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模糊处理法及运用

模糊是介于无序和有序之间的状态,模糊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感受,我们经常可以知道事物的大致发展方向,事情的大致处理方法,但我们无法也认为没有必要用规则对其进行精确计算或预测。如果在处理任何问题,尤其是人们之间涉及感情因素的纠纷也要求必须明明白白、明确清楚,来不得半点模糊,这本身就不符合事情常理。因此,对于人们之间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常可采用这种方法。实际调解工作中,调解员应根据要解决的矛盾的类型以及具体面对的问题不同,采用不同的模糊处理方法。以下具体说明:

第一,人民调解员要善于运用模糊表述。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当事人之间的人际矛盾时,常常会面对一时难以辨认或难以启齿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表态,不同的调解员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些调解员过于强调语言表述的清晰性,“非此即彼”,喜欢下判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而人的认识能力也有一种模糊特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调解员如果运用模糊方法,使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述,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人民调解员在刚开始接触当事人的时候,要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不要急于表态,更不要随意批评,仅仅需要用一些模糊的语言表达出对当事人关心的态度和自己一定会公正处理的决心即可。这是因为在调解员不了解纠纷详情的时候,无法判明是非,还没有做出明确判断的条件和基础。如果调解员所作出的表态与事实不符,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问题搞糟,影响调解组织的威信。调解员灵活运用这种模糊的语意表述与当事人沟通,一方面可以给自己赢得调查和思考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排除了马上下判断、做评价的不客观性;另一方面也传达了调解员对解决纠纷的谨慎态度,使当事人感到调解员重视纠纷处理,可以缓解当事人的情绪。

第二,人民调解员要善于进行模糊调查。

人民调解员在调查纠纷实际情况询问当事人和其他知情人的时候,不要企图对纠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每句话、每个行为都必须查实,只要基本脉络清楚,以分清责任为标准就可以了。如果对什么事都要弄个水落石出,说个清清楚楚,不仅可能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引起当事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人人自危的局面,影响了调解人员的形象。

第三,人民调解员要善于进行模糊调解。

调解员应该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有条件地运用模糊调解方法处理,这样往往可以淡化或隐去一些无原则纠纷,帮助当事人修复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调解工作虽然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要求在纠纷发生前,预防工作要做得细,在纠纷发生后,思想工作要做得细,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调解员应当注意该细则细,该粗则粗。在商定解决纠纷的具体方案时,只要双方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与承担,一些无碍大节的小事情模糊处理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纠纷以便双方日后的和谐相处。还应注意,调解员运用模糊调解的方法解决矛盾,工作的关键并不是澄清谁是谁非,而是要对当事人两面摆平,不偏不倚,采用灵活的方式处理,使双方满意。因为很多矛盾本身就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因此最好能采取一种弥合矛盾、小事化了的态度。这种模糊调解的方法,既易于做成工作,又不使人尴尬。看似“模糊”,实则“明了”。如果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不仅使人不服,而且容易加深矛盾,使问题更加复杂。例如,在公民侵权案件中,受害人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时,如果让侵权人直截了当地赔礼道歉,往往难以做到,但可改变赔礼道歉的方式。调解员可以让纠纷双方在原来造成损害的范围内共同把话说开,说明事实真相,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侵权人说出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从而得到对方的谅解。

第四,调解员应当善于运用模糊批评法。

模糊批评法即“点到为止”,就是把在调解中发现的当事人的错误行为、表现出的错误思想,寻找合适的时机、在适当的场合用严厉而带中肯的方式提出。批评用模糊的语言包装起来,既可以解决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当事人的错误,又能保护当事人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调解员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时,如果能运用模糊批评法,就能较好地消除批评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易于做成工作,又不使人尴尬。

当然,采用模糊调解的方法解决矛盾,并不意味调解员在调解中放弃原则,对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当场表明,要态度鲜明。对这样的问题,调解员要以法律和政策为依据,分清是非责任,保护受害一方的合法权益,让有过错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义务,决不能不分是非责任、各打五十大板。

案例1:因不当得利引发的纠纷

人物:村民方某与邻居万某

调解员:罗卫民

方某家所在的村子位于福建省某市,那里的人们靠海吃海,世代以养鱼为生。方某与邻居万某家早年间因宅基地的事情闹得不愉快,连两家的孩子也被禁止往来。某年,一场台风席卷了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了非常大的破坏,造成很大损失。方某家的鱼塘围栏被台风刮断了,一部分鱼直接落到地上死掉了,一部分鱼随风刮到了邻近的鱼塘中,而这个鱼塘刚好是万某家的。万某家的鱼塘因去年刚刚做了加固,因此在这次台风中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台风过后,一片狼藉。方某找到万某,称自己家鱼塘里的鱼被台风刮到了他家鱼塘,希望他返还自己的鱼,大约18000多条,并表示鉴于自己家的鱼和万家是一个品种,就不计较大小了,只要求如数返还。万某则不认同,自己家鱼塘原有3万多条鱼,台风过后估算了一下顶多4万条,因此方家损失的18000多条鱼肯定没有全被刮到自己鱼塘里,肯定有死的。方某不同意,拉万某到方家鱼塘查看,周围死鱼为数不多,万某一时也不好说什么,但怎么也不甘心给方某18000条鱼。两家因此事又翻旧账,几次冲突都闹得很大,但都没有解决问题。方某的儿子担心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请来了调解员罗卫民帮两家人解决问题。

罗卫民事前走访了部分村民,了解到方某为人比较自私,心眼比较多,村里跟他亲近的人不多;万某则比较实诚,是村里公认的厚道人。走访过程中,老罗从一个村民处了解到,台风过后好像见方某跟妻子匆忙地收拾地上的死鱼,而且死鱼数量看似很多。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罗把两家人叫到一起,同时在场的还有村委会张主任。老罗首先说:“经过咱们村委会的调查,老方家的鱼确实有一部分刮到了老万家的鱼塘中,这个大家都是认可的,这在法律上叫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咱们现在就是对具体数量有点争议是吧?”随后老罗让张主任介绍了村委会记录中两家鱼塘原有鱼的数量,也就是之前的18000多条和3万多条,事后查看的万家鱼塘有鱼约4万条。老罗接着说:“万家鱼塘多了不到一万条,那么也就是说你家还有8000条不知在哪,咱们看见有死在地上的,不多,所以我们推测被台风刮到远处死掉的可能性很大,这个可能性你不否认吧,老方?”老方点点头。张主任接着劝老方:“我知道你的担忧,虽然你跟老万处得不好,但他还不至于把刮到鱼塘里的鱼弄死吧,而且你看这几天他把你的鱼也喂得挺好的,没什么死的,不然一般台风过后也要死一批的。咱们就事论事,不牵涉其他,失踪的鱼也没有老万的责任,你们各让一步,让老万还你9000条,你看怎么样?”老方有些心虚,想了一下,全部答应了。另外,罗调解员还嘱咐老方把这几天的鱼饲料还给老万。

调解员走后,方某心里挺不是滋味,发觉万某人确实挺好,反倒自己做得有些不光彩。虽没有承认自己处理死鱼的事,但见了万某都笑脸相迎,两家的关系因祸得福,有了缓和。

评析

本案中的调解员罗卫民主要运用了模糊处理法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本案是一个典型的不当得利纠纷,双方对得利的数额即鱼的数量产生分歧。虽然很多证据表明方某在台风过后匆忙处理了很多死鱼,有企图嫁祸邻居万某,使其为自己全部损失买单的嫌疑,但调解员并没有对此深究,而是采取了模糊处理的方式。本案中万某与方某两家人本就存在矛盾,这次的鱼塘事件,如果调解员一心查清失踪的鱼的去处,不仅会使得方某面子上过不去,令万某更加生气,更会让两家的关系恶化,这样,即使清楚地解决了鱼的问题,也会留下更多的隐患,不符合调解的目的,因此调解员罗卫民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非常适合本案。看似“模糊”,实则“清楚”,省去对无关紧要的细节的追究,仅凭其他事实,也较好地维护了双方的利益,且保护了邻里关系。

罗卫民还请来了说话比较有权威的村委会主任,运用了动员多方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方某为人较自私,调解员的建议他不一定心甘情愿地采纳,而村委会主任入情入理的分析与调解员的劝说紧密联系,给方某以一定的压力,不仅让他想到自己处理死鱼的不光彩,更想到邻居万某照顾鱼的用心,内心有所触动,最终接受了建议。也正是通过这次调解,方某与万某的关系得到了修复,两家自此消除隔阂,和睦共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案例2:因孩子打架引发的纠纷

人物:小刚、小宝及双方父母

调解员:程英雪

小刚今年7岁,小宝今年6岁,两个小孩都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某小区,也在同一所小学读书。由于居住得较近,两人年龄又相仿,因此经常一起在小区内玩耍,双方家长算是认识,见面会礼貌性地打个招呼。2019年新年过后,两个孩子又在小区里一起玩,小宝的妈妈冯某正在家准备午饭,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儿子喊妈妈的声音。冯某开门一看,儿子一只手捂着眼睛,见了她便大哭,说是小刚打伤了自己。冯某一看,儿子左眼上方有一道约2厘米长的伤口,还在往外渗血。冯某又气又急,来不及说什么,便把儿子送到医院救治。经医生诊断,小宝左眼上方为划伤,好在伤口只在表面,且没有伤及眼睛,医生认真地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开了些防止伤口感染的药。

回家后,冯某和丈夫先安顿好儿子,随后便直接到小刚家讨要说法,一顿责问之后,小宝父母要求小刚父母赔偿医疗费等共计1万元,并当面向他们道歉。小刚妈妈韩某称两个孩子打架,双方都有错,小刚身上也有瘀伤,不能只让他们承担责任,但因为小宝伤得较重,他们愿意出2000元作为补偿,但拒绝赔礼道歉。事情闹到了居委会,居委会认为这事不值当闹到法院,伤了邻里的和气,便为两家请来了口碑很好的调解员——程英雪大姐为他们调解。

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程英雪电话联系了两方孩子的父母,并加了他们的微信,询问他们的想法。双方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不肯让步,但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之后,程英雪为他们安排了面对面的调解。

调解当天,程英雪说:“我跟两个孩子都聊过了,孩子们讲的事情过程有点出入,但大体是一致的,就是两人因抢玩具闹得几句话不合,开始推搡,最后不知怎么打在一起,然后小刚衣服上的铆钉刺伤了小宝,小宝就哭着回家了。咱们对这个过程没什么大的异议吧?”见双方都摇头,便继续说:“我看小刚身上确实有几处瘀伤,小宝的眼伤也总算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小宝妈把票据拿出来,咱们算算花销。”小宝妈拿出了准备好的票据,程英雪当着双方的面算了一下,大概有4800元,便继续说“咱们这样好不好,因为孩子打架闹到法院怪不值当的,双方各让一步,以4000元为准,你们看怎么样?”见双方仍不太情愿,气氛也没有太大缓和,便叫来了两个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两个人见面似乎已经忘记了几天前发生的事情,想要一起玩,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不敢上前。程英雪先抱着小刚问:“弟弟眼睛上的伤是不是你弄的?”小刚愧疚地点点头。“那你是不是故意的?”小刚使劲地摇头,眼睛里噙着泪。就在大家都沉默的时候,小刚一声低语“对不起”让在场的大人有所动容。程英雪走到小宝面前,蹲下去问他:“你可以原谅哥哥吗?”“嗯,没关系。”“哥哥身上也有伤,你是不是也有错?”“嗯,嗯,嗯。”“以后还要不要跟哥哥一起玩。”“要,嘿嘿。”小宝破涕为笑,似乎又想到了一起玩耍的喜悦。两个孩子相视一笑,程英雪便让他们先出去玩,并安排两个人照看他们。

程英雪对双方父母说:“你们看,孩子心里其实已经没什么了。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疼爱孩子,这我能理解,我也是妈妈。在这件事情上,咱们做妈妈的没有及时照看他们,也有一定责任是不是?现在因为一点钱的事情,如果闹得不愉快,孩子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咱们作为父母,也就没有给他们上好宽容这一课。你们看,赔偿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再考虑考虑?”听到这儿,两个妈妈都想发言,小宝妈冯某抢了先,说:“孩子受伤我挺心疼的,所以刚才态度蛮横也是因为在气头上所致,不过现在想想小男孩打架很正常,我小时候还打过架呢。好在孩子没事。程大姐说得对,孩子受伤我也有责任。孩子们不计前嫌,能好好玩也挺好的。我知道小刚爸妈挣钱不容易,小宝本身也有错,所以我同意程大姐的建议,给3500元就行了。咱们以后还是好邻居。”小刚妈妈也非常感激,她不善表达,只说:“我代儿子给你们道个歉,对不起了。我们出4000元,不能让你们太亏了。咱们就互谅互让吧。”就这样,调解协议达成,孩子们也没有失去朋友,程英雪非常欣慰。

评析

本案中的调解员程英雪主要运用了模糊处理法。孩子间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事,至于具体的原因,谁先动的手,也经常是无法说清的。在面对两方爱子心切的家长时,程英雪没有去具体追究谁的责任,也没有把精力放在小宝父母的费用支出计算上,而是在明确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建议双方各让一步,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赔偿数额供双方参考,将事情简单解决,同时真正化解矛盾,让邻里情谊得以继续。但程英雪的这个建议,在一开始显然没有真正打动双方。

这时,程英雪又运用了动员多方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请出了本案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小刚和小宝。通过对孩子的询问,大人们看到,在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计较与仇恨,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和对友情的渴望。程英雪没有直接让家长或孩子道歉,而是通过一句句的引导,让孩子讲出事情发展的经过,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终自然地表达了对对方的歉意。这样的道歉既不勉强又打动人心,两个孩子的父母由此很受触动。想到孩子的身体并无大碍,意识到自己照看孩子的失误与责任,考虑到孩子有玩伴的快乐童年,家长们最终同意了程调解员的建议,主动做出让步。

责任的明确并不能带来内心的满足,生活中的很多纠纷是情理胜于事实的,这时模糊处理法便表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化解矛盾,还能修复受损的人际关系,让大家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人民调解员要善于运用模糊处理法,在生活中细细体味“模糊”的真谛。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案例3:因小事冲动吵架引发的离婚纠纷

人物:妻子林某与丈夫赵某

调解员:耿浩

赵某高中毕业之后开始当外卖员,后来经媒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林某。当时,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就去民政部门登记结了婚。婚后二人的生活也还算美满幸福。但是,婚后一年,由于外卖行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外卖员数量增多,导致赵某每天的接单数和工资都在不断下降,甚至接连几个月入不敷出。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很多外卖业务都被叫停,赵某干脆选择了辞职。在家待业的日子里,赵某每天靠打游戏打发时间,这样的行为引发了妻子林某的不满,二人为此经常吵架。

某天晚饭后,因为打扫卫生的问题,二人发生争执。赵某本想夺下妻子手中的扫把扔出窗外,不曾想却失手打到林某,林某更加愤怒,当即要求离婚。赵某也觉得妻子不理解自己,总是嫌弃自己,于是,同意了离婚。二人签好离婚协议后,就向民政部门提出了离婚申请,离婚登记部门工作人员让其回家等待30天,再申请领取离婚证。之后二人分别回到各自家中,互相不再来往。

看到林某收拾东西离开,赵母才得知他们要离婚的事情,立刻数落了赵某一顿并极力劝赵某承认错误并接林某回来。见赵某不听劝告,于是赵母向当地的调解委员会申请帮助。调解委员会委派调解员耿浩处理该纠纷。

耿浩首先分别向赵某、林某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得知是日常家务琐事引发的纠纷之后,耿浩并没有继续追问事情的细节,而是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感情状况,发现双方只是赌气,由于妻子看到丈夫在家待业,不积极找工作还整日打游戏,更不帮自己干家务,再加上二人生活的开销都靠妻子每天辛劳工作所得,因此妻子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也是在所难免。耿浩多次劝解后,决定分别交谈,将自己调解工作的重点放在二人的感情方面,希望在冷静期内化解二人的矛盾。

之后,耿浩又找到赵某,多次交谈后赵某才说出了实情,其实自己早就后悔离婚了,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耿浩明白了自己模糊掉夫妻双方争吵的细节转而关注彼此对家庭和感情的责任的调解策略是对的,他告诉赵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改掉当前在家不好的习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要大度,男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要挑起大梁,让妻子放心,让家庭放心;失业是本次吵架的诱因,有外界因素但也有自己的因素,想让妻子包容自己,也要换位思考包容对方,家庭内部的事,小两口可以关起门来说,不用争谁对谁错;当双方矛盾陷入不可开交的时候,男人应当表现出来大度的胸怀,要首先弯下腰来主动解决矛盾。你们的纠纷和你们的感情比起来不值一提,不要让一时的冲动毁掉这段姻缘。登记机构给你们30天考虑期的初衷就在于此,彼此遇见不容易,要珍惜和善待眼前人。”

紧接着,耿浩又到女方家劝说林某,同样使用模糊表述的方法,他知道涉及两人感情因素的纠纷是不必要把两人对错分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他也对林某跟他抱怨赵某的话表示认同,并对她进行安慰,但并不评判争执的细节,但是婚姻大事不能草率地被一次冲动毁了,他要就挽回和如何经营婚姻劝说。他对林某说:“婚姻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可以体现夫妻二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男人有时候自尊心很强,赵某失业后无所事事是有错在先,但男人向前努力的动力就在于他背后的妻子、他背后的家庭,家庭生活中的事对也好错也好,感情最重要,要让生活的小事成为爱情的增温剂而不是降温剂;生气也好赌气也罢,不要被冲动冲晕了头脑,法律都为你们小两口设置了这个30天的冷静期,你们更要冷静下来,彼此都要作出适当的让步,给彼此一个缓冲的地带,你就再给他一次机会。”

在耿浩的调解和陪同下,赵某主动登门道歉,向妻子保证努力找工作,并分担家务事,一定好好生活和工作。之后,二人撤销了离婚申请。

评析

本案中的调解员耿浩主要运用了模糊处理法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在处理本案时,耿浩没有将重点放在谁对谁错上,因为通过调查他认为小两口之间是非原则性问题的纠纷,于是他把调解重点放在了感情调解上。本案的双方当事人只是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引发矛盾。在婚姻关系中,生活琐事本来就是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夫妻中的一方对琐事抓住不放,是非常不理智的,也是对婚姻和家庭不负责的表现。

耿浩巧妙地将模糊处理法运用在调解过程中,在与当事人双方的交谈中,耿浩始终没有将本案的错误完全归咎于赵某的行为或者林某的行为。一方面,这有利于缓解当事人的情绪,避免因为案情的起因再度引起矛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当事人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珍惜这段感情上。我们相信,在夫妻二人和好如初后,这些矛盾会逐渐被遗忘的,如果在调解中过多地将重心放在案件起因上,不仅会对双方造成二次伤害,更重要的是,即使二人短暂复合,这个问题仍旧会成为双方心中的芥蒂,不利于日后感情的稳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 ElLAtkZeMRG8PY2o+kkxJRQphdEZ0CHwGi8u5SaS2Z3X7IBpZqV5umLamit/k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