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季札和韩宣子

一晃,孔丘就九岁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秋天的一个午后,孔丘和左丘明、原壤玩够了正往回走,只见一群人朝太庙方向走来。他们都是高官,走在前面中间的那个人谈笑风生,周围的人都簇拥着他,如同众星捧月一般。

左丘明拉一下孔丘的衣襟,小声告诉他道:“我爹爹说今天有位尊贵的客人要来,是吴国公子季札。这个人在天下非常有名,走在前面的那位贵客可能就是吴国公子。”

孔丘听过季札的大名,听说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大君子,受到各诸侯国国君、卿大夫的尊重和礼遇。这次,季札到鲁国来,鲁襄公亲自接见,而刚才陪同他来到太庙的就是如今鲁国最重要的“三卿”即季武子、孟献子、叔孙穆子,也就是天下闻名的鲁国“三桓”。

孔丘仔细打量这位如雷贯耳的大人物,只见他中上等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他和旁边的几位鲁国大贵族在交谈着,说话间便进入了太庙。孔丘和左丘明、原壤三个小孩子也想跟着进去,但被卫士拦住了。

越是进不去,越感觉里面太神秘了。事后,左丘明说了一些孔丘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左丘明说,鲁国的宫廷乐队为季札演奏了《诗》的乐曲,季札听完每个乐曲便能够根据韵律和音调指出是哪个地方的音乐,并简略概括出该地区的政治情况和民风。

孔丘感觉季札简直就是个神人,听乐曲就能够判断其表达内容的喜怒哀乐,并能够判定是哪个地区哪个诸侯国的音乐,真是神奇极了。这引起了孔丘极度的好奇心,想不到音乐能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还可以通过乐曲感知政治与民风。所以,他要学习和掌握这种知识,因为反过来说不同地区的政治情况和民风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

季札欣赏音乐并评价的内容和过程被鲁国的史官记载下来,后世的许多史书和关于《诗经》研究的学者都不断引用这段文字,而且还被收入了《古文观止》中,影响非常巨大。

四年后即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时年孔子十三岁),鲁国又接待了一位天下有名的实权派人物,晋国新任的执政官,正卿韩宣子,名叫韩起。韩宣子刚刚执掌晋国大政便出使到鲁国来,一是告知自己执政之事,二是前来学习观赏礼乐知识。鲁国虽然是中等诸侯国,但其政治地位尤其是文化地位很高。

由于晋国是当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就当时的综合国力来说,作为姬姓诸侯是最强最有实力的。因此,周天子和许多姬姓诸侯国都仰仗晋国来庇护。同时,南方新兴的诸侯国楚国也非常强大,所以晋楚两国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互相争夺霸权。虽然所谓“五霸”时期已经结束,但诸侯国争霸的现象却始终未断。

实际上,晋国在实力上是周天子以及姬姓诸侯国的靠山。因此,在很长时间里,凡是晋国牵头会盟的诸侯国中就一定有鲁国,而鲁国是晋国铁杆的盟友。鲁国因为是周公的封国,而周代礼乐制度的实际制定者便是周公,因此鲁国自然是对周代礼乐最权威的解释者。何况当初周公在制定好礼乐制度后,将典章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礼器和乐器都送给了鲁国一套,如今还完整地收藏在鲁国的太庙里。

鲁国的执政官季武子接待韩宣子,二人通过赋《诗》来表达礼仪。那种礼仪文化极端高雅,而且都是《诗三百》中的作品。

曾经仔细研究过这次外交活动,其中双方所赋《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意思都很切合实际,说明双方对《诗三百》都非常熟悉,可以想见学习的“教材”是一样的。故可以推断,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泮宫的教学“教材”很多是一致的。这便是在政治上虽然出现分裂状态,但在文化上却高度统一的表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仪式结束后,韩宣子请求太史,希望观赏鲁国的典藏文史。鲁国的太史是左丘明的父亲,他让韩宣子观赏了鲁国的史书《春秋》和完整保留在史馆的《周易》以及卦象。

韩宣子参观后叹为观止,深情叹息道:“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孔丘从小伙伴左丘明那里听到韩宣子的这些话后,便对鲁国史书《春秋》和《周易》以及卦象充满了好奇,觉得这其中有无比神秘的东西,认为这些都是值得了解和掌握的。孔丘向左丘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左丘明告诉孔丘,他父亲已经知道了孔丘的名字以及聪明好学的事。 xaVLVod48IkH3twdgRyg/D1LPxzSrhF1cc+05CQrLIBPwpelXWlo7gSNyovXaga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