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
特殊贡献(序言)

《孙子兵法》又名《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武兵书》等,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比西方最知名的军事著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早了2300年,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自《孙子兵法》诞生以来,在其传播过程中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这个人就是魏武帝曹操。

《孙子兵法》及其早期流传情况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孙武,祖籍齐国乐安,字长卿,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周景王十三年(前532)齐国发生内乱,孙武为避难来到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军事,写成《孙子兵法》十三篇。卫灵公二十三年(前512),经吴国大臣伍子胥引荐,孙武带着自己写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在回答吴王提问时,孙武见解独到,不乏惊世骇俗的言论,一心称霸的吴王阖闾对此深有共鸣,吴王阖闾任命孙武担任吴国将军。

当时吴国外部战略环境很差,西面是强大的楚国,北面是齐国和晋国,南面是虎视眈眈的越国。吴国采用孙武的谋略,通过“伐交”“因粮于敌”等策略,削弱了楚国的力量,之后由孙武、伍子胥领兵五次与楚国交战,最终攻入楚国的郢都。吴王阖闾去世后,儿子夫差继位,在孙武、伍子胥等人辅佐下,吴国积蓄力量,扩充军队,对越国发起反击,越王勾践不得不向吴国求和。吴国在这一阶段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孙武的贡献密不可分。但到孙武五十多岁时,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也不再为吴王出谋划策,转而隐居民间,最终郁郁不得志而死,死后葬在吴国国都郊外。

孙武去世后,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得以流传于后世。《韩非子·五蠹》记载:“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从中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已经在社会上流传了。然而,早期《孙子兵法》的传播没有形成高潮,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传播手段十分落后,另一方面是人们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在于“诈”“诡”,与“礼”“义”相矛盾。直到孙武去世一百多年后,他的后代孙膑对《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进行了新的发展,使《孙子兵法》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有不少人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解释、阐发和增补,在孙武最早十三篇《孙子兵法》以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篇目,《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孙子兵法》多达八十二篇。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除孙武所著的十三篇外,还有《吴问》《黄帝伐赤帝》《四变》《地形二》等多篇,应属于八十二篇版本。

到汉代,朝廷对《孙子兵法》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整理:汉高祖时张良、韩信牵头,对《孙子兵法》进行“序次”;汉武帝时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把兵书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4类,《孙子兵法》位列“兵权谋”之首。

曹操对《孙子兵法》“再发现”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几乎每天都在打仗,人们迫切需要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军事著作指导战争,兵书成为带兵者关注的重点。然而,在秦汉朝代,兵书的流传和传播被严格限制,《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兵书只不过53家。不仅兵书种类不多,而且在流传过程中存在篇目和文字不一、增补和阐释的内容过于繁杂等问题,不利于阅读和理解。以《孙子兵法》为例,孙武十三篇以外的篇目,文字十分繁杂,价值却远不如十三篇,很多只是对孙武军事思想的进一步解释。

曹操作为群雄逐鹿时代成长起来的军事家,对兵书十分热爱,曹操自己说过:“吾观兵书战策者多矣。”曹操自然注意到了《孙子兵法》,并对这部著作十分推崇,认为“孙武所著深矣”。但曹操也指出,《孙子兵法》流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于:“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在曹操看来,那些围绕《孙子兵法》增加的文字,不仅繁多,而且未能领会原著的核心思想,这影响到《孙子兵法》的进一步传播。

为了使《孙子兵法》更加简明扼要,更适合在频繁战争环境下得以流传,曹操删掉了附加在《孙子兵法》后的各篇章,只保留孙武所作十三篇内容,对于十三篇中不易理解的地方,又进行了解说和阐释。唐代诗人同时也是军事家的杜牧在《注孙子序》中指出:“武所著书,凡数十万言,曹魏武帝削其繁剩,笔其精切,凡十三篇,成为一编,曹自为序,因注解之。”

曹操将删订并亲自注解的《孙子兵法》编成书册,下发到各级将领手中,供他们学习和掌握,以便临战应用。正是由于曹操对《孙子兵法》的“再发现”和重新编定,才使得《孙子兵法》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此后,曹操所编定和注解的《孙子兵法》以单行本形式流传后世,十三篇以外的那些篇目逐渐被人们淡忘。

在曹操以后,还有很多人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宋朝之前人们公认的还有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等10家,但这些注本多以合辑本的形式出现,唯独曹操的注本始终能独立流传。各家注本的合辑,每次又少不了曹操的注本,要么“曹王”合辑,要么“曹杜”合辑,要么“曹杜陈贾孟”合辑。宋朝出现了《十一家注孙子》,曹操位列十一家之首。不仅如此,梳理《十一家注孙子》的内容,会发现曹操的注解被后来的注家广泛引用,出现大量“曹公曰”“曹说是也”等,有的只是对曹操注解的重复、附会或解释,显示出曹操在后世《孙子兵法》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可以这样说:曹操使《孙子兵法》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孙子兵法》之所以在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与曹操的独特贡献是分不开的,曹操是孙子军事思想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曹操注解的主要特点

现存的《孙子兵法》共十三篇,6040字。曹操对《孙子兵法》各篇均有注解,总计315条、3871字,字数是原文的约65%。从字数上看,曹操的注解没有超过原文,但曹操崇尚的是“简古”风格,文字简练到极致,在当时的书籍传播条件以及战争环境下,这一点有着现实的考虑。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对一些重要且不容易理解的字词进行注释;二是对原著中引用的一些典籍进行征引,指出其出处;三是对当时能看到的各种《孙子兵法》版本进行比对,选出最合理的一种;四是通过引用战例,对《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阐释和发展。

上面四种情况中最后一种是重点,也是占据曹操注解分量最重的部分,是曹操注解《孙子兵法》的精华所在。正如后人评价的那样:“曹注简要质切,多得《孙子兵法》本旨,而且又据其御军三十年的经验,对十三篇的原意有所发挥。”曹操所作注解更多体现为对《孙子兵法》原著军事思想的解读,有些是根据自身军事实践进行的“现身说法”,有些则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曹操作为著名军事家的修养和理论创新。

曹操因为看到当时流传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过于芜杂,所以“撰为略解焉”。“略”是曹操注解的特色,也是它的优长,注解与原著风格融为一体,堪称完美,因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宋代将《孙子兵法》在内的七部兵书合编为《武经七书》,除《孙子兵法》外,其他六部兵书只收原著原文,只有《孙子兵法》收录的是带有曹操注解的版本,说明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曹操的注解与孙武所著原文有相同的价值和地位,也应该纳入“武经”之中。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发展与实践

曹操本身也是历史上公认的著名军事家,除了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外,曹操还撰述了其他不少军事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曹操的军事著作还有《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接要》十卷、《兵书略要》九卷等,共计十多万字,这一点从史书记载中也可得到印证,王沈在《魏书》中记载,曹操“自作兵书十万余言”。只可惜,其他著作都已散佚,只有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完整保存下来。

从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中可以看出,曹操不仅对《孙子兵法》有深入研究,而且对《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有一定发挥和发展,可以看作曹操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先筑牢根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曹操强调“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同时提出要先打牢根基,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去攻打敌人。这种稳扎稳打的思想,很适合汉末群雄争霸的战争格局,曹操也得益于这样的思想指导,“修耕植以蓄军资”,从而奠定了最终胜局。

(二)将知己知彼的军事思想进一步发挥。《孙子兵法》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曹操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形象化,提出“知彼”的具体内容,包括“因地形势而度之”“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称量敌孰愈也”“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等。在实战中,曹操特别注重对敌人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在掌握具体情况后,有时还有针对性地对传统用兵原则进行调整,做到“因敌制宜”和实事求是。

(三)进一步强调谋略的重要性。《孙子兵法》十分强调谋略的重要性,曹操在注《孙子兵法》时在很多地方都透露出对谋略的重视,一再强调“智夺”胜过“强取”,强调那些没有通过智谋而取得的胜利,虽然结果胜利了,但一样不可取。曹操在军事实践中也强化了对智谋的运用,对于当时一流的谋士,都想尽办法收至自己麾下,并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作用。善用谋略是曹操成功的关键,诸葛亮后来评价曹操的成功,也归结于“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四)提出对未来要有预见性。《孙子兵法》提出“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曹操强调“当见未萌”,强调要在事情没有发生时就预见到未来的发展结果。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都有着惊人的预见力,郭嘉为曹操先后做过七次重大预判,结果证明都是正确的。

(五)将“用奇守正”的战术原则进一步细化。《孙子兵法》强调“奇”与“正”的关系,提出了何时“用奇”、何时“守正”的一般规律。曹操结合丰富的军事实践,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展。比如,提出兵力是敌人五倍时,可以用其中的3倍兵力发起正面进攻,剩下的两倍兵力进行奇袭;当兵力只是敌人一倍时,用一半兵力正面进攻,一半兵力发起奇袭。曹操甚至进一步提出,即便兵力只与敌人相等,也可以“出奇制胜”。在实战中,曹操多次使用奇兵突袭的战术,如乌巢之战、白狼山之战、当阳之战等,都是关键性战役,也都取得了成功。

(六)强调“利”与“害”的相互转化。《孙子兵法》提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曹操则强调“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曹操认为,在战场上“利”与“害”相伴而生,有“利”必有“害”,有“害”也有“利”,在“害”大于“利”时,就是考验将领能力的时候。曹操一生多次经历危险,但越到这种时候,他越能保持镇定和乐观,给将士们增添信心,从而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七)发展了“敌变我变”的作战思想。曹操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也。故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还多次强调了“兵无常形”“兵不厌诈”等思想,目的是使一线将领始终保持敏锐洞察力和反应能力。在实际作战中,曹操经常亲临一线,目的就是随时掌握战场变化,随时调整战略战术。曹操所指挥的潼关之战发生在赤壁之战后,这一仗打得非常出色,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扫之前赤壁战败的阴霾,体现出曹操出色的临场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八)重视“因粮于敌”等后勤保障思想的运用。曹操一生用兵三十多年,曾多次面临“粮食危机”,对粮食的重要性认识得尤其深刻。曹操算过很细的账,说明一支军队征战需要花费的巨额费用,而其中的粮食消耗更是惊人。除了强调慎战思想外,曹操也提出了加强后勤保障的做法,并对“因粮于敌”以及保护运粮通道等进行了多次强调。在一生征战中,曹操特别重视做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也反过来强调,要从这个角度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官渡之战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就与运用了这样的思想密不可分。

(九)强调“以快制胜”的战术思想。曹操根据自身军事实践,提出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之一是“快”,提出要想抢先占领有利地形和战略制高点,必须准备快、决策快、行军快。要实现“快”,就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把行军中的各种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即所谓“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在实战中,这种“以快打慢”的战术让曹操屡获成功,为了实现快速出击,曹操甚至专门打造了虎豹骑这样的“快速部队”。

(十)强调详细侦察战场环境的重要性。《孙子兵法》对战场环境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提出“兵之利,地之助”的谋略,对于在各种地形,尤其不利地形行军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在根据环境来判断敌情方面,《孙子兵法》做了许多经验总结,曹操则根据自身丰富的战争实践,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补充。这些经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依据自然景象的特征和变化来观察与判断敌情;二是根据敌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动来观察和判断敌情。

(十一)强调尽量避免城池攻坚作战。《孙子兵法》将攻城战作为最不得已才使用的战争方式,即“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曹操结合自身体会,提出了许多谨慎用兵的具体情况,特别强调“小而固,粮饶”之城不可攻,认为能避开这一类的坚固城池就要尽量避开。

(十二)提出巧妙利用多变气象条件发起攻击。《孙子兵法》强调“自保而全胜”,方法是“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其中的“善守”,就是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有利条件来达成目标。曹操结合自己的军事实践,进一步提出“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变者,动于九天之上”,提出随时变化的气象条件也可以用于作战。实战中曹操也有这样的成功实践,比如利用滴水成冰的天气巧筑“冰营”等。

(十三)对火攻的认识更深刻。曹操认为“火佐者,取胜明也”,并对火攻有一定研究,提出“以火攻,当择时日也。因奸人也”。曹操提出了发动火攻的两大条件:一要选择合适的天时,在有利于放火的时候发动火攻;二要派人打入敌人内部,火要烧起来,必须有内应配合。对照赤壁之战曹军被火攻击的情况,更能看出曹操对火攻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曹操因为轻敌,反而在这场战斗中被敌人发动的火攻打败了。

(十四)强调要隐瞒起自己的真实意图。《孙子兵法》强调“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提出要把隐藏军事机密工作做到最好,让我方的真实意图没有半点泄露。曹操则进一步强调“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提出通过随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战场上的不断变化,从而达到“无形”。曹操在战场上特别注重保密工作,把保密作为胜败的前提,甚至为此提出所谓的“愚兵”思想,也就是让基层官兵不了解上面的作战意图,这样的思想虽然有消极一面,不利于官兵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的确也是保守军事秘密的一项重要措施。

(十五)提出军队管理具有特殊性。曹操提出“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强调了管理军队的方法不能用来管理国家,管理国家的方法不能用来管理军队,以此说明要了解军队的真实情况必须考虑到管理军队的特殊规律。站在现在的角度看,这样的说法可能不够严谨,但具体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这样的认识具有一定针对性,对于管理军队有很实用的一面。

(十六)重视对将士的激励。曹操早年担任朝廷的骑都尉,后来又亲自招兵买马,投入讨伐董卓的军事斗争中,也算是从军队基层成长起来的军事家,所以对基层官兵的情况和他们的所思所想最为了解。曹操提出“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为此建立了细致而严格的军功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从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中可以看到,曹军所施行的激励机制非常细化,也非常便于操作和兑现,因而能真正调动起官兵们的积极性。

本书将《孙子兵法》及曹操注与曹操一生亲历或指挥的数十场战役进行对照,揭示曹操是如何将《孙子兵法》运用到军事实践的,帮助读者朋友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孙子兵法》,了解曹操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书中《孙子兵法》及原文依据中华书局版《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曹操军令集》依据中华书局版《曹操集译注》;译文及兵法解析部分供读者朋友们参考,受笔者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方家予以指正;经典战例部分,为不导致混乱,所涉及的时间以及里程、重量等单位,仍沿用史书的记载,只在必要处进行简要说明。

南门太守
于古都西安 ABfEYR6zUvDbtcszkHjZLbVVeddxg14xvG8YzFh+Rj6cf5Fe1kh62k/Kk0WM2s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