

〔2〕君:天子或诸侯,这里指鲁侯隐公。

〔3〕文王:周文王。“王正月”的“王”,实际上是泛指周王,《公羊传》把它说成特指周文王,是把周文王看作周历改正朔的代表。《史记·周本纪》:“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后七年而崩,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

〔4〕大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陈立《公羊义疏》(以下简称《义疏》)引《汉书·王阳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据说周王每年向诸侯颁历书,各诸侯国都奉行周历。但实际情况并不这样,如杞国行夏历,宋国行殷历,晋、楚等大国,鄀、邓等小国,也都不用周历,至于各国民间,多习惯于用夏历,远远没有达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地步。

〔5〕平: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以下简称《解诂》):“治也。” 反:返。

〔6〕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公羊传》认为桓公虽然比隐公“贵”,但并非贵为太子,两人尊卑差别不明显,身份都是公子。所以《解诂》说他们“母俱媵也”,区别是“桓母右媵”,地位比隐公的母亲稍高,与《左传》、《史记》说她是夫人有异。孔广森《春秋公羊通义》(以下简称《通义》)则说:“盖声子以继室称夫人,仲子再娶,亦称夫人,并妃二嫡,故国人疑于其尊卑矣。”把《公羊传》与《左传》、《史记》折衷起来立说。 国人:国都内外大夫以下的人。

〔7〕扳(Pān):通攀,挽引。

〔8〕焉:语气助辞。 辞:辞让。

〔9〕未知桓之将必得立:《解诂》:“是时公子非一。”所以隐公辞让的话,未必轮得到桓公即位。

〔10〕相:辅助。

〔11〕適:通“嫡”,嫡子,这里指嫡长子。

〔12〕立子:这里指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立庶子为嗣子。《解诂》:“子谓左右媵及侄娣之子,位有贵贱,又防其同时而生,故以贵也。”根据古代礼法,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

〔13〕母贵也:《解诂》:“据桓母右媵。”《通义》:“隐母本以媵至,桓母本以夫人礼至。”两说不同。从下文“仲子,微也”来看,《解诂》对《公羊传》的理解近是。

〔14〕子以母贵:在一夫多妻制下,正妻的儿子称为嫡子,媵妾的儿子称为庶子,嫡子地位尊贵是因为母亲地位尊贵;如无嫡子,则右媵贵于左媵,左媵贵于其他妾,她们的儿子也因此有了身份上的尊卑。

〔15〕母以子贵:庶子如被立为太子或做了国君,他母亲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原来是媵妾的,可以成为正夫人。

【译文】

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是什么?是国君就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是一年的开始。王指的是谁?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是周王的正月。说周王的正月是什么意思?就是尊重天下统一于周天子的意思。隐公为什么不说即位?是成全隐公的心意。成全隐公的心意是什么意思?隐公打算治理好国家而把它还给桓公。为什么把国家还给桓公?桓公年幼而地位尊贵,隐公年长而地位卑贱。他们的尊卑差别不明显,国都内外士农工商不知道。隐公年长而贤能,众大夫挽引隐公而拥立他。隐公在这个时候要推辞就位,那就不能知道桓公将一定会即位;况且如果桓公即位了,恐怕众大夫也不能辅佐他这个年幼的国君。所以大凡隐公的即位,是为了桓公的即位。隐公年长而贤能,为什么不合适即位?立嫡子根据年长,不根据贤能;立庶子根据地位尊贵,不根据年长。桓公为什么地位尊贵?是因为他母亲地位尊贵。母亲地位尊贵那么儿子为什么就地位尊贵?儿子因为母亲而尊贵,母亲也因为儿子而尊贵。

【原文】

1.1.2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眜 〔1〕

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 〔2〕 ;及,犹汲汲也 〔3〕 ;暨,犹暨暨也 〔4〕 。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 〔5〕 ?字也 〔6〕 。曷为称字?褒之也 〔7〕 。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 〔8〕 。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 〔9〕 ?渐进也 〔10〕 。眜者何?地期也 〔11〕

【注释】

〔1〕邾娄:鲁国附近的小国,《左传》、《穀梁传》都作“邾”(后文同),《礼记·檀弓》与《公羊传》同,《国语》、《晏子春秋》、《孟子》、《战国策》、《韩非子》等都作“邹”(为“邾娄”之急读),《吕氏春秋》或作“邾”,或作“邹”,所指皆同。仪父,名克,谥庄公,邾娄国君。 眜:鲁国地名,《穀梁传》同,《左传》作“蔑”,古音同。《竹书纪年·周平王四十九年》作“姑蔑”。姑蔑或姑眜当为正称,《春秋》因隐公名姑息而讳省“姑”字。王献唐《三邾附近国邑考》:“今泗水卞城南有姑蔑城……故城在(山东省)泗水县东五十里。”

〔2〕最:聚。《礼记·乐记》:“会以聚众。”郑玄注:“会,犹聚也。聚或为最。”《史记·殷本纪》:“大最乐戏于沙丘。”《集解》引徐广曰:“最一作聚。”可见古最、聚可互通。

〔3〕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礼记·问丧》:“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孔颖达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

〔4〕暨暨:神态果毅的样子。《礼记·玉藻》:“戎容暨暨。”注:“果毅貌也。”这里解释会、及、暨三个同义词的区别。及、暨在语感上的特有色彩,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5〕名:用作动词。

〔6〕字:表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疏:“始生三月而加名……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称人表字是对人尊敬的一种表示。董仲舒《春秋繁露·爵国》节引《公羊传·庄公十年》文而发挥说:“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凡四等,命曰附庸,三代共之。”意思是说,《春秋》对附庸小国的称呼有四个等级,从上到下分别是称字、称名、称人、称氏。

〔7〕曷为称字?褒之也:《春秋》常用称呼来褒贬。《公羊传·桓公十五年》:“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可见对邾娄称人是一种贬称。而这里称字,传又说是“褒之”。所以《通义》说:“进退相较,明仪父本在名等。”按照邾娄国的地位,其国君本来只列在以名称呼的一等,现在用字称呼他,所以寓有褒意。

〔8〕为其与公盟也:《通义》:“隐公以贤让居位,邾娄之君能亲义慕贤,讲信修睦,于法当褒也。”

〔9〕奈何:如何。

〔10〕渐进:《解诂》:“渐者,物事之端,先见之辞。”《通义》:“其后仪父至庄公之世,实得王命,为诸侯,故因其有将进之渐而褒之。”指邾娄当鲁庄公时,因追随齐桓公勤王而被周王封爵。

〔11〕地期:约定的地点。

【译文】

三月,隐公及邾娄国君仪父在眜地会盟。

及是什么意思?是与的意思。会、及、暨都是与的意思,为什么有时说会,有时说及,有时说暨?会,就等于是聚;及,就等于是汲汲;暨,就等于是暨暨。及,是我要这样;暨,是不得已的。仪父是什么人?是邾娄的国君。用什么称呼?是表字。为什么称表字?是褒扬他。为什么褒扬他?为他与隐公会盟。与隐公会盟的多了,为什么独独在这里褒扬?因为他可以褒扬而褒扬他。这里他可以褒扬是怎么回事?是逐渐有所进步。眜是什么?是约定会盟的地点。

【原文】

1.1.3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1〕

克之者何?杀之也 〔2〕 。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3〕 。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 〔4〕 ,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 〔5〕 。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 〔6〕 。其地何 〔7〕 ?当国也。齐人杀无知 〔8〕 ,何以不地?在内也 〔9〕 。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注释】

〔1〕郑伯:即郑庄公,姬姓,名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据《左传》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寤假借为牾,足先见,逆生也。”《史记·郑世家》也说:“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因为牾生难产,所以取名寤生。郑庄公既是一方诸侯,又曾继承父亲郑武公担任过周王的卿士,即周朝的执政官。段:郑武公的次子,小郑庄公三岁,史称太叔段或共叔段。

鄢:郑国地名。原为妘姓小国,为郑武公所灭,地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

〔2〕克之者何?杀之也:《尔雅·释诂上》:“胜、肩、戡、刘、杀,克也。”是杀、克可互训。《公羊传》和《穀梁传》都说郑伯杀段,《左传》则说郑伯攻克了鄢地以后,太叔段出奔到共国(今河南辉县),并没有被杀。《隐公十一年》还记载了郑庄公的话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是太叔段十年以后还活着,与《公羊传》有异。

〔3〕大:用作使动词,有强调的意思。

〔4〕母欲立之:武姜因难产不喜欢郑庄公而钟爱太叔段,武公在世时她就要立段为太子,武公没有同意。武公死后,庄公即位,武姜又要求把比郑国国都还大的京(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分给段,庄公同意了。段到京城后,缮治甲兵,经过长期准备,与母亲武姜密谋发动武装政变。郑庄公二十二年,太叔段袭郑,武姜为内应,但被庄公打败了,京人又起而叛太叔段,太叔段逃到鄢。这才有郑伯克段于鄢的事。

〔5〕如:《解诂》:“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勿与:指不把京邑分给段。《通义》认为,庄公把京分给段是“曲从母意”,“济成其逆谋”,“然后从而讨之”,是“忍陷弟于罪以戾其母也”。“庄公诚爱弟者,不如勿与之”,“使无所资,则不生乱。”所谓“郑伯之恶”,也就在此。

〔6〕当国:《尔雅·释诂下》以“当”释“敌”。《通义》:“当,敌也。著其强御,与国为敌,《左传》所谓‘如二君’是也。”

〔7〕地:这里用作动词,指写明地点,下同。

〔8〕齐人杀无知:指《庄公九年》经文:“春,齐人杀无知。”(3.9.1)无知为齐襄公的堂弟,曾发动宫廷政变杀齐襄王自立,旋被齐人雍廪所杀。

〔9〕在内:指在国都之内。《通义》:“在内谓国都之内,统于国,故可无更地也。知在外非谓出境者,鄢亦郑地。”

【译文】

夏五月,郑庄公在鄢地克段。

克是什么意思?是杀的意思。杀,那么为什么把它说成是克?是强调郑庄公的恶。为什么强调郑庄公的恶?母亲想要立段,自己却把段杀了,不如不给他地盘算了。段是什么人?是郑庄公的弟弟。为什么不称弟弟?是因为他与国为敌。写明地点是为什么?是因为与国为敌。齐人杀公孙无知,为什么不写明地点?因为发生在国都之内。发生在国都之内,虽然与国为敌,也不写明地点。不与国为敌,虽然在国都之外,也不写明地点。

【原文】

1.1.4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1〕

宰者何 〔2〕 ?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 〔3〕 ?宰,士也 〔4〕 。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 〔5〕 。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 〔6〕 。车马曰赗,货财曰赙 〔7〕 ,衣被曰禭 〔8〕 。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赗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 〔9〕 。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 〔10〕 。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11〕

【注释】

〔1〕天王:指周平王。春秋时,楚、吴等国相继称王,原来称王的周天子就尊称为天王。 归:通馈,赠送。 赗(fèng凤):赠给丧家用以送葬之物。

〔2〕宰:《周礼·天官冢宰》治官之属有“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从下文“宰,士也”可知,这个宰咺的官职是宰夫。

〔3〕以官氏:古代的氏,是姓的支系,由封邑、官职、先辈的字等演变而来,是贵族宗族的标志。男子称名用氏不用姓。秦汉以后氏也演变为姓,后世有些姓就是当初以官为氏发展来的,如司马、司徒、司空(唐有司空图)、史(太史)、卜(太卜)等。

〔4〕宰,士也:《通义》:“言宰属之士故系宰,非以官氏也……自公卿达于士,唯宰属必书,盖治官最尊。”《解诂》:“天子上士以名氏通,中士以官录,下士略称人。”意思是说,《春秋》记身份是士的周王使者有通例:上士名上加氏,如《定公十四年》“天子使石尚来归脤”(11.14.2)中的石尚,尚是名,石是氏;中士录名系于官,如“宰咺”;下士只称“人”,如《僖公八年》“公会王人……盟于洮”(5.8.1)中的王人,就是周王的使者,身份是下士。

〔5〕仲子者何?桓之母也:《左传》也记仲子是惠公之妻、桓公之母,《穀梁传》则说:“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与《公羊传》、《左传》不同。《义疏》:“然惠公既为君矣,自必尊其母为夫人,如成风之例,何以仍称仲子?”根据“母以子贵”的原则,仲子如是孝公之妾,因惠公为君,她应称夫人而不称仲子,可见《穀梁传》的说法是不对的。《通义》:“仲子卒在《春秋》前。传不举死号与考对文者,礼入庙称妣,比诸父也。仲子屈于孟子,不得配惠公之庙,故还系桓,言母,所以正名定份。”

〔6〕以马:指士的赗。《解诂》:“以马者,谓士不备四是也。” 乘马:一车四马。《解诂》:“乘马者,谓大夫以上备四也。礼,大夫以上至天子皆乘四马,所以通四方也。” 束帛:古代帛五匹为一束。《解诂》:“束帛,谓玄三 二。玄三法天, 二法地,因取足以共(供)事。”

〔7〕赙:以财物助人办丧事。

〔8〕禭:赠送给死人的衣衾。赗、赙都是助生送死之礼,禭则是助死之礼。

〔9〕不及事:指没有赶上办丧事。《解诂》:“时以葬事毕,无所复施。”《通义》引荀卿子曰:“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实际上《春秋》记奔丧会葬,不管来得早晚、及事不及事,都用“来”。这里说“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只是为了强调一下不及事。《通义》:“盖仲子之卒,经既不见,刺不及事之意未明”,故“特为异辞以起之”。

〔10〕兼之,非礼也:《解诂》:“礼不赗妾,既善而赗之,当各使一使,所以异尊卑也。”

〔11〕仲子微也:《解诂》:“比夫人微,故不得并及公也。”

【译文】

秋七月,周王派宰咺来赠送为惠公、仲子送葬的物品。

宰是什么?是官。咺是什么?是名。为什么用官作氏?宰,只是表明他是个士。惠公是什么人?是隐公的先父。仲子是什么人?是桓公的母亲。为什么不称夫人?桓公还没有当国君。赗是什么?办丧事有赗,一般用马,用一车四马加一束帛。车马叫赗,财物叫赙,衣被叫禭。桓公还没有当国君,那么诸侯为什么来送赗?隐公是为了桓公才即位的,所以把桓公生母的丧事通告给了诸侯。这样说来那么为什么说这件事呢?是成全隐公的心意。说“来”是为什么?是没赶上办丧事。说“惠公、仲子”是为什么?合在一起送赗。合在一起送赗,是不合礼的。为什么不说“及仲子”?是仲子地位比夫人低微。

【原文】

1.1.5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1〕

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2〕

【注释】

〔1〕宿: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为风姓古国,太皞之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

〔2〕内之微者:《解诂》:“内者,谓鲁也;微者,谓士也。”

【译文】

九月,与宋国使者在宿国会盟。

谁与宋国使者会盟?是鲁国的士。

【原文】

1.1.6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1〕

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 〔2〕 。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 〔3〕 ,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公子益师卒 〔4〕

何以不日 〔5〕 ?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注释】

〔1〕祭伯:周公之后。祭(zhài债)国始封之君也是周公之子,所以祭伯与鲁有宗亲之谊。

〔2〕奔:出逃。《穀梁传》以为祭伯来是“来朝”,与《公羊传》异。《汉书·刘向传》载刘向上封事:“周大夫祭伯,乖离不和,出奔于鲁。”《通义》:“刘向本治《穀梁》,是亦取《公羊》之说为长。”

〔3〕王者无外:《解诂》:“王者以天下为家。”也就是《诗·小雅·北山》所说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4〕公子益师:鲁孝公之子,隐公的叔父,字众父。

〔5〕日:这里用作动词,指写明日子。《左传》说,隐公没有参与小敛之礼,“故不书日”;《穀梁传》说,不书日,是因为公子益师“恶也”。这大概就是因为“所传闻异辞”吧。

【译文】

冬十二月,祭伯来。

祭伯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臣。为什么不称使者?是出奔。既然是出奔,为什么不说出奔?对周王来说是没有外国的,说出奔,那就是有外国的说法了。

公子益师去世。

为什么不写明日子?年代久远,所看到的说法不一样,所听到的说法不一样,所传闻的说法不一样。

【原文】

1.2.1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1〕

夏五月,莒人入向 〔2〕

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3〕

无骇帅师入极 〔4〕

无骇者何?展无骇也 〔5〕 。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 〔6〕 。始灭昉于此乎 〔7〕 ?前此矣 〔8〕 。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 〔9〕 。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 〔10〕 ,讳也。

【注释】

〔1〕戎:古国名,己氏之戎所建。《水经注·济水》:“济渎自济阳故城南,东经戎城,《春秋》‘公会戎于潜’是也。”济阳在今河南兰考东北,戎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南。戎为古代华夏族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但实际上春秋时中原地区也华戎杂处,鲁国周边国家中有戎国即是一例。 潜:鲁国地名。

〔2〕莒:古国名,己姓。初都计斤(也作介根,为一音之异写),地在今山东胶县西南;春秋初迁都莒,地在今山东莒县。后为楚所灭,又一度成为齐邑。向:古国名,姜姓,在今山东莒县西南。《穀梁传》说:“向,我邑也。”以为是鲁邑,不确。鲁别有一向邑,参见2.16.1注〔3〕。

〔3〕得而不居:《通义》:“得而不居者,克胜都邑,弗取而有也。”事情的经过,据《左传》说,是“莒子娶于向,向姜(莒子所娶的向女)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不提是否灭向。但《宣公四年》:“公伐莒,取向。”(7.4.1)是向已成为莒邑,似《公羊传》所说不确。或后来莒国终于又把向灭了。

〔4〕无骇:《左传》同,《穀梁传》作无侅,通假字。后同。鲁国的卿,任司空之职。 极:附庸小国,一说为戎邑。

〔5〕展:无骇的氏。无骇姬姓,其祖展为鲁国公子,至无骇即以展为氏。展禽(柳下惠)即无骇之子。

〔6〕疾:憎恶。

〔7〕昉:开始。

〔8〕前此:在此之前。

〔9〕焉尔:《解诂》:“焉尔,犹于是也。”

〔10〕内:指鲁国。 大恶:《通义》:“君子恶兵以利动,故取邑为小恶,灭国为大恶。”

【译文】

二年春,隐公在潜邑与戎国国君相会。

夏五月,莒国人进入向国。

进入是什么意思?是攻下都邑而不加占据。

无骇率领军队进入极国。

无骇是什么人?是展无骇。为什么不写出他的氏?是一种贬斥。为什么贬斥?是憎恶开始灭国。开始灭国始于这时吗?在这之前了。在这之前那么为什么始于此?是托始于此。为什么托始于此?《春秋》记灭国由此开始。这是灭国,说“进入”是为什么?是鲁国的大恶,所以讳言。

【原文】

1.2.2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1〕

九月,纪履 来逆女 〔2〕

纪履 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 〔3〕 。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4〕 ,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 〔5〕 。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 〔6〕 。始不亲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 〔7〕 ,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注释】

〔1〕唐:王献唐《三邾附近国邑考》以为“即今(山东)鱼台之武唐村,在旧县治北十二里(旧县治在今县治东北十八里)”,“亦宋之疆邑”,“隐公会盟,或借地于宋耳”。按春秋时武唐亭在宋、鲁接壤处,疑为鲁地。参1.5.1注〔1〕。

〔2〕纪履 :《穀梁传》同,《左传》作“纪裂 ”,纪国大夫。纪:古国名,一作己,姜姓,在今山东寿光南纪台村。 逆:迎。 女:指伯姬,鲁惠公的长女,隐公的妹妹。

〔3〕婚礼不称主人:孔颖达《左传正义》:“主人谓婿也,为有廉耻之心,不欲自言娶妇。”所以不由他出面派使者。

〔4〕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见《成公八年》经文(8.8.2)。宋公,指宋共公。公孙寿,宋国大夫。纳币,纳聘礼,即《仪礼·士昏礼》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中的“纳征”,由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币,原义是帛,此处不限于帛,泛指聘礼。

〔5〕不通:指母命不通于外国。

〔6〕亲迎:古代婚礼“六礼”中的最后一个程序,由新郎亲至女家迎娶新娘。古礼认为,即使国君也不应不遵从此礼。《诗·大雅·大明》:“文王嘉止,……亲迎于渭。”就是写周文王亲迎的。

〔7〕前“女”:泛指出嫁的诸侯之女。

【译文】

秋八月庚辰日,隐公在唐邑与戎国国君会盟。

九月,纪履 来迎接新娘。

纪履 是什么人?是纪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婚礼不由新婿出面。这样的话那么由什么人出面?由伯父叔父兄长师友出面。“宋共公派遣公孙寿来送聘礼”,那么这件事为什么提到了新婿?是因为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宋共公没有母亲。这样的话那么纪君有母亲吗?回答说有的。有的那么为什么不由母亲出面?母命不与外国相通。外国来迎新娘是不记载的,这为什么记载?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是讥讽开始不亲迎。开始不亲迎始于这时吗?在这之前了。在这之前那么为什么始于此?是托始于此。为什么托始于此?《春秋》记不亲迎由此开始。新娘为什么有的称“女”,有的称“妇”,有的称“夫人”?新娘还在本国时称“女”,在出嫁的路途上称“妇”,进了夫婿之国称“夫人”。

【原文】

1.2.3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伯姬者何?内女也 〔1〕 。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2〕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 〔3〕

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

【注释】

〔1〕内:指鲁国公室。

〔2〕妇人谓嫁曰归:归本有回家的意思。《解诂》:“妇人生以父母为家,嫁以夫家为家,故谓嫁曰归。”

〔3〕纪子伯:《穀梁传》同,《左传》作“纪子帛”,杜预注谓“子帛,裂 (履 )字”。《通义》认为“作子帛者是”,因为古文帛、伯二字都省写作“白”,隶定时就造成了歧异。“ ”与“帛”意义相关,可证“履 ”与“子帛”为名、字关系。 密:莒国地名。这次会盟,据《左传》说是“鲁故也”,是纪国调解鲁、莒两国关系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

【译文】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国。

伯姬是什么人?是鲁国公室的女儿。说她归是为什么?女人出嫁叫做归。

纪子伯、莒子在密邑会盟。

纪子伯是什么人?对这件事没有听说。

【原文】

1.2.4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1〕

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 〔2〕 。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郑人伐卫 〔3〕

【注释】

〔1〕薨:《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诸侯之夫人或母夫人死亦曰薨。《春秋》记鲁君或鲁夫人之死都用“薨”,记其他诸侯之死则用“卒”。

〔2〕隐公之母:即声子。《穀梁传》以为“夫人者,隐公之妻也”,与《公羊传》有异。《左传》无传,杜预把“夫人子氏”释为桓公之母仲子,与《公羊传》也不合。

〔3〕郑人伐卫:郑伯克段于鄢之后,段出奔共,段之子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此郑人伐卫,是因为公孙滑的缘故。

【译文】

十二月乙卯日,夫人子氏去世。

夫人子氏是什么人?是隐公的母亲。为什么不记载下葬?是成全隐公的心意。成全隐公的心意是什么意思?儿子将不始终做国君,所以母亲也不始终做夫人。

郑国人讨伐卫国。

【原文】

1.3.1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1〕

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 〔2〕 。失之前者,朔在前也 〔3〕 ;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4〕

【注释】

〔1〕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杜预用《春秋长历》“推经传,明此食是二月朔也,不书朔,史官失之”(《春秋左传注疏》)。朔,即每月月初第一日。《汉书·五行志》说:“推隐三年之食,贯中央,上下竟而黑。”描写为一次日全食。近人朱文鑫《春秋日食考》推算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之日全食。

〔2〕或失之前,或失之后:《汉书·五行志》说:“周衰,天子不班朔,鲁历不正”,因而“月大小不得其度,史记日食或言朔而实非朔,或不言朔而实朔,或脱不书朔与日,皆官失之也”。意思是说,由于周天子不颁历,鲁历不正确,月大月小常常搞错,所以本来日食应该发生在朔日的,却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春秋》记日食三十六次,其中二十八次都记明发生在朔日,还有八次未书朔。《左传》认为:“不书朔与日,官失之也。”(《僖十五年》)《穀梁传》以为:“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晦日,即每月月末最后一日。《公羊传》则认为:“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即由于鲁历不正,本应发生在朔日的日食,有时错记在初二,有时错记在晦日。《隋书·律历志》说:用祖冲之“甲子元历”推算,《春秋》8次不记朔的日食“俱是朔日”,“《公羊》、《穀梁》皆臆说也。”其实,《穀梁传》的“食晦日”之说可能有些片面,《通义》曾驳之曰:“《穀梁》以有日无朔者为晦食,据《宣十年》‘四月丙辰,日有食之’下有‘己巳,齐侯元卒’,则丙辰非晦明矣。《穀梁》为短。”而《公羊传》用“或失之前,或失之后”立说,前后都照顾到,或者还能多少反映出当时“鲁历不正”的实际情况。但《公羊传》没有把《汉书·五行志》说的“或不言朔而实朔”概括进去,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3〕朔在前也:《解诂》:“谓二日食。”指错把日食的发生定位在初二。但《解诂》把隐公三年的日食作为“二日食”的例子则不确,参见注〔1〕杜预的推算,又《隋书·律历志》:“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推合己巳朔。”可见这次日食属“不言朔而实朔”,并不是初二日食。

〔4〕朔在后也:《解诂》:“谓晦日食。”指错把日食的发生定位在晦日。

【译文】

三年春周历二月己巳日,发生了日食。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异常的情况。日食,那么为什么有的记下日子,有的不记下日子,有的说明是朔日,有的不说明是朔日?说某月某日朔日发生日食的,是日食正好发生在初一。有的记下日子,有的不记下日子,是有的错在前,有的错在后。错在前的,初一在日食的前面;错在后的,初一在日食的后面。

【原文】

1.3.2 三月庚戌,天王崩 〔1〕

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 〔2〕 。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 〔3〕 。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 〔4〕 ,诸侯曰薨 〔5〕 ,大夫曰卒 〔6〕 ,士曰不禄 〔7〕

【注释】

〔1〕天王:指周平王。平王,名宜臼,周幽王之子,为避戎寇,东迁洛邑,东周自他始。在位51年(前770—前720)。《左传》记平王崩于壬戌日(3月24日),而给诸侯的讣告上写了庚戌日(3月12日)崩,杜预注说:“欲诸侯之速至。”所以讣告把死日提早了12天,《春秋》据之以书。

〔2〕必其时也:《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葬有定时,故不书葬。《春秋》对不按礼、提前葬的周天子也书葬,如《宣公三年》的“葬匡王”,《襄公二年》的“葬简王”,《昭公二十二年》的“葬景王”。

〔3〕不得必其时也:《礼记·王制》:“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但周代诸侯死后要向天子请谥号,请得谥号才能葬,所以说有天子存,不一定能定时下葬。

〔4〕崩:《通义》:“自上毁坏曰崩。”

〔5〕薨:《通义》:“毁坏之声。”

〔6〕卒:《通义》:“终也。”

〔7〕不禄:《通义》:“不终其禄。”

【译文】

三月庚戌日,周平王去世。

为什么不写下葬?天子只记去世不记下葬,是因为下葬的时间是一定的。诸侯记去世也记下葬,是因为有天子在,下葬时间不能定。为什么有的说崩,有的说薨?天子死叫做崩,诸侯叫做薨,大夫叫做卒,士叫做不禄。

【原文】

1.3.3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1〕

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 〔2〕 ,世卿非礼也 〔3〕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 〔4〕

【注释】

〔1〕尹氏:《穀梁传》同,《左传》作“君氏”,曰“声子也”,与《公》《穀》异。

〔2〕世卿:《解诂》:“世卿者,父死子继也。”

〔3〕世卿非礼也:《解诂》:“礼,公卿、大夫、士皆选贤而用之,卿大夫任重职大,不当世为。其秉政久,恩德广大,小人居之必夺君之威权。”《通义》:“周之命官,或曰人,或曰师,或以掌司典职冠所事,唯世其职者乃曰氏。然三百六十之属,以氏名者才四十有四,而其位贵者不过中大夫。则知卿之义不得世也。古者有世禄,无世卿。”

〔4〕诸侯之主:指尹氏在诸侯奔平王丧时,曾代表周王朝接待过诸侯。这里的诸侯指隐公。

【译文】

夏四月辛卯日,尹氏去世。

尹氏是什么人?是周王的大夫。叫他尹氏是什么意思?是一种贬斥。为什么贬斥?是讥讽世世为卿,世世为卿是不合礼法的。鲁国以外的大夫不记去世,这为什么记去世?周平王去世的时候,他代表周王朝接待过隐公。

【原文】

1.3.4 秋,武氏子来求赙 〔1〕

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 〔2〕 。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 〔3〕 。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 〔4〕 。盖通于下 〔5〕

【注释】

〔1〕赙:见1.1.4注〔7〕、〔8〕。周平王在三月去世,依礼,应过七个月,在九月下葬。此时来求赙,是为下葬作准备。

〔2〕父卒,子未命也:《通义》:“时虽世大夫,亦俟三年丧毕,乃即先君之庙而命之。武氏子未没父丧,未受命为大夫。称子者,犹系乎父之辞也。”古代父死,儿子要服丧三年,虽世袭大夫,服丧期内也不受命为大夫,武氏子就属这种情况,所以称他武氏子。

〔3〕当丧,未君也:《解诂》:“当丧,谓天子也,未君者,未三年也,未可居君位称使也。”周平王死后,太子洩父早死,立洩父之子林为桓王。这时桓王正在服平王之丧,还没有居君位,所以不出面派使者。

〔4〕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周礼·天官·宰夫》郑玄注:“凡丧,始死,吊而含、禭(送死者口中所含珠玉及所著衣),葬而赗赠,其间加恩厚则有赙焉,《春秋》讥武氏子来求赙。”《礼记·檀弓上》:“吊丧弗能赙,不问其所费。”可见古代吊丧时送死者含、禭而已,不能赠财币;送葬时赗赠是正礼,特别恩厚才加赙。故求赙为非礼。又《解诂》:“礼本为有财者制,有则送之,无则致哀而已。不当求,求则皇(惶)皇无孝子之心。”

〔5〕盖通于下:《通义》:“言为臣下者亦通有讥也。”《穀梁传》:“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馈);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交讥之。”与《公羊传》讥“通于下”义同。

【译文】

秋,武氏子来求助葬的财币。

武氏子是什么人?是周王的大夫。称他武氏子是什么意思?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父亲死了,儿子还没有受命为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周王正当服丧,还没有居君位。武氏子来求助葬的财币,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办丧事没有求人的,求助葬的财币不合礼法。这讥讽也通达到臣下。

【原文】

1.3.5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1〕

【注释】

〔1〕宋公和:宋缪公(《左传》作宋穆公),子姓,名和,公元前728—前720年在位。 卒:《解诂》:“不言薨者……贬外言卒,所以褒内也。”《春秋》除鲁君外,其他诸侯死都书卒。

【译文】

八月庚辰日,宋公和去世。

【原文】

1.3.6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1〕 。癸未,葬宋缪公。

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 〔2〕 ,渴葬也 〔3〕 ;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 〔4〕 。过时而日,隐之也 〔5〕 ;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 〔6〕 。当时而不日,正也 〔7〕 ;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 〔8〕 。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缪公曰 〔9〕 :“以吾爱与夷 〔10〕 ,则不若爱女 〔11〕 ;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 〔12〕 ,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杀与夷 〔13〕 。故君子大居正 〔14〕 。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15〕

【注释】

〔1〕齐侯:齐僖公,姜姓,名禄父,公元前730—前698年在位。郑伯:郑庄公。隐公三年,当齐僖公十一年,郑庄公二十四年。两国诸侯会盟,是修旧好。 石门:齐国地名。

〔2〕不及时:指不到五个月。

〔3〕渴:急。《解诂》举《僖公二十七年》“六月庚寅,齐侯昭卒”,“八月乙未,葬齐孝公”(5.27.1)为“不及时而日”的例子。

〔4〕慢:轻忽。《解诂》举《隐公八年》“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1.8.3),“八月,葬宣公”(1.8.4)为“不及时而不日”的例子。

〔5〕隐:痛心。《解诂》举《僖公十七年》“冬十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5.17.1),《僖公十八年》“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5.18.1)为“过时而日”的例子。

〔6〕谓之不能葬:指拖延时日。《解诂》举《隐公四年》“二月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1.4.2),《隐公五年》“夏四月,葬卫桓公”为“过时而不日”的例子。

〔7〕正:指正常的情况。《解诂》举《定公四年》“二月癸巳,陈侯吴卒”,“六月,葬陈惠公”(11.4.1)为“当时而不日”的例子。

〔8〕危:指国有危难。《通义》:“水火兵寇,危之小者也;適(嫡)嗣不定,国有争祸,危之大者也。”

〔9〕宣公:宋宣公,名力,宋缪公之兄,公元前747—前729年在位。

〔10〕与夷:宋宣公之子,即宋殇公,公元前719—前711年在位。

〔11〕女:通汝。下同。

〔12〕庄公冯:宋缪公长子,名冯,公元前710—前692年在位。 左师勃:宋缪公次子,名勃,庄公时任左师。春秋时宋国设左师、右师,为执政官。《左传》记宋缪公临终嘱托大司马孔父嘉立与夷以后,才“使公子冯出居于郑”,与《公羊传》小异。

〔13〕庄公冯杀与夷:《左传·桓公元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大宰华督看上孔父嘉的妻子“美而艳”,就以连年战争是大司马的责任为借口,杀孔父嘉以宁民,夺其妻,继而又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所以杀与夷的是华督而不是庄公冯。《公羊传》这么说,是因为庄公冯回来做了国君后,明知弑殇公的是华督,而不加罪于他这个凶手。参见2.2.1。

〔14〕大居正:大,尊尚;居正,守正。指坚持把君位传给嫡长子的宗法制度。

〔15〕宋之祸,宣公为之也:指宋国发生的祸乱,是宣公把君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与夷造成的。《左传》对这段历史的记述与《公羊传》不同,对宣公的评价也不同,认为宋宣公立弟弟为国君“可谓知人矣”,而且是“义”的表现。宋国的祸乱则是华督造成的。

【译文】

冬十二月,齐侯、郑伯在石门会盟。

癸未日,葬宋缪公。

下葬为什么有的记明日子有的不记日子?不满五个月而记下日子的,是急于下葬;不满五个月而不记日子的,是葬得草率。超过了五个月而记下日子的,是痛心死者的遭遇;超过了五个月而不记日子的,称之为不能葬。正好五个月下葬而不记日子的,是正常的情况;正好五个月下葬而记下日子的,是国有危难不好葬。这正好五个月有什么危难呢?宣公对缪公说:“拿我爱与夷来说,则不如爱你;拿做国家公室的主人来说,则与夷不如你。你何不就做了国君呢?”宣公死后,缪公即位。缪公把他的两个儿子庄公冯和左师勃赶走,说:“你们作为我的儿子,生不要相见,死不要相哭。”与夷报告说:“先君之所以不给我国家,而把国家交给您,是因为您可以做国家公室的主人。如今您赶走您的两个儿子,而将把国家交给我,这不是先君的意思啊!况且如果儿子可以赶走的话,那么先君岂不要赶走我了吗?”缪公曰:“先君不赶走你,是可以理解的。我在这里即位,是摄政罢了。”到底把国家交给了与夷。庄公冯杀了与夷。所以君子尊尚坚守正规。宋国的祸乱,是宣公造成的。

【原文】

1.4.1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 〔1〕 ,取牟娄 〔2〕

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

【注释】

〔1〕杞:周武王封夏禹之后东楼公于杞,故杞为姒姓国。初都雍丘(今河南杞县),后向东迁移至今山东境内,曾多次迁徙。《史记》虽有《陈杞世家》,因“杞小微,其事不足称”,史迹难考其详。鲁隐公四年,为杞武公三十二年。

〔2〕牟娄:杜预注《左传》以为即城阳诸县东北之娄乡(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可见当时杞国迁都在此不远处。其后杞成公时迁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时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清代光绪年间山东新泰市出土杞伯器多种,有人认为新泰也是杞国曾迁址过的都邑。

【译文】

四年春周历二月,莒国人攻伐杞国,拿下了牟娄。

牟娄是什么?是杞国的城邑。国外诸侯拿下别人的城邑是不写的,这为什么写下了?是憎恶开始拿下别人的城邑。

【原文】

1.4.2 戊申 〔1〕 ,卫州吁弑其君完 〔2〕

曷为以国氏 〔3〕 ?当国也 〔4〕

【注释】

〔1〕戊申:杜预注《左传》,根据他的《春秋长历》以为戊申日是三月十七日,因而认为这里是“有日而无月”,即没有把三月写出来。

〔2〕卫:姬姓国名,周武王封弟康以原商都周围地区,始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后被翟击败,卫文公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卫成公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州吁:《左传》同,《穀梁传》作“祝吁”,卫庄公的庶子,卫桓公的异母弟。弑,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完:卫桓公之名,卫庄公夫人庄姜之子,在位十六年(前734—前719年)。

〔3〕曷为以国氏:州吁的身份是公子,本来应该称他为公子州吁。这里是问,为什么不叫他公子州吁而叫他卫州吁。《通义》:“隐、桓、庄之篇,外弑君者四:州吁、无知皆不言公子,督不言公孙,南宫万不氏。盖弑君之贼,王法所诛,大夫去氏者,绝其位也;去公子、公孙者,绝其属也。”孔广森认为从僖公以后,“乱臣贼子比踵而立”,就“不复枚贬”了。

〔4〕当国:见1.1.3注〔6〕。

【译文】

戊申日,卫州吁杀他的国君完。

为什么用国名为氏?是因为州吁与国为敌。

【原文】

1.4.3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1〕

遇者何?不期也 〔2〕 ;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3〕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4〕

【注释】

〔1〕宋公:宋殇公。清:《通义》:“清地在郑卫之界上,《诗》所赋《清人》者也。时宋公将会诸侯伐郑,公往要与相见,故言及,及,我欲之也。”孔广森释清地为《诗·郑风·清人》之“清”,恐不确。《清人》之“清”,据《水经注》为清人城,地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属郑邑。宋公既欲伐郑,当不会与诸侯在郑邑相会。杜预注《左传》以为“清,卫邑,济北东阿县有清亭”,为是。地在今山东东阿南。

〔2〕不期:事先未约定。

〔3〕要:半路上拦住。

〔4〕陈侯:陈桓公,名鲍,在位三十八年(前744—前707年)。陈为妫姓国,周武王封舜之后裔胡公满所建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鲁隐公四年,为陈桓公二十六年。 蔡人、卫人:指蔡、卫二国的士率领人数不多的军队。参阅1.5.2节内容及注。蔡,姬姓国,周武王封弟叔度于此,武王死后叔度随武庚叛乱,周公平叛后,成王又封其中子胡为国君,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其后为楚所逼,蔡平侯迁新蔡(今河南新蔡),蔡昭侯又迁州来,即下蔡(今安徽凤台)。

【译文】

夏,隐公与宋殇公在清地相遇。

遇是什么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的意思;是一个国君出去,一个国君中途拦住他。

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攻伐郑国。

【原文】

1.4.4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1〕

翚者何?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翚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 〔2〕 ,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 〔3〕 ,吾将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 〔4〕 ,隐曰:‘吾不反也 〔5〕 。’”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 〔6〕 。”于钟巫之祭焉 〔7〕 ,弑隐公也。

【注释】

〔1〕翚:字羽父,鲁国大夫,隐公的异母弟。

〔2〕说:通悦。

〔3〕涂裘:鲁国地名,《左传》、《史记》皆作菟裘。《史记·秦本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菟裘氏。”可见原为嬴姓小国,后为鲁所并,成一邑。

〔4〕口:用作动词,说。

〔5〕反:返。

〔6〕作难:发难,这里指发动政变。《解诂》:“难,兵难也。”

〔7〕钟巫:《解诂》:“钟者,地名也。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男曰觋,女曰巫。”据《左传·隐公十一年》的有关记载,这钟地的女巫已经被神化成为一个神了。

【译文】

秋,翚率领军队会合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攻伐郑国。

翚什么人?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公子?是一种贬斥。为什么贬斥?是因为他参与杀隐公。他参与杀隐公是怎么一回事?公子翚向隐公拍马,对隐公说:“老百姓习惯于你,诸侯喜欢你,何不把国君做到底呢?”隐公说:“我不。我派人修整涂裘这个地方,我将要在那里养老。”公子翚怕或者自己的话传到桓公耳朵里,于是就对桓公说:“我为你对隐公说了,隐公说:‘我不归还国君的位置了。’”桓公说:“这样的话那该怎么办呢?”公子翚说:“请发动政变杀了隐公。”在隐公祭钟巫的时候把隐公杀了。

【原文】

1.4.5 九月 〔1〕 ,卫人杀州吁于濮 〔2〕

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3〕

【注释】

〔1〕九月:《解诂》:“讨贼例时,此月者,久之也。”意思是说,讨贼照例只说明哪一个季节,这特地写明了月份,是要强调从三月州吁杀其君完到九月卫人杀州吁,相隔得太久了。《通义》引崔彦直曰:“卫人不即讨贼,到九月而仅得杀之于濮,故加月以见之。”

〔2〕濮:《通义》:“濮,卫地。”非。考《左传》,石碏说州吁朝陈以觐王,州吁既往,又告陈以州吁弑君,请为卫图之。陈遂囚州吁,并要求卫人莅陈处置。故杜预注《左传》说濮为“陈地水名”,是。

〔3〕讨贼之辞:《解诂》:“讨者,除也。明国中人人得讨之。”

【译文】

九月,卫国人在陈国濮水边杀死了州吁。

称呼人是什么意思?是人人都讨贼的用语。

【原文】

1.4.6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1〕

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 〔2〕 。其称人何?众立之之辞也 〔3〕 。然则孰立之?石碏立之 〔4〕 。石碏立之,则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注释】

〔1〕晋:卫宣公之名,庄公的庶子,桓公的异母弟,当时的身份是公子。

〔2〕立者:所立的人,指公子晋。《通义》:“《春秋》以立子为正,立弟为不正。”

〔3〕众立之之辞:《解诂》:“晋得众,国中人人欲立之。”

〔4〕石碏(què鹊):卫国大夫。

【译文】

冬十二月,卫国人立晋为国君。

晋是什么人?是公子晋。立是什么意思?所立的人是不合适立的。称呼人是什么意思?是众人立他的用语。这样的话那么究竟谁立的他?是石碏立的他。石碏立的他,那么称呼人是为什么?是众人所想要立的。众人虽然想要立他,立得也是不对的。

【原文】

1.5.1 五年春,公观鱼于棠 〔1〕

何以书?讥。何讥尔 〔2〕 ?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3〕 。百金之鱼 〔4〕 ,公张之 〔5〕 。登来之者何?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6〕

【注释】

〔1〕观鱼:《穀梁传》同,《左传》作“矢鱼”;《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观渔”,是“鱼”作动词用,通“渔”。 棠:杜预注《左传》云:“今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与《隐公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之“唐”注为一地。春秋时方与为与鲁接壤之宋邑,但从隐公与戎会盟和观鱼二事看,棠或唐恐当为鲁邑。《水经注·济水》:“菏水又东径武棠亭北,《公羊》以为济上邑也,在方与县故城北十里。”唐代以方与县北有鲁侯观鱼台,改名为鱼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偏南。

〔2〕何讥尔:《穀梁传》别有说,以为“鱼,卑者之事也,公观之,非正也”。

〔3〕登来:犹言得利。登,通得。《解诂》:“登读言得(原“得”下衍“来”,从阮元《公羊注疏校勘记》删)。……作得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郑玄注《礼记》引作“登戾之”,《礼记·大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注:“戾之言利也。……《春秋传》曰‘登戾之’。”此《春秋传》即《公羊传》。《通义》:“来古音狸,又转为戾。”戾训利。《公羊传》四世口传,公羊子又齐人,著之竹帛时,遂据口音记作登来。

〔4〕百金:《解诂》:“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通义》则谓“鱼价贵不至于此。本缘黄金方一寸重一斤,谓之一金,或可凡物以斤计者亦通言金,百金之鱼,盖大鱼重百斤者与?”

〔5〕张:《解诂》以为张网罟捕鱼,《通义》以为张弓矢射鱼。

〔6〕济上之邑:参注〔1〕。

【译文】

五年春,隐公在棠邑观看捕鱼。

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讥讽这件事?是因为路远。隐公为什么迢迢远路去观看捕鱼?是因为得利,价值百金的鱼,隐公张设网罟弓箭以捕之。得利是什么意思?是美化夸饰的用语。棠是什么地方?是济水上的城邑。

【原文】

1.5.2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盛 〔1〕

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 〔2〕 ,称某率师;将尊师少 〔3〕 ,称将;将卑师众 〔4〕 ,称师;将卑师少 〔5〕 ,称人。君将不言率师 〔6〕 ,书其重者也。

【注释】

〔1〕盛:《左传》、《穀梁传》作“郕”,传世器作“成”,姬姓国名,始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叔武,春秋时都郕(今山东宁阳东北)。

〔2〕将尊师众:《解诂》:“将尊者,谓大夫也。师众者,满二千五百人以上也。二千五百人称师。”并举《隐公二年》“无骇率师入极”(1.2.1)作为“将尊师众”的例子。

〔3〕师少:《解诂》:“师少者,不满二千五百人也。”并举《成公三年》“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将咎如”(8.3.2)作为“将尊师少”的例子。

〔4〕将卑:《解诂》:“将卑者,谓士也。”并以“卫师入盛”作为“将卑师众”的例子。

〔5〕将卑师少:《解诂》举《隐公二年》“郑人伐卫”(1.2.4)作为“将卑师少”的例子。

〔6〕君将不言率师:《通义》举《隐公七年》“公伐邾娄”(1.7.3)为例。

【译文】

夏四月,安葬卫桓公。

秋,卫国军队进入盛国。

为什么有的说率领军队,有的不说率领军队?将领高贵军队众多,称某某率领军队;将领高贵军队少,称将领名;将领卑微军队众多,称军队;将领卑微军队少,称人。国君统领不说率领军队,是要写重要的事。

【原文】

1.5.3 九月,考仲子之宫 〔1〕

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

【注释】

〔1〕考:落成,举行落成典礼。《解诂》:“考,成也。”《通义》:“《毛诗》序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礼记·杂记》曰:‘路寝成则考之。’皆谓宫室既成,设盛食以落之。今亦以庙成盛祭,故言考也。” 宫:指宗庙,祭祀祖先的处所。《春秋》例称周公之庙为大庙,其他先公之庙不称庙而称宫。仲子是桓公之母,因为不是惠公的元配夫人,所以不入惠公庙配享而单独立一庙。

【译文】

九月,为仲子的庙举行落成典礼。

为庙举行落成典礼是什么意思?落成典礼,就等于是进入庙室,第一次祭祀仲子。桓公还没有做国君,那么为什么祭祀仲子?隐公是为了桓公才即位的,所以为桓公祭祀他的母亲。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说这件事?是成全隐公的心意。

【原文】

1.5.4 初献六羽 〔1〕

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 〔2〕 。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3〕 。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 〔4〕 ,王者之后称公 〔5〕 ,其余大国称侯 〔6〕 ,小国称伯子男 〔7〕 。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 〔8〕 ,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注释】

〔1〕六羽:规格为六佾的羽籥舞。古代乐舞分文舞与武舞两部分。文舞舞人执羽籥,武舞舞人执干戚。此处献给仲子的是文舞,所以叫六羽。一佾(舞列)为八人,六佾即六列四十八人。《解诂》以为“六六三十六人”,误。羽,指雉尾,插于竿上以舞。《通义》以为“鸿羽”,非。

〔2〕僭:超越本分,以下效上。《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礼记·祭统》也说:八佾之舞,“此天子之乐也,康(褒大)周公,故以赐鲁也。”但八佾之舞只能用于祭祀周公。在其他场合,都要按照本分用诸侯的规格。六佾是诸公的规格,用于仲子就是“僭”了。

〔3〕诸公六,诸侯四:《左传》记众仲的说法与此有异:“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通义》以为,这是“众仲探公问羽数之意欲僭诸公,特诡词以对耳”。但也可能是“所传闻异辞”。

〔4〕天子三公:周代的三公,据《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 理阴阳。”《通义》:“成王之初,周公为太师,召公为太保,处乎内者太傅毕公也。”

〔5〕王者之后称公:王者本指夏、商二王,但夏之后杞国微小,此处实际上只指商之后宋国。宋国也为诸侯国,但其国君特称宋公。

〔6〕其余大国称侯:如齐、鲁国君称齐侯、鲁侯。《解诂》:“大国谓百里也。”

〔7〕小国称伯子男:如郑国国君称郑伯,莒国国君称莒子,许国国君称许男。《解诂》:“小国谓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通义》据《周礼》,以为西周时爵五分为三等:“公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至春秋时变之,“以伯与子男同为一等”。

〔8〕陕:《解诂》:“陕者,盖今弘农陕县是也。”即今河南陕县。也有人认为,“陕”当为“郏”,指王城所在的郏鄏(今河南洛阳市西)而言,所谓“成王定鼎于郏鄏”(《左传·宣公三年》)者是。说也有理。

【译文】

初献六羽。

初是什么意思?是开始。六羽是什么意思?是舞。为什么写下?是讥讽。为什么要讥讽这件事?讥讽开始超越本分效仿诸公。六列舞人的羽籥舞成为僭越是怎么回事?天子享用八列规格的舞,诸公享用六列规格的舞,诸侯享用四列规格的舞。诸公是什么样的人?诸侯是什么样的人?天子的三公称为公,王者的后裔称为公,其余的大国称为侯,小国称为伯、子、男。天子的三公是什么人?是天子的相。天子的相那么为什么是三个?从陕以东的地方,周公主管;自陕以西的地方,召公主管;还有一个相居于朝廷内。开始超越本分效仿诸公始于这时吗?在这之前了。在这之前那么为什么始于此?超越本分效仿诸公还可以说,超越本分效仿天子就不能说了。

【原文】

1.5.5 邾娄人、郑人伐宋 〔1〕

〔2〕

何以书?记灾也。

【注释】

〔1〕邾娄人、郑人伐宋:《解诂》:“邾娄小国,序上者,主会也。”据《左传》,邾娄因宋人取其田,主动邀约郑国“释憾于宋”(以隐公四年宋殇公曾伐郑;释憾,泄忿解恨的意思)。

〔2〕螟:螟蛾的幼虫,一种蛀食稻心的害虫。《尔雅·释虫》:“食苗心,螟。”

【译文】

邾娄人、郑国人攻伐宋国。

螟害。

为什么写下?是为了记录灾情。

【原文】

1.5.6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 〔1〕

宋人伐郑,围长葛 〔2〕

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3〕

【注释】

〔1〕公子 :鲁孝公之子,隐公的叔父,谥僖字伯,食邑于臧,又称臧僖伯。《左传》记载,隐公观鱼于棠,臧僖伯曾劝谏,隐公未听从。臧僖伯死后,隐公说:“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所以《通义》引胡康侯曰:“所传闻之世也,而书日,见恩礼之厚明矣。”

〔2〕长葛:郑国邑名,今河南省长葛市。

〔3〕强:《通义》:“宋强而无义,围蹙穷邑至于期岁,将为明年取长葛见恶,故张本于此。”

【译文】

冬十二月辛巳日,公子 去世。

宋国人攻伐郑国,围困长葛。

城邑不说围困,这为什么说围困?是兵力强大。

【原文】

1.6.1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 〔1〕

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 〔2〕 。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 〔3〕 。曰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末有成也 〔4〕 。吾与郑人则曷为末有成?狐壤之战 〔5〕 ,隐公获焉 〔6〕 。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注释】

〔1〕输平:《穀梁传》同,《左传》作“渝平”。平,讲和修好之意。《通义》:“渝、输异文同义。”但《左传》对经文“渝平”的解释是“更成”,即弃怨修好的意思,与《公羊传》、《穀梁传》正相反。《穀梁传》:“来输平者,不果成也。”

〔2〕堕成:讲和破裂。堕,毁坏。成,《通义》引《周礼·调人》“凡有斗怒者,成之”曰:“和难平争谓之成。”

〔3〕败其成也:《解诂》以为,隐公四年公孙翚率师会合宋殇公等伐郑以后,“己相与平,但外平不书”,即《春秋》没有记载,这一次则是毁坏“不书”的那次讲和。说较牵强。《通义》则以为:“盖自翚伐郑后,二国未有成,今谋与郑平而不果。”与《穀梁传》合,可取。

〔4〕末:《解诂》:“末,无也。”

〔5〕狐壤之战:据《左传·隐公十一年》,隐公还在做公子时,“与郑人战于狐壤”,曾被俘,“郑人囚诸尹氏”,后赂尹氏而得以逃归。狐壤,郑国地名;尹氏,郑大夫。《通义》以狐壤之战发生于“输平”以后,大误。

〔6〕获:被俘。

【译文】

六年春,郑国人来输平。

输平是什么?输平等于说讲和破裂。说讲和破裂是什么意思?是毁弃和好。说鲁国毁弃和好,鲁国和郑国人没有什么和好。鲁国与郑国人为什么没有什么和好?是因为狐壤之战中,隐公被俘获过。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不提狐壤之战?是讳言被俘获的事。

【原文】

1.6.2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 〔1〕

秋七月。

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 〔2〕 。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艾:齐国地名,即艾陵,在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2〕首时过:《解诂》:“首,始也;时,四时也;过,历也。春以正月为始,夏以四月为始,秋以七月为始,冬以十月为始。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

【译文】

夏五月辛酉日,隐公会见齐僖公在艾邑结盟。

秋七月。

这没有事,为什么写下?《春秋》即使没有事,过了一个季度也要写下它的首月。过了一个季度为什么要写下它的首月?《春秋》是编年的,四个季度都齐了,然后才成为年。

【原文】

1.6.3 冬,宋人取长葛。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 〔1〕

【注释】

〔1〕久也:《解诂》:“古者师出不逾时,今宋更年取邑,久暴师,苦众居外,故书以疾之。”参1.5.6。

【译文】

冬,宋国人拿下了长葛。

外国拿下城邑是不写的,这为什么写下?是时间太久了。

【原文】

1.7.1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1〕

滕侯卒 〔2〕

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 〔3〕 ,美恶不嫌同辞 〔4〕

【注释】

〔1〕叔姬:《隐公二年》“伯姬归于纪”,此叔姬即伯姬之妹。古诸侯娶女嫁女,例以侄娣媵,即以侄女与妹妹为陪嫁媵妾。《解诂》:“叔姬者,伯姬之媵也。至是乃归者,待年父母国也。妇人八岁备数,十五从嫡,二十承事君子。”

〔2〕滕侯:滕,姬姓国名,周武王封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藤县西南)。滕侯为滕国国君,因其国小史迹不著,不知其名与谥。滕国是个小国,根据“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春秋》自桓公以后的记事,其国君皆称滕子。但滕在周初曾称侯,此处沿袭旧称,有褒扬同姓之国的意思。

〔3〕贵贱不嫌同号:《解诂》:“贵贱不嫌者,通同号称也。若齐亦称侯,滕亦称侯;微者亦称人,贬亦称人。皆有起文,贵贱不嫌同号是也。”

〔4〕美恶不嫌同辞:《解诂》:“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皆有起文,美恶不嫌同辞是也。”

【译文】

七年春周历三月,叔姬出嫁到纪国。

滕侯去世。

为什么不写明名字?因为是小国。小国那么为什么称侯?是不嫌。《春秋》贵的和贱的不嫌名号相同,美的和恶的不嫌用语相同。

【原文】

1.7.2 夏,城中丘 〔1〕

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 〔2〕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3〕

其称弟何?母弟称弟 〔4〕 ,母兄称兄。

【注释】

〔1〕城:用作动词,修筑城墙。 中丘:鲁国邑名。杜预注《左传》曰:“中丘,在琅邪临沂县东北。”临沂今属山东。

〔2〕重:《通义》:“重用民力,故得时不得时必书。《盐铁论》曰:‘《春秋》动众则书,重民也。’”

〔3〕齐侯:齐僖公。 年,《左传》称其为夷仲年,夷当为谥号,仲为字,年为名。聘,古代天子遣使至诸侯国以及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都叫聘。

〔4〕母弟:同母所生的弟弟。下母兄同例。

【译文】

夏,修筑中丘城墙。

中丘是什么?是鲁国的城邑。修筑中丘城墙为什么要写下来?因为重用民力,所以写下。

齐僖公派遣他的弟弟夷仲年来访问。

称弟弟是为什么?同母所生弟称弟,同母所生兄称兄。

【原文】

1.7.3 秋,公伐邾娄。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 〔1〕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2〕

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 〔3〕 。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其地何?大之也。

【注释】

〔1〕天王:周桓王。 凡伯:凡本为姬姓国名,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其地在今河南辉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凡伯盖以诸侯而为周王之卿士者。

〔2〕楚丘:卫国地名,在今山东曹县东。一说为戎州己氏邑。

〔3〕大:用作动词,尊崇,抬高。伐本是国对国的行动,用之于个人,是因为凡伯的身份是天子之使。《通义》引刘敞曰:“以一人当一国,大天子之使也。为天子使尊矣,而卑屈乎戎狄,可言伐,不可言执,是亦大天子之使也。”

【译文】

秋,隐公攻伐邾娄国。

冬,周王派遣凡伯来访问。戎国在楚丘攻伐凡伯把他带了回去。

凡伯是什么人?是天子的大夫。这是访问,说攻伐他是为什么?是捉了他。捉了他那么说攻伐他是为什么?是抬举他。为什么抬举他?是不赞许夷狄捉中国人。写明地点是为什么?是抬举他。

【原文】

1.8.1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1〕

【注释】

〔1〕宋公:宋殇公。 卫侯:卫宣公,公元前718—前700年在位,参1.4.6注〔1〕。 垂:卫国地名,杜预注《左传》以为即济阴句阳县东北之垂亭,地在今山东曹县北之句阳店。

【译文】

八年春,宋殇公、卫宣公在垂地不期而会。

【原文】

1.8.2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 〔1〕

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邑也 〔2〕 。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

庚寅,我入邴。

其言入何?难也 〔3〕 。其日何?难也 〔4〕 。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注释】

〔1〕郑伯:郑庄公。 宛:郑使者名,杜预注《左传》曰:“不书氏,未赐族。”下文说他是郑之微者,可能是士。 邴:《穀梁传》同,《左传》作“祊”,古音同。郑国在泰山附近的汤沐邑,天子所赐。郑国因邴远,想与鲁国易许田(许田为周成王赐周公之邑,地近王城,亦近郑)。这里说“归邴”,是先把邴邑划给了鲁国。

〔2〕汤沐邑:《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是供诸侯住宿及斋戒沐浴的封邑。天子祭泰山时,诸侯前去助祭,在泰山附近也各有汤沐邑。

〔3〕其言入何?难也:《解诂》:“入者,非已至之文,难辞也。”因邴近齐,齐国也想要,所以鲁国当时要得到它,有种种困难。

〔4〕其日何?难也:《解诂》:“言时重难,不可即入,至此日乃入。”《通义》则以为,郑国把天子所赐助祭泰山用的汤沐邑划给鲁国,郑、鲁两国在道义上都有罪,鲁要把罪名推卸到郑国身上,所以才“迟之又久,不得已而许”。

【译文】

三月,郑庄公派遣宛来划给邴邑。

宛是什么人?是郑国地位低微的人。邴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汤沐之邑。周天子在泰山有祭祀活动,诸侯都跟随在泰山之下,诸侯在这里都有汤沐之邑。

庚寅,我国进入邴邑。

说进入是为什么?是难啊。写明日子为什么?是难啊。说我国是为什么?说我国,是因为不独我国,齐国也想要这地方。

【原文】

1.8.3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1〕

辛亥,宿男卒 〔2〕

【注释】

〔1〕蔡侯考父:即蔡宣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管蔡世家》皆记宣侯之名为措父,与此异。《春秋》记死者名,一般是根据讣告,故当以此为正。在位三十五年(前749一前715)。

〔2〕宿男:宿国国君,其爵为男。参1.1.5注〔1〕。因讣告上不书名,故《春秋》也不书名。

【译文】

夏六月己亥日,蔡侯考父去世。

辛亥日,宿男去世。

【原文】

1.8.4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1〕

八月,葬蔡宣公。

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 〔2〕 ,而葬从主人 〔3〕 。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 〔4〕 ,而葬不告。

【注释】

〔1〕宋公:宋殇公。 齐侯:齐僖公。 卫侯:卫宣公。 瓦屋:据《左传》,三国“会于温,盟于瓦屋”,瓦屋必在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之附近,为周地。

〔2〕正:古代一个人有名、字、谥、号等称呼,以名为正。《解诂》:“卒当赴告天子,君前臣名,故从君臣之正义言也。”蔡侯的谥号“宣”,是讣告天子后天子所赐。

〔3〕主人:指主持葬礼的人。《解诂》:“(葬)不赴告天子,故自从蔡臣、子辞称公。”

〔4〕赴:今作“讣”,报丧。

【译文】

秋七月庚午日,宋殇公、齐僖公、卫宣公在瓦屋会盟。

八月,安葬蔡宣公。

去世为什么记名字而葬礼不记名字?去世遵照讣告上的正式称呼,而葬礼是随着主持葬礼的人称呼的。去世为什么记日子而葬礼不记日子?去世报丧,而葬礼不发讣告。

【原文】

1.8.5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 〔1〕

公曷为与微者盟 〔2〕 ?称人则从,不疑也 〔3〕

螟。

【注释】

〔1〕莒人:指莒国大夫。 包来:《穀梁传》同,《左传》作“浮来”,包、浮古音同。杜预注《左传》曰:“浮来,纪邑。”纪、鲁郎舅之国,故隐公借纪地与莒人会盟。据《水经注·沂水》,其地有浮来山、浮来水,浮来水入沂。在今山东沂水西北。

〔2〕公曷为与微者盟:《通义》:“今既称莒人,乃是微者,与公贵贱殊隔。”

〔3〕称人则从,不疑也:从,顺从,《通义》释为“听从约束”。《穀梁传》:“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范宁集解:“称人,众辞。可言公及人,若举国之人皆盟也。不可言及大夫,如以大夫敌公故也。”古人讲究身份地位的贵贱尊卑,隐公一国诸侯,与小国大夫会盟,有贵贱之别。所以不书“莒大夫”,就是为了避免与大夫处于对等关系。而书“莒人”,尊卑更为明显,莒之顺从,就毫无疑义了。《通义》:“位近则疑,远则不疑。”

【译文】

九月辛卯日,隐公与莒国人在包来会盟。

隐公为什么与地位低微的人会盟?称人就显得对方顺从了,不再有什么嫌疑。

螟害。

【原文】

1.8.6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1〕

【注释】

〔1〕参见1.2.1并注〔4〕、〔5〕、〔6〕。《左传》则说,无骇死后方赐族,命以展氏。与《公羊》说异。

【译文】

冬十二月,无骇去世。

这是展无骇,为什么不写出他的氏?是憎恨开始灭国,所以终身不写出他的氏。

【原文】

1.9.1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1〕

【注释】

〔1〕天王:周桓王。 南季:周王的大夫。《穀梁传》:“南,氏姓也;季,字也。”《通义》:“南,采也。文王之昭有 季载,《白虎通义》作南季载,然则南即 也。季,或载之后。”孔广森以为南是采邑,南季是文王之子南季载之后。

【译文】

九年春,周王派遣南季来访问。

【原文】

1.9.2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1〕

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2〕

庚辰,大雨雪 〔3〕

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 〔4〕

侠卒 〔5〕

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6〕

【注释】

〔1〕震:雷。

〔2〕不时:周历三月,相当于夏历正月,雷电来得早了些,所以说不时。

〔3〕雨:用作动词,降、下。

〔4〕俶:厚。《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俞樾《群经平议》卷十二:“有俶,形容其厚也。”《解诂》:“盖师说以为平地七尺。”

〔5〕侠:《穀梁传》同,《左传》作“挟”,字可通。《穀梁传》:“侠者,所侠也。”范宁集解:“侠,名也。所,其氏。”杨士勋疏:“徐邈引尹更始云:‘所者,侠之氏。’今范亦云‘所,其氏’。则所者,是侠之氏族,但未备爵命,故略名耳。麋信以为所非氏,所谓斥也。”

〔6〕未命:未经受命。《通义》引《礼记·祭统》解释“命”道:“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大庙,示不敢专也。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向);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再拜稽首,受书以归,而舍奠于其庙。”这是国君命大夫之礼的仪式。侠则没有经过这番命大夫之礼的仪式。

【译文】

三月癸酉日,大雨雷电。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异常。这有什么异常?是不当时令。

庚辰日,下大雪。

为什么写下?是记录异常。这有什么异常?是厚极了。

侠去世。

侠是什么人?是我国一位未经受命的大夫。

【原文】

1.9.3 夏,城郎 〔1〕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邴 〔2〕

【注释】

〔1〕郎:鲁(曲阜)东南近郊之邑。参2.10.2及6.16.2。《左传》曰:“城郎,书,不时也。”因夏季修筑城墙要误农时。

〔2〕齐侯:齐僖公。 邴:《左传》、《穀梁传》作“防”。杜预、范宁并谓鲁邑,非郑伯使宛来归之邴。

【译文】

夏,修筑郎邑城墙。

秋七月。

冬,隐公在邴邑会见齐僖公。

【原文】

1.10.1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1〕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此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 〔2〕 ,故终隐之篇贬也。

【注释】

〔1〕齐侯:齐僖公。 郑伯:郑庄公。 中丘:见1.7.2注〔1〕。

〔2〕隐之罪人也:见1.4.4。

【译文】

十年春周历二月,隐公在中丘会见齐僖公、郑庄公。

夏,翚率领军队会合齐国人、郑国人攻伐宋国。

这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公子?是一种贬斥。为什么贬斥?是隐公的罪人,所以一直到隐公的篇章结束都贬斥他。

【原文】

1.10.2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1〕 。辛未,取郜 〔2〕 。辛巳,取防 〔3〕

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4〕

【注释】

〔1〕菅:宋国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北。

〔2〕郜:宋国地名。《通义》:“郜本郜子国,宋灭郜有其地,今为鲁所取也。”杜预注《左传》曰:“济阴成武县东南有郜城。”成武县今属山东。

〔3〕防:宋国地名。杜预注《左传》曰:“高平昌邑县西南有西防城。”昌邑隋大业中废入金乡县。地在今山东金乡西南。

〔4〕于内大恶讳,小恶书:《春秋》以灭国为大恶,取邑为小恶。灭国讳例,见1.2.1。《解诂》:“明取邑为小恶,一月再取,小恶中甚者耳,故书也。”

【译文】

六月壬戌日,隐公在菅邑打败宋国军队。辛未日,拿下郜邑。辛巳日,拿下防邑。

拿下城邑不写明日子,这为什么写明日子?是因为一月之中再次拿下的缘故。说一月之中再次拿下是什么意思?是过分了。本国的大恶隐讳,这里说过分了是为什么?《春秋》记录本国的而简略外国的。对外国,大恶写下,小恶不写;对本国,大恶隐讳,小恶写下。

【原文】

1.10.3 秋,宋人、卫人入郑 〔1〕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 〔2〕 。郑伯伐取之。

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注释】

〔1〕宋人、卫人入郑:郑国主力在伐宋,国都空虚,故宋、卫乘虚而入,可见当时混战之一斑。

〔2〕载:《穀梁传》同,《左传》作“戴”,姬姓国名。杜预注《左传》曰:“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外黄县治所在今河南民权西北。

【译文】

秋,宋国人、卫国人进入郑国。宋国人、蔡国人、卫国人攻伐载国。郑伯攻伐载国拿下了它。

说攻伐载国拿下了它是什么意思?是容易的意思。怎样容易?是凭借了别人的力量。凭借了谁的力量?凭借了宋国人、蔡国人、卫国人的力量。

【原文】

1.10.4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1〕

【注释】

〔1〕盛:《左传》、《穀梁传》作“郕”,见1.5.2注〔1〕。

【译文】

冬十月壬午日,齐国人,郑国人进入盛国。

【原文】

1.11.1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1〕

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2〕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3〕

【注释】

〔1〕滕侯:滕国国君。《隐公七年》书“滕侯卒”,此为继位之君,不知其名与谥。参1.7.1注〔2〕。 薛侯:薛国国君。薛为任姓国,黄帝之后,祖先奚仲做过夏代的车正,传为车的创造者。都薛(今山东藤县南),后迁邳(今山东微山西北),又迁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因国小史迹不著,此薛侯不知其名与谥。滕、薛本小国,此处称侯,因其来朝而褒之。 朝:诸侯相见。《解诂》:“朝、聘所以别外尊内也。不言朝公者,礼,朝受之于太庙。与聘同义。”《通义》:“《周礼》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2〕郑伯:郑庄公。 祁黎:《左传》、《穀梁传》作“时来”,郑国地名。杜预注《左传》曰:“时来, 也,荥阳市东有厘城。”古厘、黎、来同音。荥阳今属河南。

〔3〕齐侯:齐僖公。 许:姜姓国名,周武王封文叔于许(今河南许昌市东)。后屡被郑、楚所逼,先后迁至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白羽(今河南西峡)、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等地。

【译文】

十一年春,滕国国君、薛国国君来朝。

说朝是为什么?诸侯来访叫朝,大夫来访叫聘。并在一起说是为什么?因为是小国。

夏五月,隐公在祁黎会见郑庄公。

秋七月壬午日,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进入许国。

【原文】

1.11.2 冬十月一日壬辰,公薨。

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 〔1〕 :“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 〔2〕 ,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 〔3〕 ?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注释】

〔1〕子沈子:《解诂》:“子沈子,后师。……沈子称子冠氏上者,著其为师也。……其不冠子者,他师也。”

〔2〕子不复仇:子字原脱,据唐石经补。

〔3〕隐何以无正月:《春秋》隐公元年至十一年,无一年正月有记事者。元年仅书“春王正月”,二年以后皆无正月。

【译文】

冬十一月壬辰日,隐公去世。

为什么不写葬礼?是悲痛他。为什么悲痛这件事?因为臣子杀国君。臣子杀国君那么为什么不写葬礼?《春秋》国君被杀凶手不诛戮,不写葬礼,认为是没有臣下、儿子。子沈子说:“国君被杀,臣下不诛戮凶手,那就不是臣下。儿子不报仇,那就不是儿子。葬礼,是活着人的事。《春秋》国君被杀凶手不诛戮,不写葬礼,认为和臣子、儿子没有关系。”隐公去世为什么不写明地点?是不忍心说。隐公为什么没有正月?隐公将要让位给桓公,所以不具有正月。 hlTyI06Sj85Y6BpB8xd2Rih3ejKBOrlZyPooClitZKqMcOz2St9cfnUcn24vBN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