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在过去是很少讲领导力的,只讲执行力。中国的老板们也都普遍认为,他们不缺领导力,缺的是中下层的执行力。大家对执行力情有独钟,开口闭口执行力,会上会下执行力,因为这样就可以推卸领导者的责任。万科的郁亮不愧为北大的高材生,他是中国大公司CEO中第一个站出来指责执行力的人,他认为“执行力的理念是上级推卸责任给下级很便捷的手段”。这是他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的讲话,他甚至提及自己也不建议万科的同事看执行力方面的书。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部下执行力差,往往是老板领导力弱的反映。
“执行力”一词的流行,始于拉姆·查兰的成名之作《执行》一书,中文版在2003年出版。翻开该书的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献给杰克·韦尔奇,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执行者”的字样。当时的杰克·韦尔奇号称“世界第一CEO”。遗憾的是,在我校对这本书的时候,杰克·韦尔奇先生离我们而去了。谁为这本书写了序?是当时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柳传志是那个时候“中国第一CEO”。柳传志在序言中写道:“有效的执行是需要领导者亲力亲为的系统过程,企业领导人只有将战略、人员与运营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决定企业最终的成功。结合的关键则在执行。”至于作者本人,则开宗明义:“执行应当是一名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这样看来,对于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来说,执行和领导几乎就是同义词了。事实上,执行力与领导力,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谈及执行力的时候,指的是下级对上级;而当我们谈论领导力的时候,指的则是上级对下级。这是执行力与领导力的一个不同之处。
在另外一个层面,执行力与领导力又密切相连。上级有领导力,下级才可能有执行力。领导力与执行力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如果用一个公式,就可表述为: 下级的执行力=上级的领导力。 一名领导者,可能既是下级,也是上级,因此,优秀的领导者既要有执行力,也要有领导力。
王总让刘会计做一个财务核算,周五提交。刘会计很认真,周五按时提交了报表,公司的营收情况及应收、应付账款等,也一目了然,但王总不满意。为什么呢?王总关注的重点是几个事业部和区域的营收情况,特别是与去年的对比,月度增减与趋势变化。由于王总没有交代清楚目标,导致刘会计没有提交上级想要的结果,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是个案。
下级完成的工作,不是老板想要的,如果要追究责任,打谁的板子呢?
有人说要打老板的板子,有人说要打下属的板子,还有人说双方要各打50大板。这个问题我们分开来讲,一码事归一码事。从下属的角度看,一个好的下属,一个好的员工,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把老板的意思理解歪了,一定是下属的错,一定要被打板子。一个好的下属应该怎么做呢?一定要问清楚老板:
老板,我复述一下您的要求,看我理解得对不对?
您的意思是……
您要求的重点是……
您期望我做的是……
……
如果这样与老板确认,出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可惜很多人不会这样做。
当然,对上级而言,一个好的领导,在交代一件重要的工作的时候,都不会给下属犯错误的机会。老板应该怎么做呢?图3-4的五步流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方法。
图3-4 任务布置的五步流程
上级给下属交代一件事情,除讲清楚工作的任务外,还要强调重点,好的领导还会强调意义。光单向地讲一遍还不够,一名有领导力的领导还会主动寻问,特别是对那些没有经验的、第一次安排的、容易出错误的重要事情。老板要问:
小刘,能不能请你复述一下,我刚才交代给你的工作:
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我期望的报告格式是什么?
……
总之,当我们在强调下属的执行力时,也一定要强调上级的领导力。领导力与执行力,是一个手掌的两面。没有领导力,不可能有执行力,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拉姆·查兰在《执行》一书中(请注意,是《执行》,不是《执行力》)指出了执行力不高的三个方面:
第一,公司的战略不清,方向不明,目标也不具体,造成执行力低下;
第二,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流程问题,导致执行力低下;
第三,选人、用人不当,特别是上级不懂得培养人、训练人、赋能于人,造成执行力低下。
那些简单粗暴的执行力案例,如《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不过是领导者推卸责任的借口,现在是该反思领导力的时候了。先有领导力,后有执行力,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领导者有领导力,下属的执行力才会更靠谱。