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有功将士的赏赐要及时

兵法原文

孙子曰:

故杀敌者,怒也。

曹操曰:

威怒以致敌。

孙子曰:

取敌之利者,货也。

曹操曰: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孙子曰: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

曹操曰:

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军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

孙子曰:

而更其旌旗。

曹操曰:

与吾同也。

孙子曰:

车杂而乘之。

曹操曰:

不独任也。

孙子曰: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曹操曰:

益己之强。

孙子曰:

故兵贵胜,不贵久。

曹操曰:

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孙子曰: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

将贤则国安也。

原文翻译

孙子说:

士兵奋勇杀敌,是因为他们感到愤怒。

曹操说:

士兵盛怒时可杀敌。

孙子说:

士兵从敌人那里缴获战利品,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财富。

曹操说:

军中没有财物,士卒就不会来;军中没有赏赐,士卒就不会去作战。

孙子说:

在车战中缴获10辆以上战车,要奖赏那些最先缴获战车的人。

曹操说:

在车战中能缴获10辆战车以上的,就赏赐首先缴获战车的人。不说在车战中缴获10辆战车以上的都赏赐,而说赏赐首先得到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要公开明示赏赐那些勇于去夺得战车的士卒。车战的阵法是:5辆战车编为1队,设仆射1人;10辆战车编为1官,设卒1人;战车满10辆,设将吏2人。靠将吏指挥士卒作战,所以特别强调那些首先夺取战车的人,使他们直接得到将吏的赏赐。也有人说,派出自己的10辆以上的战车与敌人作战,只赏赐其中有功的;派出自己的10辆以下的战车与敌人作战,即便其中1辆战车有功,其余战车也都给予赏赐,用以鼓励士卒奋勇作战。

孙子说:

更换车上的旗子。

曹操说:

缴获敌人的战车后,要更换战车上的旗帜,使旗帜统一起来。

孙子说:

让士兵夹杂着乘坐。

曹操说:

让士卒夹杂着乘坐战车,不要让投降的士兵单独乘坐。

孙子说:

善待俘虏,关心他们,这就是所说的在赢得胜利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更为强大。

曹操说:

加强自己的力量。

孙子说:

所以,用兵可贵的是迅速取得胜利,而不是旷日持久。

曹操说:

用兵持久对国家很不利。用兵就像用火一样,如果不能控制,就会烧到自己。

孙子说:

因此,懂得用兵道理的将领,才是百姓命运的掌握者,才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曹操说:

将领贤明,国家就能安定。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 官渡之战

战役时间: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交战对手: 袁绍

在曹魏众多名将中,于禁曾经是成长最快、最得曹操信赖的将领,虽然他后来也是最让曹操感到伤心的将领,但在之前,曹操对于禁非常欣赏和器重。

于禁早年是破虏将军鲍信的部将,鲍信参加了何进、袁绍谋诛宦官的行动,何进命鲍信回家乡募兵,鲍信在泰山郡募得1000多人,其中就包括于禁。鲍信还是曹操早期事业上最有力的支持者,曹操就任兖州牧后马上与黄巾军交战,仗打得很艰苦,其中最惊险的一战发生在东平国寿张。此战中,为掩护曹操撤退,鲍信拼死力战,最后战死了,时年41岁。曹操极度伤心,鲍信死后连尸首都没有找着,曹操悬赏寻找,仍然没有找到,只能让人用木头刻了一个鲍信的雕像来祭拜。作为鲍信的手下,于禁那时虽然还不是曹操的嫡系,但曹操对于禁很看中。曹操亲自跟于禁交谈,谈完后很高兴,任命于禁为军司马。于禁在作战中很勇敢,善于打恶仗,经常“先登”,也就是在攻城时率先登上城头的人,这样的人不仅勇敢、不怕死,而且必须有过硬的军事素质。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于禁随曹操南征徐州,曹操让他进攻广戚,于禁将其攻克,曹操提拔于禁为陷陈都尉。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于禁又随曹操到濮阳与吕布作战,这一仗双方互有胜负,相持很久,于禁独率一支人马攻破了吕布在城外的两处营垒,还在须昌击败吕布的部将高雅,为最后战胜吕布立下功劳。在追击吕布、张邈的过程中,于禁在曹操指挥下连克寿张、定陶、离狐,将张邈最后的据点雍丘包围,经过数月围城奋战,最后将雍丘攻破,张邈外出求援时被杀,张邈的弟弟张超战死。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春天,曹操亲率主力从兖州刺史部出发向西运动,打算迎接正在返回洛阳的汉献帝及朝廷,人马必须路过豫州刺史部的陈国,该地为袁术所控制,曹操指挥于禁等人将袁术的人马击溃,袁术任命的陈国相袁嗣投降。曹操率军继续西进,进入豫州刺史部的汝南郡和颍川郡,这两个郡都是天下知名的大郡,但当时都在黄巾军余部的控制之下,他们的主要头领有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曹操命于禁指挥“青州兵”与这部分黄巾军作战。“青州兵”出自黄巾军余部,所以很了解对手,于禁的行动进展很顺利,黄邵曾想出奇制胜,要夜袭曹操的大营,于禁早有防备,率麾下人马将黄邵击破,斩杀了刘辟和黄邵,何仪等人率众投降,汝南郡和颍川郡被曹操占领。因为战功卓著,于禁被曹操提升为平虏校尉。

汉献帝建安二年(197),于禁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不战而降,但不久又突然反叛,偷袭曹操大营,曹操应对不及,只得一路逃命,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心爱将领典韦都在此战中身亡。曹操退到了舞阴,于禁率数百人负责为曹军主力断后,他们且战且退,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敌人见无法继续扩大战果,慢慢退去。于禁下令整顿人马,敲着战鼓回师。

附近的各支曹军纷纷抄小道赶来救驾,路上拥挤无序,狼狈不堪。于禁走在半道上,遇到10多个伤兵,一个个赤身裸体,惨不忍睹。于禁很奇怪,问他们怎么了,这些人哭着说是“青州兵”趁乱打劫。于禁听完大怒,下令追讨这支“青州兵”,追上之后把他们教训了一顿,之后于禁指挥本部人马安下营垒,防备敌军再来。这时,手下人劝于禁,不应该先忙安营扎寨的事,应该先到曹公那里报告情况,防备那些“青州兵”恶人先告状,于禁不以为然,认为现在敌人在后,很快就会追到这里来,不做好准备何以迎敌?“青州兵”果然抢先跑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也果然没听信他们。曹操后来见到于禁,听完汇报很高兴,称赞于禁有古代名将的风采。曹操依据于禁前后立下的功劳,上表天子封于禁为益寿亭侯,此时曹军的将领被封侯的还只是少数人。汉献帝建安三年(198),于禁随曹操再征张绣,在穰县打了胜仗。同年,于禁参加了东征吕布之战,将吕布的人马一路击破,最后将下邳包围,生擒了吕布。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爆发。当时袁绍兵力更强,于禁主动请缨作为先锋,曹操给他2000人马防守战略要地延津。这时,刘备在徐州突然反叛,曹操不得不临时抽身东征刘备,袁绍趁机急攻延津,但由于于禁防守严密,袁绍未能得逞。于禁随后与乐进率5000步骑发起反攻,击破袁军多处营垒,从延津到汲县、获嘉的沿黄河一线共焚毁袁军营垒30多处,斩首及俘虏敌人各有数千人,招降了袁绍的部将何茂、王摩等20多人,取得赫赫战绩。曹操随后命于禁领兵进驻原武,攻击附近由袁军控制的黄河渡口杜氏津,于禁将其攻破,曹操临阵提升于禁为裨将军。

完成任务后于禁回到官渡,曹军与袁军在此展开百日苦战,双方各起土山相对,袁军在土山上向曹营射箭,曹军士卒死伤很多,军中恐惧。为鼓舞士气,于禁亲自登上土山督战,最终将袁军击退。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论功行赏,对于其他将领的升迁奖赏,大家意见较为一致,但涉及于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原因是官渡之战前两年于禁刚刚升为校尉,官渡之战进行期间于禁升为裨将军,已经属于破格提拔了,这才过去几个月,如果再升于禁的军职,升得有些太快,不如等于禁再立一些战功,到那时升迁也不迟。

但曹操并不这样看,曹操认为于禁的战功实在太多,对于这样的将领,就应该依据战功进行提拔,而且这样的奖赏和提拔不能拖,应该立即兑现。于是,曹操又升于禁一级,提拔其为偏将军。于禁出身行伍,参加曹操阵营相对较晚,他担任司马时曹军许多将领已是都尉、校尉,于禁的起点明显偏低。但由于于禁作战勇猛,善打硬仗、险仗,且战无不胜,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官渡之战前后于禁“连升三级”,迅速成为一名偏将军,与乐进、张辽、张郃、徐晃等名将同级或略高。

兵法解析

要调动起将士们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在秦汉之际,这套军中的激励机制集中体现为军功爵制。在此之前,军事将领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拔,战场上的军功也都集中在贵族名下,普通士兵无论立下多大功劳也不会改变自身地位,这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自战国时代起,各国先后变法,其中一项就是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世袭体制,建立与军功直接挂钩的新爵禄制。

这套被广泛采用的军功爵制,最大特点是“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以秦国军功爵制为例,其规定:凡斩敌人一颗首级,即可获得爵位一级以及相应的田宅等物质奖赏,斩杀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也越高,奖赏也越多。按照秦律,军功爵位共分为二十级,从一级公士到二十级彻侯,可逐渐升迁,上升空间很大。秦律还规定,在攻夺敌人围邑时如斩杀敌人八千名以上,在野战时如斩杀敌人二千名以上,均属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队,每一名将士都有赏赐。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认为人的天性是逐利的,所谓“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也”。虽然诸子百家和统治者无不提倡重义轻利,《论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连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也说“正其义不谋其利”,但道德的高标无法掩盖人性的现实,在现实中重利轻义的人是有的,他们被称为君子,但社会上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人因为自私所以才有了理想,在一个人人利他的社会里理想也就消失了。在《平准书》中,司马迁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不能回避欲望、利益,享受、逐利是人的本性,不用学习即人人拥有且无法抑制,“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自出”。既然逐利是客观的,那么就应当鼓励致富,前提是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来实现。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军人渴望军职升迁,这是人之常情,应该承认这样的需求并加以引导和鼓励,办法就是建立军功升迁制度,使军功成为军人获取军职升迁的重要途径。曹操30岁之前即投身军旅,一开始就担任了骑都尉这样的高级军职,在带兵打仗过程中,对军中的情况非常了解,洞悉将士们的需求和心理,他提出“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为此建立了细致而严格的军功考评制度,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虽然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从《曹操集》中收录的一些军令以及曹操一生用人的做法来看,这些制度不仅存在,而且较为科学合理,做到了“论功行赏”。

从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中,可以看到曹军所施行的激励机制是多么细化。曹操特别强调,夺取敌人的战车,要赏赐首先缴获的人,派出自己10辆以下的战车与敌人作战,即便其中1辆战车有功,其余战车也都给予赏赐。类似的制度在曹军之中应该还有很多,制度越是细化,越容易操作和兑现,也就越能调动起将士们的积极性。

对于激励机制,还要强调兑现的及时性。有一句话叫作“激励不及时,等于没激励”,一个好的激励方案也许是从“画饼”阶段开始的,在没有兑现之前,大家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甚至会产生一些疑问,而当第一次兑现后,大家就会感受到这个激励方案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思考自己是否可以触及,并且需要付出多大努力,这个时候,激励方案就产生效力了。

当成员完成目标时,应立刻给予认可和兑现,以显示激励方案的诚意,在此过程中,兑现时间拖得越长,成员的兴奋点就会随时间流逝而降得越来越低,意味着激励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激励不及时还会影响成员对集体的忠诚度,削弱集体的凝聚力。所以,对一个团体或团队而言,激励机制不仅要建立起来,还要认真执行,更要把握最佳的激励时效,做到及时激励和兑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YVFPvIlK+RuVetv7HncSKfkyY0+F1shu3ZTOBNuZG0FJnqq1FywDYBqK6ExJdD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